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5387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13.020.10CCSZ04标准T/CSES1282023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TechnicaIspecificationforidentificationofcarbonemissionreductionofcomprehensiverenovationprojectsofpubIicbuiIdings202372-20实旅2023-12-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目次前言2I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35一般规定36碳减排量认定47监测及数据质量管理148碳减排量认定报告的编制17附录A18附录B21附录C22参考文献23,I1刖5本文

2、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有关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环境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窕院有限公司、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诺蒂奇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博优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德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丰调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克而瑞

3、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容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苏州大学、亚测(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协会数字科技地产分会、中冶检测认证(上海)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耿靖、李想、魏玉剑、郭斌、潘为箴、范泽云、方力、孙大明、宋鹏程、陈斐、钱军、王定平、马晶晶、寿宗奇、张利鸣、张斌、李永基、褚庆祥、张兆娟、孙永康、王铁楠、张颖、冒勤、胡静、金颖、沈景华、方峰、李波、金立赞。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建筑综合

4、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的基本要求、般规定、碳减排量认定等。本文件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开展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所产生的建筑运行阶段碳减排量认定,其他类型建筑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52-2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T2589-202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33760-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通用要求GB/T42340-2023生态

5、系统评估生态系统格局与质量评价方法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801-201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1161-2016民用建筑能耗标准ISO14064-1:2018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14064-2:2019温室气体第2部分:项目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公共建筑publicbuilding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GB50352-2019,定义2.0.313.2综合性减碳改造wholesystemcarbonred

6、uctionretrofitting对建筑围护结构、供用能设备(系统)和生态碳汇系统进行减碳技术改造,或者对建筑内多个供用能设备(系统)进行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等减碳技术改造的活动。3.3项目边界projectboundary实施综合性降碳改造项目所影响的建筑或各供用能设备(系统)的范围和地理位置边界。3.4基准线情景baselinescenario用来提供参考的,在不实施项目的情景下可能发生的假定情景。GB/T33760-2017,定义3.43.5碳减排量carbonemissionreduction经计算得到的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与基准线情景的碳排放量相比较的减少量。IISO1

7、4064-2:2019,2.7,有修改3.6基准期baselineperiod用以比较和确定项目碳减排量的,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实施前的时间段。3.7项目期projectperiod用以比较和确定项目碳减排量的,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实施后的时间段。3.8计入期creditingperiod计算项目情景相对于基准线情景产生的碳减排量的时间区间。3.9账单分析法billanalysismethod通过收集能源消费账单、计量表的表计数据,分析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前后项目边界内建筑供用能设备(系统)的能耗量以确定碳减排量的方法。3.10关键参数keyparameters决定公共建筑供用能设备(系统)运行能耗的

8、主要参数。3.11关键参数法keyparametermethod以改造前后现场检测得到的关键参数值为依据,计算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前后项目边界内建筑供用能设备(系统)的能耗量以确定碳减排量的方法。3.12碳库carbonpool在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存储碳的部分。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碳库。3.13碳汇carbonsink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3.14生物量biomass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GB/T42340-2023,定义3.7,有修改3.15供暖度日数h

9、eatingdegreeday公共建筑供暖系统运行时间内,当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C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18C的差值度数乘以1天,所得出的乘积累加值,其单位为3.16空调度日数coolingdegreeday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时间内,当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C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269的差值度数乘以1天,所得出的乘积累加值,其单位为Cd4基本要求4.1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项目除应符合本文件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相关标准与规定。4.2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应在保证室内适宜环境的基础上,降低建筑的能源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量,改造后的建筑室内环境指标应满足改造设

10、计要求。4.3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后应按照国家相关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导则对项目边界内建筑或相关供用能设备(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功能不受影响。4.4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宜优先使用投入少见效快的改造措施,或通过合理的调节,改变不合理的运行管理方式,提高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5一般规定5.1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项目基准期和项目期应符合以下规定:a)基准期和项目期般以1年为一个单位长度;b)基准期和项目期时间长度至少应包含供用能设备(系统)或建筑的1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c)基准期和项目期的时间长度应保持一致。5.2 项目碳减排量应当产生于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22日)之后。5.

