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2124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其既有时代性又有思想性,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作品。它诠释出了极致的悲剧,同时也引出了活着的终极意义。通过对福贵悲剧形象、悲剧根源的探析,福贵呈现了人究竟可以承受多大的苦难,更是展示出了活着中最崇高、终极的生存哲学:活着不是动词,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它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是在忍受活着带来的幸福、苦难关键词:活着福贵形象悲剧根源Abstract1.ivingisYuHua,srepresentativework.Itisbothcontemporaryandthoughtful,anditisaworkoffar-reachingsignificance.Itexplain

2、stheultimatetragedyandalsoleadstotheultimatemeaningofliving.ThroughthedeepanalysisofFuguistragicimage;Fromtheanalysisofthetragiccausesofsocial,familyandpersonalreasons,Fuguishowshowmuchsufferingpeoplecanbear,andalsoshowsthemostloftyandultimatephilosophyofexistenceinlife:livingisnotaverb,butadynamicp

3、rocess,becauseitislivingforitself,anditisenduringhappinessandsufferingbroughtaboutbyliving.Keywords:1.iving;Fugui;image;causeoftragedy;目录引言一、福贵的悲剧形象1()l,1(二)苦难中的乐观坚韧2(三)余生福贵”式的淡定3二、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4()I116(.)11,25fl4三、福贵悲剧的现实意义7四、结语9911探析活着中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徐高峰引言加缪说:“若没有对生之绝望,就不会有生之爱。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苦难与阳光是永恒的

4、存在。”活着里面余华用冷静客观的笔法对福贵经历的祸与难娓娓道来,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炼钢运动和自然灾害时期,经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困窘和不幸,导致福贵经历了从富人到穷人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在精神上遭受了亲眼目睹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先后离去,最终剩下他一人。但是福贵并没有被这接踵而至的苦难打倒,以时间为画卷,他身体力行的演绎出人类对各种苦难的承受能力。目前,多数学者前辈等人大多把笔墨集中在剖析福贵悲剧形象上,故而用一个更深层的角度去探析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可持续的。对生活的世界的乐观心态以及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而活。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福贵的悲剧形象;第二

5、部分从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两个方面探析福贵悲剧命运的根源,第三部分由探析福贵悲剧根源诠释活着的终极意义。一、福贵的悲剧形象(一)早期的纨绮任性主人公福贵这个人物形象从某些方面来看颇似美国文学中“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主要指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徐福贵,作为地主的儿子,一个只穿丝绸衣衫的人,一个上私塾都要雇工背着去的人,喜欢嫖娼和赌博。他长大以后喜欢往城里跑,常常是十天半个月不回家。经常在妓女的背上对自

6、己的丈人嚣张问好,最后一次在赌场上时,甚至将前来劝他回家的怀着七个月孩子的家珍拖出扔到了街上。他失去了所有的家庭财产,因为龙二的设计。福贵的父亲对福贵说:“从前,我们徐家的老祖宗刚养了一只鸡,当这只鸡被养大时,它变成了一只鹅。鹅一养大,就成了羊。当羊被养大时,它就变成了一头牛。我们徐家就这样开始了现在,福贵一夜之间从一个浪荡的富家公子变成了一贫如洗的底层农民,徐家的牛不是变成了鸡,是鸡也没了。苦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缺乏生活资料所带来的物质苦难,一种是思想落后所体现的精神苦难。徐家到了福贵这一辈的家产仍旧是极其丰厚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点,福贵却在这优渥的生活条件下迷失了,成为了一个精神贫瘠不全

7、的纨绮子弟。从福贵公然羞辱老师,将妓女与雇工当马骑,对父亲、丈人及妻子随意辱骂等可以看出他缺乏良知、没有正常的是非观与伦理观念,完全不具备一个正常子弟该有的素质。他活在自己创造的“美好世界”里,周围的人表面好似对他恭恭敬敬,背后却不遗余力算计他;挥霍无度、奢侈浪费的日子终于将徐家家族产业败光,而这,仅仅是福贵苦难人生的开端(二)苦难中的乐观坚韧余华的活着以死亡为切入口考察了福贵这一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上对死亡的超越,因为正如余华所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当富甲一方的徐家一夜之间变成家徒四壁,福贵由一个富家纨绮子弟变成一贫如洗的农民时,苦难便接踵而至。

