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0699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20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无秋当强计第1课生活中的铮电现象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第一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到电并不神秘,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为后续学生建立有关电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从微观认识到宏观认识的转换做好铺垫。这一课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交流、预测、检验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

2、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学情分析】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的金属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可能都经历过。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生活中常见

3、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多数学生对这样的现象能解释为是由于静电的作用,或者能进一步解释到物体摩擦产生了静电。学生的这些认识是我们期望的,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概括的。本课应该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

4、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过程与方法: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究电的兴趣。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认识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不同的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准备】塑料梳子、碎纸屑、玻璃棒、橡胶棒、尺子、丝绸、毛皮、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体验静电现象1、科学小实验视频引入:气球摩擦头发后贴在衣服上,这是为什么呢?2、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下雨前天空的闪电、冬天脱衣服的时候

5、会发出“喘啪”的响、尺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引纸的碎片、梳头的时候梳子与头发相互吸引、接触电视机屏幕有突然触电的感觉等)3、揭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二、不一样的电荷。1、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观看课件视频)(2)探究活动:摩擦起电实验材料:玻璃棒、橡胶棒、梳子、尺子、气球、丝绸、毛皮、纸屑实验建议:1、任意选择2种物体,快速摩擦。2、用它们分别去接近纸屑,观察现象。3、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摩擦过的部位。4、每个实验最好做2

6、-3次。发现: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有些不是很明显)规定: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观看视频:不一样的电荷一一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现象。活动二:将两个充气的气球分别系在木尺上,让它们挨在一起,然后用羊皮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互相接触的部位,观察现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

7、相吸引。3、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一一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正常工作的。观看课件: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正电荷:用“+”表示负电荷:用表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小灯

8、泡、电池、电线,它们的外观和名称。2、知道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的连接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2、能用简图或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2、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大家共同学习。3、体验合作式探究的乐趣,并能够做到互帮互助,进一步激发探究电的兴趣。4、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教学重点】指导观察小灯泡的构造及电路的连接

9、装置。【教学难点】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优秀电工小组奖牌2个;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学生实验准备:1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孩子们来一起欣赏(出示PPT,习水的夜景),这是哪里呢?漂亮吗?如此美丽的夜景离不开电灯的功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电灯泡,并当一会小电工点亮电灯泡(板书:点亮小灯泡),大家有信心完成任务吗?今天我们将同学们分成8个组,按照大家整体表现,还要设优秀电工小组,同学们准备好挑战了吗?二、探究新知第一部分观察材料,认识构

10、造(观察部分)(一)观察小灯泡1、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师:孩子们看着自己组的电灯泡,结合教材.,认真观察一下,灯泡是由哪些部分构成呢?2、学生观察。(学生也可以结合本组己有的小灯泡,进行亲身实际观察)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4、教师结合小灯泡的结构图帮助学生认识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名称,强调有连个连接点,一个连接点位于小灯泡的尾部叫锡点部分,另一个位于小灯泡的一侧,和小灯泡的螺纹部分相连。)(二)观察电池1、引导学生观察电池。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2、师生共同了解电池的结构(课件演示电池结构)。3、师:电池上有正负两极,小灯泡上有两个连接点,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

11、大胆猜测一下。(板书:两极?两点)(三)引出导线1、引导2、出示导线。并对导线作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合作尝试,点亮灯泡(实验部分)(一)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1、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实验材料点亮小灯泡,我们要比一比,看那一组最先点亮小灯泡。不过在操作以前老师有个要求,每个组要明确一名记录员,完成本组实验记录单,组内可以小声讨论,同学们能做到吗?2、学生实践。教师统计成功的小组并表扬他们的合作。对遇到问题的小组予以关注、指导。3、小组汇报情况。演示点亮过程4、讨论未点亮小灯泡的原因。小组汇报讨论情况找出存在的差别。师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让小灯泡发光,电池的两极必须与小灯泡的亮点相连,而且连接过程中不