11、3 项目计入期宜采用七年一更新的方式,最多可申请三个计入期,每个计入期结束需对基准线情景的适用性和排放因子的计和等内容进行认定更新。5.4 碳减排量认定时,当影响供用能设备(系统)能耗的建筑使用量、建筑使用时长、人均建筑面积等主要影响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应以项目期内的运行工况为标准工况,对基准期排放量进行修正。5.5 公共建筑基准期碳排放量的修正应按建筑类型对非减碳改造措施引起总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修正,保证建筑在基准期和项目期的运行条件基本一致。5.6 碳减排量认定方法应优先采用账单分析法。采用账单分析法进行碳减排量认定时,应确保在减碳改造前后具备至少1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下的逐月计量账单

12、数据,计量账单数据应完整准确。5.7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确实无法采取账单分析法进行碳减排量认定时,可采用关键参数法进行碳减排量认定:a)无法获得减碳改造前后至少1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下的计量账单数据;b)对某一设备(系统)进行减碳改造且需要认定碳减排量,但该设备(系统)与其他设备(系统)没有分开计量:C)其他无法采用计量账单数据为依据确定碳减排量的情形。5.8 对于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项目,可等同采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NovA!项目发布的建筑节能量计算方法,使用基于该计算方法的评估、监测、报告和验证的软件工具(例如新加坡建设局开发的超低能耗建筑枢纽中的一系列软件工具)来进行碳减排量的认定。I注1:

13、本文件中的碳减排量认定方法已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NovA!项目发布的建筑节能量计算方法的认可,双方拟开展认定结果互认工作。6碳减排量认定6.1概述6. 1.1本文件中的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包括对建筑围护结构、供用能设备(系统)和生态碳汇系统进行的单项或多项减碳技术改造,不涉及对既有建筑的扩建行为及对既有建筑功能的改变行为。6.1.2碳减排量认定内容主要包括:a)边界及排放源识别;b)项目活动及基准线情景确定;c)额外性论证;d)碳减排量计算:e)监测及数据质量管理;f)碳减排量认定报告的编制。1.2 项目边界、排放源及碳库识别项目边界包括既有公共建筑物理和地理边界内的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

14、热水系统、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炊事用能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内的设备设施和生态碳汇系统内的生物量。其中,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不包含分散充电设施。目前常见的公共建筑领域相关减碳改造技术或措施及其对应产生减排效果的用能系统列表见本文件附录B。对于在公共建筑内部其他系统开展的改造项目,如果对上述系统同样实现减排效果,也可以包括在项目边界内。项目边界内所包括的排放源和气体类型如下表所示:表1项目边界内所包括的排放源和气体类型排放源气体是否包括说明理由/解释基准线改造前,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及电梯系统运行过程中消耗电力CO2是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改造前,供

15、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及炊事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化石能源燃烧CO2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CH4否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中CHj占的比例很小。在计算基准线排放时的燃料消耗中忽略CHJ排放是保守的。NiO否保守地忽略该温室气体排放由于安装光伏项目被替代的区域电网的化石燃料火电厂CO2是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项目活动改造后,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及电梯系统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电力CO2是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改造后,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及炊事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化石能源燃烧CO2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CH4否保守地忽略该温室气体

16、排放N2O否保守地忽略该温室气体排放项目边界内所包含的碳库如下表所示。表2项目边界内所包括的碳库碳库是否包括理由或解释地上生物量是项目活动产生的主要碳库地下生物量是项目活动产生的主要碳库枯死木否保守地忽略该碳库枯落物否保守地忽略该碳库土壤有机碳否保守地忽略该碳库木产品否保守地忽略该碳库注2:出于保守性原则,仅包含乔木和灌木植物的碳库。1.3 温室气体种类确定本文件涉及的温室气体种类仅指二氧化碳(CO2)。1.4 项目类型及基准线情景确定表3给出了在目前技术水平下可能存在的项目类型及基准线情景。表3项目类型及基准线情景项目类型基准线情景改造项目维持改造前的运行状态新增设施该地区公共建筑采用的常规

