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巧借提示讲故事发展思维悟改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59994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婷婷)巧借提示讲故事发展思维悟改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张婷婷)巧借提示讲故事发展思维悟改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张婷婷)巧借提示讲故事发展思维悟改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婷婷)巧借提示讲故事发展思维悟改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婷婷)巧借提示讲故事发展思维悟改变.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巧借提示讲故事,发展思维悟改变213张婷婷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巧借提示讲故事,发展思维悟改变”,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说课: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三、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四、特色说明及反思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一)立足素养,确定育人价值叶圣陶爷爷曾说:“童话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好朋友。孩子是离不开童话的。孩子在必有童话在J可见,童话对孩子的思想意识、价值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编排了四篇童话故事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四个小故事用丰富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改变”给主人公带来的苦与乐,激发了阅读的兴

2、趣,凸显了人文主题。“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讲故事是复述的基础,复述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是整体感知、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这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体现。(二)横纵关联,明确发展空间那么,讲故事这个能力在教材中是怎么编排的呢?我们可以知道,一年级“借助图片阅读课文”;二年级“借助提示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讲故事的能力由低到高、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分析各阶段的重点可以知道,讲故事所借助的提示由图片逐渐变为了关键词句、示意图、表格,从直观向抽象转变了。聚焦本单元的教材可以发

3、现,讲故事侧重于借助提示梳理内容,有序、完整地讲,这在整个能力发展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这个单元的教材来说,它处于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因此,经梳理发现,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教学时应更注重归类识字,强化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逐步引领学生走向自主识字,所以本单元不仅要解决“讲故事”,还要“悟改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识字写字二如何将这三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体,三线并一线呢?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单元再去看一看,从单元的练习中不难发现,朗读课文的要求贯穿始终,低年级的特点凸显,识字写字为读好故事做铺垫,读好故事又为讲好故事打基础,那么讲故事在本单

4、元又是如何去落脚的呢?大象的耳朵是单元的首篇课文,重在激发兴趣,回顾已有的讲故事经验,侧重于借助关键句讲故事;蜘蛛开店侧重于借助示意图讲故事;青蛙卖泥塘则侧重于借助分角色演故事;小毛虫侧重于借助关键语句讲故事。前一篇课文为后一篇课文搭建了支架,整个单元呈立体递进式分布,学生可借助的提示内容在逐渐精简,精简的内容就是学生可以迁移巩固,以学方法的契机。对于“改变”这一话题,是建立在读好故事的基础之上,关联生活,创设情境,知道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结果。这样一分析,我发现三线真的可以融为一线,那就是以讲故事为轴,带识字写字,促进思维的发展。(三)学情分析,定位学习目标为了更好的落实讲故事,在学习本单元之前

5、,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读一读,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在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读音不准、句子不通、没有语气这样的现象,在讲的时候可能出现偏离主题、表达不清、遗漏信息这样的问题。分析原因可以知道,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但缺乏独立识字的能力,容易出现读错音、不理解的情况。教师还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归类识字,随文理解。其次,随着篇幅的增长,可借助的提示内容越来越少,学生容易出现遗漏要点、顺序错乱、张冠李戴等情况。需要借助提示来理清顺序,搭建支架来讲故事,为后续详细复述做铺垫。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为本单元确立了以下四点目标:1、认识“杳、咦”等61个生字,

6、读准多音字“似、扇、喝、尽”,会写“扇、最”等33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35个词语。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是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2、能够提取关键信息,借助关键词句、示意图、关键情节、分角色演一演、图文结合等多种方法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故事,不遗漏重要内容。3、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感悟改变之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发现情节反复的特点,展开想象续编蜘蛛开店,发现青蛙卖泥塘中青蛙的语言特点,迁移运用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4、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背诵二十四节气

