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4863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则摘要:作文教学必须设置具体的写作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写作活动,更好地促进写作任务的完成,进而实现写作素养的提高。根据我们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常见方法有基于教学现场设置情境、基于日常生活设置情境、基于虚拟事件设置情境、基于文本设置情境、基于想象设置情境等。设置作文教学的情境,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必须指向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能为教学过程的推进服务。关键词: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类型;原则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提倡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完成语言运用的任务。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到底怎么理解?阅读教学中是

2、否每篇课文、每个单元的教学都需要设置一个大的情境?这些问题讨论的空间很大,但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必须设置具体的写作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写作活动,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我们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始终坚持把写作任务置于写作情境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作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基本类型有:一、现场情境作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教学现场作为学生的写作情境,这是情境设置的一种基本方法。王安石伤仲永中的仲永能够“指物作诗立就其“指物作诗”就是以现场的某一个事物作为写作话题。于永正老师有一个经典课例就是以教学现场作为写作教学的情境。上课铃声响过之后,于老师故意没有进教室,而是让一位女教师走进教室告诉学生:“我是鼓楼区文

3、教局的老师,局长让我通知你们于老师,要他带着教学计划参加一个座谈会,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地点是文教局一楼会议室,请于老师按时到会,不要迟到。我还有别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师来了,请大家转告他,好吗?”这节课,于老师是利用教学现场巧妙设置了一个写作的情境,让大家根据现场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二.生活情境我们执教的背后的目光这节作文课就是这类情境。那是一个真实事件:一位母亲送儿子去海外读书,母亲一直把儿子送进国际航班的入口通道,目光始终追随着儿子的身影。即便儿子的身影早就看不到了,母亲的目光还是停留在入口处,似乎她的目光是能够拐弯和穿透的。但那高大帅气的20岁左右的儿子沉浸在出国留学的兴奋之中,没有回

4、过头来看母亲一眼。这个场景让人很是心酸,我们由此联想到很多类似的目光和场景。于是我们就把生活中的这个场景作为了一次作文课的写作情境,教学效果非常好。生活情境,有如古人的“即事”写作。“即事”是古人写作的重要取材方式,孟浩然有清明即事,白居易有闲游即事,解缙有藤州即事、萨都刺(元代诗人)有早发黄河即事,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问题,都堪称名篇,而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大量的诗作也都是“即事”取材。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活写作情境更具有“设置”性,即经过一定的筛选和加工,使之更具体、更集中、更具有典型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在生活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还要基于学生

5、写作的立场和作文教学的需要对生活场景进行提炼改造。否则,“故事”不适合学生,或者缺少触发点,不能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教学效果就很难保证。三、拟事情境拟事情境,也可以称之为模拟情境,就是假设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曾经执教过一节作文课记叙中的描写,就是假设如果你在教室里丢失了一个自己心爱的东西,你会怎么做;如果以此为材料写一篇作文,你会怎么写。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多次描写活动:丢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丢了东西之后的心情,试图找回东西的行为,与事件相关人的表现和态度。这些写作活动都是基于假设的丢东西的情境所进行的。特定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写的欲望和写的活动,也提出了写的具体要求,约束了写的形式。执教作文课议论

6、性材料的审题与立意也设置了一个在拟事情境中进行的写作活动。虚拟的情境是:“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快,一群人走则可以走得更远”是一句非洲格言,但对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应该选择一群人一起走,走得更远;但也有人主张应该一个人走,追求走得更快。校学生会准备以“一个人走还是一群人走”为主题组织一场辩论会。如果你参加这个辩论会,你会选择什么观点?准备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拟事情境或者模拟情境,必须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实际生活,用王宁老师的话说,就是“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的情境。目前语文教学情境设置的主要问题就是“假”,就是严重脱离生

7、活实际,设置一些不可能遇到的甚至是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可能存在的情境。四.文本情境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传统经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读写结合是一种文本情境的写作活动。我们知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都已经没有了写作教学的专门板块。这可以理解为,写作教学都应该融合在阅读和其他语文实践之中。这就使得文本情境的写作活动更加普遍。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设置文本情境组织写作活动,是很常见的做法。最典型的案例是写出事物的特别之处。鲍尔吉原野是一位深受中学师生欢迎的作家。他有一篇散文雪地贺卡,文章写的是作者和一个叫李小屹的小男孩之间,以及

8、他们两个人和一个雪人之间的一段非常美好的故事。文章曾经入选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笔者的教学是把学生带进文本,让他们以作者的角色和李小屹进行交往,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写作策略的选择,开展多次写作活动。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借用学生的习作设置写作情境,开展写作活动。课例记叙文故事情节的展开的写作情境是根据班级一位同学的习作满分设置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把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作为情境,分级让学生进行情节的续写,把学生带进“真实”的写作情境进行写作,引导他们思考和碰撞。写作活动基本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写作过程,是非常典型的文本情境。实践证明,学生兴趣浓厚,投入感很强,效果比较理想。自我提升和再度写作让观点更鲜

