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56891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日前.,县政协副主席率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中,委员们听取了农委及科技局就我县农技推广与应用方面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超级稻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蚕桑养殖、瓜耍新品种选育、食用菌培育等多个项目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这次视察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现状近几年来,我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工作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进一步巩固粮油、茶叶、蚕桑、瓜篓、

2、畜牧五大支柱产业,培植食用菌、中药材等后续产业,积极推进良种良法等先进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1、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步伐加快,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我县坚持以高产、优质、安全、生态为目标,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不断加快,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品质明显改进,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2006年,全县优质稻面积50.5万亩,优质率91%以上;双低油菜占全县油莱种植面积的95%;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30%以上;优质水产品养殖超过2000亩。“十五”以来,我县还大力推广小型耕整机,施肥机、播种机等农业耕耘机械,至今年6月份,全县各类型农机达1.3万

3、台,年递增85%;联合收割机247台,是“十五”初的6.3倍。农业良种购进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保证。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效果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随着科技兴农步伐的加快,我县每年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0个左右,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52万亩/次,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2.5万千瓦。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随着全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以粮油、茶叶、蚕桑、瓜篓、畜禽产品五大优势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区域规模化生产的框架基本形成。2006年,全县建立优质粮基地36.6万亩,优质油基地8万亩,茶叶新发展无性系优质茶园4500亩,优质桑园50

4、0亩,新品种瓜篓基地300亩,当年全县粮、棉、油、肉禽产品、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22.9万吨、0.25万吨、1.2万吨、3.2万吨和0.42万吨,比“十五”期间2002年增长22.9%、111%、21.3%、53.4%和16.7%;干茶、蚕茧、瓜篓籽等特色经济作物总产分别达到1120吨、3020吨、1806吨,比“十五”期间2002年增长78%、72%、和118.9%。3、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最终目的是达到农民、企业和政府的共赢。2005年,县政府出台了加快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环境,使

5、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县已发展潜山县渡民米业、安徽省小天鹅食品有限公司两家省级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7家,县级龙头企业20家;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5个。2006年龙头企业年创销售额达4.5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30%,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5.8%,农民收入来自产业化部分占农民总收入的22.8%,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4.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2%。二、我县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存在的问题视察中,委员们充分肯定了我县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1、农技推广服务群体科技文化水平较低。部分农民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中,认

6、识不足,怕担风险,基本上都是在别人运用有效益后再去效仿。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掌握农业科技能力不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有一定难度,尤其近年来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剩下的大多数是四十至六十岁中老年人,相对文化程度很低,给新技术培训和推广带来诸多困难。2、科技推广与应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县虽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支农资金绝大多数用于农田改造、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直接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比例很小,部分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没有资金保障,影响示范项目实施,我县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更是处在全市靠后位次。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只有人头经费,没有事业经费的问题,处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

7、”的窘境,一些乡镇农技站农作物病虫情报的播报、印发资金都很难保证。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短缺导致农技推广机构运作困难,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3、农技人才断层,知识老化待遇偏低。视察中了解到,我县农技推广人员年龄结构日趋不合理,多年没有补充大中专院校毕业生,40岁以上人员占70%左右,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知识更新缓慢,不能满足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对农技推广的需要。农技人员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以职称评聘为例,相当一部分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农技工作者,虽已取得农艺师资格,但因为名额限制,不能及时得到聘任。也有少数农技人员因职业意识淡薄、专业技能不高,

8、不能也不愿投身到艰苦的农技推广工作中去,导致小部分乡镇农技部门存在“有钱养兵,无兵打仗”的现象。4、农业科技推广效益不尽人意。当前,我县一些“农”字号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各类协会发展稳步推进,但行业之间缺乏协调,整体推动力不强,很难满足社会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科研院所缺乏转化科技成果的渠道,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专业力量有限,农业科研、推广、教育割裂现象明显,造成一些先进实用技术难以为广大农户掌握,成果转化率不高。三、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意见和建议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视察中,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把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工作做得更好,让农业科技在建设现代农

9、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1、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意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和机械化生产,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应该看到,没有一个运行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就不能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成为一句空话。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应加强领导。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县”的科技工作方针,广泛宣传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成功范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中的支撑和先导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农村科技推广与应用

10、工作,努力形成“政府掌舵手、农技充能手、部门伸援手、协会当帮手、农民显身手”的良好氛围。2、发挥农技部门推广主体功能。一是大力引进、示范和推广先进实用农业科技。农业部门要着力抓好粮油、茶叶、蚕桑、畜禽、瓜篓等农业新品种繁育及高产攻关;抓好粮食作物病虫害、畜禽流感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防控;抓好农业机械、新技术引进推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每个农技干部都要选择一个村或一个以上专业示范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服务工作,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三是建立多样化的农技推广形式。鼓励专业协会、各种合作社、企业及农民,以农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

