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规划白皮书 2023.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4031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4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金融规划白皮书 20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养老金融规划白皮书 20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养老金融规划白皮书 20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养老金融规划白皮书 20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养老金融规划白皮书 20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金融规划白皮书 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金融规划白皮书 2023.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CONTENTS第一章个人养老意识觉醒经历过去三年,当前近例居民提升了长期储蓄的目标06中青年养老规划意识增强,多数居民在40-50岁开始进行养老储备07知易行难,养老储备面临不会做和不知道储备多少的阻碍08过去养老靠国家,未来养老靠规划,青年人意识更强1190%居民认同养老储备需要专款专用12第二章养老之困:困惑、困难与困境困惑14我的基本养老保险能领多少钱?我的养老金够不够花?我的养秘划该怎么做?Se15-35法定退休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年轻人可能对长寿预期不足15退休后收入来源:基本养老金最普遍,商业养老保险逐渐成标配17居民对基本养老金的重股呈度和了解程度较高1887%的居民存在养

2、老资金缺口,居民养老资金缺口平均为83万元19养老资金缺口弥?Ma心较强,超70%居民有信心在退休前实现缺口弥补20退休后月开支不减反增21养老理想生活的开支水平与国际标准基本相符22居民普遍高估了现有养老金替代水平23养老投资风险偏好相对m,随养老资金缺口增大,浮亏容忍上B睚升24理想的养老金融产品画像26相较目标日期型,居民大多选择目标风险型产品29近一半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有所了解,但对税优政策的认知相对有限30有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意愿但大多暂未付诸行动,平均意愿缴纳金额为600阮31税优不足是居民不愿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主要原因32居民偏好相对规律的缴纳方式,养老储蓄在产品选择中高居首

3、位3495%居民认为需要有专业投顾提供养老规划服务,但对投顾态度呈两极分化35卸竟36-38家庭财务状况变化,改变养老观念365三三国家养老,必须早檄IJ37?事,但献三三5懒U潴路38第三章解困之道,养老有招39-44第四章养老金融规划调研45-48A-zz第一早个人养老意识觉醒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经历过去三年,当前近半数居民提升了长期储蓄的目标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归正轨,但过去三年带来的影响在人们身上留下了痕迹,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其中也包括投资行为.调研结果显示,67.25%的居民经历过去三年后选择提高了储蓄的目标.俗话说手中有猛,心中不慌,其中47.64%选择进行长期储蓄、

4、19.61%选择进彳掬期储蓄.此外,还有部分(19.87%)居民选择增加长期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投资意识的提升.过去三年,很多人遭遇了公司裁员、工作断档或业务停滞等原因导致的收入下降,就业困难和未来预期不稳,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对于不同职业群体而言,我们发现提高长期储蓄的目标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外企,自由职业者选择增加长期投资的占比略高于均值,或许是因为这些职业人群的收入不确定更大,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的不确定性、未来收入的不稳定性促使他们选择增加长期投资应对.而退休人群中觉得投资几乎没有影响的人占比较高,这与其已经有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存在一定的关系.对您而言,疫情过后现阶段您的

5、投资偏好更贴近于?47.64%预期收入不稳定带来短期和长期储蓄的增加,增加短期现金的应急储蓄提高长期储蓄的目标增加长期投资B没有明显变化国企私企I自由她待业提早规划养老”的意识觉醒,中青年养老规划意识增强,多数居民在40-50岁开始进行养老储备我们欣喜的发现,选择养老储备越早开始越好的占比最高,达到28.5%,我国居民提早进行养老规划的意识觉醒。分年龄阶段看,35岁前开始进行养老储备的占比达37%,选择40-50岁开始进行养老储备的占比达46%.中青年养老规划意识更强。在选择“越早越好”的人群中,我们发现随年龄增长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即更年轻(25-40岁)和更年长(60岁以上)群体中认为需要

