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046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源和屏的正中间.不确定.月球对地球会产生影响,比.日客.平原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 .在手影游戏中,要想影子变得更大,手应该靠近()。A.光源B.屏C2 .下列是小名同学在早操中的发现,你认为正确的是()。A.所有人影子长短都是一样的B.全班同学的影子都朝同一个方向C.早操结束后发现影子变长了3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和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比()。A.更远B.更近C4 .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海里有大量冰块,看上去暗暗的B如潮汐C.太阳大小和月球差不多5 .古代人们利用日影计时的仪器是()。A.水钟B.沙漏C6 .月球表面典型的地

2、貌特征是()。A.海洋B.环形山C7.在农历十五这天,小爱和牛牛抬头看到的月相,会是()8 .观察地图比较海洋与陆地的面积,你会选择的方法是(.数格子比较A.模拟实验B.用手挂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看帆船行驶,能始终看到桅杆和船体同时现B.当帆船进港时,先看到船体,再看到枪杆C.当帆船进港时,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体10 .人在夜晚的路灯下是有影子的,要让影子变得更长,小刚应该()。A.远禽路灯B.靠近路灯C.原地不动11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A.东一北一西B.西一南一东C.西一北一东12 .用肉眼观察发现月球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这是因为()。A.

3、月球反射太阳光B.月球和太阳本来就差不多大C.月球离地球近二、填空题13 .上午10点时,在阳光下一个木桩的影子朝向,5个小时后影子朝向o14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十五”称为o15 .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圆形凹坑叫o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的区域是O16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o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o它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为,满月出现的时间为O17 .日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的仪器。在我们这个地方使用日辱时,上午小短木杆的影子在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会朝一方移动(选填东或西18 .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地球陆地表面有、

4、等水体类型。地球表面的面积远大于面积。三、判断题19 .虽然地球上有很多陆地,但是地球上更多部分被水所覆盖。()20 .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21 .春节和元宵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到元宵节的月相变化是由圆到缺。()22 .看起来很小的星星一定比太阳小得多。()23 .我们当地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北。()24 .一年中,只有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才是满月。()四、连线题25 .连线题。满月农历初三上弦月农历初一农历二十七五、简答题26 .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7 .请你比较一下太阳和地球有哪些不同。28 .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某些天体撞击而产生的,那

5、么天体运行的速度对产生环形山的大小有怎样的影响?天体自身体积对产生环形山的大小又有怎样的影响?29 .如下图,用电筒照射木块,当木块向右移动时,影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用示意图及文字说明。参考答案:1. A【详解】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所以在手影游戏中,要想影子变得更大,手应该靠近光源。2. B【详解】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T高T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一短T长。A所有人影子长短都是一样的,错误:所有人身高

6、不一样,影子长短也不一样;B全班同学的影子都朝同一个方向,正确;C早操结束后发现影子变长了,错误;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一短一长,所以影子应该变短了。3. A【详解】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4. B【详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月海里不可能有大量冰块,A说法错误;B、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地球上产生了涨潮和退潮的潮汐现象,B说法正确;C、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

7、大的,C说法错误。5. C【详解】H展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古代人们利用日影计时的仪器是日轻,所以C符合题意。6. B【详解】由于宇宙流星和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而形成的坑叫做环形山,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7. B【详解】上半月变化规律,由亏到圆,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满月,亮面在月球的右侧。农历十五的月相是满月,月亮又大又圆,所以B符合题意。8. C【详解】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

8、积的29%。观察地图比较海洋与陆地的面积,选择的方法是数格子。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所以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9. C【详解】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帆船,发现总是先看到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这个现象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0. A【详解】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物体后方出现不见光的区域就是影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人在远处时,影子区域较大,人在灯下时,影子较小,因此,要想影子变得更长,小刚应该远离路灯。11. C【详解】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

9、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故选C。12. C【详解】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13. 西东【详解】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先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影子的变化方向是西-北-东。因此上午十点影子朝西,下午3点影子朝东。故答案为:西东14. 新月望月【解析】略15. 月球环形山月海盆地【详解】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圆形凹

10、坑叫环形山。科学家们猜测环形山是陨石和流星的撞击造成的。另外,我们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的区域是月海盆地。16.卫星月相30天(或一个月)农历十五或十六【详解】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它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为一个月,满月出现的时间为农历十五或十六。17.时间西东【详解】日展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唇针和轻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唇针与唇面垂直。利用日暑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在我们这个地方使用日唇时,上午小短木杆的

11、影子在西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会朝东方移动。18.地球河流湖泊海洋陆地【详解】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有丰富的液态水对地球意义非常重大,它是地球这个星球拥有生命、拥有精彩的生物圈的非常重要的基础,给地球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丰富的淡水资源让生命繁衍生息,河流的流动造就了辽阔的平原,辽阔的海洋给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海水的蒸发也给陆地带来了降水等等。【点睛】本题考查地球,要求学生掌握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19. 【详解】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

12、洋覆盖,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10。地球上的水有很多,但大部分是不能饮用的海水,而我们利用的淡水却很少。20. 【详解】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方向随光源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影子的长短随光源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光照的角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所以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物体,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21. X【详解】春节是正月初一,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缺到圆。22. X【详解】天上的星星有无数颗,人类裸眼就可以看到6000多颗,即便这些星星也有大有小,大的比太阳大很多

13、倍,小的比太阳小很多倍。看起来很小的星星不一定比太阳小,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详解】物体的影子从早到晚方向是西一北一东。正午时影子朝北。故答案为:24.【详解】月相按农历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一年中,农历每个月十五的月相都是满月,并不是只有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才是满月,题目说法错误。满月农历初三上弦月农历初二农历二十七【详解】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娥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

14、、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题干中的月相依次是残月、新月、上弦月、峨眉月和满月,依次对应农历的二十七、初一、初七、初三和十五。26 .在一个月内月相是由缺到圆再到缺。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详解】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

15、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27 .太阳是恒星,能自己发光发热,地球是卫星,不能自己发光发热;太阳体积大,引力也大,而地球体积较小,引力也比太阳小;太阳温度较高,地球温度比较适宜,适合人类居住。【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

16、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和地球在大小、温度、类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太阳是恒星,能自己发光发热,地球是卫星,不能自己发光发热;太阳体积大,引力也大,而地球体积较小,引力也比太阳小;太阳温度较高,地球温度比较适宜,适合人类居住。28 .天体运行的速度越快,形成的环形山就越大。天体自身体积越大,形成的环形山也就越大。【详解】关于月球上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有许多说法,其中“撞击说得到广泛认可。天体运行的速度和自身体积对环形山产生都有影响,撞击月球的天体的速度越快,产生的环形山越大,撞击月球的天体的体积越大,产生的环形山也越大。29 .影子会变小。图略【详解】影子的大小是由光源离物体的距离、光源的大小、被照物体的大小等主要因素所决定的。光源离物体距离近,影子就大,反之则小;光源较小,影子就大,反之则小;被照物体大,影子就大,反之则小。所以当木块向右移动时被照射的木块面积变小,影子也就变小To【点睛】本题考查光的传播,掌握光沿宜线传播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