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K.525)作品浅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29932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K.525)作品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K.525)作品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K.525)作品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K.525)作品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K.525)作品浅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yd依曲(K.525)作品渤斤摘要: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在西方西方音乐历史中,被称为稀世之才,虽然他生涯只有35年,却为人类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音乐财富。他的一生撰写小夜曲共十三首,最具有代表性的G大调小夜曲于1787年创作。笔者主要针对莫扎特本人的简介浅析他所作的G大调小夜曲以及其音乐作品的特征与特点。关键词: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艺术特征特点一、作曲家简介莫扎特短暂的生命下,却给人们带来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最完美的风格和对纯真音乐的理想。他创作并完善了多种音乐体裁形式,并尽量做到内容与表述的完美结合。莫扎特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

2、:童年时期、萨尔斯堡时期以及维也纳时期。童年期间,莫扎特就显示出与常人不同的音乐天赋,在他父亲利奥波德的细心、严厉的照顾下,在莫扎特5岁时就已经开始涉及创作弥撤、赞美诗等宗教体裁。到了萨尔斯堡时期,在担任主教宫廷管风琴师外这近十年一直留在萨尔斯堡进行各种题材的创作。莫扎特用繁忙的创作填满欺辱与窒息的日子,并在与主教不断发生冲突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最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主教去做一个充满自由的艺术家。莫扎特的最后十年可以被称为辉煌时期,同样也是莫扎特生活上最苦难的十年。1782年莫扎特结婚生子,他受生活所迫,在创作作品的同时还要忙于教学、演出等,承受经济困窘所带来的压力。但在受到压力的同时,莫扎特在

3、辉煌时期,他大量创作音乐作品,有最优秀的歌曲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姻魔笛等作品,还包含大型交响乐作品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等。舒曼也曾说过,莫扎特的音乐是无法描述的。“莫扎特即音乐”,他所创作的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和其他重奏、重唱形式、大量器乐小曲、独唱曲等等,几乎包含了音乐的所有领域,而莫扎特音乐的特征与最突出的贡献可以通过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来说明。二、作品G大调小夜曲的艺术特征莫扎特的这首G大调弦乐小夜曲乐曲本身有五个乐章,但在流传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乐章丢失,也就成为了现在的四个乐章。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乐曲之所以运用弦乐四重奏来表现,是因为弦乐四重奏演奏出的旋

4、律富有歌唱性,并且演奏技巧具有多样化,同时又有宽广的音域和音色的对比,有很丰富的表现力。德国伟大的作曲家海顿是创作弦乐四重奏最杰出的大师,他是第一个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形式风格及特点的作曲家,被人们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弦乐四重奏是由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成。第一小提琴主要任务是发挥表演主旋律,它领导着四个声部;第二小提琴主要是伴奏,与第一小提琴的配合要默契;在所有的声部中,中提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尤其是在旋律进行上和节奏填充上有着很强大的号召力;在每一首曲子中的低音都是很重要的,大提琴就是低音声部的支柱。笔者主要以谱例与叙述相结合,浅要分析莫扎特的经典弦乐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一)第

5、一乐章:小快板G大调4/4拍,奏鸣曲一快板曲式,开始时富有进行曲的特点。呈示部(155小节)、主部主题(127小节),非方整型、副部主题(2855小节)D大调,结构为8+8+12、展开部(5675小节)引申型中部,分别采用了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中的乐句作为材料,再现部(76137小节)完全再现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最后两小节依旧停留在G大调的属和弦上,为后面的副部主题的调性回归做准备、副部主题(101126小节)在主调G大调上再现副部主题,最后四个小节稍作改动,四声部做八度重复收拢性旋律,接近尾声。当第一主题即将上升到顶点时,便以相同的速度下行。第二主题副部,属调,D大调的开始是下行曲线,这与第一主

6、题上行跳进的特点形成了优美的对比,充分体现出一种女性的性格美。副部主题每一句的后半部都采用跳跃的音型,富有青春活力并带有较为浓郁的维也纳风格,这与那不勒斯风格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后,愉快的结束主题圆满地完成了呈示部。里面用到了颤音,使乐曲显得更加活泼轻快。小夜曲并不像交响曲和协奏曲那么严肃,为了适应这一特性,展开部的乐段很简短。再现部遵循呈示部的进程行进,但将结束主题扩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尾声。(二)第二乐章:行板是一首浪漫曲,18世纪的行板,它在抒情和含蓄之间建立了平衡。C大调,2/2拍,行板,结构为:A+B+A+C+A+连接部+A+C+A在这一乐章中,对称的部分被安排成回旋曲似的结构。