6、尽早开始养老储备的比例更高.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年轻一代可能是享乐主义者,他们的忧患意识相对较弱,但是调研结果显示当今的年轻人的忧患意识已经显著提高了,这是非常值得认可的,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多数居民在40-50岁开始进行养老储备.年龄处于4050岁的人群中超半数会选择当前年龄开展养老储备.对于不同个体而言,他们分别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此对于养老规划的看法不同。相比于年长者,中青年在人生较早阶段开始萌发养老规划,将有更长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可以更从容地实现理想的养老财富储备.您认为养老财富储备应该从何时开始准备?选择养老储备越早越好的年龄分布情况51%4050岁人群认为养老储备正当时35岁前

7、开始准备40-50岁开始准备75%知易行难:尽管养老意识觉醒,但意识实践,主要面临着不会做和不知道储备多少的阻碍虽然大家认识到养老储备是越早进行越好,但知易行难,有养老规划想法的居民占比达到58%,但实际开展养老规划的占比仅有32%.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没有开展养老规划的人群占比达到42%,养老规划从知到行”还需努力.结合年龄分布进一步分析,对养老有所规划的居民比例基本上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在未退休的人群中,31-35岁居民已有养老规划的占比相对较高.这与我们线下访谈中得到的回答相印证:31-35岁是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的高峰期,而生子是一个开启养老理财投资规划的重要时点,多数受访者在结婚生子后萌

8、生了养老理财的念头,其中生子对大家决策的影响最大;还有部分人是在完成大额开销(房、车)的准备后,有闲钱开始考虑养老需求并为之付诸实践。对于未来养老生活需要的财富,您是否已有规划开展储备?Iw三j为什么养育孩子后开始思考养老,他们这样说口父辈帮忙自己带小孩,老一辈的生活状态和健康问题引发对养老规划的思考养育孩子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精力,考虑孩子的兴趣班、教育金、以后结婚准备等等,一系列问题和养老一样都需要长期规划考虑以前养儿防老”的观念当下并不适用,现在可能已经“时移世易希望未来不拖累子女,最好还能有一定经济郸出能够贴未卜子女当进一步探究是什么阻碍了居民开展养老规划,我们发现一些共性难题。主要的难

9、点和障碍在于对养老规划的主观认知不足.我们可以把居民对于养老规划时遇到的难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原因,与自身的收入、时间精力相关,另一类是主观原因,主要在于对于养老规划的认知不足。调研结果显示,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养老储备具体金额的不了解是阻碍他们进行养老规划的主要难题,占比达44.55%和37.40%.养老专业知识和所需金额测算可以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从业人员提供服务,帮助我国居民解决现阶段困扰大家进行养老规划的主要难点和障碍.从月收入角度我们发现,在开展养老规划时,中低收入群体没钱没时间,高收入群体有钱没时间.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群体开展养老规划的主要障碍是“收入不足,他们选择没有闲钱开展

10、养老规划”的占比达40%,显著高于均值29%。月收入1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开展养老规划的主要障碍是没有精力。他们选择没有精力开展养老规划”的占比约30%,显著高于均值24%.当前收入不足或开销较大,没有闲钱进行养老规划28.93%客观原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规划打理24.23%不清楚应该从何时开始进行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不懂养老/长期理财的投资方法不知道有哪些投资工具和产品适合自己不确定未来舒适的养老生活需要储备多少资金18.19%44.55%主观原因34.52%37.40%不同月收入选择没有闲钱的占比不同月收入选择没有精力的占比居民认为阻碍进行养老规划的重要原因是自己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

11、,不懂养老/长期投资的方法,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居民的金融认知确实存在一定偏差。针对金融投资领域,测试我国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包含通胀率水平、投资不可能三角定律、无风险收益资产认定、FoF投资方式、资产配置作用五个方面),答对得分、答错扣分,分值越高代表金融知识水平越好。从得分分布看,我国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较为一股,78%居民是属于认知模糊或存在认知偏差.金融知识认知清晰的居民相对有限,仅有8%的投资者属于认知清晰.从题目角度看,我国居民对通胀率的认识和资产配置作用的认知正确率较高,认同年化收益3%能在大多数年份跑原通胀的正确率达到79%,认同资产配置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匹配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正确

