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_T 2213.4-2023 交流标准功率源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577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_T 2213.4-2023 交流标准功率源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DL_T 2213.4-2023 交流标准功率源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DL_T 2213.4-2023 交流标准功率源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DL_T 2213.4-2023 交流标准功率源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DL_T 2213.4-2023 交流标准功率源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L_T 2213.4-2023 交流标准功率源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_T 2213.4-2023 交流标准功率源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17.220.20CCSN20D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1./T2213.42023交流标准功率源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ACstandardpowersource2023-05-26发布Part4:Particularrequirementsfordigitaloutputofvoltageandcurrentpowersource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H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13.1 术语和定义13.2 符号和缩略语24分类25气候条件36技术要求31.1 功能要求31.2 机械要求51.3 电气安全性要求51.

2、4 技术指标51.5 电磁兼容性要求77 试验方法77.1 试验条件77.2 机械性能试验77.3 电气安全性试验77.4 功能试验77.5 技术指标检测试验77.6 电磁兼容性试验117.7 标志(附着力)试验118 检验规则119标志和随行文件139.1 壳体标志139.2 铭牌标志139.3 技术文件1310包装、储存13附录A(资料性)参数检测法检测参考表14参考文献1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为D1./T2213交流标准功率源的第4部分。D1./T2213己经发布了以下部分:一一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一一第

3、2部分:模拟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一第3部分:模拟量电压-电压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一一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1./TC2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

4、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原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丹迪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恒通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三厂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穆小星、田正其、左强、陈铭明、程含渺、陈刚、徐敏锐、肖文飕、王思云、沈秋英、曹晓冬、白静芬、张志、黄友朋、陈浩、朱彬若、张卫欣、邹成伍、程昱舒、李鹏程、王吉、黄建钟、郭威、王腿翔、陈红芳、付刚、吴滨、金在冬。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交流标准功率源旨在为交流标准功率源采购、招标、验

5、收、检验等工作提供相应依据;完善并提高产品功能及性能,满足计量、测控专业设备检测的技术监督需求;保持电测设备与新时期电力系统测控技术相同步,满足电测计量技术日益发展的需求。拟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模拟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一第3部分:模拟量电压-电压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 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 交流标准功率源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要求是交流标准功率源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的后续标准,规范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标准功率源的设计、制造要求。交流标准功率源第4部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功率源的特殊

6、要求1电国本文件规定了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交流标准功率源(以下简称“标准功率源”)的分类、气候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以及包装、储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制造的数字量电压-电流输出型交流标准功率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

7、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T20840.3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T20840.7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GB/T20840.8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GB/T20840.92017互感器第9部分:互感器的数字接口D1./T860.92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基于IS0/IEC8802-3的采样值D1./T1515-2016电子式互感器接口技术规范D1.

8、/T2213.12021交流标准功率源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D1./T2213.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采样值sampledvalue电子式互感器或模拟合并单元(3.1.5)采样获得的供给测量仪表和继电器或控制装置的,与电流和/或电压数据的数字编码时间相关的数组。来源:GB/T17215.3032022,3.4,有修改3.1.2虚拟变比virtualratedtransformationratio电子式互感器额定一次电压/电流映射到相应传统互感器额定二次电压/电流所对应的变比。3.1.3虚拟二次电压/电流VirtU

9、aIsecdaryvoltage/current电子式互感器二次电压/电流映射到相应传统互感器二次电压/电流。3.1.4一次虚拟量程virtualprimaryrange为检测标准功率源性能而对其输出的电压、电流的范围假设的量程值。3.1.5合并单元mergingunit用以对来自互感器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合并单元可以是互感器的一个组件,也可以是一个分立单元。来源:GB/T20840.82007,3.4.2,有修改3.1.6协议一致性protocolconformance标准功率源输出报文的协议实现与GB/T20840.8和/或D1./T860.92的一致