12、能断开。(二)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同学们已经基本上弄清楚小灯泡点亮的原因了,那么我们利用我们得出的结论没有点亮的小组可以尝试用黑板上地方法试一试,已经点亮小灯泡的小组要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当然,无论哪个小组,最终都要用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3、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连接方法,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这里也有几种连接方法,猜一猜哪些会亮?哪些不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接法灯泡不会亮?(课件出示)4、学生做出判断,教师予以简评。(以短路现象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分析得出:像这样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电路中电流不通,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就叫做断路。最后归纳在连接电路经常出现的错误接法:

13、短路和断路。第三部分:讨论电流路线(标注方向)1、明白了小灯泡点亮的原因,那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呢?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学生讨论后发言。(尽量找两名以上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2、学生小组将已画出的线路连接标出电流的路径。(板书:两极连两点中间不断开形成回路;教师演示电在电路中的流动)三、小结:1、评选优秀电工小组2、孩子谈收获,教师引导巩固电灯泡结构、连接方式、电流方向。四、总结延伸:对家中使用的电器做个调查。家庭用电调查表姓名: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家中每月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最低用电量是多少?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板书设计】2、点亮小

14、灯泡两极连两接线点短路断路【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简单电路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简单电路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己经学会了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了电流在一个完整电路中的路径。这一课将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分别点亮1个和2个小灯泡,进一步了解电流的路径,并感知串并联的不同特点。【学情分析】简单电路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己经学会了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了电流在一个完整电路中的路径。这一课将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

15、础上,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分别点亮1个和2个小灯泡,进一步了解电流的路径,并感知串并联的不同特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干电池是能给一个简单电路提供持续电源的装置。2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3 .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4 .电流时从干电池一端流出,经过用电器和导线回到另一端。过程与方法: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 .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2 .观察、描述和记录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和小灯泡被点亮的情况。3 .学会用简易的电器符号画简单电路图。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16、,体会小灯泡被点亮时的快乐。4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 .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2 .用简易符号表示电路中的电池、小灯泡和导线。3 .完整电路的电流流向。【教学难点】1 .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2 .完整电路的电流流向。【教学准备】小灯泡、电池、小灯座、电池盒、导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小灯泡)提问:这是什么?2 .请你仔细观察小灯泡,你知道小灯泡的构造吗?3 .提问:什么情况下,小灯泡能亮起来?(要有电)4 .生活中常用在电视机上,电灯上的电行不行?指出生活中常用在电视机

17、、家里使用的电可不能随便接在小灯泡上,那是十分危险的。那要用什么电呢?引出电池5 .认识电池:电池有正极和负极,它是安全电。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6 .谈话:有了电池小灯泡就能亮了吗?(还需要导线)二、探究活动:第一阶段:使小灯泡亮起来。1 .提问:现在老师给你这些材料,你们会让小灯泡亮吗?(会)那请你把自己想法在老师给你的记录纸上画一画。2 .学生画,教师巡视。3 .谈话:那你们画的连法是否能让小灯泡亮呢?老师已经为各组准备好了材料,下面我们分组进行检验,每个小组四个人,按照顺序一个一个的检验,自己检验自己的,其他同学监督,看他检验的过程是否与画的一致,当然,检验的同学忙不过来,其

18、他同学还可以帮忙。检验亮的同学,在书上图的旁边画上个对条,小组内相互看看,需要几根导线?选一个材料员来领导线。4 .分组领材料后检验各自画的电路图,教师巡视。5 .学生检验后,教师让电路图正确的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介绍连接方法。最后找一个错误的连接图展示。6 .讨论:为什么最后一个小灯泡不能够亮?其他的几种连法会亮那?它们的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汇报后教师讲解:它们都是把小灯泡的金属壳与锡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这样就会让电通过灯丝,使灯丝发光亮起来哪?那些(指着错误的方法)连接方法就不能够让电通过灯丝哪?其实,小灯泡的金属壳里面是有秘密的。你能够猜一猜金属壳里面的样子吗?(教师

19、可以做的引导:小灯泡的玻璃壳里有灯丝,灯丝是与两个竖立的导线相连的,那两个竖立的导线.,)7 .谈话: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灯泡的结构吧。8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为什么这几个电路能够让灯丝发光亮起来?组内不亮连接图,它们为什么不亮?(错误之处在哪里?)9 .学生对问题做出解答。10 .教师讲述:那几个错误的连接做法,主要是正极出来的电流没有经过灯丝,而是直接通过电线回到了电池负极,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烫,那是十分危险的。刚才是不是有同学的手被烫到了?(学生答:是)11 .学生口述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之后修改错误的连法。12 .交流:什么情况下小