12、率达到93%。居民对无风险资产认定、FOF基金所投的基金标的能否自己选择、和投资不可能三角的认知错误率较高.81%的居民不了解FC)F投资运作模式,77%的居民把房产看做是无风险资产,67%的居民错误地认为投资的高收益、高流动性和低风险性能同时被满足.我国居民金融知识水平认知正确率高X认知错误率高-7no年化3%收益在绝大多数(SIo年份能跑赢通胀81%FOF投的基金可以自己选择77%房产和存款都属于无风险资产93%资产配置能分散风险67%投资高收益、高流动性、低风险能同时获得过去养老靠国家,未来养老靠规划:近六成居民认为退休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自己规划,青年人意识更强.调研结果显示,57.65

13、%居民认为退休后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准备和规划,依靠国家发放的基本养老金来进行养老的占比为38.79%,依靠子女支持或单位社会帮扶的合计占比仅有3.54%,从居民整体观念看,选择靠规划的比例已然高于选择靠国家.”过去养老靠国家,未来养老靠规划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结合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人群中约65%认为退休后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自己规划,相对其他年龄段占比更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青年人独立养老意识的增强.有趣的是我们发现6165岁年龄段选择靠自己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在临近退休或实际退休后,面对真实生活场景让他们发现:想要过上理想的退休生活还是需要靠自己努力.依靠子女支持依靠自己准

14、备和规划依靠国家发放的基本养老金38.79%依靠单位和社会帮扶1.02%57.65%不同年龄阶段对养老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的分布依靠国家发放的基本养老金依靠自己准备和规划依靠子女支持依靠单位或社会帮扶25%养老资金须有专用属性:90%居民认同养老财富储备需要专款专用,避免被其他个人开支挤占调研结果显示,在养老投资的方式上,约90%的居民认为养老财富准备需要专款专户、单独使用,同时也有7.6%的居民不认同这一观点,从访谈交流中我们得知,不希望专款专户的人认为将财富储备放进一个大的池子中,可以更方便灵活地应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献.不同于其他投资目标的资金,养老储备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强制储蓄”特点,专款专用能

15、够避免因生活意外或人性弱点引发的资金占用,通过账户特性锁定养老投资的持续性和安全性,为未来的养老生活保驾护航。您对用于养老的钱,您更希望放在一个单独的账户里,专为未来养老使用,不被您当前其他开销挤占的认同程度非常同意21.83%比较同意42.47%同意27.42%比较不同意7.22%非常不同意0.38%0.68%专款专用:最大程度保障资金的安全通常人们会把自己的钱袋子分为四份管理,日常消费的钱、保险保障的钱、保本增值的钱和生钱的钱.有时候人们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四笔钱的比例,比如父母生病、子女改变教育计划时,可能从自己的账户中进行挪动和支取.在这四笔钱中,保睑保障的钱专用属性最为突出,养老储蓄也

16、应划入这个范畴。养老储备存在当下,用在未来,只有保证专款专用,才能避免因生活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避免被拆东墙补西墙,才能在年老退出劳动岗位后的生活得到保障.01日常消费02保险保障04生钱的钱03保本增值A第二章养老之困:困惑、困难与困境关于养老,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困惑一:我的基本养老保险能领多少钱?职工的社保缴费多是在公司发工资时统一完成扣缴,多数人知道自己缴纳的金额,但不太清楚缴纳金额和未来领取养老金之间的计算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在现收现付制下,养老金给付压力持续增大,大家不免担心,到了我自己退休的时候,养老金还能领得到吗?我究竟能领到多少钱呢?困惑二:我的养老金

17、够不够花?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基础不同,心理诉求也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个人都有对退休后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是财务自由了,我就退休,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对不同人来说,赚自由的标准不同,能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又少之又少.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希望现在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在辛苦几十年后能过上安,心的养老生活,那么站在当前时点要如何判断未来自己的养老金是否够花呢?困惑三:我的养老规划该怎么做?养老问题刻不容缓,既然已经认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性,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难免会开始焦虑,这种焦虑很大程度是来自于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养老规划该怎么做呢?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市面上的各种养老产品适合