9、明用情节表达主题等课例都是借用文本设置情节开展教学的。也可以说,在我们提倡的共生写作教学中,文本情境是一个最基本的类型。五.想象情境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真实情境不仅仅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它既包含真实的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生活情境,也包括模拟的应该发生的情境,甚至包括想象的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境。它也是学生写作活动和作文教学的一种常见的情境。如199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19年浙江舟山中考作文题(以“研学”为话题,提供三个题目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是:你梦想过到海底、地心、月球等地方研学吗?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擂台赛)等。尽管这些都

10、只是作文命题,但都是通过设置想象的情境引导学生的写作活动。挑妈妈就是一个设置想象类情境的案例。先通过分享诗歌挑妈妈设置情境:如果每位同学也有挑妈妈的机会,你挑不挑?然后让同学们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以“我心中妈妈的样子”为中心写一段话描述自己想要的妈妈,或者自己妈妈的特征。再分组活动,制订方案,想象一下如何挑妈妈,挑到一个“最好妈妈”之后怎么办。最后以“挑妈妈”为题写一首小诗或者写一段话,并分享交流。这节课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写作情境都是通过想象设置的。想象类情境的设置,尽管不是真实存在的生活情境,但也有一个是否“真实”的问题,它的“真”主要表现在合理、合逻辑。合理,是指合情理;合逻辑,既指合生活

11、逻辑,也指合文学逻辑和审美逻辑。西游记是“不存在”、不真实的故事,但因为合理、合逻辑,所以大家都觉得是真实的。六、写作情境根据生活需要进行写作,这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一种体现;而根据特定的写作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我们知道,有人并不认同这样的“情境”是写作情境。事实上,人们的写作活动或者是出于自己的需要,或者是出于别人的需要,当然前者可以说是写作主体的主动需要,后者可以说是写作主体的被动需要。特别是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写作活动,具体的写作要求就是一种写作情境,甚至可以说考场作文的题目就是一种写作情境。执教议论文思路的展开,就是以2015年高考语文江苏

12、卷的作文题作为写作情境的。2015年江苏卷的作文题是:“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J我们的写作活动就是围绕“智慧”展开的,先让每个同学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智慧”的理解,然后把大家的理解进行归纳梳理,再对每组理解进行归纳概括,接着是对一些内涵丰富的句子进行分解,在这个过程中适当进行分析、讨论和引证。执教写出感受和认识的变化也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教学主要有四个环节:以“我最喜爱的”为题写作;(2)以“我曾经最喜爱的”为题写作;以“我还是最喜爱”为题写作;仍然以“我最喜爱的”为题写作。四个写作环

13、节都聚焦不同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生活,写出认识的变化。我们认为,不管设置什么样的作文教学情境,都应该坚持这样的基本原则:一、指向生活好的写作情境,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正确认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用生活激活自身写作,让写作服务于生活的写作意识。指向生活,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向“真实”。但什么是“真实”,几乎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不能说“客观存在的就是真实合理的假想当然也是真实的。正因为对“真实”理解的不一致,使得作文教学的情境设置呈现品质不齐的局面。比如下面两个写作情境,我们以为都是不真实的。1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播出中学生

14、最喜爱的美食,围绕中学生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的人物故事讲述中国各地中学生的美食生态。作为江西中学生的一员,请你向该栏目组推荐一道自己爱吃的江西美食,并为这道美食配上解说词。2 .如果你有一座时光博物馆,你想把什么放进去?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有几样难以割舍的物品,有几个珍藏至今的纪念品请选择你的珍藏品,向老师和同学讲述你和它的故事,不少于600字。第一个情境,看上去很贴近生活,但“中学生最喜爱的美食”“中学生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却是一个虚假的命题。从饮食的角度看,中学生并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群体,不用说全国的中学生,就是一个学校的中学生对美食的“美好追求”也是不一致的。还要用“具体

15、的人物故事讲述中国各地中学生的美食生态”,这就更假了。中学生美食的形成能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是美食的故事还是中学生的故事呢?即使有故事又是如何流传和形成的呢?如果有,大概也只是中学生喜欢美食的故事,而不是“中学生的美食生态”的故事。第二个情境,“如果你有一座时光博物馆”也是虚假的情境。时光博物馆是什么样的博物馆呢?它有什么价值和作用呢?什么样的人才会有博物馆呢?从命题看不出,至少我们说不清楚,或者想象不出。从命题角度看,如果删去“如果你有一座时光博物馆,你想把什么放进去”这句话,整个命题不受任何影响。这也就说明这样的虚拟情境是多余的,是虚假的,和学生的写作几乎没有关系。二.指向学生所谓指向学生,

