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点穴专业24班1组互动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27052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脏腑点穴专业24班1组互动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脏腑点穴专业24班1组互动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脏腑点穴专业24班1组互动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脏腑点穴专业24班1组互动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脏腑点穴专业24班1组互动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脏腑点穴专业24班1组互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脏腑点穴专业24班1组互动总结.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门法知识巩固互动1开门法上知识巩固互动1.脏腑点穴有多少道开门穴?多少个穴位?答:14道开门穴,17个穴位2 .前四道开门穴是?答:阑门穴、建里穴、气海穴、带脉穴3 .胸剑结合处到脐中为几寸?脐中到趾(Chi)骨联合处为几寸?答:身体的前正中线有块骨头称为胸骨,胸骨的最下端(胸部和腹部交界处)就是胸剑联合处。胸剑结合处到脐中8寸。耻骨是位于骨盆前方的两片骨头,中间有空隙而非紧靠在一起,两片骨头间靠韧带及纤维软骨组织联接起来,这个区域就叫耻骨联合处。脐中到趾(Chi)骨联合处为5寸。4 .阑门穴的作用?答:脏腑点穴的开门首穴,专门理中焦之气,使五脏六腑有所滋养。5 .阑门穴的定位及取穴操作?答

2、:定位:脐中上1.5寸。取穴:胸剑结合处到肚脐中为8寸,8寸的一半为4寸,4寸的一半为2寸,脐中上6寸为【巨阙穴】,6寸的一半(3寸)的一半(1.5寸)为【阑门穴】。操作:左手迎巨阙;右手点按36下,点揉左旋三圈,右旋三圈,深按3秒;缓缓抬起重复3组;最后挑拨。忘记组数,操作1分半到两分钟左右,不超过5分钟。6 .迎巨阙的作用?挑拨的作用?答:迎巨阙:是防止气逆。挑拨:主要是对穴位里的精气有一个调动和激活作用。7 .建里穴的定位及作用?答:定位:阑门为脐中上1.5寸,脐中上3寸为建里穴。作用:打开三焦,使上下经气贯通,脏腑和谐。8 .气海穴的作用?答:调动肾间动气,滋养全身9 .气海穴的定位及

3、取穴操作?答:定位:阑门为脐中上1.5寸,脐中下1.5寸则为气海穴。取穴:趾骨联合处到脐中为5寸,5寸分为5等份,1寸和2寸的一半就为1.5寸。操作:左手迎梁门穴(脐中上4寸旁开2寸:即8寸的一半4寸,旁开3横指)和石关穴(脐上3寸旁开0.5寸:建里穴旁开大拇指横指的一半0.5寸);右手点按36下,点揉左旋三圈,右旋三圈,深按3秒;缓缓抬起重复3组;最后挑拨。忘记组数,操作1分半到两分钟左右,不超过5分钟。10 .带脉的两层概念及作用?答:概念:一是奇经八脉中的带脉经络,二是位于人体侧腹部带脉穴。作用:调节诸经气血。11 ,带脉的操作三部曲是?答:第一步:拿带脉36下,两侧同时往上拿,上提的感

4、觉。第二步:掐带脉3下,掐住皮下的板筋,快速的往外提,操作3下。第三步:捋带脉3把,中指扣住命门(肚脐平齐到后背脊柱正中的位置),沿着带脉到关元(脐中下3寸)的位置,操作3下。12 .胃的五窍?答:咽门,贲(ben)门,幽门,阑门,魄门开门法知识巩固互动2开门法中知识巩固互动1.脏腑点穴第5.第9道门分别是?答:中院章门、梁门石关、巨阙、期门日月、膻中2 .章门穴的定位及取穴原因?答:定位:位于人体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取穴原因:肝经的穴位、五脏经气的会穴、脾的募穴。3 .两侧章门,为什么只操作左侧章门?答:人体气机左升右降,通过驱动左侧就能调动整体。4 .中院穴的定位及取穴原因?答:定位