18、我吗?该怎么到凝?尽管提前退休口号不绝于耳,但法定年龄退休仍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年轻人可能对长寿预期不足广义的退休可以理解为退出工作岗位、收入不以劳动性工资为主的生活阶段,人们可以选择法定年龄退休,也可以提前退休。目前,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员工)55周岁、女性工人(企业员工)50周岁,当养老基本保险缴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但若未来出台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政策,退休年龄上限将被延迟.根据调研结果,整体来看,近乎60%的被调研者依旧选择法定年龄退休,其中女性大多选择于55岁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男性大多选择于60岁法定退休年龄退休。选

19、择提前退休的占比为13.05%,选择延迟退休的占比为23.19%.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您对自己的退休计划安排是?提前退休13.05%法定退休57.36%延迟退休23.19%不退休或无计划6.39%何时退休,自己或许无法决定非国企事业单位的人群对能否工作到法定退休年纪不敢保证,工作压力大、身体状况糟糕可能无法坚持到法定退休年龄根据调研结果,整体来看,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80岁,性别差异不大,我们发现中老年对高寿预期的可能性在提升,低于55岁居民预期自己寿命超过90岁的比例只有10%左右,但55岁以上居民砌自己寿命超过90岁的占比则显著的提升到20%,接近翻倍。您对自己的寿命预期更接近于?81.8

20、岁不同年龄阶段对预期寿命超过90岁的选择占比81.0岁12%9%13%11%11%25%25-3啰31-35岁36-40岁40-45岁46-5051-55岁56-6061-6涉6潜以h了解我国居民对退休时间的选择其实是为了帮助我们估算养老规划所需的养老年限。养老年限可以简单通过预期寿命减去退休年龄计算得出.如小王计划60岁退休,预计自己能活到85岁,那么他需要为没有工资收入的退休后25年准备好养老资金储备.若根据目前法定退休年龄,和80岁的预期寿命计算,女性需要为养老准备25-30年的财富储备,男性需准备20年.值得一提的是,人均预期寿命每10年可能增长2-3岁.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21、展望,到203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以上,或许我们低估了长寿的可能性,需要为更长的退休养老生活做更长期限更充分的保障。退休后,我究竟能领多少钱?想要知道能领多少养老金,首先要了解养老金的来源构成及影响因素.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一=统筹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三支柱,对应养老金待遇的三大构成来源,分别为由国家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主导的企业/职业年金和由个人主导的个人养老金.作为最基础养老保障,由国家发放的基本养老金覆盖率已达91.12%,企业/职业年金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惠及人群约为6%,而个人养老金刚冈艇步.因此,对于绝大多

22、数人而言,基本养老金是目前最主要退休后收入来源.基本养老金的高低,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但领取有上限。这是因为计算基本养老金的两个重要参数是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有上限,最高不超过社平工资的3倍.工资越高,基本养老金领取的差异越小.假设当地社平工资1万元,若按照上限缴纳,实际上月收入3万和月收入10万的人最终能够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一样.这体现了社保的共济作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收入差异.一第三支柱养老多支柱体系-第一支柱个人养老金个人/自愿个人缴费个人账户扩容潜力大重要性日趋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国家养老计划/?虽制企业缴费+个人缴费统筹账户+个人账户收支压力财政负担日益严重企业年

23、金/1只业年金雇主养老计划/自愿企业缴费+个人缴费个人账户覆盖面小惠及人群有限居民探索更加丰富的退休后收入来源:基本养老金最普遍,商业养老保险逐渐成为居民养老储备标配.调研结果显示,近90%的居民认为基本养老金将是自己退休后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结果与我国三支柱现状相匹配。由于本次调研对象中来自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占比达到30%,这类群体普遍都拥有二支柱补充养老保险,因此受访对象中拥有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比例达到26.3%,远高于我国二支柱的覆盖度.值得一提的是,商业养老保险正成为居民养老储备的标配选择,46.7%的居民已经持有商业养老保睑或认为其将会成为退休后的收入来源.在其他可