8、而福贵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打击之中变得务实、淡然。在社会变动之下,福贵经历了抓壮丁、被俘虏、再到释放,当多年后的福贵返回家中,灭顶的苦难似乎才刚刚开始。母亲去世,女儿凤霞成为哑巴,儿子有庆因输血给县长夫人过多致死,凤霞难产大出血而死,家珍因病去世,女婿二喜施工意外被水泥板夹致惨死,最后连与他相依为命的外孙苦根也因为吃豆子被撑死了。一次次的死亡把福贵生命中仅剩的温馨也一一打碎,家中最后竟只剩了福贵一人。余华是一个写实的作者,他的作品基本都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叙事结构。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活着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手法以叙事为主,心理活动基本没有,多以语言、动作描写表达,主题发人深省、揭露人性,是一个又一个真实

9、又艺术的悲剧。福贵面对一无所有的茅屋时不曾退却,他勇敢地承担起肩上的责任,在他以为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好下去的时候,命运对他不曾慈悲,把他的亲人一个一个夺走,只留他一人在这冰冷的世界。福贵在历经亲人死亡后不曾放弃活着,他用坚忍、超然的生活态度继续面对余生。为什么在历经种种苦难后福贵仍有坚持活下去的勇气呢?苦难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造就一个人,很显然,福贵就是被苦难打造好的那一个。福贵原先有着泼天的富贵和美满的家庭,因他不懂珍惜导致贫困潦倒,但他的母亲与妻子始终用爱包容与支持着他,他的孩子尊敬她,女婿孝顺他,所以即使到最后他失去了他们,但他从中收获到的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些爱是他跨过苦难不可或缺

10、的力量,人性中的真善美教他生存的哲学。懂得苦难逼迫福贵成长,在面对灭顶的苦难之时福贵选择了隐忍,从而学会了淡然看待人生。正是这份隐忍让福贵在痛苦之中磨炼出勇气,一种生存高过一切的勇气。(三)余生“福贵式”的淡定余华对死亡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的关注,通过死亡表现了人的生存苦难和困境,直指人的内心疼痛。活着,总有一抹挥之不去的悲情色彩!想要活着,就要学会忍受!忍受责任附加给生命的沉重,忍受现实给予生命幸福,又残忍剥夺幸福的痛苦,忍受患得患失带来的无奈与寂寥忍受不能忍受的一切苦难与悲哀!当外孙苦根也离开这个世界后,福贵就真的一个人过往后的日子了。福贵对于活着这件事,也算是彻彻底底有了认知。这些年

11、,一个人生活的福贵想到自己一个一个送走的家人,经常倍感难过,但又有一股莫名的踏实感萦绕在心底,因为是自己亲手埋葬的家珍、有庆、凤霞福贵为来给自己收尸的人准备了十元钱压在枕头底下,也做好了随时两腿一伸就安安心心离开的准备,因为再也没有人需要挂念了。孤独的福贵,买了一头和自己一样也老了的老牛作伴,一人,一牛便这样依偎着活下去,就这样恬静安然的过下去。黄昏时分,一位老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他没有悲伤,没有欢乐,没有欲望,没有要求。他像庄子的鼓盆歌一样凄凉地唱着:“年轻人流浪,中年人想挖西藏,老年人当和尚”,慢慢地牵着他的老牛消失在黄昏中。光不见了,晚风还不情愿地带来了他的悲歌。福贵有着坎坷的一生,但

12、他也拥有幸福;他在面对苦难时展现出极大的毅力,同时也对生命给予的幸福不遗余力的珍惜着。这些幸与不幸,我们是难以去衡量它们孰轻孰重。因为这些都是属于生命的馈赠,在生命中都是可以反复用来咀嚼与回味的东西,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余华是一个冷酷的作家,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是他早期风格转变的代表性作品,但他作品中透露出的无尽的现实与死亡得以延续。他笔下的福贵就是一个被现实与死亡逼迫成长的小人物,他只有灰色的一生。书中运用对话的双重叙事结构再现了福贵的一生,他承受了生活带来的诸多苦难,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突出了活着的生存哲学一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其他事物活着。二、福贵悲剧

13、命运的根源根据福贵悲剧命运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中大致分析出造成福贵悲剧命运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主人公福贵的自身原因;其二便是当时的社会原因。(一)个人原因1 .染上嫖赌致亡家福贵年轻的时候,就是典型的放荡富家子弟。作为地主的儿子,他不愁吃穿,但不喜欢看诗书。老师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后来沉溺在妓院和赌场,成了标准的无学无术的放荡儿。他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他本应承担家庭责任,但他经常流浪到妓院和赌博店,每次从妓院回来经过老丈人开的米店,都抓着妓女的头发,故意去对老丈人说:“女婿给你请安了。”福贵在讲述这段年轻时光里,极其得意的说:“我爱往妓院里钻,听那些风骚的女人整夜叽叽喳喳