5、:脐中上4寸,8寸的一半。取穴原因:任脉的穴位、六腑经气的会穴、胃的募穴Q5 .章门中院的实操作用是?答:同时调动五脏六腑经气;使三焦更加通畅、同时调理脾胃功能、助力气血生化。6 .章门中院操作手法?答:左手迎巨阙,右手中指按住【章门】,朝对侧的骸前上棘方向发力,右手大拇指按住【中院】向下发力,点按36下、点揉左旋3圈右旋3圈、深按3秒,重复3组。7 .章门中院的【旋拨三把】怎么操作?答:右手拇指下移至【阑门】(脐中上1.5寸),其余四指从【章门】往下旋拨,至【关元】(脐中下3寸),深按1下,重复3次。8 .如果自我操作不便或手掌不够大,怎么操作章门中院穴呢?答:左手迎住巨阙!右手可以先点章门

6、、再点中脱,单个穴位操作。注意:朝骼前上棘发力;发力连贯,震荡呈现波浪状;手不要离开穴位。9 .梁门的定位及取穴原因?答:定位:脐中上4寸旁开2寸取穴原因:胃经的穴位;水谷由此入胃的下部。10 .石关的定位及取穴原因?答:定位:脐中上3寸旁开0.5寸取穴原因:肾经的穴位;肾经与冲脉交会;水谷入肠之大关,其坚如石。11 ,左梁门右石关操作手法?答:左手迎着巨阙穴,右手大拇指扣在石关穴,右手中指扣在梁门穴,点按36下、点揉左旋3圈右旋3圈、深按3秒,重复3组。【扭拨三把】,扭2次,弹拨1次,重复3组。12 .巨阙的定位操作?(开门法上有提及,基本都能掌握)答:定位:脐中上6寸,常规操作:点按36下

7、,点揉左旋3圈右旋3圈,深按3秒,重复3组,最后挑拨。13 .巨阙穴疼痛可以反映什么?答:心的募穴,五行属火,火生土,心阳温煦,能助脾运化。疼痛能反映:心脏病、肝病、胆病、胃脱痛、阑尾炎。14 .日月期门的定位及作用?答:定位:日月穴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期门穴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作用:加强疏泄功能、健脾和胃、调节胃气上逆。如图:人体两端各有12根肋骨,多实操多感悟。15 .日月期门操作?答:食指和中指夹住第7肋骨,上下点按9下,完毕后用鱼际单推21下。注意:日月期门左右都要操作,不太方便可坐着或站立实操。16 .膻中的定位及操作?答:定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也是胸剑结合处沿着任脉向上推,推至

8、第一个凹陷处就是膻中穴。操作:右手中指点按9下,小鱼际立掌上下直推21下。17 .引气归元三步曲?答:旋推八卦3圈,顺逆时针都可以带动患者皮肤肌肉动起来;提抖3下,双手虎口张开,发力掐住肌肉往上提上下抖动;按抖3次,双手掌重叠,手的劳宫对准患者神阙上下按抖。开门法知识巩固互动3开门法下知识互动1.第IO-1.4道门分别是?答:肩井穴、风府穴、哑门穴、大椎穴、膏肓俞2 .大椎、肩井定位及操作?答:定位: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两个高骨的中间。操作:两个大拇指重叠在大椎上进行点按,身体移动发力传导到手指,点按36下。定位:肩井穴位于大椎和肩峰连线的中点。操作:双脚前后站立,大拇指上下点按肩

9、井36下,手臂绷直不弯曲,用身体的力量带动上下点按。3 .风府、哑门定位操作及主调病症?答:定位:风府在项部与发际正中直上1寸,也是枕骨下缘凹陷处。哑门位于风府下0.5寸,同身寸法拇指横指的一半就是0.5寸。操作:大拇指在这两个穴位上下点揉21下。主调:中风、失语、癫痫、神志病症,注意手法轻柔。4 .膏肓俞的定位及操作?答:定位:第四胸椎棘突旁开3寸,摸肩骨缘的下缘,平齐过来就是第7胸椎,往上查第4胸椎,用同身寸法旁开3寸。操作:左右手同时点按,身体移动将力传导到手指上下点揉36下。5 .补火生土法的操作手法?答:用掌根从脾俞穴开始一直推到舐椎。由上至下推36下,直至推热为止,推完后双手重叠捂

10、住命门灌气。6 .收功法的操作手法?答:拿肩井3次,空心拳在背部上下/左右敲打,再拍打左肩右肩,合于大椎,最后以掌根为轴两手向肩部分打开,从丹田往外发力喊出一个“好”字。脏腑点穴开门法注意事项7 .如何通过患者感觉和医者手感判断手法是否操作准确?答:取穴时,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手感(颗粒感、条索感、凹陷感、缝隙感),患者的反馈(酸、麻、胀)来综合定位。实操时,患者穴位局部可能会产生发热、发麻、发胀、发酸,气血被激活。8 .练习扳指法初期会出现主要反应?答:练习扳指法初期会出现:手指僵麻,手腕颈肩腰部酸困,双腿酸痛颤抖,全身微汗。特殊人群:比如脾胃不好的,腹痛发热;肝胆不好的,两胁胀痛;肺肾不好的