10、性程度。来源:GB/T370062018,3.1.8,有修改3.1.7帧离散度framedispersion标准功率源输出连续两帧报文时间间隔与额定采样间隔之间的差值。来源:GB/T370062018,3.1.9,有修改3.2 符号和缩略语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1A:A相电流有效值。Is:B相电流有效值。lc:C相电流有效值。I:电流非基本虚拟量程。In:电流基本虚拟量程。U:A相电压有效值。Ug:B相电压有效值。Uc:C相电压有效值。Ui:电压非基本虚拟量程。U1:电压基本虚拟量程。APPID:应用标识符(applicationidentifier)oASC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

11、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o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plicationservicedataunil)o1.SB:最低有效位(theleastsignificantbit)MAC: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0MU:合并单元(mergingunit)(SV:采样值(sampledvalue)(,SVID:采样值标识符(SamPledvalueidentifier)o4分类标准功率源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台式标准功率源;一手持式标准功率源。5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按D1./T2213.12021中第5章的规定执

12、行。6技术要求6.1 功能要求6.1.1 输出功能6.1.1.1 倍号波形标准功率源的输出等效信号波形(数学函数)按D1./T2213.12021中7.1.1.1的规定执行。每类信号的输出报文通信协议包括:D1./T860.92:报文格式符合D1./T15152016中5.2.5的规定,并具有单MU、单光双MU、双光双MU多种MU仿真输出模式;FT3:报文帧格式及传输方式符合D1./T15152016中5.1.4的规定。6l1.1.2信号调节信号调节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1.1.2的规定。6.1.1.3 输出设定输出设定方式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1.1.

13、3的规定。6.1.1.4 事件仿真输出标准功率源应具备下列报文异常事件仿真功能:丢帧;断续、错序;失步;品质无效;异常大数;报文抖动。事件持续时间、状态应能分别设置。6.1.2人机交互功能人机交互功能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1.2的规定。标准功率源应有报文输出、虚拟二次电压/电流显示设置菜单:a)报文参数设置:DMAC地址:01-OC-CD-04-0O-OO至01-OC-CD-04-01-FF。2)APPID:4000H7FFFH。3)ASDU数:18。4)SVID:ASCII码字符。5)通道数:124。6)标准采样频率:GB/T20840.92017中表902相应工频的系列

14、值。7)各相电压/电流通道号:124。8)报文时间间隔:固定、随机。9)报文同步状态:同步/非同步。10)报文SV数据品质参数:无效/检修。11)额定延迟时间:O1.IS3000sb)虚拟变比计算参数设置:GB/T20840.7.GB/T20840.8规定的额定一次电压、电流;GB/T20840.3.GB/T20840.2规定的额定二次电压、电流。6.1.361.a显示器显示能力显示器显示能力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1.3.1的规定。61.12显示信息6.1.3.2.1显示信息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1.3.2的规定,其中电压、电流、功率显示单位按下述单位设

15、置:以一次值显示时: 电压:kV; 电流:A; 功率:kW、kvarkVA0以虚拟二次值显布时: ffi:V; 电流:AmA; 功率:W、var、VAo6.1.3.2.2电参量显示的小数位数应与分辨力对应的位数相一致,转换为虚拟二次电压/电流显示时有效位数不应减少。1.2 .3.2.3手持式标准功率源应有工作电池相应状态指示:充电状态:红灯常亮;充满状态:绿灯常亮:欠电状态:黄灯闪烁;正常状态:电量百分数显示。611.4 报警功能当报文或传输异常时,标准功率源应能通过声响/信息显示予以报警。611.5 1翻JA/输出功能数据输入/输出功能应符合D1.7T2213.12021中7.1.5的规定。

16、611.6 自wasD1./T2213.12021的7.1.6不适用。611.7 要求611.8 标准功率源结构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2.1的规定。手持式标准功率源外壳应有附加的安全防护套,并能经受7.2的跌落试验。611.9 输入输出端口、接口输入/输出端口、接口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2.2的规定。对光纤接口补充以下要求:一一接口数目:不应少于3组。光纤连接器类型: SC型光纤连接器:适用于台式标准功率源; 1.C型光纤连接器:适用于手持式标准功率源。光纤参数: 类型:多模光纤; 芯径:62.5m(纤芯直径)/1251.lnI(包层直径); 波长:13

