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15页).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1824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1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1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1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15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作业设计一、单元内容:基本信息学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音乐四年级第一学期教育部审定2013(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快乐的校园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演唱哦,十分钟第三单元第一课时2聆听乒乓变奏曲第三单元第二课时3演唱大家来唱第三单元第三课时4聆听陀螺、打字机第三单元第四课时二、单元分析:单元分析课标要求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1 .保持对音乐的兴趣。2 .培养音乐

2、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3 .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4 .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5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1.哦,十分钟是一首四二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教材分析曲调反复出现“国渔50”这一音型,鲜明的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表达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喜爱之情。歌曲音域不宽,旋律较多

3、的运用了三度、四度的跳进,使得歌曲生动活泼。2.乒乓变奏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七册第六单元快乐的课间中的一首欣赏曲目。它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技巧。像通常的变奏曲一样,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弹奏,灵巧轻快,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乐曲包含五个变奏。第一变奏:主旋律在上方由右手弹奏,低音部左手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第二变奏:左手在低音部弹奏主题,右手以上面这种分解和弦音型做伴奏。第三变奏:左右手均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但主旋律镶嵌在高音部的强位上。第四、五变奏: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

4、变化为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构成的旋律。两个变奏中主旋律分别出现于高音部及低音部。但乐曲最后仍由右手奏出一个旋律扶摇直上的乐句作为结束,使人如闻为精彩的球赛所发出的喝彩声。3.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船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歌曲是四三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4.管弦乐陀螺,1871年法国作曲家、作曲家比才创作了12首四手联弹钢琴曲儿

5、童游戏,这是一套以音乐来描绘儿童世界的小品曲,后又根据其中的五首改编成管弦乐曲。1873年于巴黎正式演出。组曲中的每一首都有标题,分别为进行曲-喇叭与铜鼓、摇篮曲-布娃娃、即兴曲-陀螺、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加洛普舞会。其中第三首陀螺的音乐充满兴奋热烈的气氛,孩子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神情跃然于音乐之中。乐曲还通过快速流动的十六分音符节奏,生动的描绘了陀螺的飞快转动。5.管弦乐打字机,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办公室打字的时候,听到了打字机发出的“嗒嗒嗒”的击键声以及换行的“叮”声。这触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以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写下了这首名为打字机的管弦乐曲。乐曲为三段体,ABA结构,速度甚快

6、。A段主题旋律不断做下行模进,均匀连续的八分音符用顿音奏出,灵活轻快。伴奏声部的打字机则随音乐节奏发出急促的击键声,连续三小节后,在第四小节重拍上出现满行预告铃声,继一个四分休止符,再响起倒回机头的“咔嚓”声。B段转为C大调,节奏放宽,并频频使用强拍上的休止,与A段音乐的热烈气氛有所对比。但打字机急促的击键声、铃声、倒机声仍不绝于耳,使人感受到工作着的人们紧张忙碌的心情以及娴熟自如的操作打字机时的得意神态。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序号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一组反映校园课间、课余生活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表现的课间、课余生活的放松、快乐和有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趣和品质

7、。2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并能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表现歌曲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表达快乐的心情。3在实践中初步掌握四二拍的音乐知识,能感受歌曲或乐曲的二拍子音乐特点。4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感受节奏、音符的变化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景。尝试用变化节奏的方法编创变奏曲。5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歌唱时的快乐心情。通过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等方式,体验歌曲三拍子的韵律。6聆听管弦乐陀螺、打字机,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并能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形象和结构,进一步体会音乐要素

8、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7了解“变奏”这一音乐创作手法,运用音乐要素对闪烁的小星星音乐主题进行简单的变奏创作。8让学生动手制作打击乐器,培养孩子的动手创新的能力和兴趣。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作业通过让孩子们演唱、聆听、观察、判断、节奏体验和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针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进行分类、分层安排,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本单元的作业设计认可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成功体验。校园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通过聆听和演唱一些反映校园课间、业余生活的音乐作品