11、,大汗淋漓。心不好的,心慌气闷。9 .配穴和开门穴在操作时的顺序是怎样的?答:前胸腹九道门一腹部配穴一引气归元一头部配穴一上肢配穴一后背部五道门f背部配穴一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一下肢后面配穴一下肢前面配穴一收功法10 身体不同部位的配穴如何操作?答:穴位操作小结:D在前腹部的穴位,一般是点按36下,点揉3下,深按1下这样的动作重复三次或多组,每个穴位用时不低于一分半到两分钟;2)在四肢、头部、背部的穴位,一般用点揉法,点揉36次即可;3)在比较敏感的穴位上,在行经路线上,比如说背部的膀胱经适合用推法;4)在手上,比如说太阴肺经上的太渊、经渠、列缺等,用点揉;在小腿部位,比如足三里、上巨虚、下

12、巨虚就进行推法;5)在指端或者耳朵上,比如在十二井穴上就用掐法。11 .脏腑点穴调理的疗程是怎样的?如果在调理中无办法连续10天调班,一个星期只能调理三天,也是按照10天为一疗程吗?答:10天为一个小疗程,一般不间隔。根据病龄、病情严重情况、恢复期情况,灵活安排几个疗程。尽量让患者每天抽出时间来调理,不间断,尤其是前面3-5天,连续调理的效果最佳。I1.如果有两种病症,比如:感冒和痛经同时都有,可以同时调理吗?答:脏腑点穴是多病通调的中医外治技术。按照病情的急、重、轻、缓安排操作顺序。如果病痛同时都有,但不严重紧急,则按操作者习惯安排操作。12.做脏腑点穴的时候可以跟艾灸、刮痴等其他治疗方法一

13、起使用吗?答:可以。初学者不建议多项目混杂使用,建议依次进行施术,比如艾灸结束后,操作脏腑点穴,或者脏腑点穴操作结束后,再进行刮疮、针灸等。气逆三种证型(1)肺气逆肺气既主宣发,又主肃降,而以宣肃下行为顺。邪气内扰,则肺气不能宣发,或肺脏本虚,肃降无力,以致咳嗽、喘促、胸闷气急。(2)胃气上逆胃主受纳腐熟,其气以息息下行为顺,以降为和。外邪犯胃,或饮食所伤,痰浊积滞,可致胃气上逆,以呕吐、呃逆、暧气、恶心、反胃、吐酸为常见症状。(3)肝气逆指肝气上逆或肝气横逆。肝主疏泄喜条达,若郁怒伤肝,使肝气升发太过,则肝气逆而上冲,犯于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目赤,甚则昏厥不知人。脏腑专题互动心肺-课程

14、重点1.心部疾病通调公式&操作流程答:1、前胸腹九道开门穴2、引气归元3、上肢的配穴:劳宫、少府、神门、内关4、背部五道开门穴5、背部的配穴:心俞、厥阴俞6、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7、下肢的配穴:公孙8、收功法2.此通调公式除了调理冠心病,还能调理哪些疾病?答:各类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胸胀满、前胸后背痛、伤及心脾引发的失眠、心烦、头晕耳鸣、产后抑郁、神疲乏力等病症心阳虚:表现主要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心慌加重,甚至有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原因:心阳虚的原因多因心气不足、病情严重发展而来或者有寒湿、痰饮之邪阻抑心阳。另外,可能是因为素体阳虚、心阳不振或者思虑伤神、心气受损、久病失养也能引起心阳

15、虚心阴虚心阴虚证是指阴液不足,心失所养,虚热内扰,以心烦、心悸、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可见于心悸、怔忡、虚劳、不寐、盗汗原因:一、生病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治愈。因为疾病会导致人体虚弱,如果长期没有治愈,就会损伤身体内的阴液,从而导致心脏失去养分。二、思想压力过大。思想压力过大不仅损伤脾脏,还会损伤心血。三、经常发脾气。如果经常发脾气会导致身体内的内火过旺,从而导致体内阴液的损耗过快3.肺部疾病通调公式&操作流程答:1、前腹部九道门2、胸腹部的配穴:中府穴3、引气归元4、上肢的配穴:经渠穴、列缺穴5、背部五道开门穴6、背部的配穴:肺俞、定喘7、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8、下肢的配穴:照海