24、能的养老收入选项中,储螯存款的选择占比达到774%,存钱养老观念深入人心,“以房养老和“养儿防老的选择占比为23.5断口22.4%,并非主流选择.总体而言,居民正在探索通过各种方式丰富退休后收入来源.88.9%46.7%广义三支柱过去三年大家加深了对保险的认知态度转变:从排斥否定到了解酉已置访谈中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一致性观点投资收益的锚可能发生改变,开始参照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预定利率-明确退休后现金流领取是居民配置商业养老保险的看重因素居民对基本养老金的重视程度和了解程度较高:70%调研对象对退休后能领取的大致金额心中有数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居民对自己基本养老金的重视和了解程度较高:有21.8

25、7%的居民通过社保等机构的计算工具测算自己退休后能领取多少基本养老金,47.5%的居民则是参照与自己情况相似的身边人大致推测能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范围,他们都是以相对主动的方式获取基本养老金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仍有30.6%的居民对未来每月能领到多少基本养老金是不太清楚的.结合年龄分布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清楚了解基本养老金能领取数额的人群占比提升.以50岁为划分点,年龄超过50岁的居民清楚了解基本养老金能领取多少的占比明显提升,这或许是因为多数企业女性职工到50岁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就能明确知晓自己实际到手的基本养老金数额.对于将来每月能领取到多少基本养老金/年金,您的了解程度是

26、?t青楚,参考身边人相似的阖兄得知非常清三,通过社保机构计算得到21.87%47.51%24.35%t位E三三,不确定是否会发短化5.63%除不清楚,完全没有概念(0.64%清楚了解基本养老金占比随年龄增长提升需要给大家指出的是,无论是官方还是其他机构提供的计算工具,通常需要填写多个计算预估参数,比如预估未来缴费工资涨幅、未来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缴费基数等,这些参数设定会影响计算结果的高低。此外,国家每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调整变化也会影响最终基本养老金的多少.通过参考身边相似职位和工作年限的已退休人士获得的基本养老金推测自己未来领取数额同样会存在误差,因此计算或根据已退休职工情况得到的结果也只是一

27、个参考值,不等于未来能领到的实际养老金.扣除已有的养老储备,我国87%的居民存在养老资金缺口,居民养老资金缺口平均为83万元在获取居民退休计划安排、预期寿命、个人当前月开支、预计退休后月开支、已有养老储备等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预计退休后年开支大致计算出每个人未来所需养老资金,再根据未来所需养老资金减去现有养老储备就能够得知居民养老资金是否存在缺口.调研结果显示,87%的居民存在养老资金缺口,平均缺口为83万元,从缺口规模分布看,居民养老资金缺口小于100万元的占比达到55%,缺口大于100万元的占比达32%.养老资金缺口大4英实和个人的收支水平密不可分,收支水平与

28、居民所在城市、年龄阶段等因素相关。整体来看,城市越发达,所在城市居民的养老资金缺口越大,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居民养老资金缺口平均为97万元、81万元和64万元.分性别看,女性养老资金缺口平均为98万元,男性养老资金缺口平均为68万元,女性缺口高于男性可能与日常生活开销更大和退休养老时间更长有关.养老储备在100万元以上养老储备在50-100万元(不含100万)养老储备在0-50万元(不含50万)4.03%2.24%6.75%13%居民养老储备富余资金缺口在050万(不含50万)资金缺口在50-100万(不含100万)资金缺口在100-200万(不含200万)三三200-300(不含300万)资