7、歌。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以上目标分别指向夯实字词读好故事,搭建支架讲好故事,内化语言感悟改变,积累运用练习表达,前两条为教学重点,后两条为教学难点。为了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将以“童心童话”讲故事大赛贯穿始终,为学生搭建讲故事的平台,以学习方法参加预选赛,运用方法参加展示赛,总结方法参加颁奖会,将课文和语文园地整合在一起。三、单元整体教学实施那么如何才能够被评为讲故事大王呢?我将评价前置于本单元之前,从朗读故事、搭建支架、讲述故事三个维度制定详细的评价规则,采用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力求做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具体、评价方式丰富。聚焦三次预选赛,三个环节基本相同。第一课时

8、多采用多种方法学会大部分生字新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落实朗读要求,为讲故事做铺垫。第二课时围绕着复习词语,感知故事;理解词语,读好故事;借助提示,讲好故事;多种方法,感悟故事展开教学。在预选赛的环节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讲故事经验。到展示赛的环节时,则多为同伴学习、老师辅助,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实践空间。到了颁奖会的环节,评选讲故事大王,总结讲故事的支架,为三年级详细复述提供丰富的支架。以上是我对本单元的整体教学实施过程。接下来,我以单元首篇大象的耳朵为例,具体说说我是如何前挂后连,落实要素的。本课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借助图片,感知故事”。通过两组词语引出“大象的耳朵发生了什么变化

9、”,接着借助课本插图回顾故事的内容,这既复习了上节课的生字新词,又回顾了己有的讲故事经验。第二个环节“理解词语,读好故事”。先画出大象的语言,思考大象的想法为什么会发生改变,接着聚焦关键词读好大象和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这部分我分三步来完成:(1)通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理解“生来”这个词,读好大象与小兔子的对话,感受大象不以为然、理直气壮的状态;(2)通过小组合作读,展开想象,随机采访,理解“不安”和“自言自语”,读好大象与其他小动物的对话。感受大象信以为真,决定改变的心理;(3)字源识字了解“舞”的演变过程,补白大象的耳朵竖起来之后的画面,借助音频资料想象小虫子在大象耳朵里跳舞的情形

10、,既深入理解了“舞”字,又理解了“头痛”和“心烦”,感受大象的苦恼。这样的设计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和词语,有助于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运用多种朗读使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大象的内心,使识字和阅读有效地融为一体,这为后面的蜘蛛开店和青蛙卖泥塘提供了理解词语的多种方式,并为有感情的朗读做了有效铺垫。第三环节“巧借提示,讲好故事工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为讲好故事做了丰富的准备,学生可以借助图片来讲讲,也可以借助词语来讲讲,还可以借助句子来讲讲,更可以将它们组合运用融会贯通,完整有序地讲讲。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支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通过讲故事训练,孩子们能真正走进小动物的内

11、心,感受大象心理的变化,这为蜘蛛开店提供了“借助关键词句,梳理示意图”的方法,并且为讲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感悟故事二我创设情境”当大象再次遇到小动物们,面对他们的质疑,大象会怎么说?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景,你又会怎么做呢?”在情境和生活中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道理,这为后面蜘蛛开店提供了拓展示意图,进行续编故事的思路,知道“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最后书写“安、根、痛、最四个生字。通过前两篇课文给后一篇课文提供了支架,青蛙卖泥塘则是借助着关键词句绘制示意图,借助着示意图梳理清楚故事的情节,采用多种方式来演一演故事,围绕着故事前后衔接紧密,层层深入,步步落实。四、特

12、色说明及反思横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我始终围绕着“讲故事”展开,从学习方法到运用方法,最后总结方法,夯实了基础,发展了语言,提升了思维。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有以下三点:1、创设整体情境,激发兴趣本单元创设了整体情境讲故事大赛,搭建了讲故事的平台,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通过分角色演一演、讲一讲等活动,激发了学生讲故事的兴趣。2、立足年段特点,夯实基础采用多种识字方法,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重在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读好课文,为讲好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3、聚焦单元重点,落实要素纵向梳理一一精准定位讲故事的能力的起点和发展点,横向对比一一找准语文要素在每篇课文中的落脚点,为本单元的整体教学指明了方向,以讲故事为轴,夯实低年级重点,落实育人价值。这个单元的说课留给了我很多思考,我将不断学习和研究,力求激发学生复述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让智慧的火花在学生唇齿间跳动。以上是我本节课的说课,感谢各位专家批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