17、技术6.5额外性应采用最新版本的“小规模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活动额外性论证工具”论证项目额外性,说明本项目至少面临以下障碍中的一个:a)投资障碍:资金投入上较本项目更低的项目活动会导致更高的项目排放;b)技术障碍:若是采用技术水平更低的方案,项目活动会面临较少的风险或是更低的新技术市场份额,从而会导致更高的项目排放;C)普遍实践障碍:普遍实践或现有政策会导致项目采用更高排放的技术;d)其他障碍:项目业主可以确定的其他障碍,比如信息障碍、资源障碍、资金来源障碍、管理障碍等,这些障碍会导致同类项目活动更倾向于选择排放高的方案。1.6 碳减排量计算6. 6.1概述采用账单分析法计算第y年因减碳

18、改造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时,应按式(1)计算:=/:,Xk-PE、+ER七“、-+ERig.,-1.Et式中:ERy第y年的项目碳减排量(tC2);BEy第),年的基准期排放量(tCO2);k第y年的基准期排放量非气象修正系数;PEy第y年的项目期排放量(IeO2);ER老女W第y年光伏发电系统的碳减排量(tCO2);ERy第y年生态碳汇系统的固碳量(tC02);1.Ey第),年的泄漏(tCO2)。7. 6.2基准期排放量计算基准期排放量包括公共建筑内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电梯系统及炊事用能系统用能产生的C02总排放量。采用账单分析法计算第y年基准期排放量时

19、,应按式(2)计算:BEy=BEMJf+85-+M优而心+BKMMK*r+幽“3(2)式中:BE一一第),年供暧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ICO2):BE小叱谪,y一一第),年通风空调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tCO2);BE生活燃术.y第y年生活热水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tCCh):BE供近与施座照的第y年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tC02);BE电梯条统第y年电梯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tCCh);BE炊一一第y年炊事用能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tCCh)。第3年供暖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按照公式(3)计算,:1t,l,f(xH1,1X,匕3)X、3;式中:ECB1.供殿N一一第y年供暖系统在基准期化石能

20、源/的能耗量(GJ);ECB1.fftag.elec,y第了年供暖系统在基准期的电力消耗量(MWh);EFi化石能源i的排放因子(tCO2GJ);CG化石能源/的含碳量(tC/GJ);Ctr化石能源i的碳氧化率();44/12碳与二氧化碳的转换因子;EFelec电力排放因子(tCCh/MWh)4;B1.基准线;i一一化石能源种类:B供睬供暖系统气象修正系数工注3: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碳减排量纳入供暖系统进行计算;注4:电力排放因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最新版“减排项目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进行计算,下同;注5:供暖系统气象修正系数计算方法见本文件第667.1条。第年通风空调系

21、统的基准期排放量按照公式(4)计算:82“My=EG-MWfcjXEF加X%/式中:ECB1.Uf.elec.y第年通风空调系统在基准期的电力消耗量(MWh);B婕风空评一一通风空调系统气象修正系数注6:通风空调系统气象修正系数计算方法见本文件第667.2条。第)年生活热水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按照公式(5)计算:BE-oZ,RMW3xmx,xH2+E产CKWr-XbF式中:ECbl一一第y年生活热水系统在基准期化石能源i的能耗量(GJ):ECB1.,生必热水,eg第y年生活热水系统在基准期的电力消耗量(MWh)O第),年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按照公式(6)计算:Mr=2ECfi1.v

