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邀请我》 .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1299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邀请我》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邀请我》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邀请我》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邀请我》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邀请我》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邀请我》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邀请我》 .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下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一、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二、教材分析第六课“我”和“我们”由引言和两框题组成。引言用剪短的文字揭示本课的核心内容,表达了三层含义:一是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这是初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二是集体生活对初中生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初中生在集体与个人的交互中实现人格的完善;三是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要过好集体生活。本框题作为第六课的第一框

2、题,从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两个角度阐释集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过集体生活的渴望,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到集体生活中,为第二框体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三、学情分析集体生活给初中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在集体生活与他人合作,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有助于初中生感受到归属感,找到个人成长的力量之源。在集体生活中借助集体和他人的帮助,可以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为未来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初中生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也会相应的增加,给初中生带来焦虑感和紧张感。过集体生活是初中生的情感需要,也是初中生成长必不可少的。针对以上学情,教材安排了这一课内容。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1、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2、体会集体中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3、激发过集体生活的渴望,更好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能力目标:1、学习过集体生活。2、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能力知识目标:1、了解集体、集体联结度的内涵2、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体会集体的温暖3、感受到集体的强大力量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集体的温暖,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确定依据:七年级的学生对于集体生活并不陌生,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同的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部分学生在集体中感受不到温暖,有自己的小群体,还有少部分学生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4、比较突出,所以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懂得集体的强大力量显得尤为重要。难点: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体力量的相加确定依据: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普遍认为人多的集体就是强大的。对于集体力量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体力量的相加,而是需要个体有共同的目标、分工明确并且团结协作,才能实现1+12的效果,这点对于学生的理解略有难度。六、教学方法整堂课以谈话节目的形式展开,旨在创造一个平和的氛围,使学生们畅谈集体生活。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掌握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集体生活实践进行指导,满足

5、学生的成长需要,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了解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感受,掌握教师需要引领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共鸣。情境体验法:通过“说出你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谈集体生活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重温集体生活的体验,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辩论、游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信息搜集与加工的能力;游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实现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闫老师有约节目开场FlaSh动画。)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闫老师有约的节目现场。在开始我们本期节目主题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对于这

6、幅作品是否熟悉?(PPT展示少年中国说)学生背诵填写,教师提问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引出该作者的另一句名言“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学生尝试翻译。师: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我”与“我们”休戚与共,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学习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今天就让我们开始新课的学习一一集体生活邀请我。(二)讲授新课Part1.初识集体师:通过我们课前做的调查问卷,老师发现80%同学认为人多就是集体;15%同学认为人多并且有组织就是集体;5%同学表示不清楚。所以我们首先先来弄清楚什么是集体?图片展示:PPT展示图片,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判断

7、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学生尝试比较归纳,得出“集体”的含义。师:提到集体,你能用一些关键词来描述你对集体生活的感受吗?生:自由发言安全、关爱、温暖。得出结论:生活在团结互助的集体中给人温暖和力量。生活在冷漠排斥的集体中给人无助与寂寞。师:如何判断一个集体是温暖的还是冷漠的呢?这里有一个词一一集体联结度。(播放微课一一认识集体联结度)Part2 体会温暖(欢迎小主持人登场主持)说出你的故事:在小主持人的调动下,学生上前说出集体生活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瞬间,重温集体生活的体验。设计意图:此环节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丰富情感,让他们从集体的温暖中感受到集体的爱。小主持人过渡,提出问题:遇到一下情况应该怎

8、么做?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认识到应让来自集体的爱一直传承下去。PPT展示学校举办的校长杯足球赛照片。询问学生班级成绩如何?心情如何?荣誉是否只是参赛运动员的?在比赛中你为班级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集体取得荣誉、受到批评时的不同心理感受,引出集体荣誉感。Part3 生成力量(播放视频)生:谈论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教师提出对“人多力量大”的质疑,引出辩论赛。学生按照自己意愿选择正方或反方,迅速换座位,教师PPT展示辩论赛流程与要求。学生两分钟分钟讨论时间,辩论开始。设计意图: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信息搜集与加工的能力。得出结论:人

9、多力量未必大。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的成员相加,而是要有共同的目标、分工明确并且团结协作,才能实现1+12的效果。(小游戏一一坐地起身)设计意图:游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实现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谈论游戏后的感受。得出结论:集体可以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完成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集体有着强大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Part4 活学活用我思故我在一一学生自主谈收获,可以是知识层面的也可以是情感层面的,理论联系实际,谈出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如何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设计意图:本课内容接近尾声,由学生谈收获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同时,选

10、连学生概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带领学生一同总结。引出集体的意义。(三)总结升华PPT展示少年中国说让同学猜想老师的用意。教师升华总结:最伟大的集体一一国家最伟大的集体荣誉感一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伟大的集体温暖方有难,八方支援最伟大的集体力量一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思我在情感需要温暖集体含义强大力量设计意图:身边的小集体,与开篇的少年中国说相呼应,使学生对集体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表面和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认识集体,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四)结束语师:集体是温暖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让我们共同为构建良好的集体而努力,共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本期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同

11、学们的聆听,我们下期再见。八、板书设计(一)初识集体(二)体会温暖邀请我(三)生成力量(四)活学活用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着重考虑到本班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重视对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情境进行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同时,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加深了学生对集体的了解和对集体深深的爱,噢谎杨了学生在集体中团结、合作、进取的品质。另外,在教学设计中,我较多的把有趣的活动寓于课堂当中,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提升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领悟的能力。不足之处:1.对学生活动时间的调控有所欠缺。有的活动没有按照我预设的时间进行,致使部分已经准备好的学生丧失表现的机会。2 .有些环节的过渡不是很自然,致使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弱,没有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3 .对学生的引导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对学生课堂生成性的问题缺乏驾驭的能力。再教设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一个道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只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反映他们的世界,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避免通过枯燥的说教,强行的让学生接受知识,而应提前了解他们喜欢的事物,分析他们的心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把教学内容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获得体验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