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钱若水断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2871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钱若水断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钱若水断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钱若水断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钱若水断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钱若水断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钱若水断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法中所以通差令佐理掾者,谨之至也。年来州县,悉以委之初官,付之右选,更历未深,骤然尝试,重以件作之欺伪,吏为之奸巧,虚幻变化,茫不可诘。纵有敏者,一心两目亦无所用其智,而况遥望而弗亲,掩鼻而不屑者哉!慈四叨臬寄,他无寸长,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若灼然知其为欺,则亟与驳下;或疑信未决,必反下覆深思,惟恐率然而行,死者虚被涝漉。每念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皆原于历试之浅。医师讨论古法,脉络表

2、里先已洞澈,一旦按此以施的华,发无不中,则其洗冤泽物,当与起死回生同一功用矣。(节选自宋慈洗冤集录序)材料二: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某性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当。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鞫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罪皆应死。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上,州官审覆,无反异,皆以为得其实。若水独疑之,留其逑,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事,诟之曰:“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熟观其狱词耶?”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旦诣州,屏人言日:“若水所以留其狱者,

3、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日:“安在?”若水因密使人送女奴于知州所。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乎?对日:“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强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日:“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趣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其人不得入,绕垣而哭,倾家赞以饭僧,为若水祈福。知州以若水雪篇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日:“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论功非其本心也。且朝廷若以此为若水功,当置录事于何地邪?”知州叹服,录事诣若水叩头愧谢。远近翕然称之。(节选自司马光

4、深水记闻)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留之A且旬B日C知州D屡趣之E不得F上下G皆怪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胥”指古代官府中的小吏,与蒲松龄促织“里胥猾黠”中的“胥”含义相同。B. “针硬”本是一种疗法,后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与“针硬时弊”中“针硬”含义相同。C.文中“狱”意为罪案,与左传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的“狱”含义不同。D.文中“微”意为没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含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慈认为,当时的

5、州县官府往往把人命关天的刑狱之事委之于缺乏实际经验的新入选官员,这些人容易于受到欺蒙,这会导致是非混淆,冤情丛生。B.宋慈曾经四次被任命为掌管刑狱的最高法官,他谦逊地认为自己没有别的长处,唯独对于案情的审理始终持审慎再三的态度,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C.钱若水的品行与同州官员形成对比。知州断案主观片面,钱若水多次劝阻,但知州不听。同州录事公报私仇、刑讯逼供,迫使富民承认杀死女奴之罪。D.回答录事的诉求时,钱若水含笑回应,以此缓和对方激烈的情绪。而回答知州想为他上奏时,他先直陈内心的真实想法,再通过反问指出拒绝的理由,态度坚决。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灼然知其为

6、欺,则亟与驳下。译文:(2)其人不得入,绕垣而哭,倾家赞以饭僧,为若水祈福。译文:14 .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作为刑狱官应具有的品质。(3分)【答案解析】10 .CEF11 .C;解析:“小大之狱”的“狱”为罪案,与文中“狱”含义相同。12 .C;解析:“钱若水多次劝阻,但知州不听”于文无据。13 .(1)参考译文:如果明显发现(案件)作伪的,就立即驳回。评分标准:“若”如果;“灼然”明显的样子;“亟”,立即。1点1分。句意1分。(2)参考译文:那人不能进入,就绕墙而哭,(回家后)把自己的家产捐赠给寺庙,为钱若水祈福。评分标准:“垣”,围墙。“黄”财产,“饭”,名词作动词,养活,捐赠。1点1分。

7、句意1分。14 .断案公正、有担当。例如宋慈面对疑案绝不“掩鼻而不屑“,坚持担当。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例如宋慈断案时坚持“审之又审办案有智,能发现案情疑点,处理案情方法得当。例如钱若水办案“表里洞澈廉洁自律。例如钱若水不接受获释富民的谢意,廉洁执法。1点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若不结合材料一最多给2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刑事案件中判刑最重的要数杀头,定此死罪主要依据初发的案情,真正弄清初发案情重要的是对被害者的尸体检验。决定一个人有罪无罪、是死是活的第一步,使冤屈得以昭雪,使罪犯难逃法网的关键,都取决于检验。这也就是法律中规定派遣县令以及及其佐官、司理参军处理检脸之事,

