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7019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将有1179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创历史新高。为此,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从供需两端发力,力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高等教育作为供给方,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努力形成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高等教育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趋势性变化。高等教育具备多种职能,但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职能。近几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灵活化、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趋势性特征。数字化突出表现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数

2、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数字工作岗位,对数字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o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6.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0%。相应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估计,我国当前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且缺口仍在一直不间断扩大。灵活化突出表现为灵活用工正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平台经济所催生的新就业形态快速增长,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力量。虽然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权益保障等还存在制度不足,但因其工作方式、工作时长等方面的灵活性,深受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尤

3、其是年轻人喜欢。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既表现为劳动力总体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更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兴产业不间断涌现,传统制造产业正在迭代升级,要求劳动力有更多的数字技能、更强的批判性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更强的工匠精神等。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有待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性,特别是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不匹配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上。高等教育既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间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

4、人才培养质量,又要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建设源源不间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但一些高校在办学中定位不够科学,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规格上特征不够清晰,“上接天线”和“下接地气”都不够。特别是一些行业背景非常鲜明的学校在升格或更名后,放弃了原有的应用性、技能性的传统优势,盲目追求学科点、高端论文发表、国家级课题,与行业企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学生一般性的理论和知识学得比较多,应用性、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学得比较少,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下降。不匹配还表现在学科专业结构上。学科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知识和学术分类,每一门学科下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假设干专业。某种知识能成为

5、学科专业,说明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备相当的重要性。按照现行的学科分类目录,我国学科分为14个门类。除军事学和交叉学科外,其他12个学科门类又大体可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前者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后者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应该说,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重要。但具体到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岗位构成来看,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别是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些都对理工农医类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但自20世纪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

6、本科生中学理工农医专业的学生占比大幅下降,依据有关数据,已从将近70%下降到了50%左右,相应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占比则大幅上升。结果,不同学科专业的就业情况差异比较大,工科专业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而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则一直靠后。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第一个是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数量众多,不同高校的发展既要遵从共同的教育规律,又要办出个人的特色,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格局。因此,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高校,而是要推进分类评价,引导疏通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既要鼓励引导疏通一些高校“放眼世界”,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又要鼓励引导

7、疏通一些高校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办出地方和行业特色,建应用型大学和应用型学科。但不管什么类型的高校,都要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将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和教育教学的各大方面。第二个是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当务之急是采用切实措施,适当提高理工农医学科专业学生比例。这不仅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措施,也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为此,国家层面要切实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调整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经费的拨款系数,适当提高理工农医紧缺专业的拨款系数。学校层面要瞄准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三是强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人才培养质量表达在多大方面,比如对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从劳动力市场适应性的维度看,人才培养质量突出表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上。为此,要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思考、终身学习、终身探索的习惯,在面对变动不居的世界时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来源:学习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