11、让等多种形式,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工作,加快农业技术中介、咨询、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步伐,允许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服务、转让、承包的效益分配。3、提高农技人员和农业劳动者素质。做好农村干部再学习再教育工作,组织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拓展知识面,充当农技推广应用工作的排头兵。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I,以县农广校、职业教育中心等为阵地,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培训I,要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注意发挥和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加强对科技示范户、各类民间合作技术推广组织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骨干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以发挥其示范引路

12、作用。4、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农技部门要围绕我县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交流和科技攻关,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的联系,努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提高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探索农业信息服务的新途径,创建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模式,结合今年全县农业信息化推进会的精神,把“农业信息机”推广到基层农技站、龙头企业及村委会,逐步达到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到企”的目标;三是发展壮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科技示范园进行新品种培育,开展高产攻关,向周边地区进行优良品种辐射、先进实用技术辐射,如杨冲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山上一

13、栏猪,山腰一园果,林中一群鸡,山下一塘鱼”,集微生物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立体种养技术于一体,既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又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5、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投入机制。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按照农业综合改革的要求,将应用技术研发资金和农技推广与应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增加对农技推广与应用的投入。认真研究国家、省、市对农业的投入动向,做好农业项目的论证、申报和争取工作,把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作为农业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来打捆申报,争取上面的支持;三是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

14、与应用的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投入机制。6、大力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接着市场,既为农技推广经费投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为农技推广与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给广大农民以很好的示范。龙头企业、农技、农户的有机链接,将有效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因此,要鼓励和支持农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龙头企业以有力支持,让农业科技为龙头企业的发展上插上翅膀,让龙头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领头羊,成为生产经营户规避市场风险的良港。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

15、况的调研报告(二)为了准确掌握*县县情殴情,增强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作的主动性和可行性,我局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调查,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和数据对比等形式,对*县“十一五”期间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现状“十一五”期间,*县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科技推广法,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和农技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断增加。2006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投资143.6万元,2007、2008年投入资金有所回落,2009、2010年投入资金又大副增加,

16、2010投入资金已经达到710万元,比“十一五”初,投入增长翻了四倍,增加了566万元。2、适用新技术引进推广步伐有所加快。全县“十一五”期间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项,引进农作物品种多种。3、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得到逐步重视。我县先后与省农科院、豫西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聘请技术顾问名,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多项(种,实施科技项目多个。4、农业科技培训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积极组织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宣传活动多场(次,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培训班多期,参训群众多万人(次。二、*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管理情况1、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管理指导。农技推广项目量多面广,我们按照分级负责、分工落实

17、的原则,切实加强管理,指导做好项目实施工作。根据管理办法规定,对项目的监督、检查、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组织、指导及督查,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开展项目检查,确保顺利实施。大部分项目进入实施关键阶段后,为确保实施进度及质量,对农技推广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检查采用先自查、再抽查的方式,内容主要包括资金到位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已取得的成效等。3、完好项目总结,实施绩效评价。按照管理办法要求,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考评,并对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成效、考评情况等进行总结。4、认真总结成效,加强典型宣传。我局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专门成立“项目办”,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专人

18、负责,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落到了实处,发挥应用的示范带动作用。挖掘和总结了几个的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广进行宣传,扩大影响。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乡(镇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重视不够。乡里农业科室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部分领导特别是一些乡镇的领导存在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想,对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从事非农技服务工作,被安排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非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岗位。2、农技推广设施落后、设备简陋。除省、市项目配发的农技推广设备外,基本没有自行购置农技推广机具。长期以来,农技人员只能采取“鉴定靠目测、推广凭经验、服务靠嘴巴”的原始推广方法和服务手段,难于科学

19、地开展地力监测、作物养分分析、种子、肥料、农药质量检验等科技推广服务。3、农业技术推广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跟以前相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很大加强,个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差距依然很大,好多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单一,停在点上,留在面上,没有建立长期持续宣传的工作机制,没有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日常工作仅限于每年开展几次集中性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的少,进村入户宣传的就更少。宣传的内容陈旧,满足于一般性科技知识普及,对当前推出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开展专题宣传的不多。由此造成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水平提高缓慢。四、加快全县农业推广应用工作的对策建议针

20、对我县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1、更新发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础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是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根本选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广开各种渠道,向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不断完善和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实和加强农技工作力量,搞活运行机制,为农民群众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提供良好服务。2、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农民既是推广农业科技的

21、主体,又是农业科技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把他们的科技素质提高起来,农业才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因此,要在巩固几年来科技培训的基础上,把科技培训的重点向科技入户方面转变,变集中培训为入户培训,变课堂说教为现场答疑,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技术方法,逐步形成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科技群体模式。同时要重点培养核心户、典型户和示范户,通过重点户的示范带动,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做得到。继续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的载体作用,依靠园区的示范效应,为农民带来最直观的科技成果鉴定,逐步形成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地、村有示范户的科技示范链。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农技推广队伍一是增加科技服务设施投入。