16、9、收功法4 .此套通调公式除了调理久咳,还可调理哪些疾病?答:呼吸系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积水、喉咙疼痛、失音、呼吸短促、胸闷等病症5 .肺的生理功能:答: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脏腑点穴疗法之患者反应1.点按膻中穴为什么会有胸闷胀痛感?答:膻中穴基本上有疼痛感,一是因为平时基本上不碰此穴位;二是气的会穴,所以一触到穴位时会有轻微疼痛感;三是说明这位患者三焦不通,上下之气不贯通,上焦之气瘀滞这里,因为膻中穴是气的会穴,所以只要点通了这个穴位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2 .操作后过了几天,为什么有些穴位处

17、还有疼痛感?答:点穴后第二天有轻度疼痛感觉,这是因为对脏腑点穴不适、三焦不通所致。发痒、心跳加速、头晕、耳朵响则是气血调动起来了,类似突然运动后的肌肉发痒。此种现象大多数人都会发生,多在2至4天后消失。3 .手足欠温患者调理后,会出现什么反应呢?答:对手足欠温的患者,病症不同,反应周期也不同,基本4至7天,远端即脚会出汗,排湿排寒,甚至还会有痒的感觉。4 .调理期,患者出现困乏或失眠现象是为什么原因?答:久病虚弱的患者,在调理2到5天中还会出现相应反应,如身体乏力,困乏,失眠,咳嗽会加重,外邪排出体外,不用担心,害怕症状加重,这是正常反应。5 .患者本是正常状态,点穴后伴有不适症状,怎么回事?

18、答:有的患者本是很正常的状态,点穴后伴有一些不适应,如出现头痛,泄泻,身体不适的疼痛,这些都是正常反应,脏腑点穴整体施治,把你身体的隐患一并调理了,使患者达到康复状态。6 .调理期出现哪些症状,代表患者身体慢慢好转?答:在调理期,多数患者还有二便次数增多,月经量增多,出疹子,泄泻,腹痛,失眠,出水泡,排风,排寒,这些都是好转的现象,也就是恢复期。当三焦通气血畅,阴阳平衡,这些现象随之表现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任何反应。7 .调理一个小疗程后,患者一般会有什么感觉?答:患者往往通过一个小疗程调理,患者会有周身轻松、如释重负的感觉,同时伴随着各项身体各项不适症状改善。8 .有患者调理后出现红疹子等

19、现象是怎么回事?答:先排除外界环境造成的过敏。我们临床上见到的,认为是病邪通过皮肤排除体外所引起的,正气足了,病邪必然往外跑,每个人表现的方式不同。如果确定是点穴引起的,不用担心,是好现象。9 .为什么每次做完之后感觉到口渴?答:口渴,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变化。渴了喝水就好了。如果你能把虚弱的人点饿了,就是高手了,饿了,就可以马上去吃就好了,补土派,气血生化之源找到了!10 .为什么点按之后感觉到肚子涨?答:可能是气逆不顺的原因,点穴之前一定要让患者呼吸配合。有可能是没点通,点的过程气机激发起来了,没有贯通。主要是中焦的两个穴位,可以再点一遍。在点的过程中,如果病人要排气,一定要马上排出去,浊气一

20、定要下去才行。可以配下巨虚,足三里。气逆的种类以及表现:(1)肺气逆肺气既主宣发,又主肃降,而以宣肃下行为顺。邪气内扰,则肺气不能宣发,或肺脏本虚,肃降无力,以致咳嗽、喘促、胸闷气急。(2)胃气上逆胃主受纳腐熟,其气以息息下行为顺,以降为和。外邪犯胃,或饮食所伤,痰浊积滞,可致胃气上逆,以呕吐、呃逆、暧气、恶心、反胃、吐酸为常见症状。(3)肝气逆指肝气上逆或肝气横逆。肝主疏泄喜条达,若郁怒伤肝,使肝气升发太过,则肝气逆而上冲,犯于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目赤,甚则昏厥不知人。(2)如何缓解气逆状况?肺气逆:推膻中(从上往下),点揉或中,合谷,太冲胃气逆:推膻中(从上往下),点揉梁门石关,推日

