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南大古代汉语真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5876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17南大古代汉语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1-17南大古代汉语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1-17南大古代汉语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1-17南大古代汉语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1-17南大古代汉语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17南大古代汉语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17南大古代汉语真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吴文亮整理【古代汉语】20012017南京高校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填空题:(IO分)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此句中“相”的读音是,意思是O2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此句中“莫之能御”的句法特点是。3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此句中“是的意思是,词性是o4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此句中带双宾语的动词是。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此句中“技”的一般话读音是。6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此句中

2、的“迟”的意思是。7 .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中“剥”的读音是,意思是o二、问答题:(从下列6题中任选3题,每题5分,计15分)1 .试分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的词类活用状况。2 .请说说“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分3 .什么是词的本义?怎样识别词的本义?试举例说明。4 .请说说古注中“谓之”和“谓”的差别。5 .试分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方面的格律特点。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味道,猜意鹅雏竟未休。6 .请简要地谈谈广韵。三、名词说明(共3小题,每题

3、5分,计15分)1 .破读字2 .衍文3 .十三经【语言文学基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9“诛”的木义是()。20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的“叔”意思是()。21()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具体的完整的历史著作。22注释形容词,古注往往用术语()字。23今本战国策是经西汉()整理过的。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1给古书作注最早起先于:A战国B汉代C周代D南北朝12“逐”字的文字构造在六书中属于:A形声B转注C假借D会意三、名词说明(每小题3分,共42分)11箴铭12异体字南京高校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填空题:(10分)1.“七

4、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句中“王”的读音是,意思是,“未之有”的意思是O2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其中“惊姜氏”的意思是,“亟”的读音是,意思是O3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此句中带双宾语的动词是o4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其中“当”的读音是,意思是O5 .一个字在广韵中的切语是“都宗切”,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一般话中读作。(写出汉语拼音)二问答题:(从下列5题中任选3题,每题5分,计15分)1 .试分

5、析苏轼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愁妇”蒋捷一剪梅“流光简单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词类活用状况。请举例说明“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分。2 .什么是词的引申义?怎样分析词的引申义?试举例说明。3 .请说说古注中“读为”“读日”和“读若”“读如”的区分。4 .试分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方面的格律特点。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三名词说明(共3小题,每题5分,计15分)1 .如字2 .偏义副词3 .四书集注【语言文学基础】一、填空题。(30)18、请分别为以下各句中括号前面的“言”字和“语”字找

6、一个合适的语言学术语。桃李不言(),其下成蹊。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19、从部首“页”的字与()的意义有关。20、“临”的本义是()。21、由张相所著特地说明诗词曲中特别词语的工具书叫做()。22、墨子-非功“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一句中的“园圃”叫做()复词。23、清代学者探讨说文解字最负盛名的著作是()撰写的说文解字注。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11、古汉语连词“而”一般不连接:A名词B形容词C动词D动词性词组12、吕氏春秋被列入:A杂家著作B儒家著作C法家著作D道家著作三、名词说明。(每题3分,计42分)11颈联12散曲南京高校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探

7、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60分)】一填空题:(15分)1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中“津”的意思是o2礼记高校“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中“诚”的意思是3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中“与”的词性是o4战国策楚策“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中“方五千里”的意思是o5战国策赵策“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中“继”的意思是6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之”的词性是o7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中“族庖”的意思是o8荀子劝学“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绳”的意思是,“金”的意思是,“砺”的意思是,9诗经郦风柏舟“之死矢靡它”中“之”的意思是o10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的“火”的意思是,11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中“阿”的读音是,“被”的读音是12一个字在广雅中的切语是“德红切”,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一般话中读音作(写汉语拼音)。二问答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分析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中的词类活用状况。2请举例说明古人避讳的几种方式。3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对比,主要有哪三种状况?请举例说明。4请说说古注术语“日”“为”“谓之”的含义和运用特点。5试

9、分析王维山居秋暝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方面的格律特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6请简要地谈谈诗词曲语辞汇释。三名词说明(15分)1史记三家注2通假字3集解【语言文学基础】一、填空题:(每题1分,计52分)33由杨树达撰写的特地说明文言虚词的工具书叫做()。34书籍因缮写、刻板、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叫做()。35论语公冶长“子日:盍各言尔志?”中“盍”是()的合音字。36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一”的意思是()。37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第一个“老”字的意思是()。38左传僖公

10、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池”的意思是()。39庄子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殆”的意思是()。40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中“者”的词性是()。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11 “笃”字的文字构造在六书中属于: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2 “数”的本义是:A数目B屡次C计算D技艺三、名词说明:(每题5分,计70分)11联绵字12反切南京高校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60分)】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5分)1、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此句中“如”的意

11、思是()O2、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此句中“知”的读音是(),意思是()。3、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此句中两个“或”的意思是()。4、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此句中带双宾语的动词是()。5、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中“辩”是()字,其本字是()。6、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瀚,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中“是”的词性是(),“服”的意思是()。7、“赐”“许”属于“六书”中的()字。8、“丛”的繁体字是()。9、一个字在广韵中的切语是“式羊切”,这个字在