22、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购置乏必备的设施(设备,改变农技推广工作“一张嘴,两条腿”的局面。二是继续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建设。农技人员要身体力行,把各项农技推广技术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在当地真正能起到农业技术载体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农民开展科学种田,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三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要真正做到专职专用,并给予相应职权,对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要保证匹配一定的经费。大力引进人才,鼓励他们流向基层、流向农业生产第一线,领办、创办各类农业科技推广实体。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

23、告(三)*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份。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并付诸实施,极大激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出现了新一轮竞相种地的热潮。在中央惠民政策的激励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形势进入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从实践看,几年来,粮食产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水稻亩产难以继续稳定增产,而且粮食品质不优,市场价格不稳,经济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典型示范不到位、农业科技贡献率低,成为我县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为此,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全县8个乡镇、部分村(屯),通过走访农户和科技人员,采取调

24、查问卷及座谈讨论等形式,就我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一、基本情况我县现有耕地面积143万亩,其中水田92.9万亩。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在发展粮食生产上的推广应用,相关部门及科技人员致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使我县农技推广应用工作取得显著实效。一是以综合配合技术为主体,水稻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我县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县份,水稻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县属第三积温带,年活动积温在2300-2500C,无霜期120天左右,境内有大小河流27条,小型(i)水库8座,小型(ii)水库4座,塘坝820座,泡泽275个,水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水稻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

25、条件。为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县从方正引进寒地旱育水稻稀植技术以来,全县上下通力协作,大作“水”文章,使水稻面积平均每年以5万亩左右的速度增长;加之农机具购买热的兴起,1996年我县被列为国家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998年被列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力组织实施水稻田间机械化配套工程项目,积极探索大棚育秧、机械插秧、测土施肥、机械收割等水稻生产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县大中棚育苗面积占整个育苗面积的75%以上,全县共有大中棚2.2万栋,其中大棚4500栋,中棚17500栋,解决了秧苗素质问题,缓解了积温不足、无霜期短的问题;大力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全县机械插秧面积

26、达58万亩,占水稻插秧面积的60%,全县拥有各类插秧机18000台,全县拥有各类收割机4500台左右,机械收割占总收割面积75%以上。随着水稻生产稀植、超稀植、宽窄行、抛秧、全程施肥等新技术的应用,全县水稻单产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610斤提高到目前的830斤;大力发展水稻优质米生产,全县90%以上的品种都采用优质米品种如沙沙泥、富士光等,实现了增产增收。至XX年全县水稻面积发展到92.9万亩,水稻总产达到8.2亿斤,占全县粮食总产的85%。二是以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为主体,大豆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大豆是我县第二主栽作物。“十五”期间重点解决大豆品质和大豆产量问题,改革传统的耕种方法,大力推广大豆

27、珑三栽培方法,即拢体城沟深松,分层深施肥、珑上双行精量点播。经调查采用城三栽培比普通栽培平均每亩增产35公斤,增加经济效益84元。同时,科技人员认真研究大豆重迎茬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即施入防治大豆重迎茬药剂,平衡施肥,分层施肥,科学管理,选用抗重迎茬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大豆重迎茬减产降到最低程度,每亩挽回经济损失35元。大力发展大豆小城密植,即45cm小城城上双地响保苗在35万株左右,成为大豆增产的又一途径。三是以玉米通透栽培为主体,青贮玉米生产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通透栽培,玉米产量由过去的.亩产800斤增加到1200斤,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基础。科技部门连续几年搞了青贮玉米加工试验,亩产最高

28、可达6吨以上,加工处理也形成一整套技术。四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体,粮食增产幅度稳步提升。近年来,县农技推广中心投入150多万元资金和设备,健全完善了土壤化验室,增添了大量土化设备,免费为农民测土配方,至XX年共化验土样6100多个,覆盖面积20余万亩。据测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均每亩地水稻可节省化肥10斤,增加产量80斤,亩节本增效80兀O二、问题及原因几年来,尽管我县农技推广应用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从粮食生产看,存在科技贡献率低、应用水平差的问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不懂或不会运用科技而导致农业效益低下。在对农户调查中发现,有接近70%的农户在生产经营中仅

29、依靠老经验、老传统进行耕作;有20%的农户能借助或简单应用农业科技进行经营;只有10%的农户才基本掌握农业科技,这部分农户大多都是经营大户,在科技方面受益较大。由于大部分农户不懂得运用科技进行经营,因而造成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较低。在水稻生产方面,据调查,全县约有10%农户育苗操作跑粗,在这个环节造成减产约67公斤/亩;有20%的农户施肥方法不正确、不科学,在这个环节造成减产约100公斤/亩;不能合理利用水源进行科学灌水的农户约占20%,造成总产量降低30%,减产约105公斤/亩。主要表现在:一是育苗及苗床管理不规范。部分地块还存在着小棚育苗,苗长势弱,根系不发达,边苗浪费多,不适合机械插秧

