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5386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考试答案三1、单选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为()A.斑丘疹B.玫瑰疹C.尊麻疹D.疱疹E.出血疹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伤寒患者的典型皮疹为玫瑰疹,以胸、腹部多见,一般在10个(江南博哥)以下,可分批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为出血疹,是其血管损伤的一种表现,以腋下、胸背部最为突出,常呈搔抓样或条索状。2、单选伤寒的皮疹特点为()A.斑丘疹B.玫瑰疹C.尊麻疹D.疱疹E.出血疹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伤寒患者的典型皮疹为玫瑰疹,以胸、腹部多见,一般在10个以下,可分批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为出血疹,是其血管损伤的一种表现,以腋下、胸背部最为突出,常呈搔抓样或条索状。3、

2、单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疹为()A.斑丘疹B.玫瑰疹C.等麻疹D.疱疹E.出血疹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伤寒患者的典型皮疹为玫瑰疹,以胸、腹部多见,一般在10个以下,可分批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为出血疹,是其血管损伤的一种表现,以腋下、胸背部最为突出,常呈搔抓样或条索状。4、单选灭活甲型肝炎病毒的最低温度条件是OA. 60,4小时B. 60,2小时C. 1000C,10分钟D. 1000C,5分钟E. 100,3分钟正确答案:D5、单选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多出现在病程的OA.第13日B.第24日C.第46日D.第48日E.第58日正确答案:C6、单选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OA.飞沫传播B

3、.粪-口传播C.血液传播为主D.虫媒传播E.垂直传播正确答案:C7、单选患者,男性,30岁,6天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查:T39.5oC,P75次/分,胸部可见3个皮疹,压之褪色,诊断为伤寒。为减轻病人的腹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OA.停食产气类食物B.肛管排气C.补钾D.松节油腹部热敷E.给予新斯的明正确答案:E8、单选慢性细菌性痢疾是指病程超过OA.1周B.2周C.3周D.1个月E.2个月正确答案:E9、单选属于伤寒典型表现的是OA.呼吸衰竭B.循环衰竭C.头痛、腰痛、眼眶痛D.皮肤淤点、淤斑E.相对缓脉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属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典型表现的是皮肤淤点、淤斑。属于伤寒典型表

4、现的是相对缓脉,呼吸衰竭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常见,循环衰竭可发生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头痛、腰痛、眼眶痛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较常见。10、单选根据2004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我国法定传染病应分为OA甲类2种,B.甲类2种,C.甲类2种,D.甲类3种,E.甲类2种,正确答案:E乙类22种乙类11种,乙类22种,乙类22种,乙类25种,丙类22种丙类11种丙类10种丙类10种IK单选患者,女性,18岁,在街边进食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以细菌性痢疾收入院。下列各项饮食护理,不恰当的是()A.少量多餐B.少纤维饮食C.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补充能量D.忌食生冷E.忌食刺激性食物正

5、确答案:C12、单选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OA.飞沫传播B.粪-口传播C.血液传播D.虫媒传播E.垂直传播正确答案:B13、单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预防措施是()A.防蚊、灭蚊B.防鼠、灭鼠C.加强个人卫生D.疫苗接种E.预防服药正确答案:A14、单选患者,男性,20岁,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有食欲下降,大便干燥,轻度腹胀。查体:T39.20C,P8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常规示WBC2.4X109/1.,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7%,肥达反应:01:160,H1:320,诊断为伤寒。此时病人宜采取的饮食护理措施是()A.禁食B.减少餐次C.少量多餐D.可进食

6、牛奶、豆浆等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E.进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饮食正确答案:C15、单选患者,男性,28岁,农民,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院医疗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5.9C,血压85.5kPa,脉搏128次/分,呼吸40次/分,皮肤黏膜湿冷,肢端发绢,全身散在多个出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肾区叩击痛明显。此时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OA.嘱病人平卧位休息B.记24小时出入量C.给予抗感染治疗D.给予镇静剂E.血液透析正确答案:E16、单选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OA.加强犬的管理B.加强猪的管理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接种E.预防服药正确答案:C17、单症患者,男性,34

