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陕西关中地区祈雨风俗考察.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7693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清陕西关中地区祈雨风俗考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晚清陕西关中地区祈雨风俗考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晚清陕西关中地区祈雨风俗考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陕西关中地区祈雨风俗考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晚清崛关中地区祈雨风俗考察摘要:祈雨这一民间习俗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不断延续,形成各具特色的祈雨风俗。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仪式化的符号和象征行为的解读,探究晚清陕西关中地区祈雨风俗所表现出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关键词:陕西:祈雨:民间信仰祈雨是古代农业社会重要的祭祀与礼仪活动,通过一系列仪式化的符号和象征行为,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考察陕西祈雨活动的历史,可以看出:历经了汉魏的萌芽,唐代的兴起,以至宋元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至明清时期,祈雨信仰日益兴盛。一、清代陕西关中地区祈雨风俗清代以来,陕西祈雨信仰承袭唐宋元时代的基础,呈现出一种极为兴盛的局面。乌丙安曾认为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是多民族的“万灵

2、崇拜”和“多神崇拜,1对于祈雨信仰来说更是如此。这一时期,随着祈雨神灵的增加及地域空间的扩展,陕西地区的祈雨信仰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这与各区域内部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区域内部的人文传统都有着很大的关联。自秦汉以来,关中地区的农业就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人口增加,农业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对水分的褥求量也随之加大。然而旱灾一直困扰着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定。祈雨活动首先集中于关中一带,除地缘优势之外,应该说是旱灾环境下人们自然选择的结果。到了清代,关中地区的旱灾Fl渐频繁,祈雨活动就成为关中老百姓一种惯用的攘除旱灾之法。如嘉庆永寿县志中所载:“五月、六月

3、俱宜雨,播谷时也,亢旱,难望有秋,故历来多祷雨。2二、清代陕西旬邑县祈雨风俗考察位于陕西省的旬邑县有着独特的祈雨仪式与过程,在土桥镇东尧村记载有清代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二日石门山祈雨祝文,它详细记载了当地的祈雨习俗的整个过程:明隆庆六年授封为石门大王,因求雨得雨,求风得风,凡此取湫有法,上山等人虔诚至马莲滩出马,一马上山,凡进山口至上山不必鸣锣击鼓,直至山门呐哦限于篇幅,并未全文收录。这篇祝文内容翔实,所记载的祈雨活动井然有序,重现了官方文献中难得一见的民间祈雨仪式。以此为线索,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祈雨场面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 .起社每当大早时,石门爷”(扶苏)庙所在地的东莞村的乡约社首便会

4、邀集十二社”(东尧村、马角庄、南庄子等12个村庄)的乡约首人集会商议求雨事宜,共同上石门山,祈求石门爷(扶苏)降雨。2 .洗碾子和降香洗碾子是整个祈雨活动的序曲。传说碾子是一条青龙,盘在一起,天旱时人们擦洗碾滚碾盘,祈能展身,升天祈雨。洗碾子的发起者多是老太婆,她们叫来村上1215岁的未嫁姑娘,抬水桶,执干草,插香敬神,蘸水洗碾,边洗边唱:洗、洗、洗碾子,天上掉的水罐子。天爷爷、地爸爸(用“爸”代替,阳平,旬邑方言,意为奶奶),下些雨来救娃娃。娃娃给你烧钱马。在洗碾子的同时,各社(村)的首人在石门爷庙内频频降香,祈求石门爷普降甘霖。3 .盘坛祈雨如果洗碾子、首人降香连续七天,不见天神显灵,各社

5、首人会督促会长盘坛祈雨。盘坛时神羊领路,带盘坛之人在麦场上左跑三圈,右跑三圈,选准盘坛中心点。坛内占地三分九厘,用大旗13杆,小旗96杆。用斗一个、低桌、方桌各一张,单桌子两张。坛设东西南北四门,坛内外一律用红绳拴定。中坛用方桌一张,用斗一个,升子一个,用低桌一个,四角用碌磕四个。东北角用碌礴一个,升子一个,四角升子四个,四门上用升子四个,四门上用单桌子四个。内设玉皇、佛祖、千千诸佛、万万菩萨、万普神灵、雷神、雨司神坐,诸神皆坐斗,历代圣贤亦坐斗,石门爷扶苏坐升子。坛的四门找四个属龙之人把守,参与盘坛之人吃住在坛内。参与盘坛者轮流跪拜祈求,轮换降香,香火不得熄灭。4 .石门爷祈雨盘坛三日,仍无

6、降雨,男人们要上石门山祈雨。上山前先要召开十二社会议,推选会长,组织人力。经历跪雨、背水、接水”等一系列繁复的仪式将神水迎回东尧村石门爷庙的塑像前,再次上香敬神,然后祭水,把水洒向天空,等候降雨。5 .还愿若真求到雨水,人们便要购买神羊,举办庙会还愿。庙会要用黑色喝羊两只,羊身毛色纯净,无杂毛,一只不长角,代表石门爷,一只长角,代表龙王爷。在石门爷像前洗脸净身后,这两只羊要挂上神牌,充当开路先锋。庙会结束后,这两只羊被宰而分食,凡社内成员家家有份。旬邑民间至今有领羊份子之说。人们又为什么会杀掉代表神灵的两只羊呢?弗雷泽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杀掉那些代表神灵的动物,并且吃掠它们的肉,主要是因为他们认

7、为这样做可以使他们获得神的力量与神通.3庙会期间热闹非凡,第二天会抬出庙内主神泥胎,过往的人们叩拜神灵。庙院主持击罄鸣钟,为施舍者作功德道场。民俗仪式都有禁忌,性别成为仪式避讳来自人们关于阴阳的信仰。春秋说题辞曰:阳制阴,故水为雨。4天气的异常,均来自于阴阳的失调,故而“洗碾子”时,对于男子的禁忌,是取“损阳益阴”之意。女性不能观看接水仪式,是因为女性属阴,会破坏祈雨过程的阳性和纯洁性。禁忌为仪式世界和生活世界划开了界限。接水过程中,包括行人在内都不允许佩戴草帽和打阳伞,这样的行为会激怒降雨的神灵。人们在队伍里专门设立了手持红棍负责监督的人,一旦发现,就会遭到红棍饱打。惩罚保证了仪式的纯洁性和

8、神圣性。三、结语近年来,人们逐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认识。如旬邑县东尧村的祈雨庙会重新焕发生机,它不仅包括严肃的祭拜,还包括活泼的民间杂艺。但祈雨活动的革新与发展依然步履艰难,一些地区祈雨活动的开展仅依靠老人的回忆而机械复制,对于每一项活动的文化内涵发掘共少。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祈雨确实是一种迷信行为,对旱灾本身的解决并无意义。但从地方文化的意义上来看,祈雨作为传统灾异文化的产物,能在陕西历史上长期延续传承确是不可轻视的存在。我们应当正视这种文化形态,祈雨中所透射出来的民俗习惯、文化内涵等,对于丰富陕西地方文化无疑有着一定的价值意义。参考文献:弗雷泽.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2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王海银.明清陕西祈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5(5)4王婷.晚清旬邑县民间祈雨风俗考察.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