20、灯泡会发光亮起来?按照这样的连法,只要形成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来,流过用电器,再回到电池的负极,成为电流的通路,小用电器就可以工作了。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3 .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还遇到了困难?(出示电池盒)这叫电池盒,有什么作用?出示灯具座,这个呢?18 .灯一直亮着,行不行?怎么办呢?出示开关,这个呢?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开关,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来组成一个简军电路。用线连一下。(出示PPt)师: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简军电路需要哪些东西?看一下。此时这个简罩电路,灯泡亮吗?为什么?开关闭合,小电珠亮,此时电路称为通路。开关打开,小电珠不亮,此时电路称为断路。14

21、.引出电路图(板书)三、课堂小结:1 .通过今天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2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板书设计】简罩电路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小灯座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科学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9页至第10页,本课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己经掌握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有的问题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但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一课中,一是分析造成电路故障的原因有哪些?二是学做

22、电路检测器,并经历一个检测和完善电路的过程,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技能。【学生分析】学生己经可以自己组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但在电路组装过程中,有时小灯泡没有亮,学生感到诧异,本节课,我们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明白利用电来点亮电灯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路)。2 .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猜测,描述什么地方的电路出故障了,并明白电路出故障,电流会中断。3 .经历检测简单电路装置的过程和检测自己小电动玩具的过程,并在活动中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

23、创造能力。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加以创新并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检测电路中的知识。【教学难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教学方法】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树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

24、究活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旨在让学生当遇到“灯泡不亮”这一问题时,能依照“电路出故障了一哪儿出了故障一如何排查”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思维分析,经历动手实践,有序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长此以往,必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认真分析、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尊重事实、善于动手探究的科学素养。【教学准备】每组一套坏的电路元件(一个电池、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一个电灯泡、三条不同颜色的电线)2.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元件(一个电池、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一个小灯泡、三条电线)、3.好的备用

25、电池、电线、小灯泡若干。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电路知识,谁能说一说一个简单电路包括哪些电路元件?(生:电源、用电器、导线和电器元件等)谁能用这些电路元件点亮小灯泡?(请两名同学个连接一个电路,尝试点亮小灯泡)2.小结:(一位同学的小灯泡顺利点亮)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3.提问:(另一名同学连接的电路小灯泡没亮)小灯泡没亮说明什么?(板书:电路出故障了。)二、学习新课:分析故障原因1.电路出了故障,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哪一部分出了故障,使电流中断,灯泡不亮呢?(

26、学生小学讨论后汇报。)2.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出了这么多可能存在的故障,但这些毕竟还是我们的猜测。那我们怎样才能确切地找出电路中的故障呢?。三、学习新课:制作电路检测器1.(课件出示电路检测器)今天咱们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利用它就可以查出故障的电路了。瞧,这就是我们要制作的电路检测器。2.咱们亲手制作电路检测器,怎么样?四、学习新课: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1 .我们该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师演示: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和一根电线的两端相连接,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故障;如果不亮,则说明这根电线有故障。提问:如果电路检测器不灵怎么办?为什么先要把检测头接触一下呢

27、?检测仅仅做一次就够吗?为什么要重复检测呢?2 .整理实验方法(课件出示):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A、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碰一下,看检测器的灯泡是不是发光。B、把可能出故障的元件串到电路里,看检测器的灯泡是否发光。C、重复检测一次。3 .接下来的任务是用刚才的方法查出电路出故障的地方。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设置了一个有故障的电路,你们能用电路检测器把故障找出来吗?(课件出示实验提示。)A、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尽量放低声音。B、边实验边记录。C、把检测出来的故障元件放在1信封中,然后在材料盒中换取好的元件。D、重新连接电路,排除故障,使故障电路中的灯泡亮起来。灯泡亮起来,说明你已经

