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综述.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5775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综述.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手机批量生产经历了从流水线生产到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转变,自动化生产线是在流水生产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以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为研究主题,通过分析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申请状况,展现近年来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全球技术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关键词: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地区分布O引言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手机的品类以及数量的需求也随之猛增。产品量大、种类更新速度快、生产周期较短、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较高、价格较低是目前手机生产的共同特点。从手机实现规模化生产至今,手机生产经历了流水线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两个发展阶段。流水线生产是指操作人员根据设定的工艺步骤,通过各个工位完成生产组装过程,这种

2、生产工艺适用于涉及种类数少、能进行大量生产的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方式是基于流水线生产方式逐渐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生产线不仅要求各种机械加工装置能自动完成预定义的各道工序及工艺步骤,而且要求在装卸、定位、输送、包装等方面都能自动完成各道工序,且对合格率有一定要求。自动化生产线虽与流水生产线有相似之处,但其效能已经远超流水生产线,并且有很多明显的不同之处。其突出特点是自动化生产线具有统一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还具有比流水生产线更严格的生产节奏,工作时必须以一定的生产节奏经各工位完成预定义的加工工序。因此,根据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显著特点,对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行梳理分析显得十

3、分必要。1 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状况分析1.1 历年专利申请数分析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技术申请量逐年增加,并且在2009年至2013年间的申请量最为密集。1999年以前,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专利申请一直较少,只在1977年出现了短暂的小高峰,1999年之前的专利主要是与包装技术相关,进入2000年后,关于手机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的申请逐渐增多,2000年之后的申请重点在手机组装过程、良测过程以及测试过程,并在2013年手机专利申请量达到了顶峰,这与手机的使用量增长不谋而合,2000年左右手机开始被广泛使用和生产,手机的使用需求和生产需求衍生了大量的专利申请。1.2 专利申请国家/地区分布图1展现了涉

4、及手机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的全球专利申请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中国(CN)专利申请量居于首位,占全球专利申请量的50%;其次,日本(JP)的申请量居次席,占全球专利申请量的20%;紧接着是美国(US),其申请量占全球申请量的14%;此外,德国(DE)和韩国(KR)的占有量也都在3%左右;最后,欧洲(EP)、英国(GB)也占了一定的申请量,除上述国家/地区外,其他国家/地区涉及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专利申请量均较少。其他8*EP专利申请国家/地区分布SCNJPUSDBKREFGB1.3 主要申请国家/地区的专利技术分布在涉及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全球专利申请中,主要申请国家/地区的专利技术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5、可以看出,在涉及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专利申请中,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包装、组装领域,其中涉及包装技术的专利申请量最大,可见包装技术是目前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中研究较多的领域。图2主要申请国家/地区的专利技术分布2 主要申请/专利权人分析2.1 主要申请/专利权人历年专利申请分析从主要申请/专利权人的申请量分析(图3)可以看出,对于主要申请人的申请量最多的企业是博众精工为56%,KYOCERAWIRE1.ESSCORP公司次之,申请量为14%,其余申请人的申请量相对较少。从图中可以反映出关于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申请企业主要还是集中在博众精工、KYOCERAWIRE1.ESSCORP、RAYCHEmcorp

6、、赛腾、富士康这五家公司。图3主要申请/专利权人的申请量分析2 .2主要申请/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分布从主要申请/专利权人专利技术分布(图4)可以看出,8家主要申请人(企业)在组装、良测、测试和包装方面均有深入研究的方向,除了博众精工、KYOCERAWIRE1.ESSCORP的申请量较大以外,其余申请人的申请量相差不大;在组装方面,博众精工和KYoCERAwlRE1.ESSCORP的申请量较大,可见他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良测技术领域,博众精工、KYOCERAwirelessCORP和RAYCHEMcorp的申请量较大,并且他们的研发实力相当雄厚;然而关于测试和包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可见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也跟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有关,因此上述申请人的相关方面的研发投入也都较少,这也符合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趋势和预期。图4主要申请/专利权人专利技术分布3 结语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手机自动化生产线专利申请状况不难发现,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手机自动化生产线方面的研究。日本、美国和德国三大手机研发国家,是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实力最强的国家,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发起步较晚,直到2003年以后才逐渐有所发展。希望本文的总结分析能够为我国手机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