29、金缺口300万以上27.73%27.44%22.02%5.73%4.06%87。居民养老储备存在缺口养老资金缺口不同级别城市养老储备和养老资金缺口情况(单位:万元)-96.7-81.0-63.8养老资金缺口弥补信心较强:面对大额的养老资金缺口,超70%调研对象有信心在退休前能实现缺口弥补出乎意料的是,面对大额的养老资金缺口,高达70%的调研对象有信心能够在退休前实现缺口弥补.不同养老资金缺口的弥补信心存在一定差异:调研结果显示,缺口处于0-200万区间内时,居民弥补缺口信心随缺口的增大而减弱;当缺口达到200-300万区间时,居民信心反而有所提升,增长到了83%.这一现象可能与收入高低有关,养

30、老资金缺口超过200万的群体平均月收入在1.6万元以上,高收入群体生活开支较多,相应的养老资金缺口更大,但较强的赚钱能力或是他们弥补缺口的重要信心来源。您是否有信心能够在退休前补足缺口?非常有信心22.23%比较有信心51.56%一般18.88%比较没信心6.04%非常没信心1.30%养老资金缺口越大的群体平均收入越高(元)9,2660,5075)50,100万)100,200万200,300300,500)500,1000万)1000万及UUI超预期的缺口弥补信心可能存在盲目乐观有信心是好事,但是居民的信心可能是带着过去10年间经济高速发展的光环来看待的。随着经济增速换挡,无风险收益的下降、

31、过去的财富积累范式可能失效.一方面,当前人们取得的成就、获取的财富与国家所处高速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当然个人努力必不可少,但人们可能会过度自信的高估了自身努力的阿尔法,而忽略了时代造就的贝塔.大家不妨思考看看,当大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人还能持续快速的积累原始财富吗?另一方面,在预估养老所需资金时,居民是通过预估未来理想养老生活月开支水平与当前月开支水平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可能低估了养老真实所需开销.不妨跟着我们一同阅读下去,看看目前真实的养老月开支会是什么水平?退休后月开支不减反增:35岁后随着年龄增长月开支水平呈下降趋势,但60岁后月开支水平上涨调研结合年龄、家庭状况等个人基础信息维度统计不同

32、人群当前的平均月开支情况(含房贷、教育等大额支出).从年龄分布看,处于31-35岁年龄段的居民月开支水平达到了峰值,为8226.7元,或许因为这一年龄段多处于结婚生子期,开销相对较大,结合家庭状态可以得到一定佐证:已婚人群的平均月开支显著高于未婚人群.36-60岁年龄段,居民平均月开支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少,可能与大额支出的减少有一定关联.值得一提的是,60岁之后,居民平均月开支水平反而提升,达至J7463.O元,这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退休后的生活开销并不会如意料之中的逐步减少,退休后的生活开销可能高于退休前,那么大家对弥补缺口的盲目乐观或许也体现在低估了未来养老生活开支水平.从地域分布看,城市等

33、级越高,所在地居民的平均月开支水平越高,这与城市的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密切相关。调研结果显示,一线城市平均月支出达8481.7元,二线城市平均月支出达7105.4元,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平均月支出为6630.6元.当前平均月开支情况(元)不同年龄人群的平均当前月开支(元)8226.7707837940.77603.27131.97463.06390.86230.325-3皑31-35岁36-40岁4045岁46-50岁51-55岁56-60岁61-65岁不同家庭状况人群的平均当前月开支(元)不同地域人群的平均当前月开支(元)养老理想生活的开支水平与国际标准基本相符:理想退休后生活的开支约为退休前开

34、支的70%每个人养老生活选择不一样,养老和自己比更为妥帖,评估养老金够不够用其实可以有标准可循,衡量舒适养老生活的核心指标就是养老金替代率.所谓养老金替代率是从收入角度去看退休前后的收入比例,养老金替代率越高,意味着退休后生活保障越充分.参考这样的思路,我们也可以通过开支的角度去看退休前后的花销比例,通过国际标准的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开销比例的对比去观测我国居民养老生活的理想状态。调研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居民平均的理想退休后生活的开支约为退休前开支的73%,这与国际推荐的养老金替代率70%基本相符。36.4%的居民选择了简约退休生活,26.2%的居民选择了无忧退休生活,说明了大多数居民对未来养老