7、首部(138小节)带再现的三段式:首段(116小节),方整型乐段,4+4+4+4结构;中段(17-30)小节;再现段(3138小节)C大调,选取首段第一句和第四句作为素材进行再现;中部(39-50小节)4+4+4结构;再现部(5173小节)完全再现;尾声(6773小节)离至F大调做属主进行两拍后回到主调C大调并结束。主题A段亲切优雅,曲调甜美,使人联想起情人在花园中的幽会。B段较A段更有节奏,变化a的乐思,结尾出a再现,分两段,均重复。C乐段音调较为低沉,以C小调为中心,可在快速音符不安静的背景衬托下听到,并随着A乐段的再现,本乐章渐趋结束。(三)第三乐章转回G大调,3/4拍。首部(116小节

8、)两个乐句构成,分别反复一次,方整型乐段,结构为8+8;中部(1736小节)为带再现的三段体,主调建立在D大调上;再现部:menuettodacap。标记省略记谱,并从头反复。这是一首用复三部曲式写成的小步舞曲,好似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小步舞的场面这一乐章中的小快板,是有规则的四小节乐句,他们是匀称的二部曲式,开始时明亮而有力。三声中部以莫扎特特有的写作手法展示了抒情对比,然后开头的音乐再现,满足了古典主义对均衡与对称的追求。(图例是小步舞曲主题,重音的三拍子,分两部分(每部分8小节)均重复。(四)第四乐章:轻快的快板主部主题,G大调,与属调D大调的一个乐思相互交替出现,4/4拍。A(115小节)

9、:两乐句,非方整型,弱起,;B(16-31小节)第一插部,两乐句,方整型,主调建立在D大调上;Al(3249小节)主部第一次再现,改变了调性,主调建立在D大调上;C9(5057小节)第二插部,主部片段性重复,依然停留在D大调上,最后两次回归主和弦,并为后面主部转调再现做铺垫;A2(5882小节)主部第二次出现;Bl(8598小节)第一插部变化重复,主调建立在G大调上,除调性、配器、和声走向外与第一插部完全相同;A3(99116小节)主部第三次出现;Cl(Il7130小节)乐曲开始的两小节动机变化重复,结尾处八度重复增强稳定性和收束感;A4(131146小节)主部第四次重复;尾声(147163小

10、节)最后两小节属七到主强收尾,在强烈的推动下戛然而止结束全曲。第一主题由小提琴演奏,情绪活泼、热情。(图例1-2)欢乐的、快速的“火箭”主题,4小节乐句,每句均重复,(图例1-3)第二主题跳跃开始,个性与主题相反。三、作品G大调小夜曲的音乐特点G大调小夜曲是一首斗志高昂、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莫扎特所作的小夜曲曲风优美柔和且富有斗志;既委婉动听,又可点燃人生之斗志,是弦乐的著名乐曲。通过分析谱例,全曲主要以第一小提琴为一声部,大提琴烘托气氛,从侧面反映出莫扎特的作曲技艺的高超。整首乐曲篇幅不长,但足以展现莫扎特音乐的精华。弦乐、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互相配合,使人感到舒适并充满活力。通过分析谱

11、例,整个结构紧凑、布局均衡,在乐曲中充分反映了莫扎特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莫扎特能够在生活的压力与音乐创作上的极端成功的差距下,依然能够写出轻快、明朗的曲调,可见莫扎特的内心一直是保有一颗善良而又纯净的心。在笔者看来,音乐最重要的是感情共鸣,乐曲中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表现了对美好社会、对光明和正义的追求,如廿泉飞涌,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轻快,那愉悦、美妙的旋律,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快融入其中,从而使心灵得到洗涤、净化,这首乐曲篇幅虽然不长,但展现了莫扎特音乐的精华,那铿锵有力、富有激情跳蹬的音符,使人无比激动,那亲切抒情、富有柔美流畅的曲调,又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那欢快流畅、淳朴优美的风格,如同陈年香醉的酒、浓郁芳香的茶,令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感受完美。注释: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198-200页。参考文献:孙继南.中外名曲欣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2贺锡德.365首外国古今名曲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卢广瑞.音乐欣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5许贬南.从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看莫扎特J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