14、和哼哼哈哈,那些声音听上去像给我挠痒痒。”对于父亲的劝告,他也这样随意的回答,一口一个你他娘的,完全没有一点尊重父亲的感觉。雇主长根和他一起长大,福贵从来没有把他当过人,每天要长根背着上学。妻子家珍抱着身怀六甲的身子,跑到赌场请福贵停止赌博,结果却被福贵在大家面前羞辱。但是,好赌就像生命会流逝一样,钱财不断地减少,福贵一夜之间从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变成一贫如洗的贫农。年轻时候的福贵从来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不管是自己的爹娘还是千方百计想要他学好的妻子家珍,他都没有用心对待过,甚至都没正眼瞧上一眼,不懂得珍惜自然就面临着失去。对待父母,福贵没有尽到一点为人子女的责任,对父亲的谆谆教诲他说算了吧,你

15、他娘的算了吧,老子看在你把我弄出来的份上让让你,算了吧。更加可气的是,父亲竟是被他败光家产之后活活气死的。福贵的母亲对他总是宽容的,过了大半辈子锦衣玉食的生活后,竟脱下绸衣,毫无怨言地扭着小脚辛苦劳作。在母亲生病之初福贵也仅以为是她年纪大了,等病情严重了之后,身无分文的福贵竟还要拿着家珍从娘家带回来的两枚银元去镇上请大夫,大夫没请成,反倒被过路的国民党军队顺手拉去军队干苦工了,福贵的娘也就这样生生病死了。对待妻子,福贵亦是没有进到丈夫的职责,对自己贤惠温柔的妻子家珍动辄恶语连连,甚而直接动手。尽管家珍是城里商会的会长的女儿,福贵却没半点收敛,对待自己的丈人无半点尊重,丈人见到福贵竟要似耗子般躲

16、着,真是荒唐至极啊!对待子女,福贵也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尤其是儿子有庆,福贵更是常觉愧疚没有让他过上一天好日子。福贵,以前就是这样一个纨绮子弟,要多混蛋有多混蛋,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种种恶行只多不少。2 .不可避免的命运福贵难以逃脱的宿命,作品中三次出现“这就是命”,命在小说中被一双无形的手推到极端,冥冥之中,总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配着人的命运。余华对福贵漫长一生的陈述,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命运在福贵身上如影随形,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出宿命的味道,似乎无形之中有一双手推动着福贵的一言一行。从理性的角度来说,福贵的父亲、母亲和妻子家珍的死亡都还在合情合理的情形之下,但是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女婿二喜、外孙

17、苦根的死就存在着太多的巧合:五年级的学生那么多,刚好只有有庆的血型是和县长夫人的匹配,又碰巧遇到一个无良医生把他的血生生抽干;在农村,生孩子是件平常事,但凤霞还是因为产后大出血死了,留下了刚出生就没娘的苦根;二喜是个搬运工,这是个容易磕磕碰碰的活儿,从没死过人,只有二喜,唯独二喜,死在了夹板下;最后是苦根,竟活活被豆子撑死了啊!这些可不就是命吗?家珍被丈人强行接走后的那段日子里,福贵的母亲常常劝慰福贵说家珍是他的女人,不是别人的,谁也抢不走。没想到真的等回背着儿子的家珍。龙二设计福贵输光家产后自己成为了新地主,土地改革来了,结果他成为了替福贵去死的恶霸地主,正如福贵自己所想:要不然是当初我爹和

18、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被枪毙掉的就是我了。还有便是在国共战争中,春生去找大饼吃,福贵留在坑道里没等到春生回来却等来了解放军。巧得令人心痛的是,多年以后,福贵的儿子有庆为了给县长春生难产的老婆输血丢掉了性命。又一转眼,春生被打成走资派,家珍对春生说欠他们的一条命让他自己拿命还,后来春生上吊死了。来来去去,这些都是难以挣脱的命运啊!曹文轩在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一书中这样写到:“痛苦是生命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痛苦与生俱来,并一直伴随生命走向终点。福贵是这场命运的见证者,他看到了悲喜,看透了生死,看穿了这些不可避免的命运。(二)社会原因20世纪的40年代一直到20世纪的50年代真是中国的一段充满血