17、10nm(以太网口)/85OnnI(串口)。传输速率: 串行接口:2.0Mbit/s-12.0Mbit/s; 以太网接口:100Mbits0串行接口传输方式:同步传输:逻辑“1”为光纤“亮”,逻辑“0”为光纤“灭”;异步传输:逻辑“0”为光纤“亮”,逻辑“1”为光纤“灭J每类接口应有相应灯光指示器,对数据传输及异常状态予以指示。6.2.3操作键盘X调节器操作键盘及调节器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2.3的规定。6.3 电气安全性要求电气安全性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3的规定。手持式标准功率源内附电池、电池充电回路(如有),应遵守GB4793.1的相关规定。6.4

18、 技术指标6.4.1 基本技术指标6.4.1.1 报嫡出输出的信号报文应符合以下要求:a)报文格式、通信协议符合D1./T860.92、GBT20840.8.D1./T15152016的相应规定。b)SV输出值:32bit,最高位为符号位,分辨力见表1。c)通过函数生成采样值时,函数值浮点数按最小量化误差原则截取相应位数。d)帧离散度的最大允许值见表1。6.4.1.2 等效的正弦工频/基波信号输出等效正弦工频/基波信号电参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电参量输出范围:1)电压:0.100kV-1200.000kV;2)电流:1.oOOA12000.000A;3)相位(IHJ、U-K1-1):0.000

19、0359.9999;4)频率:45.000OHZ65.000OHZOb)一次虚拟量程:1)电压:100kV、100okV(基本量程);2)电流:100A、1000A(基本量程)、100OOAoC)电参量技术指标按表1规定值。6.4.1.3 等效的“基波+单次谐波分量”谐波信号输出单次谐波分量(等效)应满足以下指标:a)谐波电压含有率:0.00%40.00%;b)谐波电流含有率:0.00%60.00%;c)谐波次数:250;d)电参量及技术指标按表1规定值。6.4.1.4 等效的非正弦周期信号输出输出的等效非正弦周期信号,其基波及相应各阶谐波分量按D1./T2213.12021中附录A规定的数值

20、,其基本技术指标按表1规定的数值。表1技术场基本参数分辨力基本误差限值(0.51.SB)电压SV10mV5mV电流SV1mA0.5mA电参量一次电压设定值0.001kV+0.0005kV一次电流设定值0.001A+0.0005A一次功率因数角设定值0.0001o0.00005o一次电压电流频率设定值0.0001Ilz0.00005Hz一次有功功率显示值0.001kW0.5W一次无功功率显示值0.001kvar+0.5var帧离散度+10s注1:有功因数/无功因数(以C):+(0.11),其中1.为感性负载、C为容性负载。注2:参数值误差为计尊误差,如超出上述限值应采用SV分析法确认。6.4.2

21、6.421启动时间启动时间应符合D1./T2213.12021中7.4.2.1的规定。6422预热时间D1./T2213.12021的7.4.2.2不适用。6.4,2.3阶跃稳定时间D1./T2213.12021的7.4.2.3不适用。&4.24光纤接口负载能力标准功率源光纤输出口光功率参数应满足以下规定:对D1./T860.92报文输出口:发送功率:-20dBm-14dBm;接收灵敏度:-3IdBm-14dBm。一对FT3报文输出口:发送功率为T9dBm-10dBm。6.4.25时钟及报文同步、延时误差数字标准功率源补充时钟及报文同步、延时误差要求:时钟误差:1us;-不同输出口输出同步误差