21、月,期门,推足三里,上下巨虚(从上往下)肝气逆:点揉合谷,太冲,掐大敦,点揉三阴交、足临泣中下焦脏腑专题互动脾胃肝胆课程重点1.胃部产生疾病的四大原因?可能会引起哪些病症?答:受纳异常(食欲不振、伤食胃痛等)、腐熟异常(消化问题,胃痛胃胀、胃痉挛等)、胃气无法降浊(消化/排出,便秘、泄泻等)、胃气上逆(暧气反酸恶心呕吐等)。2 .脾部疾病的三大原因?可能会引起哪些病症症状?答:脾主运化,运化失常,则会腹痛腹胀、腹肌紧张;脾主统血,统血失常,则会便血、月经崩漏;脾主肌肉,则会口软乏力,四肢倦怠无力,肌无力,肌萎缩等症状。3 .脾胃疾病通调公式&操作流程答:1、前腹部九道门2、引气归元3、上肢的配

22、穴:内关穴4、背部五道开门穴5、背部的配穴:脾俞、胃俞、膈俞6、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7、下肢的配穴:足三里、太白穴、公孙穴、太冲穴8、收功法4、肝胆类疾病的整体开门原则是什么?答:通三焦、调气血、疏肝胆5.肝胆疾病通调公式&操作流程答:1、前胸腹九道开门穴2、引气归元3、上肢的配穴:外关穴4、背部五道开门穴5、背部的配穴:肝俞、胆俞、中枢穴6、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7、下肢的配穴:足临泣、大墩穴、丘墟穴8、收功法6 .肝功能异常会出现哪些情况?答:消化方面:暧气、皖痞、呕恶、纳减(即胃口不佳)男科妇科方面:月经不调、痛经、乳胀痛、睾丸胀痛、射精障碍、勃起障碍情志方面:烦躁易怒、头昏脑胀、胸闷

23、、喜叹息睡眠方面:失眠、难寐、多梦、惊醒经络所过之处:巅顶疼痛、胁肋部,眼部疼痛等7 .在通调公式中,哪个穴位既是胆经的本经本穴又是八脉交会穴,并简述其准确定位与主要功能。答:足临泣定位: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主要功能:调节肝胆8、学习完肝胆专题病症之后,对于临床的辩证我们应该如何思考?答:从局部到整体,先判断病症大致归于哪个脏腑,就重点调理哪个脏腑,再分析脏腑之间是否有连带反应。肾及膀胱课程重点1.肾虚疾病通调公式&操作流程答:1、前胸腹九道开门穴2、胸腹部的配穴:京门穴3、引气归元4、背部五道开门穴5、背部的配穴:肾俞6、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7、下肢的配穴:阴谷穴、申脉穴、照海

24、穴8、收功法2 .肾与膀胱损伤其功能会出现哪些情况?答:呼吸系统:喘促、呼多吸少男科妇科:男子遗精精冷无子女子崩漏滑胎尿频尿急项背疼痛、腰膝酸软、骨痿行走无力、牙齿疼痛、小儿先天不足体弱多病、面色发黑、发脱、五更泻、头晕、耳鸣水液代谢差、下肢水肿。3 .请简述膀胱的功用。答:膀胱主藏尿液,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是膀胱开合适度,则尿液可及时的排出体外,两者相互配合,促进制约,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4 .泌尿疾病通调公式&操作流程答:1、前胸腹九道开门穴2、胸腹部的配穴:京门穴、中极穴3、引气归元4、背部五道开门穴5、背部的配穴:肾俞、膀胱俞6、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7、下肢的配穴:阴谷穴、通谷穴、申脉穴

25、、照海穴8、收功法5 .请简述肾的生理功能。答:肾主藏精,肾中的精气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肾主水液,将具有滋养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肾主纳气,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主阴阳,肾阴为全身诸阴之本,肾阳为全身诸阳之根肾为五脏六腑之根本。6 .请简述脏腑点穴的整体点按顺序。答:前腹部开门法一前腹部配穴一引气归元一上肢配穴一后背开门法一后背配穴一推膀胱经一补火生土法一下肢配穴一收功法.如何养肝?春季养肝,肝气升发,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暴怒则伤肝。注意:早睡早起,不要过

