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2563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内容分析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中国有了共产党课型新授I课时I2序号1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中的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本单元按照知情行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近一百年来中国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让学生从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开始,进而通过新旧社会中国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建国后中国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体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最后落实到主动维护国家荣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爱党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本课作为第三单元的第三课,落实从知到行的要求。本课由三

2、部分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学者通过查阅李大钊不惧死亡的原因、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不平等待遇、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和井冈山会师等中国共产党抗战史相关资料,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提升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最终使学生成长为能够通过思考、讨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知道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地位,明白共产党对中国解放的重要作用。通过新中国取得的各项成就,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的中国的必然出路的爱国少年。本课第一课时包含“开天辟地的大事”、“阅读角”和两个“活动园”这四个栏目。为落实单元目标“做爱党爱国的少先队员,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个主题,教材首先通过俄国爆发的十月

3、革命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影响引入,并通过让学生议一议李大钊不惧死亡的缘由,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接着“阅读角”栏目,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了解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强化学生明白共产党对中国解放的重要作用。本课第二个“阅读角”在让学生了解每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后,以一个短小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共产党的诞生是多么来之不易,经历了多少艰难与危险,在此,学生知道的不是简单的“一大”会址,而是一段奋勇抗争的真实历史。为落实单元目标的主题,教材呈现了相关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的相关链接,旨在引导学生主动维护国家荣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对中国发

4、展的重要作用,培养爱党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本课落实新课标要求:总目标:课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汲取党史、新中国史等蕴藏分析的精神力量,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学段目标:1 .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形成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初步认识重要历史事实,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政治认同)2 .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热爱中国共

5、产党。(政治认同)3 .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知识经验:已知: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观看部分影像资料,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奋斗对于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未知: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距离今天还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对于当时的历史事件,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具体,对于其中情怀与感情,不能有感同身受的深切体会。策略经验:已知: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调查、整理资料的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情分析未知:部分学生在筛选、运用材料方面还不够恰当,较难抓取其中的关键信息。生活经验:已知:学生能通过影像资料、图书和家长的讲解中获得关于中

6、国共产党事迹的相关知识。未知:因近代史距离今天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对于出生于现代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陌生。部分同学对于史事的关注非常欠缺,通感通情度低。存在困难与障碍:1 .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历史距离同学们的生活比较远,学生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较难理解。2 .历史政治有复杂的背景、在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较难把握。3.部分学生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学生个性差异:部分学生阅读量很大,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历史比较了解,但是大多数同学对于这方面的历史事实知识了解较欠缺。当今流行文化当道,很多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并不了解、甚至不感兴趣。不同学生在本

7、课的学习中理解、态度等都有较大差异。突破措施:1 .搜集关于共产党诞生的背景资料和故事,穿插在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堂学习中。2 .通过小组学习对于关于共产党诞生发展的历史政治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见解。3 .借助丰富的拓展资源,如老电影地道战等,帮助学生更真实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艰辛成长之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等学科素养。学习目标1 .通过课本知识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井冈山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及意义。2 .通过拓展资料的分享讨论和音视频的观看,知道革命先辈们为了探索革命道路付出的艰辛努力,感悟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3 .通过阅读角阅读和活动

8、园与课外实践的结合探索,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学习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了解井冈山根据地、长征等革命历史。难点:让学生铭记历史,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苦付出,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激发爱国爱党的情感。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查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背景。教师准备:教学媒体、中国共产党创立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学习过程环节与目标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评价活动指导与补救活动一: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学习内容:师播放音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师:同学们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吗?会唱的同学一起唱。师领唱(板书课题)生活

9、动:通过课件和课本的学习、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学生能够对共产党产生的中国背景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且能够分享出来。问题预设: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标准学生对于共产党产生的中国历史背景了解可能不够深同学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你理解的新中国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对比着旧中国来说)正是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中国人民才能当家做主,才能过上现在的能大方自信的分享自己的所知,并且信息正确,表述流畅。三星亥IJ,对李大钊等人物的信仰信念不能理解到位。能准确的分享自己的所知,但是内容有待完善。一星补救措施:可播放资料音频,加深体会。幸福生活。那同学们,你们觉得共产党的成立对

10、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不是开天辟地的大事。那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教材回到过去,了解一下这件开天辟的的大事-共产党的诞生。在旧社会,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人们找不到改变现状的办法,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先进、科学的思想,那就是马克斯主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在马克斯主义的指导下,开始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国家,拯救我们的民族。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开始建立,并且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出示课题一:新文化运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资料。(提出要求:整理出有效资料,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想上台展示?(学生在展示时,教师摘取新青年和李大钊的信息

11、重点引导并出示课件)李大钊在临行前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请同桌议一议: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学生活动:1.小组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互相补充。推选代表上台展JO2.结合当时背景和李大钊的个人事迹同桌进行讨论。感受李大钊为国牺牲的英勇精神。活动二: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学习内容:师:谁想上台交流课下搜集的五四运动的材料。(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要求:整理出有效信息,准备全班交流)学生活动:1.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有效

12、信息。2.全班交流。学习内容:师总结: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执政的是北洋政府,当时国力衰弱,综合国力不强,国际地位不高,弱国无外交,免不了被瓜分的命运。这场由学生而起,逐渐演变成全国性质的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这一问题,能够感受党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危险境界,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问题预设: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无法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诞生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意义。补救措施:医修.评价维度评价标准中国共产党党旗通过课本和课外资I料的拓展

13、,如课本小组内轮番发言,能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有自己的想法,并能清楚表达。小组内轮番发言,能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表述不条理小组内轮番特吉.能M三星两星一星相关链接中“为何中古共产党的党旗是这样的?”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立场,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紧密关系。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7月2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谁想上台来交流这次大会的材料。(相机出示课件)一大的召开还出现了一些波折。(出示课件)一大的召开和一大的决议请看大屏幕。学生活动:1.小组交流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历史资料并整合,选代表上台进行全班交流

14、。2.与老师齐读一大召开的内容和决议,通过朗读加深对决议的理解。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能根据他人的发言汲取知识。通过交流材料和朗读,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艰难,并加深对一大召开决议于中国求存的深刻意义。三、全课总结,深化情感学习内容: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近100年来,尤其是建国后,我们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蒸蒸日上,让我们再次一起唱起那首歌。师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活动:再次与老师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通过老师的总结和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升华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问题预设:部分学生对于知识把握不够到位,从而情感上不能产生共鸣。补救措施:在课堂最后情感升华阶段,应让孩子多发表观点,将爱国情绪烘托到高潮。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对应目标作业时间四、作业布置与家人交流五四运动的历史巩固性作业目标15分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拓展性作业目标310分钟板书设计中国有了共产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