12、现代汉语一般话中读作()(写出汉语拼音)。10、“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的入声字是()。11、诗经.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耙,四之日举融”中的“三之日”指周历()月,就是夏历()月。二、选择题:(从下列5题中任选3题,每题10分,计三非常)1、试举例说明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2、“三十六字母”中那几个是全浊音?3、举例说明上古汉语中前宾语的几种常见格式4、试分析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方面的格律特点。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请简要谈谈词诠。三、名词说明:(共三小题,

13、每题5分,共15分)1、古今字2、疏(义疏、正义)3、十三经【语言文学基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52分)3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是()。33、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中“识”的读音是()。34、左传隐公元年“公伐诸鄢”中“诸”是()的合音字。35、左传僖公五年“一之为甚,其可再乎?”中“再”的意思是()。36、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中“铁”是指()。37、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砺”的意思是()。38、楚辞九章哀郢“鸟飞返家乡兮,狐死必首丘”中“首丘”的意思是()。39、“斋”的繁体字是()。二、选择题(每题

14、2分,计28分)11、诗经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的词性是:A动词B助词C代词D连词12、“道”的本义是:A遵循B道路C道理D引导三、名词说明(每题5分,计70分)11六书12如字南京高校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60分)】一、填空题(15分,每空1分)1、左传隐公元年“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中“大”是()的古字,“乘”的读音和意思是()。2、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中“袍”的读音和意思是(),“逸”的意思是()。3、战国策楚策“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中“从”的读音和意思是(),“与”的词性是()。4、论语述

15、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于我何有哉”中“识”的读音是(),“厌”的意思是()。5、孟子梁惠王上“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中“异”的意思是(),“恶”的意思是()。6、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的“园圃”属于那一类词()?7、诗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中“贿”的意思是()。8、诗豳风七月“八月其获,十月陨律”中在“获”的繁体字是()。9、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中“离”是()的通假字,“初服”的意思是()。二、名词说明(15分,每题5分)1、文言2、清浊3、六书三、问答题(20分,每题10分)1、请举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2、

16、赤壁之战:“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卒,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我共之矣。”最终一句中学语文第一册注释说:“这作为长江险要的形势已经同我方共同占有了。”这个注解对不对?为什么?四、请把下面这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日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行以居请更诸爽地者辞日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日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日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日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日踊贵履贱(左传召公三十年)【语言文学基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52分)35在汉字发展的过

17、程中,()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它变更了篆书和篆书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36查诗词曲中特别词语的一部常用工具书是近人张相所著的。37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中的“毙”的意思是()。38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客我”中的“客”的意思是()。39论语邛日货“(阳货)归孔子豚”中的“归”的意思是()。40孟子滕文公上“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中的“暴”的读音是()。41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日:”中的“顾”的意思是()。42诗经周南关雎“钟鼓乐之”中“钟”的繁体字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计28分)I1.“牧”的字形构造在“六书”中属于:(八)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2.下列各字中

18、不属于“天干”的是:(八)壬(B)已(C)卯(D)庚三、名词说明(每题5分,计70分)11使动用法12平仄南京高校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此句中“如”的意思是()O2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柔。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此句中“衣”的读音(),意思是()。3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中第一个“之”的词性是(),其次个“之”的词性是()。4礼记高校“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其中“润”的意思是()。5左传隐公元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

19、类。其是之谓乎?”末句中充当前宾语的词是()。6战国策楚策“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此句中带双宾语的动词是()。7庄子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其中是()的异体字,“益”是()字其本字是()。8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蓝”意思是()o9 “薄”“颍”属于“六书”中的()字。10 “专”的繁体字是()。11 一个字在广韵中的切语是“苦管切”,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一般话中读作()(写出汉语拼音)。二、选答:(从下列5题中任选3题,每题10分,计30分)1 .“集解”有哪两种类型?请各举一例说明。2 .“三十六字母”中哪几个是唇音字?3 .举例说明古汉语中

20、被动式的几种常见格式。4 .试分析李商隐(无题)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方面的格律特点。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残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5请简要地谈谈说文解字。三名词说明:(共3小题,每题5分,计15分)1异体字2词类活用3避讳【语言文学基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32分)22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夫”的读音是()O23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中“语”的意思是()。24战国策赵策四“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中“继”的意思是()。25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21、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中“扶摇”的意思是()。26“义”的繁体字是()。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11“亦”的字形构造在六书中属于:(八)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2“理”的本义是:(八)治玉(B)治理(C)安定(D)法官三、名词说明13通假字14破读字15衍文南京高校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70分)】一、名词说明(每题5分,共20分)1说文解字2天干地支3反切4使动用法二、问答(每题10分,共50分)1清举例说明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2吾谁欺?欺天乎?”“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率师以来,唯敌是求。”上述这些句子