26、度劳累;保持精神乐观、心态平和、情志舒畅、不要生气发怒急躁,也要注意饮食哦日常可按揉肝部公式配穴哦消渴病调理消渴病调理在中医里面分为三个阶段,上消相对应的是肺,中消对应的是胃,下消对应的肾。上消肺热津伤,主要以口渴为主,喝水不解渴,常常伴随口干舌燥的表现;中消胃热,消耗较重,出现多饮多食的表现,同时会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下消为肾,主要症状表现为多尿。上消是肺,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针对口渴的问题来调理,那么就要想到津液不固,为什么会津液不固呢?那答案显然只有一个,那就是肺热伤津,损伤到津液了,所以上消,我们主要调理的其实就是一个肺热的毛病,肺主皮毛,合于媵理,发汗多是主要原因哦,也就是肺阴

27、虚证。所以咱们的调理方案应该为:一套开门法+配穴经渠,鱼际,肺俞,胰俞,太渊,少府,足三里,三阴交,承浆。中消是胃,胃是阳明燥土之脏,喜润恶燥,但是胃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得阴自安,所以胃病,几乎多是因为胃热而来,胃热伤津,水谷易化,腐熟情况出现异常,故多食善饥。所以中消,可以这样调理,一套开门法加配穴胃俞,脾俞,关元,胰俞,内关,足三里,公孙,内庭,太白,阴陵泉。下一个就是下消啦,调肾,肾为先天之脏,也是现在泌尿系统疾病首脏,且主藏精,所以在肾功能失调(肾气虚弱,气不固津)的时候,也会导致多尿多便哦。所以调肾的话,可以一套开门法+肾俞,中极,膀胱俞,然谷,命门,太溪,阴谷,胰俞,京门足通谷,涌泉

28、。如果是消渴病三者都有或者不明显,那么直接一套开门法加配穴肺俞,肾俞,胃俞,胰俞,关元,中极,足三里,经渠,三阴交,太溪,内庭,鱼际,阴谷。脏腑专题互动三肾及膀胱课程重点1 .肾虚疾病通调公式&操作流程答:1、前胸腹九道开门穴2、胸腹部的配穴:京门穴3、引气归元4、背部五道开门穴5、背部的配穴:肾俞6、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7、下肢的配穴:阴谷穴、申脉穴、照海穴8、收功法2 .肾与膀胱损伤其功能会出现哪些情况?答:呼吸系统:喘促、呼多吸少男科妇科:男子遗精精冷无子女子崩漏滑胎尿频尿急项背疼痛、腰膝酸软、骨痿行走无力、牙齿疼痛、小儿先天不足体弱多病、面色发黑、发脱、五更泻、头晕、耳鸣水液代谢差、

29、下肢水肿。3 .请简述膀胱的功用。答:膀胱主藏尿液,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是膀胱开合适度,则尿液可及时的排出体外,两者相互配合,促进制约,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4 .泌尿疾病通调公式&操作流程答:1、前胸腹九道开门穴2、胸腹部的配穴:京门穴、中极穴3、引气归元4、背部五道开门穴5、背部的配穴:肾俞、膀胱俞6、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7、下肢的配穴:阴谷穴、通谷穴、申脉穴、照海穴8、收功法5 .请简述肾的生理功能。答:肾主藏精,肾中的精气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肾主水液,将具有滋养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肾主纳气,摄纳肺吸入

30、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主阴阳,肾阴为全身诸阴之本,肾阳为全身诸阳之根肾为五脏六腑之根本。6 .请简述脏腑点穴的整体点按顺序。答:前腹部开门法一前腹部配穴一引气归元一上肢配穴一后背开门法-后背配穴一推膀胱经一补火生土法一下肢配穴一收功法.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五脏1 .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如果舌头是红色,或者淡红色,说明心火旺,舌苔是黄腻的,就说明有心阴虚,心气不足的表现,这种舌像的人,容易有心脏方面的问题,黄苔说明脾胃运化功能不好,湿气重,湿气淤积于体内)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

31、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2 .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鼻作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因此,鼻的通气和嗅觉必须依赖肺气。肺气调和,才能鼻窍通利、嗅觉灵敏,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壅肺,往往有气喘、鼻翼扇动等症状),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3 .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指脾胃的功能可以从口反映出来。反映了脾的运化功能与人体的食欲、口味的关系。脾