22、4,4r-FfaXEF.ECmSWMf山5.XWFCXFF.(7)cW3乙”加式中:ECbl,电梯黍拽Qyy第y年电梯系统在基准期的电力消耗量(MWh)O第1年炊事用能系统的基准期排放量按照公式(8)计算:(8)、的CyECA依卡周3xEFI+EC.1.优SXyXEF3式中:ECBwg-第N年炊事用能系统在基准期化石能源i的能耗量(GJ);ECbl求M腌”,)-第y年炊事用能系统在基准期的电力消耗量(MWh)。6.6.3项目期排放量计算项目期排放量包括在开展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后,公共建筑内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电梯系统及炊事用能系统用能产生的CO2总排放量

23、。采用账单分析法计算第y年项目期排放量时,应按式(9)计算:P%=PEMTjPE.y丫PEFjf4y+P*M!电-小+0优的小(9)式中:PEffl鳗,、第y年供暖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tCCh);PE通/空咻y第),年通风空调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tCO2);PE生明水方第),年生活热水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tC02);PE供髭电与猴糜懿明第y年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tC6);PE也懂秦线.y第y年电梯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ICO2):PE炊事用瀛、一一第),年炊事用能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tCO2)0第F年供暖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按照公式(10)计算:PEMy=VECnJUgCGXalX

24、44/12+ECHaU“xEF*t(10)式中:ECpjMi.y第),年供暖系统在项目期化石能源i的能耗量(GJ);ECpJ.f/igg.elec.y第年供暖系统在项目期的电力消耗量(MWh);PJ一项目期。第),年通风空调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按照公式(11)计算,PE8&=匕CplY(,国MYXE,3(11)式中:ECpjms第年通风空调系统在项目期的电力消耗量(MWh)。第),年生活热水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按照公式(12)计算:PE叁中皿XECWxCGflrx/12+WEcrl3CJXEFM(12)式中:ECi生活热水.讣一一第y年生活热水系统在项目期化石能源i的能耗量(GJ);ECpj.fi

25、0,elec.y第年生活热水系统在项目期的电力消耗量(MWh)第),年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的项目期排放量按照公式(13)计算:P6*.,2、X匕+EC.用UKJrXEF.X。5)式中:ECpj,炊事用虬、一一第),年炊事用能系统在项目期化石能源i的能耗量(GJ);ECpl炊事联S第y年炊事用能系统在项目期的电力消耗量(MWh)。6. 6.4光伏发电系统磔减排量计算第),年光伏发电系统碳减排量按照公式(16)计算:曲曲蕾亚-PE-(,6)式中:BE光伏发电,第y年光伏发电系统在基准期的排放量(Q2);PE光伏发、第y年光伏发电系统在项目期的排放量CtCO2)0第)年光伏发电系统在基准期的排放量按

26、照公式(17)计算:BE、,=八。F(17)式中:ECB1.光伏发电.一一由于项目活动的实施,第),年光伏发电系统提供给电网的净电量(MWh);EFGridXM.y第),年区域电网发电CO2排放因子(ICC)2,MWh)。第y年建筑所在区域的区域电网发电CO2排放因子按照公式(18)计算:EFcracuy=EFOUYX0.75+EFWYX0.25(18)式中:EFoM,y第),年项目所在电力系统的简单电量边际排放因子(tC02MWh);EFlis1.y第y年项目所在电力系统的容量边际排放因子(ICO2MWh)。第),年光伏发电系统在项目期的排放量按照公式(19)计算:PEnxwy=O(19)式

27、中:PE光伏发电第y年光伏发电系统在项目期的排放量(ICO2。6.6.5生态碳汇系统固碳量计算第),年生态碳汇系统固碳量按照公式(20)计算:ERX5FPRXjY-BRXj(20)式中:PR5第y年生态碳汇系统在项目期的固碳量(tCO2);BRo一一第y年生态碳汇系统在基准期的固碳量(ICO2)。第),年生态碳汇系统在基准期的固碳量按照公式(21)计算,BRX,EBRrxy+BRXY(21)式中:BR方木.丫第y年乔木生物质在基准期的固碳量(tCOz);BR海4一第),年灌木生物质在基准期的固碳量(tCOz)。第.y年乔木生物质在基准期的固碳量按照公式(22)计算:44/12x3-JjC匕(2

