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产业联动融合 小泡菜泡出大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产业联动融合 小泡菜泡出大产业.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坚持产业联动融合小泡菜泡出大产业XX市XX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146.7平方公里,其核心区XX“中国泡菜城”占地13.6平方公里,是集泡菜原料种植基地、泡菜产业集群加工、旅游商务会展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20XX年6月成功入选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近年来,XX区泡菜产业彻底扭转过去“零散小作坊式”的发展状况,实现了由“小作坊生产”到规模化生产、到标准化生产、再到现代化生产的“三级跳”,“小泡菜”终于做成了“大产业、大基地、大品牌、大市场”。泡菜产业份额已占到全国1/3、全省1/2,成为全国泡菜产业的主产区和核心区,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泡菜之乡”。“中国
2、泡菜城”园区“一中心六基地”的核心功能区全面建成,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全国唯一的泡菜产业城、唯一的国家级泡菜质监检验中心、唯一的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唯一的泡菜专业博物馆、唯一的中国泡菜行业标准、唯一的泡菜领域AAAA级旅游景区等“六个全国唯一”。20XX年,XX区完成泡菜加工161万吨,实现产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1.4%,带动区内外15万农户年种植增收8.5亿元、带动2.6万农民就近务工增收10亿元。20XX年,预计将完成加工量XX5万吨,产值突破XXO亿元。泡菜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一、坚持产业集聚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做强泡菜产业集群。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
3、件、丰富多样的蔬菜原料和独特深厚的XX文化,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新型工业化路径,大力打造“中国泡菜城”,加快泡菜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入驻川南、惠通、李记等泡菜食品企业31家,其中亿元企业11家,主导产业集中度达到75%。二是做大绿色生态基地。近五年,整合投入资金9.5亿元,广泛推广“猪沼菜,“秸秆还田,等循环农业模式,建成万亩泡菜原料基地14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XX.4万亩,辐射带动发展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33.5万亩,实现产量120万吨。同时,成立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公司,积极培育扶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XX7家发展蔬菜种植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基地建设,既保障了优质
4、泡菜原料供给,还成为XX大都市鲜销蔬菜供应基地。三是做实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中国泡菜城”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不断拓展泡菜产业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初步形成中国泡菜博物馆、泡菜风情街、企业高端生产线、万亩标准化绿色基地等旅游观光线路,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先后成功举办9届中国泡菜博览展销会,作为永久性会址,20XX年规划打造泡菜主题公园和集会议、展示、电商为一体的泡菜会展中心,并将于第十届中国泡菜博览展销会举办前开放。围绕“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做实“XX泡菜”线上销售平台,仅20XX年第九届泡菜博览会期间,就成功与京东
5、、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签订购销协议60亿元以上,实现产品销售从“线下到线上”大步跨越。二、发挥龙头示范带动,增强品牌竞争实力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泡菜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每年设立不低于500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对技术改造、研发创新等予以扶持奖励,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目前,已发展壮大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2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个、XX省著名商标11个、XX省名牌产品7个,绿色食品69个、有机食品4个,9家企业获得中国进出口资格。先后获得国家和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以105亿元“身价”荣登中国品牌价值榜;先后走上舌尖上的中
6、国、全国两会餐桌,并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食品。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了以泡菜研究院为龙头,XX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模式,泡菜产业领域已设立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培育2个博士后工作站,成立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泡菜微生物分离、低盐发酵等10多项技术先后获得国家专利,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26个,每年转化经济效益达到亿元以上。三、做牢“两单”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通过订单生产保收益。构建“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鼓励泡菜企业与种植户直接对接,按生产需求量提前签订泡菜原料订单,
7、明确双方责、权、利。种植户按订单组织生产,确保了企业稳定的生产原料来源,企业在按不低于保护价的市场价格收购泡菜原料,确保了种植户稳定的经济利益。通过“订单”模式,联结带动12万农户开展订单生产,订单率达90%以上,初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长效利益联结格局。二是通过保单农业防风险。探索实施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蔬菜自然灾害等特色农业保险,保费由业主和区财政分别承担20%、80%o2013年以来,两项保险累计投保1981户、投保面积33万余亩、保险额度3.4亿元,已基本覆盖“中国泡菜城”示范园区,总保费1689万元,其中财政补贴1496万元。截至目前,累计理赔1286人次、赔付
8、资金644万元、涉及受灾面积20773亩。四、创新金融产品,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为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创新推行三种金融支农模式,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一是做实信贷风险基金。推行基金增信支农贷款,即“银行+信贷风险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由区财政与银行建立2000万的信贷风险基金,由信贷风险基金为新型经营主体增信,银行按照信贷风险基金的5-10倍发放贷款。二是做活担保体系。推行担保增信支农贷款,即“银行+融担公司+信贷风险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保险+融担公司+信贷风险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由区财政与区农业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建立一定额度的信贷风险基金,由区农业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新型经营主体担保增信,银行、保险机构按照不超过担保公司净资产的10倍发放担保贷款。三是推行保险直贷支农融资。即“保险机构+增信保险+信贷风险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增信保险,由增信保险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保险机构按照信贷风险基金的5-10倍发放贷款,贷损由增信保险、信贷风险基金和保险机构按比例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