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行业分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25277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行业分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行业分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行业分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行业分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行业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行业分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危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或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产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本文将探讨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它们在不同行业中的分布情况:一、按来源分类:通常,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大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2、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3、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又分为生产性粉尘及有毒化学物质。二、按国家分类目录分类:2015年11月17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划分为459类,其中:粉尘52类、化学因素375类、物理因素15类、放射性因素8类、生物因素6类、其他因素3类。(一)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它是污染工作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

3、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类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吸入肺内的粉尘可引起多职业性肺部疾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导致尘肺病。生产性粉尘分类方法很多。按导致法定职业病的病因可分为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陶瓷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铝尘、电焊工尘、铸工尘、其他粉尘。按粉尘的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大类。1、无机粉尘包括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粉尘等矿物性粉尘:铁、锡、铝、铅、镒等金属性粉尘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人工无机粉尘。2、有机粉尘包括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植物粉尘;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动物性粉尘;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人工有机粉尘。上述几种粉尘混合存在称为混

4、合性粉尘,在生产环境中,混合性粉尘较为常见。(二)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分为金属及其化合物,类金属及其化合物,刺激性气体,溶剂,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酚分、醇、醛类化合物,多环芳煌类化合窒息性气体,酸、碱,有机物及药物,其他有毒化学物质等。含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类化学物质的工种物,油类、合成树脂,农药或行业如下。1、金属及其化合物2、其他化学物质其他化学物质主要包括丙烯酰胺、丙烯月青、肿类化合物(含阴)、二甲基甲酰胺等。丙烯酰胺合成、酰卤(胺)合成、丙烯月青聚合等工种有可能接触丙烯酰胺,有可能发生丙烯酰胺中毒。脂肪胺合成、分散染料合成、有机试剂配料、苯乙烯共聚、晴纶原液制备等工种有可能接触丙烯月青,

5、有可能发生氟及月青类化合物中毒。照相试剂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火箭推进剂制备等工种有可能接触偏二甲基脏,有可能发生偏二甲基肺中毒。丁二烯萃取、阳离子染料合成、丙烯月青聚合等工种有可能接触二甲基甲酰胺,有可能发生偏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三)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分为生产性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象条件,高气压、低气压等异常气压,高频、超高频、微波、紫外辐射、激光等非电离辐射,X射线、a射线、B射线、y射线、中子等电离辐射。(四)生物因素:职业性生物危害因素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后容易导致感染的生物病菌类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职业人群健康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

6、及动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附着于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螂媒森林脑炎病毒、支原体原体、钩端螺旋体、草尘上的真菌或真菌抱子之类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某些动物、植产生的刺激性、毒性或变态反应性生物活性物质,如鳞片、粉末、毛发、粪便、毒性分泌物,媒或蛋白质和花粉;禽畜血吸虫尾蜘、钩拗,蚕丝、蚕蛹、蚕茧、桑毛虫、松毛虫等。常见的接触职业性生物危害因素工种或职业如牲畜检疫、拣毛、毛皮及其制品加工、饲养员、兽医等,作业中有可能因直接接触被炭疽杆菌或布氏杆菌感染的动物而发生职业性炭疽或布氏杆菌等疾病;护林、楮胶备料、松脂采割、松明采集、野生果品采摘、原木采伐、原木运输等出入森林作业人员有可能感染森林脑炎病毒发生森林脑炎。(五)其他因素:其他因素主要指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刮研作业。井下不良作业条件限于井下工人,刮研作业限于手工刮研作业人员。综上所述,在各个行业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加强对职业健康的关注,加大预防力度,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覆盖率。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劳动者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创造更多价值,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