28、2)J式中:B乔木心一一第),年基准期种植的乔木树种/的生物量(Idm);CF今木J乔木树种)的碳含量(tC(tdm.);j树种。第),年种植乔木树种/的生物量按照公式(23)计算:8=V,XDXBEF.(1R-)(23)式中:Y东木j,y第y年种植的乔木树种j的活立木蓄积量(m3)。我CJ乔木树种/的基本木材密度(t.d.m.m3);BEF乔Ki乔木树种)的生物量扩展因子;R乔木j木树种)的根冠比。第)年灌木生物质在基准期的固碳量按照公式(24)计算,BRexy=4412XAY,XYXCF+x(1+RX)XBgr,xv(24)式中:Abl速木,y第y年基准期种植灌木的面积(ha):CF激木第

29、),年的灌木碳含量(tC),0.47;R漆木-灌木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之比,0.40;BB1.海松-第y年基准期平均每公顷灌木的地上生物量(t.d.m.hal)o第),年平均每公顷灌木的地上生物量按照公式(25)计算:。=BDRSFXBACCB1.jrMy(25)式中:BDRS,一一灌木盖度为1.0时的平均每公顷灌木地上生物量,与项目实施区域的平均每公顷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比值,0.10;B乔木一一项目实施区域的平均每公顷森林地上生物量(t.d.m.ha-):CCB一一第y年基准期的灌木盖度,以小数表示。第),年生态碳汇系统的项目期的固碳量按照公式(26)计算:叫J=PN+P%j(26)式中:

30、PR乔&y一一第y年乔木生物质在项目期的固碳量(tCO2);PR海松一一第),年灌木生物质在项目期的固碳量(tCO2)。第J年乔木生物质在项目期的固碳量按照公式(27)计算:PRiU-4122乙/Xe)i第y年灌木生物质在项目期的固碳量按照公式(28)计算:PR7=44/12XAmYCJax(1+R.Jx,(28)式中:APj.灌木,y第y年项目期的种植灌木的面积(ha);BP,”,一一第),年项目期的平均每公顷灌木的地上生物量(t.d.m.ha1)。第),年项目期的平均每公顷灌木的地上生物量按照公式(29)计算:BW=BDR”B”XCC(29)式中:CCPJ,灌木,y一一第),年项目期的灌木

31、盖度,以小数表示。如果Cc、数据没有实测,也可采用本文件附录C提供的缺省值进行计算。6.6.6泄漏当被替代的设备转移到其他项目活动中时,应考虑泄漏,根据ISOI4064计算泄漏排放量。6.6.7基准期排放量修正6. 6.7.1供暖系统气象修正系数计算因气象条件变化对公共建筑供暖系统能耗量产生影响,应采用供暖系统气象修正系数对供暖系统基准期能耗量进行单独修正。供暖系统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0)计算:0。尸八(30)上1.HDDgIl式中:HDDPO一一第y年项目期内公共建筑供暖度日数CCd);HDDe1.y第y年基准期内公共建筑供暖度日数(Cd)。6. 6.7.2通风空调系统气象修正系数计算因

32、气象条件变化对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能耗量产生影响,应采用通风空调系统气象修正系数对通风空调系统基准期能耗量进行单独修正。通风空调系统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1)计算:C(三)DDrh(31)P羯=C(三)DDbly式中:C(三)DDpjy第),年项目期内公共建筑空调(供暖)度日数dCd);C(三)DDB1.y一一第),年基准期内公共建筑空调(供暖)度Fl数(Cd)。6. 6.7.3非气象修正系数计算因公共建筑运行条件或使用强度变化对建筑整体碳排放量产生影响,当建筑主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变化超过5%时,应采用非气象修正系数对公共建筑整体基准期碳排放量进行修正。根据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