22、:10s;额定延时误差:10so6.5电磁兼容性要求标准功率源应能承受D1./T2213.12021中8.6的电磁兼容(EM。性能试验。试验后,标准功率源输出每帧报文应无差错,输出显示值无异常,设备不应损坏或功能受到影响。7试验方法7.1 Ufc条件试验条件按D1./T2213.12021中&1的规定执行。7.2 机械性能试验结构外观及壳体强度、防护性能按D1./T2213.1-2021中8.2的规定执行。手持式标准功率源跌落试验按GB4793.1中规定的方法及判定规则执行。7.3 电气安全性试骐电气安全性试验按D1./T2213.1-2021中8.3的规定执行。7.4 功能试验功能试验按D1

23、./T2213.12021中&4的规定执行。7.5 技术指标检测试验7.5.1 分辨力检验电参量分辨力检测按D1./T2213.12021中8.5.1规定的方法进行:SV分辨力检测与D1./T2213.12021中8.5.2的试验同步进行。7.5.2 报文协议T性及基本误差验证报文协议一致性及基本误差验证通过报文分析仪或专用分析软件进行。报文分析仪协议应符合D1./T860.92及D1./T15152016的规定,报文时标误差不大于3口s、报文分析能力(分辨力)优于表2的电参量分辨力;除对输入采样值数据帧进行规约一致性检测外,还应能采用实时分析方式,不间断监测采样计数器及采样值的异常情况。试验

24、应在表2参比条件下进行:通过报文分析仪或相应软件,对SV进行抓包分析。抓取报文至少包含2个周期SV,对每帧SV与标准值进行校验,验证协议一致性及SV位数,并进行量化误差分析;一也可通过SV计算相应电参量与标准计算值比较,或通过误差与标准误差(设定值与标准计算值之差)比较,进行综合误差验证。当不能确定综合误差验证的准确性时,宜采用SV分析法(如谐波准确度检测)。表3给出了一些验证的电参量参考点,电参量综合误差检测法验证参考表见附录A。表2参比条件影响量参比值(范围)输出信号频率(基波)工频频率输出信号波形正弦波/标准谐波输出信号采样频率4000Hz表3协议一致性及电弁差验证参考点电参量一次虚拟量

25、程验证点正弦波电压基本量程(20%30%50%80%100%120%)Un非基本量程(20%30%50%80%l00%/120%)U;电流基本量程(20%30%50%80%100%120%)In非基本量程(20%30%50%80%100%120%)f相位角(UT)基本量程U=U,I=n0/5/30/60您/90/120150o/1750/180/185?2100/240/265270o2750300o/3300/355/360频率基本量程U=U,I=n45Hz/48Hz/50Hz/52Hz/55Hz/60Hz/65Hz有功/无功功率对应相电压、电流、相位检测点谐波基波分量电压(20%30%50

26、%80%100%120%)Un电流(20%30%50%80%100%120%)U;相位0谐波分量电压/电流(含有率)单次谐波HRUmXh=3(h为输出范围的下限值、中心值、上限值)合成谐波D1./T2213.12021中附录A典型谐波相应分量相位单次谐波O0合成谐波D1./T2213.12021中附录A典型谐波相应分量谐波电压基本量程对应上述基波分量电压检测点谐波电流基本量程对应上述基波分量电流检测点表3(续)电参量一次虚拟量程验证点谐波谐波有功/无功功率基本量程对应上述基波分量电压、电流检测点注1:谐波分量检测可通过对Sv的快速傅里叶变化分析进行:宜采用SV分析法注2:HRuoh一一电压(流

27、)谐波含有率与谐波次数之积。7.5.3 短期稳定度(帧离散度)测D1./T2213.1-2021的8.5.3稳定度测量不适用,补充帧离散度测量:采用报文分析仪测定标准功率源每帧采样值报文的输出时刻,计算每连续两帧间隔时间,总测定周波数不少于10个,取与额定发送间隔之差的最大值作为报文离散度。7.5.4 正弦波失真度测D1./T2213.12021的&5.4不适用。7.5.5 不平衡度测D1./T2213.12021的8.5.5不适用。7.5.6 影响一验7.6 a1通则影响量变化对数字功率源数据输出不存在影响,相应影响试验结果按准则B判断。7.5.6.2 三相不平衡输出影响试验D1./T221