35、生活还是有较高的期待.按照当前物价水平,理想状态下您退休每月平均总开支大概是?兽出退胜活开支不至J目前每月总开支的50%简约退休生活大约是目前每月总开支的50%-70%16.09%36.43%无忧退休生活大约是目前每月总开支的70%-90%26.19%乐享退休生活预计高于当前每月总开支舒适退休生活与当前每月总开支基本一致就行18.57%2.71%国际标准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反映的是退休后生活水平下降程度,简单来说,替代率越高,退休养老生活就会越幸福: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收入/退休前工资收入*100%世界银行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

36、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否则难以保障基本养老生活居民普遍高估了现有养老金替代水平:认为替代水平能达到55%左右,但测算的养老金替代情况大约为43%从支出的角度看,居民理想的养老生活开销大约为退休前的70%,那么再从收入的角度看,我们大致测算的养老金替代水平能达到多少呢?调研结果显示,居民认为退休后能达到的平均养老金替代水平为55%,但根据当前统计局公布的实际数据大致测算,2021年我国平均养老金替代情况为43.6%,理想与现实存在10%左右的差距,退休后实际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可能低于预期,这意味着养老资金实际需要弥补的缺口会比预期的更大,这缺口是需要由居民自己进行补足的,居民对养老

37、金替代水平的高估是导致居民对补足大额缺口信心盲目乐观的第三个原因.实际的养老金替代情况如何呢?养老金替代率理应将三支柱收入来源都纳入计算,但由于我国一支柱占比达90%,二三支柱规模仍较小,可以简化使用基本养老金收入进行推演.我们通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情况数据和城镇职工就业平均工资数据,近似作为退休后收入和退休前收入,帮助了解目前我国居民养老金领取的替代情况(以城镇居民为例).2000年中国的平均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为70%,恰好是世界银行建议的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不变所需的替代率,而如今平均养老金替代情况已经跌破50%,仅为43.6%,不仅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最低标准

38、55%,同时也低于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目标替代率60%。根据我们的计算推演,养老金替代情况在各省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经济更发达的一线城市,其替代情况相对较低,例如上海的养老金替代情况仅仅为43%,而发展相对较慢的青海的替代率能高达64%.不同省市城镇居民养老金替代情况(2021年)120%100%60%-40%-20%-0%-80%(,w-war,mw利都里壁睡圈档强晒卷出系蒯W脾顺砧SH三ggHWg=告三fclwfekt11m肠旅理庭砧WH/较舞籁口爰魔1.宾4口回aK雕居民的养老投资风险偏好相对稳健,浮亏容忍度较低,但随着养老资金缺口的增大,容忍上限有所提升通过前面的

39、分析,我们发现居民对弥补大额养老资金缺口的信心可能存在盲目乐观的第三个原因或许是高估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那么,这样的认知偏差是否会对居民养老投资的风险偏好产生影响呢?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养老投资风险偏好较稳健,中低风险偏好占比近50%综合风险偏好情况低14.56%中低Q49.62%中31.62%中高C3.89%高0.31%进一步结合居民对于养老投资的关注点来分析,居民最关注的就是产品的安全性(55.6%)、收益(41.1%)和流动性(40.5%),整体来看,安全是养老投资的第一要义,收益会为安全让路。在我们关于金融知识的调研中,居民房巧口存款都属于无风险资产”的认知相对较弱,约66%的居民

40、错误的认为房产是无风险资产.在过去十年里,房子价格稳步攀升,房产被认为是无风险资产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近些年政策提倡房住不炒,房产金融属性逐渐减退,回归商品属性。因此,尽管居民对于养老投资的第一要求是安全,但是对资产性质的认知偏差,或将为其带来的一定的风睑.养老投资的关注点(多选)41.06%产品历史收益率好不好33.22%是否有附加养老服务40.49%产品的流动性,申购赎回是否受限55.64%二品迪安全性,产生亏损的风险局!不同35.37%产品可享受的税收等政策优惠30.91%产品管理者及发行机构,例如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35.30%产品的投资范围和比例28.00%产品的规模访谈中居民认为养老