33、-2016,对于办公建筑,采用使用时间和人员密度计算办公建筑基准期排放量非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2)计算:k=yly7(32)式中:Yi一一办公建筑使用时间修正系数;Y2一一办公建筑人员密度修正系数。办公建筑使用时间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3)计算r=03+0.7i(33)式中:Tpj办公建筑年项目期内的使用时间(三);Tbl一一办公建筑年基准期内的使用时间(三)。办公建筑人员密度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4)计算:l=0.7+0.3三(34)式中:Sbl办公建筑基准期内的人均建筑面积(m2/人);Spj办公建筑项目期内的人均建筑面积(m2/人)。对于旅馆建筑,采用入住率和客房区面积比例计算旅馆建筑

34、基准期排放量非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5)计算:k=dX。,(35)式中:一一旅馆建筑入住率修正系数;2一一旅馆建筑建筑客房区面积比例修正系数。旅馆建筑入住率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6)计算:l=0.4+0.(36)式中:Hpj一旅馆建筑项目期内年平均客房入住率();Hbl旅馆建筑年基准期内的年平均客房入住率()。旅馆建筑人员密度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7)计算:%=05+0.5萼(37)式中:RB1.一一旅馆建筑基准期内的客房区域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Rpj旅馆建筑项目期内客房区域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对于商场建筑,采用使用时间计算商场建筑基准期排放量非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8)计算:

35、k=0.3+0.7旦(38)式中:Tpj商场建筑项目期内年使用时间(三);Tbl一一商场建筑基准期内的使用时间(三)。(39)对于医院门诊建筑,采用人均建筑面积7计算医院门诊建筑基准期排放量非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39)计算:k0.7+0.3/式中:SB1.一一医院门诊建筑基准期内的人均建筑面积(m2/人);Spj一一医院门诊建筑项目期内的人均建筑面积(m2/人)。注7:人均建筑面积为门诊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人员数的比值。其中,实际使用人数为门诊量与医护工作人员排班量之和。对于医院住院建筑,采用年均使用率计算医院住院建筑基准期排放量非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40)计算:=0.40.6-7(40

36、)tf式中:Upj医院住院建筑项目期内年均使用率();UB1.一一医院住院建筑基准期内的年均使用率()。对于中小学建筑,采用人时数计算中小学建筑基准期排放量非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计算:U=Z2(41)Mm式中:Mpj中小学校建筑项目期内年均人时数(Ph);Mbl中小学校建筑基准期内的年均人时数(Ph)。对于大学建筑,采用实际功能空间使用面积计算大学建筑基准期排放量非气象修正系数,按照公式(42)计算:lt=%(42)式中:Apj-大学建筑项目期内实际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Abl大学建筑基准期内的实际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7监测及数据质量管理7.1 监测计划制定及数据监测项目碳减排量

37、认定的监测程序制定应按照GB/T33760-2017中5.IO部分执行。需要监测的数据及要求详见表4,需要事先确定的数据及要求详见表5。监测所采集的所有数据都应存为电子文件或纸质文档,并在项目期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测量仪器/表的质量与准确度应满足国家仪器仪表计量检定对应参数的要求,定期检定和校准,检定和校准机构应具有测量仪器/表检定资质。检定和校准相关要求应依照国家相关计量检定规程执行。在项目实施中,项目业主应按规范实施监测准则和程序,通过各类测量仪器/表的监测获得碳排放数据,记录、汇编和分析有关数据,并对数据存档,保证测量管理体系符合质量和规范要求。表4需要监测的数据及要求数据/参数单位描

38、述来源测量程序(如果有)监测频率FQt或IOINm3化石能源i的能耗量能源采购收据或账单-连续监测NCV.GJZt或G川O4Nm3化石能源i的低位发热量数据来源为(按优先顺序排列):项目特定数据、本文件附录缺省值数据、国家特定数据、IpCC默认值。只有在国家或项目的特定数据不可用或难以获得时才可采用IpCC默认值。-如果事前测量:至少每六个月测定一次如果采用缺省值:每年审核数据是否恰当。CC1lCGJ化石能源i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数据来源为(按优先顺序排列):项目特定数据、本文件附录缺省值数据、国家特定数据、IPeC默认值。只有在国家或项目的特定数据不可用或难以获得时才可采用IPCC默认值。-如果