28、3.12021的8.5.6.2不适用。7.5.6.3 谐波影响(准确度)试验谐波影响(准确度)试验按D1./T2213.1-2021的8.5.6.3进行,宜采用SV分析法。7.5.6.4 外部电磁扰影响试验D1./T2213.12021的8.5.6.4不适用。7.5.6.5 环境条件影响试验7.545.1温度变化影响(温度系数)试验dlt2213.12021的8.5.6.5.1不适用。7.5,6,5.2湿度变化影响(温度系数)试验D1.2213.12021的8.5.6.5.2不适用。7.5.6.5.3高温试验按D1./T2213.1-2021中&5.6.5.3的规定执行,执行准则B。低温试验按

29、D1.T2213.12021中8.5.6.5.4的规定执行,执行准则B。7.545.5交变湿热试验按D1./T2213.1-2021中&5.6.5.5的规定执行。标准功率源在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点:U=Un,l=,cos=1sin=1;执行准则B。7.5.6.5.6;M冲击试验按D1./T2213.12021中&5.6.5.6的规定执行,执行准则B。7.5.65.7三S振动试验按D1./T2213.12021中&5.6.5.7的规定执行,执行准则B。7.5.6.6供电电源影响试验D1./T2213.12021的&5.6.6不适用。7.5.7特殊指标测量试验7.5.7.1启动时间测量启动时间测量

30、按D1./T2213.12021中&5.7.1的规定执行。1.1.1.1 7.2预热时间测量D1./T2213.12021的8.5.7.2不适用。1.1.1.2 5.7.3阶跃稳定时间测量D1./T2213.12021的8.5.7.3不适用。7.5.7.4 光纤接口负载能力测光纤接口光功率测定按下列顺序进行:a)设置被测标准功率源在工作状态。b)配置相应报文参数:一MAC地址:01-0C-CD-04-00-010APPID:4001HoASDU数:IoSvidwuoool通道数:12。采样频率:4000Hzo通道配置:IX:5;IB:6;Ic:7;UX:8;Ug:9;Uc:100报文时间间隔:

31、250So报文同步状态:同步。一报文SV数据品质参数:0。一一额定延迟时间:OUS1250Us。c)按基本量程值设置标准功率源输出。d)被测标准功率源的发送端(TX)通过光纤尾纤接入光功率计中,所测示值即为被试标准功率源的光纤接口的发送功率。e)将光衰减器串接在标准功率源接收端(RX)和标准测量装置发送端(TX)之间,从0开始缓慢增大光衰减器的衰耗,直到被测标准功率源的RX告警灯亮:拔下标准功率源的尾纤,接入光功率计,所测示值即为被试标准功率源光纤接口的接收灵敏度。7.5.7.5 时钟及报文同步、延时误差测数字标准功率源补充时钟及报文同步、延时误差测量:时钟误差:通过时间测量仪直接测量输出时钟

32、脉冲的时间误差(瞬时日差);多口愉出同步误差:对标准功率源多个光口,输出报文并设置延时参数为0,报文分析仪控制标准功率源同时发出一组报文,分别测量各路报文0序号帧到达时刻,测定彼此间时刻差;延时误差:对标准功率源多个光口输出报文设置不同的延时参数(其中一个为0),通过报文分析仪分别记录或分析每路报文0序号帧到达时刻值,计算其时间差并与设置值进行比较。7.6 电磁兼容性试验7.6.1 电磁骤扰抗扰度试验电磁骚扰抗扰度试验执行表4试验内容,按D1./T2213.12021中8.6.1中的相应试验方法进行。标准功率源在输出(U=U1J=I1,cosgsinp=l)状态下进行。*4电磁疆扰抗扰度试验项

33、目序号试验项目依据标准试验等级端口验证准则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8kV15kVa光体每个表面/金属体准则B2浪涌抗扰度试验GB/T17626.50.5kV/IkVb电源端口准则B3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0%Ur:1周期40%Ur:10/12周期“70%Ur:25/30周期“O%Ur:250/300周期“电源端口准则B注1.Ur一电源额定电压。注2:对手持式标准功率源不进行2、3项试验。a指空气放电。b指共模方式。10/12周期是指50HZ试验采用10周期、60HZ试验采用12周期;25/30周期是指50HZ试验采用25周期、60Hz试验采用30