9、,感受音乐表现的课间、课余生活的放松、快乐和有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趣和品质。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们快乐有趣、丰富多彩的学校课余生活。五、课时作业:请任选一项或多项,单人或与同学合作完成。提交音频或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在评价表中自选项目和自评栏画“J。第一课时哦,十分钟作业内容请下载K歌软件,跟着哦,十分钟的音乐歌唱,将唱好的歌曲以mp3的形式上传到班级分享。也可以请家长录制歌唱视频(片段)上传。Ifl十分W功100tt100下词的科声送来十分善送来十分钟*ee大*金松来吧来Oe大家来催松让那劳的眼看ItmrW的,天让WlK的大欧送清风巴节奏练习同学们自由组合,分成两组,一组选

10、择格子中的节奏“跳格子”,另外一组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沙槌、双响筒、非洲鼓等),敲出或拍出格子中相对应的节奏。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合作,为歌曲第一乐段配上“不一般”的伴奏。跳格子XXX右总X附:自制打击乐器图评价设计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与能完整演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准确地演唱歌曲。&口能自制打击乐器,敲或跳出格子里的节奏。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同伴共同完成敲或跳格子里的节奏。作业分析:*是基础表现型作业,叶是本课学习的基本考察内容,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加深对歌曲的了解。是实践体验型作业,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手工制作。格子

11、里的节奏可以从不同方向敲击或跳、拍。设计意图:冬以“卡拉0K”的形式歌唱,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乐于向他人展示、分享自己的成果。通过跳格子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有趣而不枯燥,孩子们能高度集中精力与同伴合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第二课时乒乓变奏曲作业内容,准备一个乒乓球和球拍,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乒乓球跳跃、有弹性的特点,方法不限。方法1:边哼唱主题曲边颠球,按主题曲节奏颠球,充分感受乒乓球的弹性。个个个个个个IV个个个个个个JJrzJ.3311225WWWrW1513212方法2:可以尝试用弹舌的方式表现颠球的快慢,边弹舌边颠球,感受乒乓球的变化。方法3:除了颠球,还可

12、以双手推球,对着墙推球等。占请你选择-种节奏,为下面的乐句做变化节奏的练习,然后唱-唱。4XXXXI=C1155665-4433I22|1-H评价设计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11能跟着音乐做颠球或拍球动作能跟着音乐有变化地做颠球或拍球动作。能准确地跟着音乐有变化地做颠球或拍球动作。Mo能选择一种节奏,为乐句做节奏变化。能准确地唱出变化后的乐句。作业分析:e”为基础表现型作业,通过聆听音乐做颠球或拍球动作,感受乒乓球的跳跃、有弹性的特点,从而感受到乐曲的特点。U,-rri为实践体验型作业,通过聆听学习乒乓变奏曲的变奏手法,根据所给的节奏型给闪烁的小星星的音乐主题改编创作小星星变奏曲。设计意图:

13、二让学生通过颠球,拍球等各种花式玩球,切身感受乒乓球跳跃、有弹性的特点。在玩球的同时也兼顾了节奏感的提升。“玩中学,学中玩”的作业,学生何乐而不为?晟,-r,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了解和学习变奏手法,让学生对一些简单而熟悉的旋律运用一些变奏手法对其节奏加以改变,让旋律形成不同的音乐感觉,从而掌握变奏手法。第三课时大家来唱作业内容至选择任意一个声部,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拍边歌唱,体会强弱规律。四三拍的指挥图:S拉绳二声部练习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喜欢的声部,同一声部站在圆圈的一边,另一边则是另一声部,大家双手握绳,每一乐句的第一个音用拉绳的方法一起找高度歌唱。寻找最和谐、最统一的声音。_I3_IGsK不