30、,不便于施肥和浇水;播量过大,育不出壮苗;苗床管理不及时,造成立枯病,青枯病发生。二是施肥管理不科学。氮肥施用过晚,一次投肥过多,即浪费肥料,又对作物生长不利。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农户少,农民盲目投入过大;三是水稻选种比较杂。很难保证质量;四是病虫害防治存在侥幸心里。重“治”不重“防”,没有抓住最佳防治时期;五是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产风险依然存在。六是农机发展不平衡。机与具的配套不合理,耕地的整体深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二是从县乡科技推广看,存在面上大、作用小的问题。经了解,我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渠道主要有县乡政府行政性推广、有关部门服务性推广、村级组织针对性推广和民间以销

31、售农资为目的的赢利性推广四种渠道。几年来,我县采取每年农闲季节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创办农民技术学校、举办农技电视专题讲座等办法,给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帮助。但在具体培训推广中,却暴露出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一是科技培训效果不佳。个别乡镇领导重视不够,个别村委会为农民服务意识不强,参加培训的农户较少,影响了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二是农技知识更新慢。推广方式比较单一,农技咨询服务和田间地头指导不够。三是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好。有的农村“一校两室”以及远程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三、建议和对策把科技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和战略任务纳入重要日程,采取政府推进、部门服务、

32、积极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发展科技大户等有效措施,使科技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占有份额不断加大,转化率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上狠下功夫。农民既是推广农业科技的主体,又是农业科技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把他们的科技素质提高起来,农业才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因此,要在巩固几年来科技培训的基础上,把科技培训的重点向科技入户方面转变,变集中培训为入户培训,变课堂说教为现场答疑,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技术方法,逐步形成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科技群体模式。同时要重点培养核心户、典型户和示范户,通过重点户的示范带动,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

33、得会、做得到。继续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的载体作用,依靠园区的示范效应,为农民带来最直观的科技成果鉴定,逐步形成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地、村有示范户的科技示范链。二是加大对基层干部培养力度,在加快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上狠下功夫。目前我县乡村干部学历比较高,但专业性较低,含金量不足,在指导农业生产上一直停留在靠经验、靠书本、靠专家、靠老天的“四靠”惯式上,形成了管农业不懂农业,懂生产不懂技术的特殊现象。因此,要加大对乡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把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力争每年都分批进行培训或轮训。每期培训至少要一周,培训时间应选择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期,使教学与实践相贯通,课堂与田间相结合,耳闻

34、目睹与亲手操作相一致,使乡村干部的科技素质能真正有一个质的飞跃。达到要求的、能独立指导农业生产的上岗工作,达不到要求的继续培训,督促乡村干部努力提高自己,既为农民增收提供服务,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三是加大对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的管理力度,在发挥基层科技部门主导作用上狠下功夫。一是增加科技服务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购置乏必备的设施(设备),改变农技推广工作“一张嘴,两条腿”的局面。二是强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人员在编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空编严重的及时补充,对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限期归位,不能归位的及时转岗。要对农技推广服务专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实行竞

35、争上岗,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本部门中不低于80%o引导和鼓励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以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技队伍,解决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问题。同时,要认真制定和执行农技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农技推广业务水平和实绩作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对有突出贡献、业绩显著的人员可优先评聘和破格晋升。三是继续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建设。农技人员要身体力行,把各项农技推广技术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在当地真正能起到农业技术载体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农民开展科学种田,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四

36、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要真正做到专职专用,并给予相应职权,对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要保证匹配一定的经费。大力引进人才,鼓励他们流向基层、流向农业生产第一线,领办、创办各类农业科技推广实体。四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在依靠农民带动农民上狠下功夫。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较多,但比较成型的,发挥作用比较大的,主要有桦树建设农民合作社和浓河东胜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上实用性较强,在农民中的认知度较高,推广新技术和转化科技成果的成效比较明显。因此,要特别注重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

37、技术上给予帮助,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真正发挥领军作用,真正形成教育农民改变农民、扶持农民帮助农民、依靠农民带动农民、壮大农民富裕农民的新模式。五是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工程。因此,要结合我县农业和农村实际,认真制定推广农业科技的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加大对科技的推广、培训、示范、试验和应用的投入力度。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特别要注重落实对科技人员队伍的制度管理和奖励政策,加快县、乡、村三级科技体系和网络建设,注重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巩固和扩大科技示范基地,自上而下形成学科技、用科技、转化科技的良好氛围,为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