28、排除故障,成功了。(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4 .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你们的电路中有几处故障,是在什么地方出的故障呢?五、总结拓展1.讨论:除了用电路检测器来排查电路故障,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找到电路故障,点亮小灯泡呢?课后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看谁的方法更简单,更高效?5 .教育学生安全用电;(1)检测电路前要断开电源。(2)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板书设计】4.电路出故障了电流中断电流回路合理猜测:一电路检测器一排除故障一小灯泡被点亮1.小灯泡坏了;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3 .电源坏了;4 .导线坏了,电路没形成一缠绕丝T测丝长【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我

29、努力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测、验证,留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有充分的时间去尝试、讨论、研究,调动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让他们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而不是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的思维轨道,因为只有自己发现并学会的知识才是记得最牢固的。本课的教学是以教师创设的有故障的电路这一情境开始的。而这个情境的创设是依据上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探究使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而设计的。这种设计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探究的问题从学生中而来的思路,又过渡的非常自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测一一验证一一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真正体会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故障的原因、实验的设

30、计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是充当他们的助手、支配者、引导者。如提示他们对故障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对设计的实验的可操作性提供建议等等。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5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在这一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电路检测器”科学规范的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容易导电,他们会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通过它们的物质,绝缘体是电流不能通过的物质。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从检测的常见物体上

31、升到对人体、水是否导电的探究,从而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也是本课教学着重要思考的问题。【学情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本节教学设计针对四年级下册的学生。从知识起点上看,学生对于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例如电器设备必须用电才能工作,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电源等。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对电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没有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本课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帮助学生建立这两个概念,认识导体与绝缘体在电路中的作用,明确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理念】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结合新课改要求,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32、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大量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也乐于学习。【教学目标】1、知道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2、认识电学原件中导体、绝缘体的选材原因。3、通过电路检测器的检验,掌握导体、绝缘体的基本判断方法。4、通过拆解,分析产品构思和设计目的。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析能力,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知道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教学难点】对接线板结构(工程设计)的分析和理解。【

33、教学准备】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试验记录表、小组实验评价表及实验盒电路检测器;橡皮、小刀、纸板、铁钉、钥匙、塑料格尺、毛线、五角硬币、丝绸等待检测物体、铁格尺、木条、石块、玻璃片、铅笔、回形针、一角硬币、铜丝等待检测物体各。教师:演示用的电路检测器、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到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1、教师出示课件一个电路检测器。问:这是什么?上节课,我们共同制作了电路检测器,并用它检测了电路中出现的故障,今天老师带来了电路检测器,出示实物电路检测器。边说边做当两个检测头相接触的时候,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应该怎么样?(亮)老师现在将检测头附近的的塑料皮相

34、接触小灯泡会怎样?(小灯泡不亮),再演示一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金属丝可以让电流通过)(塑料皮不能让电流通过)教师出示课件小结像铜丝这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皮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导体与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二、检测“橡皮”,明确检测橡皮的完整过程及意义。1、(出示橡皮)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橡皮是否容易让电流通过呢?我们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呢?出示课件检测橡皮的方法步骤。请一名同学读出来。橡皮到底容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呢?我们必须进行检测,谁愿意到前面来检测一下,请同学们注意看,他是否按照上面的步骤检测的。他检测的过程

35、是否规范呢?三、检测身边的物体的导电性(一)出示课件强调实验注意的地方1、接下来就请同学样按照预测是否导电一一检验检测器一一反复检测材料得出结论的规范的检测程序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检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哦,检测完的材料要放进旁边的空盒内,全部检测完后,要整理实验记录。2、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检测结果?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小组的检测结果与你们的是不是一样?有不同的吗?(二)交流汇报1 .出示课件2 .按照这种方式先小组内交流在全班交流(三)引导学生认识那些是导体那些是绝缘体。前面我们说过,像铜丝、铁这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木片这样不容易让电流

36、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谁能说说,通过检测,我们知道了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呢?四、安全用电教育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 .我们来找一找,教室中电器设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材料?2 .我们人体和水都是导体,那在我们使用电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的安全,要注意什么呢?五、总结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为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电,保护好绝缘体。【板书设计】5.导体与绝缘体容易让电流通过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安全用电(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导体与绝缘体的特征。)【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6课做个小开