32、气健旺则知饥欲食。灵枢脉度篇提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脾病则食欲不振,脾虚则口淡无味,脾热往往口有甜味),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脾脏是否健康可以通过观察嘴唇得知,如果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应该多加注意个人的嘴唇颜色的变化。那么如何从唇色看患者的健康情况呢?1,嘴唇麻木:如果人们总是感觉到嘴唇有麻木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脾脏衰弱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胰脏如果不健康就会导致人们的身体变得干燥,麻木。久而久之就会因此出现不适。所以为了减低不适的感觉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减少进食生冷油腻的食物,让身体可以尽快恢复。2,嘴唇脱皮。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涂润唇膏,让自己可以远离嘴唇脱皮的问题,却忽

33、视了内在的调节,其实嘴唇脱皮是和身体脾虚导致的3,唇色过红。如果嘴唇的颜色总是过于红润就代表着患者的身体中囤积过多的热。这个时候想方法降火才是关键),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4 .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生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肝开窍于目,就是根据五行中肝和目均属于木的理论,同气相求;同时就肝脏的功能来说,肝藏血,而眼睛的功能需要肝血的濡润;另外肝经的经络循行于眼睛,眼睛是肝经的末梢,肝血通过肝经将血运输到眼睛,“目得血而能视”,所以眼睛的状态也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眼干,眼痒,眼胀痛皆与肝之疏泄有关,只要视物不清,眼睛充血与肝的藏血功能有

34、关哦,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5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肾虚通常可引起耳鸣,中医学所讲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肾气足则耳能闻五音。即肾气能够推动血液供养耳朵,若肾气充盈,则血流强劲,听觉亦会灵敏如肾气衰竭,血液供应减少,听力则会下降,出现耳鸣、耳聋现象。肾虚耳鸣分为肾阳虚及肾阴虚两种,其中肾阴虚的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腰腿疼痛、虚烦少眠、入睡困难、盗汗、舌红、脉细数等症状,耳鸣特点为病程较长,听力逐渐下降。反之肾阳虚),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

35、胱相表里。六腑1 .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2 .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3 .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4 .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5 .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6 .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由于六腑以传化饮食物,排泄糟粕为其生理功能,具有“实而不满”、“泻而不藏”的功能。因此,正常情况下,六腑须保持畅通,以有利于饮食物的及时下传及糟粕的按时排泄。故日:“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脏腑关系1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生

36、克乘侮来进行阐述,目前从各脏的生理功能上来阐述相互关系。心与肺:火克金;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气血相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心与脾:火生土,心主血,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关系密切。心与肝:木生火的必要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的关系。心与肾:水克火,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肺与脾;土生金的母子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输布依靠肺脾的配合。肺与肝:金克木的关系;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调节全身气机。肺与肾:金生水同源关系,二者协调调节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肝与脾:木克土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流泄与脾主运化相互

37、影响,肝脏生血的生成贮藏运行方面密切相关。(9)肝与肾:水生木,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关系;肝主疏地与肾主藏精相互制约。肝肾阴阳相互影响。(10)脾与肾:土克水,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相互资生互为因果,肝阳根于肾阳。2 .六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与密切配合。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3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是阴阳表理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阳互为表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七伤“七伤”是指由于某些行为或感情过度,而使人体受到了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损伤。诸病源候论:一曰大饱伤脾

38、,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日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1 .大饱伤脾:吃太饱会加重脾胃消化吸收的负担,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因此中医讲求饮食有节。2 .大怒伤肝:由于愤怒太过,致使肝气上逆、肝火上炎,使肝阳上亢,甚者发生中风。3 .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指勉强用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举重,或长时间坐在潮湿的地方,会引起腰酸背痛。中医认为,腰为肾所在部位,腰酸背痛是伤肾的表现。4 .形

39、寒饮冷伤肺:肺主皮毛,如果身体被寒邪所伤,加上饮冷水,就会内外受寒,容易引起咳嗽。5 .忧愁思虑伤心:忧愁思虑,会影响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俗称“伤脑筋”。中医学有“心主神志”之说,神志,现代医学看来就是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忧思过度,可引起易恐、忘事、发怒等,这些都是神志不宁的表现。6 .风雨寒暑伤形:风与寒暑湿等,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形体。如感受风寒湿邪可引起关节疼痛,日久发生关节变形等。7 .恐惧不节伤志:过度恐惧,会动摇人的意志,影响有所作为的决心,甚至精神恍惚、情绪忧郁。8 .中医将这些总结为五劳七伤。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