19、泪的历史时期,从众所周知的国内战争、反右派等、到三年的自然灾害、大跃进等等。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动左右着当时人们的命运,主人公福贵只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也是这段充满时代印记的见证人。余华的笔墨指向了社会,指向了时代,用客观眼光带我们走过这些令人心痛难耐的历史时期,福贵也成了代表苦难的代名词,福贵的悲剧命运可以说是无可避免的,一个手无寸铁的农民如何与这个社会抗争呢。自福贵因赌博导致破产后而经历的磨难后,虽说过着又苦又累的日子,但他的心中倒是踏实安稳的,对自己的未来也是充满憧憬的。但是好景不长,福贵的母亲生病了,去到城里请医生的福贵被国民党军队强制拉去拉大炮了,正值动荡的国内战争年代,无数人妻离子散

20、,被抓壮丁的福贵只是众多劳苦百姓中的一员,辗转几年终于回到故乡,而母亲早已因病去世,凤霞则因病成了聋哑人。土地改革开始了,替代了福贵成为地主的龙二遭了殃,因为死不认罪,被称为恶霸地主,最后在邻村被共产党枪决了。一眨眼,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了,村里所有的土地都被没收了,划到了人民公社名下,最后连各家的铁锅、家里的柴米油盐统统都被没收了,这让刚有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感的福贵倍感无力。再接着,饥荒又来了,从当时发展到人吃人的残忍程度就可以看出有多严重,虽然这波惨剧没有篁延到福贵他们村庄,但是村名们个个因为营养摄入不足导致集体水肿。也从王喜竟饿到同年幼且聋哑的凤霞抢红薯可看出,在被极度饥饿笼罩的黑暗

21、下,人性的邪恶也由此而生,尽管这都是被当时的局势所逼迫。在中国发展摸索的道路上,无数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告诉大家什么样的道路才是正确的。大跃进,文革,一化三改,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样的改革。中国需要发展。但是,对当时的人来说,这是无数次的冤案和假事件,无数人用血和肉堆积起来的真理。文化大革命浪费了多少文明?所以,在这一路摸索的道路上,他们也饱经磨难,粮食的极度缺乏,对他们造成了重大的伤害,卫生医疗的不发达,也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个人是争不过社会的,余华的笔墨中可以鲜明地看到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有庆费尽心思养大的羊败给人民公社,因为大跃进,村里的人家底都被掏空了,日子也越过越苦,不管是砸锅还是买锅

22、,全是队长一句话的事情,个人是无法与这个社会抗衡。福贵何曾没有抗衡过?在知道儿子有庆就是给县长老婆抽血抽死的时候,冲到病房对着一个医生就是往对方脸上狠狠揍了一拳,抬腿就对县长重重地蹬了一脚,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得知这个县长就是春生的时候,被医生质问“你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的时候,福贵又被现实压垮了,被这个滑稽荒谬的时代恶狠狠的打压在了地上。三、福贵悲剧的现实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是世俗人文主义,它表现了对苦难中的不幸者的同情以及对人性的赞美。它强调的是人本价值和人自身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余华在1995年创作完成活着,这本小说的出世象征着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从早期的“先锋

23、”转型成“写实”。一直以来,余华都是一个忠实现实的作家,他的创作力于挖掘现实,余华的早期作品主要写血腥、暴力与死亡,探索人性的黑暗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余华心中怒火渐渐平息,他从一个非理性作家跨越为理性作家,心态也逐渐平和起来,他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去揭露与发泄,应该带领人们领略生命带来的高尚与真理。当时,一次机缘巧合下,作家余华听了一首名为老黑奴的美国民歌,他坦言被歌曲中的老黑奴打动了,老黑奴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家人一个两个都先他离世,而他在面对这个世界时仍然满怀激情,依然友好的对待世界,不曾怨恨过命运带来的悲剧。也就是这首歌让深受打动的余华决定写写人类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对待世界的态度,对

24、命运的生存哲学,于是,就有了今天这本活着。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只是各自实现自身生存价值的方式各异罢了。有的人为了名利而活,有的人只为单纯的活着而活着。在这场生命中,无论是谁都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与苦难,有的人被苦难打倒,有的人战胜了苦难并获得巨大的力量坚定地活下去,那么我们到底应该选择哪种方式生活?为什么活着?余华用他的笔墨为我们作出了完美的解答,把人性的本质搬上书本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在1998年的一次访谈中,余华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一个事实,同时也作出了一个判断。一个事实:福贵的

25、一生之中比其他人多了许多死去的理由,可他乐观坚定地活下来了。他又是为何活着?为了单纯的活着而活着吗?福贵活着有他存在的价值,有他活着的意义,正如余华所说的那样: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判断则是:不管经历多少苦难,都不能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因为活着,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生命最大的意义。余华用冷静的笔法把福贵的一生娓娓道来,福贵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历了从家财万贯到一贫如洗,福贵在巨大的落差下没有逃避,这个纨绮子弟竟出人意料的坚强,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地站起来面对与承担;第二个阶段从有家有口到孑然一身,是本书篇幅最长、最重要的部分。在当时的