14、同音高拉绳的位置说明:1腹部3腰部6胸部i头顶评价设计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能按三拍子指挥图示边划动作边完整演唱歌曲的一个声部。能准确地按三拍子指挥图示边划动作边完整演唱歌曲的一个声部。能准确地按三拍子指挥图示边划动作边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一个声部。4u能准确地拉绳并合唱歌曲能准确地拉绳并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歌曲。作业分析:y是本课学习的基础表现型作业,让学生熟悉三拍子的指挥图示,边演唱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拓展创造型作业,通过拉绳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实践演唱,提高二声部的听力及演唱能力,感受合作的快乐。设计意图:至学生通过挥拍唱,更能准确地唱准节拍和时值,为多声部的合唱打

15、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拉绳的方法,让学生共同寻找音高,既可以帮助音准弱的学生又利于音准的训练,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四课时陀螺打字机作业内容最E上网查找搜集陀螺的种类和玩法,在聆听管弦乐陀螺时任选一种或多种陀螺体验其不同的玩法。小小打字员认真聆听乐曲,随着图形谱,模仿打字员工作。在打字机的铃声处准确地拍手,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评价设计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U祐匚能了解至少一种陀螺的形状和玩法能准确听辨乐曲中陀螺转动的声音,同时做抽打陀螺的动作。口能准确听辨乐曲中打字机打字时的“嗒嗒嗒”声,跟着图形谱模仿打字动作。能准确听辨乐曲中打字机打字时的,嗒嗒嗒,声,跟着图形谱模仿打字动作,并能在

16、铃声处准确地拍手。作业分析:+为拓展创造型作业,上网查找与陀螺相关的信息,在聆听管弦乐陀螺时体验各种玩陀螺的动作。V为拓展创造型作业,根据图形谱,听辨乐曲打字机的乐句长短,做打字和拍手动作。设计意图:最,I让孩子们了解陀螺的各种玩法并亲身体验陀螺在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以及带给孩子们的愉快心情。通过聆听管弦乐打字机、看图形谱及“打字”,引导学生在聆听的活动中表现打字员打字的场面,体验工作的艰辛与乐趣,感受累并快乐着的心情。做什么事都要积极认真地对待,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建你还会唱哪些校园歌曲呢?把你知道的校园歌曲唱给大家听听吧!巧手制作旋律线用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等工具制

17、作乒乓变奏曲的主题旋律线。i屋、23+视唱下面的旋律,辨别拍号(彳、4),并能拍出强弱规律。6331I2.3I5321|6-|1356532.1及11评价设计: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冬能准确唱出一首校园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一首校园歌曲11能用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等工具制作旋律线。能用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等工具制作准确优美的旋律线。士匚能感受旋律的二拍子或三拍子强弱规律。能随旋律用身体律动表现二拍子或三拍子音乐的强弱。作业分析:多是基础表现型作业,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在音乐课堂上学过很多首校园歌曲,如:春天在哪野、幸福拍手歌、数鸭子、上学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是拓展创造型作业,通过

18、聆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旋律线,加强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积极性。U+是实践体验型作业,在实践中初步掌握四二拍和四三拍的音乐知识,感受二拍子或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和演唱校园歌曲,加深孩子们对校园歌曲的认识。通过聆听感受,用多种方式表现旋律的起伏,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鼓励音乐创造,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UE通过辨别旋律的拍号,按照其强弱规律拍击,加深对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印象。六、本单元作业分析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本单元的作业分别属于三类:1 .基础表现型作业现今传播媒介很多,信息科技很发达,学生接触面也比较广。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生

19、活中的音乐。布置这一类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音乐感受,增加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如何了解学生欣赏完音乐之后的反馈?这种反馈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文字、绘画或者音乐,哪种方式能最直接、最真实地表达他们内心最大的震撼就选用哪种方式。事实上,不同表达方式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2 .实践体验型作业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体验型作业就是加深学生的音乐感悟和体验。在学习歌曲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歌曲中所表达的意境,一来可以强化课堂的有序性,二来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体验得更深刻、更具体,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音乐情感的培养得到更大的提高。3 .拓展创造型作业新课标教材在每一课都安排了“编创与活动”这一块内容,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基础上更要学会创造美。音乐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借助身边鲜活的课程资源设计出创造性的作业,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作业的快乐;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升华了知识的覆盖面,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