7、岁,公司经理。1个月前出现低热,伴乏力、纳差,因工作繁忙未诊治,近1周以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不思饮食,食后即吐,查体:T37.2oC,重病容,皮肤重度黄染,并可见多处淤斑,腹水征(+),被诊断为亚急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第2天出现发热、腹痛,体温在38.539.5C之间,全腹压痛及反跳痛。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OA.腹部B型超声B.X线检查C.腹水常规检查D.腹水的细菌培养E.血培养正确答案:C18、单选患者,男性,34岁,1周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等不适,自服退热剂,无明显效果。查体:T39.80C,P76次/分,胸部可见3个2mm左右的皮疹,压之褪色,诊断为伤寒。此时病人不会出现的是()A

8、.肝肿大B.意识障碍C.听力减退D.中毒性肝炎E.再燃正确答案:E19、单选患者,男性,26岁。近3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出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数十次稀便,体重明显下降达IOkg,3年前在国外居住期间,因手术而输血400ml,术后无特殊反应。病人担心会传染给妻子,但妻子的相关检查正常。下列宣教中正确的是OA.妻子不会被传染B.实行分餐制C.避免皮肤接触D.性生活时带安全套E.避免与之接吻正确答案:D20、单选普通型流脑的临床经过及分期是OA.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B.前驱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C.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D.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E.前驱期、

9、脑膜炎期、恢复期正确答案:C21、单选患者,女性,45岁,以流行性乙型脑炎入院。查体:T39.6oC,P122次/分,BP13575mmHg,R35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射迟钝,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经救治无效死亡。该病人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A.高热B.脑水肿C.脑疝D.中枢性呼吸衰竭E.肺内感染正确答案:D22、单选患者,男性,34岁,公司经理。1个月前出现低热,伴乏力、纳差,因工作繁忙未诊治,近1周以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不思饮食,食后即吐,查体:T37.2oC,重病容,皮肤重度黄染,并可见多处淤斑,腹水征(),被诊断为亚急型重型肝炎。下列药物中,不宜选用的是OA.

10、青霉素B.四环素C.头抱曲松D.头抱他咤E.环丙沙星正确答案:B23、单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的细胞是OA.单核细胞B.神经胶质细胞CB淋巴细胞D. CD+4T淋巴细胞E. NK细胞正确答案:D24、单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预防措施是()A.加强犬的管理B.加强猪的管理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接种E.预防服药正确答案:D25、单选一位28岁孕妇,无自觉不适症状,孕期常规检查发现A1.T30U/1.、HBsAg(+)、HBeAg(+),对其新生儿宜采取的措施是OA.出生后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B.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C.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D.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

11、蛋白及乙肝疫苗E.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半年内注射乙肝疫苗正确答案:D26、单选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预防措施是OA.防蚊、灭蚊B.防鼠、灭鼠C.加强个人卫生D.疫苗接种E.预防服药正确答案:B27、单选新生儿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OA.飞沫传播B.粪-口传播C.血液传播为主D.虫媒传播E.垂直传播正确答案:E28、单速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A.防鼠、灭鼠B.防蛾、灭蛾C.加强个人防护D.疫苗接种E.加强食品卫生正确答案:A29、单选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OA.飞沫传播B.消化道传播C.虫媒传播D.直接接触传播E.血液传播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伤寒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染水、食物,日常接触和苍蝇、螳螂等媒介而传播。30、单选患者,男性,12岁,发热、头痛2天入院。T39.5oC,BP100/70mmHg,呼吸规整,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克氏征(+),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程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绢、皮肤呈花斑状、脉搏细速、血压测不出,对该病人的处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OA.立即给病人吸氧B.立即建立静脉通路C.给病人保暖D.遵医嘱大量补液E.病人平卧位休息正确答案: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