26、社会背景下,福贵经历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命运无情地摧毁着他的一切,却让福贵在历经诸多苦难后更加坚韧;最后一个阶段是他一人度过漫漫余生,沧海桑田,他从一个富家纨绮子弟成为了一个笑看生活的平凡小老头。他在无数的磨难与打击之中走到了最后,用他坎坷波折的一生书写了活着的意义。活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基本的潜力,为了生存而活着是生命最简单的要求。活着两个字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现实给了我们太多的苦难、无聊和平凡。于是,我们慢慢地忍耐着,承担着生命赋予的责任,几次三番地切开荆棘,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花。正因为不容易,才更渴望,更珍惜。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模糊了活着的意义,分不清生存与生活

27、的区别;也有人满怀对生的渴望热情洋溢的活着,但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他们都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当然,为了生活而活着的标准远远高于为了生存而活着的,因为有着更美好远大的理想,想要获得更精致的物质与更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在我们没有学会如何生存之前,何谈生活。所以,为了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我们应首先学会如何生存。生活正如卡夫卡日记中所写的:不要绝望,甚至不要因为你并不绝望这个事实而绝望,当一切似乎山穷水尽,天欲绝人之时,一股新的力量又从你心底升起,而这正意味着你仍然是活着的.人生不缺美,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人生不缺幸福,只有感知幸福的心。让我们的心飞翔,实现幸福!社会是人和环境的总和。福贵所处的那

28、个时代是动荡不安的,所以当时的人们是极其不幸的。因为个人力量是无法抗争社会力量的,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悲剧就此产生了。在先人摸索的道路上,无数人用自己的生命告诉大家什么样的道路才是正确的,大跃进,文革,一化三改,乱花渐欲迷人眼般的改革,中国太需要发展了,但是步子迈得太大就容易走错。在后来人的眼中,这不过是政治书,历史书上的一段话,然而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就是无数起冤假错案,无数人们用血肉堆出的真理,粮食欠收,大家都饿着肚子,营养不良,文革让多少文明付之东流,当时的人们是悲惨的,但更是伟大的,我们要珍惜当下,要感恩以前。理性看待历史,充满信心的迎接未来,不要让福贵的悲惨在新的时代发生

29、,用文明推动进步,不要再用血肉纠正错误了。四、结语活着讲述了一个人活着的最崇高的意义,崇高是以人力反抗自然、以人性反抗兽性、在挑战拼搏抗争中获得精神愉悦,是实践主体巨大精神力量的表征。通过对福贵悲剧形象的剖析和悲剧命运根源的探析,讲述了人类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讲述了人类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其他事物。对待生命需要敬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不管遇到生活给予的或大或小的苦难时,我们都不应退缩,因为好好活着就是对苦难最有力的反击。所以,即使身处在悲剧性的氛围了,我们依然要用人类的韧性与尊严勇敢地活下去。参考文献1王祎颜.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一一浅析活着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哲学U1.东南

30、传播,2014(05):117-119.2张佳.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分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0(04):23-25.3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8.8.8.4王梦迪.活着人物形象分析J.西部皮革,2016,38(04):286-287.5袁祖洪.与命运言和一一试论活着中福贵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2(07):21.6蔡军.活着福贵形象分析U1.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4(03):77-78.7张文惠.从福贵形象浅析活着的人文主义U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70-73.8卢晓荣,陈丽荣.活着中福贵人生态度的审美价值J.文化学

31、刊,2019(07):107-109.致谢随着这篇论文的完结,我的大学生涯也走向了尾声。回忆这短短的二年时光,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让我倍感留恋。二年的大学时光虽然是一段很短的旅程,但这期间师长与同学给予我的帮助与温暖是永久的,在此我真心的感谢他们。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赵婿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知识渊博,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这门艰苦的课程,给我的学生生涯带来了无尽的激情和收获。是她在我遇到困难与瓶颈时耐心地引导我,没有她的不懈指导和帮助,没有她对我论文的无私评议和完善,我的论文就不会有完整的结论。在此,我向指导老师赵婿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本文引用的专著的所有学者。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文的最后写作,在此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们,他们给了我很多有用的材料,为我的论文写作过程,提供了温暖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我的论文必然会有缺陷,恳请老师评论并纠正我的不足之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