37、关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开关是所有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开关控制着电路。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一直采用断开连接的导线或取下电池盒中电池的方法来断开电路,他们会感觉这样做很麻烦。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首先观察手电筒的结构,了解手电筒的开关是怎样控制手电筒电路的断开和闭合的,再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开关,并利用它来控制电路。在制作小开关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小开关的什么地方需要导体来制作,什么地方需要用绝缘体来制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路元件的工作状态。2 .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体来做。过程与方法

38、: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22/127【教学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点亮小灯泡,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能不能做一个闭合的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吗?那么现在开始动手

39、做一做吧!看看哪个组做的又快又好。2 .这些装置长时间就这样放着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应该怎么保护他们?对,我们可以做一个开关。板书课题(做个小开关)3 .出示各种各样的开关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开关。二、观察手电筒:1 .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2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3 .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

40、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画一面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三、做个小开关: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重点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2 .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3 .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活动目的: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4 .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方法:在一个开关控制

41、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5 .交流汇报:(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2)解决了哪些问题?(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4) 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四、延伸与拓展: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板书设计】6 .做个小开关开关连接或断开电路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导体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最后一课

42、时。教材共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检测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第二部分是比较不同的电路连接。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明白通路和断路的区别,了解通路有不同的连接方式,第二部分是不同的电路连接,让学生了解灯泡和电池都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了解串并联特点,让学生更深地掌握电学知识。通路和断路是这一课的重要线索。通过对通路断路地研究,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言简意赅地掌握串并联知识,贯穿本节课始终。本课活动内容较为丰富,而材料又是活动的基础,因此,我力图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形成通路断路的完整形象,构建串并联的思维模型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

43、己的科学素养。【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往往容易以自己原有的经验判断甚至是想象来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有些孩子在课堂中甚至会只凭经验不加实验的去判断,因此要在课堂中非常强调科学活动的实证精神的培养。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会使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在第三课已经学习了两个灯泡的不同连接,但是对灯泡亮度这一现象并没有深入研究,建构的串并联概念并不完整。电池的串并联在生活中可能有接触,但是没有形成概念。每一个实验或者是活动,都要演示2次或以上,渗透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学生在掌握了电流、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学习本课应该比较容易,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目标】概念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

44、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勇于挑战、缜密推断、大胆设想的态度,并通过实验来验证。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1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2 .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通过电路分析串并联的特点。【教学难点】1 .通过连接的通路的个数,总结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电路的特点2 .判断两个电池并联电路的摆放方法。3 .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分配。【教学准备】为每小组准备:1个电路检测器、2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其中两组没有通路,另二组有三个通路)、实验记录单;2节电池(配电池

45、盒)、2个小灯泡、2个灯座,导线若干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回顾引出课题(1)、会议电路检测器的用途。(2)、说一说电路检测器工作原理。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2、出示道具(一根管子中间有四根导线)学生观察思考:在不打开的情况下,能否知道左右的那两根导线是接通的?猜一猜教师验证:用电路检测器今天我们来学习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学生探究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谈话:每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有的往往我们又无法直接观察到,我们能知道电路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电器元件探究活动:接线盒的研究1、课件出示一个接线盒。2、师提问:你

46、知道这个电器元件的名称吗?知道这个电器元件的作用吗?学生思考并回答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吗?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用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通和断?让学生说说具体的操作方法。3、在不拆开的情况下,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盒子内部是怎样连接的?4,小学生讨论检测顺序并汇报。投影出示实验方法及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先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讨论检测的顺序,然后再开始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并把检验结果记录在表中,四个接级头应检测6次,要做到不重复,不漏测(一边测一边记录)。2、检验完后,根据检验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情况,把推测结果画在记录纸上。3、投影展示各小组的实验结果(二)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刚才我们对接线盒的连接进行了探究,下面我们来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1、实验材料盒(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电珠、一个灯座和6根导线)。师提问: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3、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4、师根据学生实验总结两种连接方式并板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5、课件出示串联小灯泡及并联小灯泡并分析连接特点并板书。师提问:不同电路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6、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