8、一定要无比谨慎小心才行啊!然而多年来,一些州县往往将此至关人命的要职委任给初仕之人或武官。他们阅历尚浅,缺乏断案经验,一上任就接案审理,很容易轻信忤作在检脸中的蒙骗、吏胥在案卷中的作弊。案情纷繁复杂、变化多端时,他们又茫然不知从何着手。即使是敏锐的人,单枪匹马,对此局面也很难发挥自己的才智,更何况勘查现场时,有的人只是远远观望而不亲自脸证,甚至捂着鼻子以避腥臭而不愿细察。宋慈我四任刑官,没有其他专长,唯独对于刑事案件,总是极其谨慎,反复审察,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如果发现作伪明显的,立即驳回重新审理;碰上疑困难解时,定要反复推敲认真分析,惟恐因一时的草率致使死者再遭折磨,灵魂不安。我总想到:案情

9、判断的错误,大多起于最初的记录,检验结论的错误,都是由于经脸的缺乏。如同医生讨论病情,找到病根,一旦对症下药,针刺穴位,没有不切中害,手到病除的。希望此集可用以洗除冤屈,昭明错案,其功用能与医生治病敦人起死回生相同。材料二:钱若水担任同州推官,知州性情急躁气量狭小,多次凭臆测决断事情而不恰当。有个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女奴的父母告到州里,知州命录事参军(州里掌管文书的官)审问这件案子。录事曾向富民借过钱,没借到,于是就揭发富民父子数人共同杀死了女奴,把尸体扔入水中,于是找不到尸体。(这父子几人)有的被视为主犯,有的被视为帮凶,按罪名都应判死刑。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就自

10、己屈招了。录事呈报知州,知州等人复审后认为并无相反或异常的情形,都认为审出了此案的真实情况。只有钱若水怀疑此事,留下这案子,好几天不判决。录事参军来到钱若水的办公处所,责骂他说:“你是否接受了富家的贿赂,想开脱他们的死罪?”钱若水含笑表示歉意,说:“如今有好几个人要判处死刑,怎么能不再仔细审核一下他们的供词呢J于是他把案件扣了将近十天,知州多次催促他,也没有结果,州里大小官员都责怪钱若水。有一天,钱若水去见知州,让他人退避后对知州说:“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寻找女奴,现在找到了。”知州惊讶地问道:“在哪里?”钱若水于是使人秘密地把女奴送到了知州那里,知州就垂下竹帘,然后把女奴的父母

11、找来,问道:“如果你们看到自己的女儿,还能认识她吗?”女奴的父母回答道:“自己的女儿,哪有不认识的道理。”知州于是把藏在竹帘后面的女奴叫出来,女奴的父母一看就哭了说:“她正是我们的女儿。”知州于是叫人带来富民父子,全部却下枷锁释放了他们。富民哭着不肯走,说.“如果没有您的恩赐,我们一家就要全完了。”知州说:“这是推官的恩赐,不是我的功劳J那人又赶往钱若水的办公处,若水关上门不见他,说:“这是知州自己求得实情的,我又参与了什么?”富家父子不能进入,就绕墙而哭,回家后把自己的家产捐赠给寺庙,为钱若水祈福。知州因若水替几个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为他上奏请功,钱若水坚决拒绝说:“我只求审判公正,不冤枉处死人罢了。论功行赏不是我的本意。如果朝廷把此事归功于我,那么将如何处理录事参军呢?“知州感叹佩服。录事到钱若水处叩头表示惭愧道歉。于是远近都一致称赞钱若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