34、周期:250/300周期是指50HZ试验采用250周期、60HZ试验采用300周期。7.6.2无线电干扰抑制试缝无线电干扰抑制试验按D1./T2213.1-2021中8.6.2的规定执行。7.7 标志(附着力)试验标志(附着力)试验按D1./T2213.1-2021中8.7的规定执行。8检验规则表5检验项目序号检验内容索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外观检查第6章、第9章2机械性能2.1外观及按键、按钮、调整机构操作检查7.22.2外壳防护验证试验7.202.3机械结构强度试验7.202.4跌落试验7.2O2.5非金属外壳及绝缘材料耐热试验7.203电气安全性能3.1壳体电击防护、介电强度试验7.33.

35、2端子、熔丝座电击防护试验7.303.3PE保护系统验证试验7.303.4温度限值及绝缘材料耐热试验7.303.5电路板可燃等级验证试验7.303.6安全功能器件功能检查7.304功能试验4.1基本功能检查7.44.2报警功能试验7.44.3数据输入/输出功能试验7.45技术指标5.1输出分辨力检验7.5.15.2报文协议一致性及基本误差验证7.5.25.3帧离散度测量7.5.36环境影响试验6.1高温试验7.5.6.5.306.2低温试验7.5.6.5.406.3交变湿热试验7.5.6.5.5O6.4冲击试验7.5.6.5.6O6.5振动试验7.5.6.5.7O7特殊指标测量试验7.1启动时

36、间测量7.5.7.1O7.2光纤接口负载能力测量7.5.7.407.3时钟及报文同步误差测量7.5.7.508电磁兼容性试脸8.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7.6.108.2浪涌抗扰度试验7.6.10表5(续)序号检验内容索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8.3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7.6.108.4无线电干扰抑制试验7.6.209标志(附着力)试验7.70注1:一必选项;0可选项。注2:对台式标准功率源不进行2.4项检验;对手持式标准功率源不进行7.2、7.3项检验。9标志和随行文件9.1 克体标志壳体标志(识)应符合D1./T2213.1-2021中6.1的规定。9.2 铭牌标志铭牌标志应符合D1./T2

37、213.12021中6.2的规定。9.3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信息应符合D1./T2213.12021中6.3的规定。10包装、储存包装、储存应符合D1./T2213.12021中第10章的规定。附录A(资料性)参数检测法检测弁考表A.1正弦波电压、电流、功率基本误差检测正弦波电压、电流、功率(单相/三相平衡)基本误差检测点、记录表见表A.1。A.l正弦波电压、电流、功率基本误差检测点、记录表UII100%Un1Un/n(%)1Ucos=_sing=,f=50HzPQABCABCABCZABCZ20305080100120u100%UnIU/f(%)1Uncos=,sin=-,f=50HzPABC

38、ABCABCZABC20-50-100120U/IU1100%/nUVn(%)InUcoS=sinp=,f=50HzPCABCABCABCZABC2050100120-注:“一”为不考核项。A.2相位基本误差及相位一功率影响检测相位基本误差及相位一功率影响检测点、记录表见表A.2oM2相位基本误差检测及相位一功率影响检测点、记录表0U0XI3,f=50IIp()PQABCBCZBCE053060859095120150175180185210240265270275300330355360-0UnXH0PQABCABCZABCZ53060300330355表A2(续)9()UiXIg()PQABCABCZABCZ53060300330355A.3频率基本误差及频率一电压、电流、功率影响检测频率基本误差及频率一电压、电流、功率影响检测点、记录表见表A.3。表A.3频率基本误差及频率一电压、电流、功率影响检测点、记录表UnXnf(Hz)kUacos=lsin=lPQBCABCABCZABCZ454850525560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