16、就是要求写作情境的设置要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针对学生写作的问题,激发写作热情,激活写作思维,引导学生精神自省和自我审视,进而促进精神成长,实现写作育人的追求。当下语文教学有一股好“大”之风,作文教学的情境设置也存在着简单化地喜欢大生活、大事件、大场景的状况。比如某校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这样一道作文题: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了特别军事行动,大批俄罗斯士兵远离家乡奔赴乌克兰战场。请你以一个俄罗斯战士的身份在战场上给家中的亲人写一封信。我们想,从未经历过战火的初三学生除了胡编乱造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写作任务的,即使是年龄稍大的高三学生也无从下笔。因此,无论是真实或是拟真的情境都需要贴合学生的学

17、习和生活,切近学生的感情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出的要求也要切合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人从写作目的的角度把情境写作分为两类:一是侧重写作主体自我表达的倾诉式的写作;一是侧重特定场合的交互表达。我们以为,这样的分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情境的设置和写作的指向,都应该是学生这个主体,应该适合他们的身份,尤其是作为作文训练的作文教学,情境设置一定要针对学生写作中的具体问题和思想成长的特点,通过具体情境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通过具体任务激活他们的写作思维,引导他们的人生追求和成长。三、指向写作毫无疑问,写作情境的设置都是为学生的写作活动服务的,也是为教师的写作教学服务的。也就是说,设置写作情境是为

18、了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促进写作任务的完成;而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则是为了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素养。而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基本要素就是能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表达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设置写作情境时,要强化表达意识、能力意识和文体意识,要有具体明确的写作要求和评价指标。从写作的基本要素和学生实施写作活动的角度看,还必须要有明确的写作话题、写作目的、主体角色和隐含的读者对象;一般来说,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写作支撑。否则,即使设置了所谓的情境,哪怕很真实,也意义不大,甚至是毫无价值的。有位教师,上课铃声已经响了十几分钟,却故意不进教室;在教室变得乱哄哄、学生纷纷猜测老师没有出现

19、的原因时,才假装急匆匆地走进教室;然后什么话也不说,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老师迟到之后”便要求学生写作。这位教师的做法看起来和于永正老师的非常相似,其实有着质的区别。不仅情境的设置非常做作,很容易给学生表演作假的印象,而且缺少明确的写作指向,是典型的无目的的写作教学。再如下面这道中考作文题,虽然也是一道情境作文题,但因为缺少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便不能发挥训练写作能力或者考查写作能力的作用。学校要求同学们将社会实践活动等材料上传到“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上,初三学生王晓阳正准备自己动手上传,妈妈却说:“听说这些材料关系到中考录取,很重要的。这些事还是要你爸爸替你做,这样我们会更放心一些上面的材料

20、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题目的材料说的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应该说情境是真实的。但要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却不得而知,写作要求和表达对象都不明确,或者说写作要求和评价标准都和这里的情境没有关系。从考查的角度看,考查什么样的写作能力不清楚;从训练的角度看,训练什么样的写作能力也不清楚。这就势必影响它的命题价值和教学价值。四.指向教学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作文教学的情境设置,而不是作文命题的情境设置。这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和高度的一致性,但又是两个不同的话题和范畴。前面的三个“指向”,某种意义上和作文命题的情境设置是基本一致的,而这里则

21、是强调作文教学情境设置和作文命题情境设置的不同之处。尽管基于一道作文题设计一节作文课,一节作文课常常用一道作文题来支撑,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常态,但一道作文题和一节作文课毕竟不是一回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一道作文题,只要考虑适合学生写作就行;而一节作文课,更多的是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和学会写。这就要求作文教学的情境设置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教,要充分体现教学的价值。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挑妈妈,作为一道作文题,我们只要用几句话把情境交代清楚就行了。而作为一节作文课,我们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拟定适合的教学目标,合理组织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设计适当的写作任务和评价方案,预设学习错误的发生和纠正办法。作为一节作文课的教学,并不把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作为主要目的,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写这类文章的常见问题,提高他们写作这类文章的基本能力。比如“挑妈妈”的写作,会有学生认为自己的妈妈很好,所以不愿意挑;而很多学生挑妈妈是认为妈妈有缺点,想挑一个妈妈把现在的妈妈换掉。有的学生不能跳出对自己妈妈的描写去展开想象,有的学生则胡编乱造,信口开河。这些问题都必须高度关注,并通过教学活动加以解决。作文教学的情境设置有非常大的选择空间,甚至可以说有无限的可能,经过大家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新形式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