39、事前测量:至少每六个月测定一次如果采用缺省值:每年审核数据是否恰当。fft%第i种能源的碳氧化率数据来源为(按优先顺序排列):项目特定数据、本文件附录缺省值数据、国家特定数据、IPCC默认值。只有在国家或项目的特定数据不可用或难以获得时才可采用IPCC默认值。-如果事前测量:至少每六个月测定一次如果采用缺省值:每年审核数据是否恰当。Th建筑年项目期内的使用时间项目特定数据-连续监测SnW人建筑人均建筑面积项目特定数据-连续监测H%旅馆建筑项目期内年平均客房入住率项目特定数据-连续监测R%旅馆建筑客房区域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项目特定数据-连续监测U%医院住院建筑年均使用率项目特定数据-连续监测M

40、P.h中小学校建筑年均人时数项目特定数据-连续监测An大学建筑实际功能空间使用面积项目特定数据-连续监测表5需要事先确定的数据及要求数据/参数单位描述来源测量程序(如果有)EF.tCOGJ化石能源i的排放因子测量系统与供用能设备的燃料类型及燃料消耗量。与低位发热量和CCh排放因子相乘,计算出消耗燃料时的CO?排放量。-tCOMWh全国电网平均电力排放因子数据来源为(按优先顺序排列):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环办气候(2022)111号)-(CO2ZMWh第、,年项目所在电力系统的简单电量边标排放因子最新减排项目中

41、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tCO2MWh第y年项目所在电力系统的容量边际排放因子最新减排项目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CXtC(t.d.m.),乔木树种/的碳含量数据来源为(按优先顺序排列):项目参与方测定的当地相关树种的参数、现有的、公开发表的、当地或相似生态条件下的数据、省级的数据、本文件附录A参考值。-Rmeej-乔木树种/的根冠比数据来源为(按优先顺序排列):项目参与方测定的当地相关树种的参数、现有的、公开发表的、当地或相似生态条件下的数据、省级的数据、本文件附录A参考值。-Dmeejl.d.m.m5乔木树种/的基本木材密度数据来源为(按优先顺序排列):项目参与方测定的当地相关树种的

42、参数、现有的、公开发表的、当地或相似生态条件下的数据、省级的数据、本文件附录A参考值-BEFrreej-乔木树种j的生物量扩展因子数据来源为(按优先顺序排列):项目参与方测定的当地相关树种的参数、现有的、公开发表的、当地或相似生态条件卜的数据、省级的数据、本文件附录A参考值-7.2 数据质量管理应建立和应用数据质量管理程序,对与项目和基准线情景有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不确定性进行评价。在对碳减排量进行计算时,宜尽可能减少不确定性。排放因子及燃料低位发热量应采用国家公布的或主管部门认可的相关数据,监测数据和参数选用企业实际测量值时通常具有较小的不确定性。其他数据质量管理要求按照GB/T3

43、3760-2017中5.11执行。8碳减排量认定报告的编制碳减排量认定报告包括但不限于:a)项目业主信息:b)项目的目的;C)对项目的简述,包括规模、地点、持续时间和活动类型;d)项目的工艺技术简介;e)对基准线情景的说明:f)项目额外性分析;g)计算项目的碳减排量所采用的准则、程序、数据及数据来源的说明;h)必要时,提供监测记录;i)报告的日期及其所覆盖的时间段:j)说明在相关时间段内,项目碳排放源所引起的碳排放量的总计,以tCCh表示;k)说明在相关时间段内,基准线情景下的碳排放源所引起的碳排放量的总计,以tC2表示;1)碳减排量,以ICo2表示;m)项目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不确定性的认定。附录A(资料性)生态碳汇固碳量参考值附表A.1生态碳汇固碳量参考值数据/参数单位来源CFree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