22、通常称为“宾语前置”句,结合所给的材料,请谈谈宾语前置有哪几种主要类型。3梁启超谭嗣同:“皇上欲大用康先生,而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中学语文其次册注:”上,皇上。”这个注解是否正确?为什么4僧志南绝句:“古木荫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初中语文其次册注:“杖藜,拄着拐杖。杖,拄着。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坚硬,可作拐杖,称藜杖。”这个注解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资料:唐薛能许州题德星亭诗:“淡水南流东有堤,堤边亭是武陵溪。槎松配石堪僧坐,蕊杏含春欲鸟啼。高树月生沧海外,远郊山在夕阳西。频来不似军从事,只戴纱巾曳杖藜。”宋张元探春诗:“尽日寻春不见春,杖藜掏破岭

23、头云。归来点检梅梢看,春在枝头已非常。”宋秦观宁浦书事诗:“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5阅读下面这篇古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包括朝代)和题目;(2)说明加点的词语:诣,薄宦,不遑,专辄;(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昔开皇初,有刘仪同刘臻等八人,同举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招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确定。魏著作谓法言曰:“一直论难,疑处悉尽。何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馀学,兼从博隼,十数年间,不覆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

24、绝,怀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已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亳厘,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得县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杨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与班,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南京高校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写繁体字:爱心珍宝清浊县官庆祝二.名词说明:1.互文2 .失黏3 .大名冠小名4 .佑(右)文说三.简答题1 .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较之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用的较少。请分析缘由。2 .古韵学家是怎么

25、探讨上古韵部的?请简要分析。南京高校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填空1、“读”字的繁体形式();2、“笃”字在六书中属于();3、“汇合旧注,下以己意”的注解类型称作();4、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中“盍”是()的合音字;5、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一”的意思是();6、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第一个“老”字的意思是();7、汉书“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中“者”字的词性是();8、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金”字的意思是();9、书籍因缮写,刻板

26、,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叫做();10、由杨树达撰写的特地说明文言虚词的工具书叫做()。二、名词说明1、反切2、通假字3、疏(正义)4、说文解字三、简答1、古代音韵术语中的“七音”。2、分析李白劳劳亭诗“天下难过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的用韵、平仄、对仗、句式。南京高校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填空题。1 .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的特地说明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是()。2 .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是明代的()。3 .()是形成近体诗的最重要的因素。4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之”字的意思是()。5

27、.“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中“再”的意思是()。6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中“羹”的意思是()。二、名词说明。1.郑笺2 .如字3 .避讳4 .三平调三、简答题。1 .谈谈下面几个汉字在六书上的形体结构特点。行徒役街徒微2 .举例说明古汉语宾语前置有哪些结构类型。南京高校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填空题。1“论”的繁体字()。2王引之撰写的古汉语虚词著作是()。3徒的形旁是()。4语言学家探讨字的本意的最主要的方法()5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修辞手法是()。6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找出韵脚字()。7 良庖岁更刀,

28、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中“岁”的意思是()。8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数”是什么意思()。9”如有不由此者,在孰者去,众以为殃。足谓小康。”中“小康”的意思是(10”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行乎?”中“无乃”的意思是(二、名词说明。1偏义副词2古今字3段玉裁4之为言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特点。2翻译下面的话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诗凡民有丧钿匐救之檀弓引诗作扶服家语引作扶伏又诞实钿匐释文本亦作扶服左传昭十三年奉壶饮冰以蒲伏卷释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昭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释文本或作匐匐皆匍匐之异文也。(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南京高校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探

29、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1王力三十韵部的“鱼铎阳”有什么语音关系?用实例谈谈其在汉语史探讨中有何用处。2以实例为据,说说说文解字的体例。南京高校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名词说明1 .六书2 .反切3 .尔雅4 .金文5 .二、请将下面这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毋让,此天开子也。王日:“子即反国,所馀,未知所以报。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何以报寡人?”重耳日:“羽毛齿角玉帛,君王”王

30、日:“虽然,何以报不毂?”重耳日:“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辞王三舍。”南京高校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名词说明1.省声字2 .平仄3 .中原音韵4 .平仄二、请将下面这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鲁穆公问于子思日:“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日:“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日:“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日: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J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日:“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

31、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南京高校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名词说明。1 .古今字2 .注疏3 .说文解字注4 .声训二、请将下面这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济潺统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日:“我世世为济湃统,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湃统,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南京高校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

32、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名词说明(每题5分,共20分)1.通假字2 .词的本义3 .读破4 .避讳二、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宾语在词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举例说明。(10分)三、翻译(10分)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日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尔曷知师出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日尔即死必于毅之疑岩是文王之所辟风雨者也吾将尸尔焉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蹇叔子彳走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日尔曷为哭吾师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也弦高者郑商也遇之肴殳矫以郑伯之命而犒师焉或曰往矣或曰反矣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般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南京高校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古代汉语部分(40分)】一、举例说明说文解字在汉字探讨上的价值。二、翻译: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