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四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259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四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四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四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四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四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四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第四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型新授课课时2序号2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第10课。它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和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同属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这一单元主要从百年追梦和复兴中华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了解中国走过的屈辱历史,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本单元六课是承接与递进的是承接与递进的关系,前四课是并列的历史主题,最后两课是崛起与强大。本课聚焦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发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学生会对历史有更清晰的了解。会坚定自己

2、的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用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课标分析总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学段目标:1 .政治认同初步认识重要历史事实,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形成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

3、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热爱中国共产党。2 .健全人格树立生命之上的观念,敬畏生命。3 .责任意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知识经验:已知: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观看部分影像资料,知道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事实有一定了解。未知: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距离今天还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对于当时的历史事件,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具体,对于其中情怀与感情,不能有感同身受的深切体会。策略经验:已知: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调查、整理资料的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未知:部分学生在筛选、运用材料方面还不够恰当,较难抓取其中的关键信息。生

4、活经验:已知:学生能通过影像资料、图书和家长的讲解中获得关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学情分析未知:因近代史距离今天有较长的时间跨度,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对于出生于现代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部分同学对于史事的关注非常欠缺,通感通情度低。存在困难与障碍:1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距离同学们的生活比较远,学生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较难理解。2 .历史政治有复杂的背景、在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较难把握。3 .部分学生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学生个性差异:部分学生阅读量很大,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历史比较了解,但是大多数同学对于这方面的历史

5、事实知识了解较欠缺。当今流行文化当道,很多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并不了解、甚至不感兴趣。不同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理解、态度等都有较大差异。突破措施:1.搜集关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资料和故事,穿插在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堂学习中。2 .通过小组学习对于关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政治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见解。3 .借助丰富的拓展资源,如老电影地道战等,帮助学生更真实感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艰难险阻和胜利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等学科素养。学习目标1 .通过从纪念馆、纪念碑、抗战歌曲、纪念日中发现历史信息,追溯历史,能够感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悲痛的记忆、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记忆。2

6、.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实事的讨论,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真切感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证明。3 .通过收集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故事等资料分享,感悟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4 .通过对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与当今生活的对比,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能用恰当的形式缅怀英烈,树立发奋读书建设国家的志向。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学习革命先辈们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对革命先辈怀有深深的敬意。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树立奋发图强的志向。难点: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

7、懂得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查资料,了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事实。教师准备:教学媒体、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学习过程环节与目标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评价活动指导与补救活动一:西安事变学习内容:师:在进入今天的课堂之前,我想先提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中流砥柱”这个词的意思吗?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学生活动:生举手回答自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中流砥柱喻指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学习内容:过渡语:中流砥柱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百

8、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全民抗日战争之中的中流砥柱。其中一个重要事件就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日本侵略华北,民族危机加深。2)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威逼张、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有哪些不同的解决方式?你支持哪种?为什么?等问题,加深对西安事变在整个抗日过程中转折点的位置了解,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预设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政治知识有所欠缺,对西安事变的了解不够全面。补救措施:1 .可播放资料音频,加深体会。2 .教师总结讲解。杨执行“剿共计划二4)爱国将领张学良

9、、杨虎城,在共产党的多次努力争取下,在西北与红军在抗日基础上实现了联合抗日。结合课本、课件和自己课前预习所查到的资料,了解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学生活动:1.在班级中分享西安事变史实资料。2.结合自己理解,谈一谈西安事变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活动二:“艰难抗战”辩论赛学习内容:师: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武器匮乏,生活困难等难题,但是他们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一一克服并且坚持下来了。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自己寻找答案并交流。aacw)4.*.A.*Mf.M*MtM4.!侬*ns(1)抗日根据地出现了哪些困难?(2)出现困难的原因有哪些?(3)中国共产党为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了

10、哪些措施?(4)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5)这一系列的活动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怎样的抗战精神?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活动园给出的资料和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材料,回答问题。(1)物资紧缺等。(2)敌人的疯狂扫荡、严重的自然灾害等。(3)地道战、南泥湾垦荒等。(4)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等。(5)艰苦朴素、百折不挠等。学习内容:师公布抗战精神答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通过小小辩论赛,学生能够达到更加深刻地认识抗战精神的目的,感悟今日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知道继承抗战精神并在当今社会将其发扬光大。问题预设:在辩论赛环节,学生可

11、能出现预设不足,论据不够充分的情况。补救措施:1 .教师当堂提供论据和事实。2 .课后拓展作业,完善辩论赛上的论据。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过渡语:在当时艰难困苦的抗战环境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凭借着抗战精神终于在绝境之中杀出一条血路,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抗战精神呢?我们一起来一场小小辩论赛。今天是否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1)分为正方和反方(2)辩论和记录(3)小结学生活动:1 .生自愿报名选择立场。2 .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课上自己的感悟理解进行辩论。三、抗战胜利学习内容:师: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

12、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在问题预设:对于人民解放战争这段历史介绍不够详细,学生了解是一带而过的,不能深入感受。补救措施:1.通过展示图片、影响资料让学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PPT展示签字现场照片。)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抗战胜利的原因。(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

13、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学习内容:师:这是次伟大的胜利,也是一次来之不易的胜利,在日军签署投降协议之后,9月3日,也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口,老师也能感受到同学们的激动心情,那么请你怀着这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小组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的学习,能够深刻感受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和抗战胜利时的举国上下的激动心情,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体会情感,升华感情。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了解更多关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资料。讨论两个问题:1.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学生活动:根

14、据老师的提示展开讨论,总结答案。1 .历史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让人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习内容:过渡语: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们千疮百孔的祖国依旧没有获得和平,国民党为了打压中国共产党,在1946年6月,悍然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

15、挑起内战。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最终胜利。请你们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分享一下人民解放战争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历史吧,不要忘记说一说,你为何对这段历史印象深刻。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历史故事:沂蒙山、西柏坡、三大战役等。四、课堂小结学习内容: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每天都在欢迎地接受着人们的瞻仰,崇敬和纪念,你们知道它上面篆刻着什么碑文吗?课件展示阅读角人民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了这段历史,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英雄们?等问题,感受情感,升华感情。问题预设:

16、部分同学情绪达不到高潮,较难产生共鸣,抒发爱国情感。补救措施:配乐朗诵,在诵读中升华感情。英雄纪念碑碑文。学生活动:1 .全班齐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2 .学生查资料,人民英雄的讲述故事。学习内容:师总结:中国共产党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的新中国。我们一定珍惜的幸福生活,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学生活动:跟随老师引导和配乐,同学们再次齐读:致敬,以国之名!铭记,传承革命精神!纪念,为新的出发!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对应目标作业时间四、作业布置搜集并阅读有关的资料,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程。巩固性作业目标1、25分钟看一部抗拓展性作业目标3、4战电影板书设计中流砥柱1 .西安事变2 .统一战线3 .抗日胜利走向胜利1.内战烽火2 .三大战役3 .铭记先烈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