41、投资就是一笔偏稳健的投资养老=保本,无论是对产品的认知或者对产品的收益预期看,大部分人认为带有养老”字样的金融产品一定保本/至少稳健,不会亏实际上,很多人都没能意识到他们养老投资行为的内在矛盾。养老投资是长期投资,理论上,长期投资较短期投资而言,更适合进行一定比例的风险资产配置,因为将投资风险摊到长期去看,投资的波动会更小、亏损也会更小,但实际投资中人们会变得相对保守.此外,很多人也没有投资生命周期的概念,即在年轻时候可以多承担风险换得更高的收益,只是一味追求稳健。调研结果显示,76.1%的居民对于养老投资的浮亏容忍程度在10%以内.为了更好的观测不同群体养老投资风险容忍度的情况,我们对不同浮

42、亏容忍承受度进行赋分,容忍度越高分值越高.根据分值分布我们发现,小于50岁居民的养老投资浮亏容忍度得分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提升,50岁之后居民的养老投资浮亏容忍得分明显下降,这或许与部分人在50岁已到退休年龄,退休后养老投资风睑偏好下降有关.与此同时,养老资金缺口越大,居民的浮亏容忍得分越高。居民对养老投资的浮亏容忍度不蟋受浮亏,至少要保本:12.93%浮亏5%以内24.87%浮亏5%-o%38.32%浮亏lo%-3o%Q17.48%30%以上C3.70%不会因为阶段性的浮亏269%感受到明显的焦虑不同年龄人群的平均浮亏容忍度得分滔2.42空2472.24、X.252.252.2425-30岁3

43、1-35岁3640岁40-45岁46-50岁51-55岁56-60岁61-65岁不同养老资金缺口的人群的平均浮亏容忍度得分理想的养老金融产品画像:居民更青睐收益能跑赢通胀、最短持有期适中约3-5年期和低权益中枢的产品了解居民养老投资风险偏好后,调研进一步了解居民对养老金融产品的偏好.不同产品的特性有所不同,养老投资规划的重点之一就是将不同的产品与不同风睑偏好的人群进行适配。适配的前提是需要对不同产品的风睑收益特征有所了解。养老金融产品小课堂目前,养老金融产品可以分为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四类,具体投资标的分别对应于养老储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养老保睑产品和养老目标基金。四类

44、产品风格各异,匹配不同风险偏好人群。这四大类产品既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也可以直接进行投资。储蓄存款:养老储蓄属于长期限定期存款,现有5、10、15、20年期限四档可选.一般设有35岁以上且实际年龄+产品期限255的限制.此类产品保本保息,安全稳健,区分整存整取与零存整取、整存零取设定不同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银行理财:养老理财相较传统理财产品有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特征.稳健性,以中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为主,不保本但引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及附加风险资本等机制有效隔氐净值波动;长期性,适应养老理念,产品期限普遍较长,其中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期限5年起;普惠性,

45、投资门槛低、固定费率低。.商业养老保险:包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险和两全险等,其中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较为普遍.产品采用账户型方式,一般有稳健型、进取型两种风格可供选择(期间可转换),对应不同的保证利率,相较养老理财和基金,特点是账户设定保底收益率并可终身领取.公募基金:养老基金通常采用FoF形式运作,具体包括目标风险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两类.试点期间先行纳入中低波动且含权益资产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逐步推开,产品范围将进一步扩充。与其他三类产品相比,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弹性相对较高.风险养老基金收益面对众多的养老金融产品,究竟具有什么特性的产品会是居民偏好的呢?本次调研,我们考察了居民对养老金融产品在收益、期限和风险资产投资占比上的偏好.整体而言,居民更偏好收益能跑鼠通胀、最短持有期适中、权益中枢相对较低的养老金融产品.偏好的养老金融产品的特性G唯最短持有期适中权益中枢相对较低投资收益层面,41.9%的被调研者希望养老投资收益能到年化5%,近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