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课题2 溶解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6309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课题2 溶解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2课题2 溶解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2课题2 溶解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02课题2 溶解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2课题2 溶解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课题2 溶解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2涿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Ol学问管理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定义:在肯定温度一下,向肯定量的溶剂一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接着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接着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1)明确前提条件:肯定温度和肯定量的溶剂。若变更溶剂的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2)明确“这种溶质”。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溶质饱和,对另一种溶质可能不饱和。如:在肯定条件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仍能溶解硝酸钾,即该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饱和的标记:在肯定温度下,若溶液中有不能接着溶解的剩余一溶质存在,且剩余溶质的量不

2、再削减_,则该溶液就是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相互转化:一般状况下,当温度和溶剂的量发生变更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其转化关系为:2 .结晶定义:溶液中的溶质由于_温度或_溶剂的变更而从溶液中_析出的过程。方法:结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一蒸发溶剂.,二是一冷却热饱和溶液.02基础题考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是(D)A.浓溶液B.稀溶液C.含100克水的溶液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2 .(2019温州)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状况反映气温变更。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肯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C)A.甲、

3、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3 .时,在两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g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B.接着搅拌最终可使氯化钠溶解C.氯化钠溶液肯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蔗糖溶液肯定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4 .20C时,50g水中溶解了18g氯化钠恰好成为饱和溶液。(1)20C时,50g水中加入15e氯化钠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5g氯化钠,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8冬溶液的质量是考点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4、5 .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洁的方法是(八)A.加入溶质B.降低温度C.上升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6 .用“不变”“增加”或“削减”填空。在肯定温度下,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1)加入少量NaCI后,溶液的质量不变_;(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不变一,溶液的质量M1.-;(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削减_,溶液的质量削减.。考点3结晶7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D)A.利用阳光照耀,使海水升温得到粗盐8 .利用海风降温析出粗盐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粗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8 .对结晶后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

5、的是(八)A.肯定是饱和溶液B.肯定是不饱和溶液C.肯定是浓溶液D.肯定是稀溶液9 .工业上采纳如图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上述流程中I、n、HI中对氯化钠来说溶液的状态分别是不饱和、_饱和_、(填“饱和”或“不饱和”)从海水中提取粗盐的过程中,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粗盐。03中档题10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A.饱和溶液就是不再接着溶解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肯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肯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11 .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已知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分别取样(如图),则肯定无法区分这两

6、种溶液的试验操作是(八)A.加肯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该晶体C.略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少量水12 .25时向肯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变更规律的是(C)13 .化学中有很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一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一。(2)己知20C时,100g水中溶解36.0g食盐正好达到饱和,现将0.9g食盐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可归入,图中-JIU(填“I”“H”“10”或“IV”)区域;现有已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

7、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纳的方法是一加入食盐至不再接着溶解_或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14 .四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削减(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I)-AB-中盛的肯定是饱和溶液。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3)D中盛的肯定是不饱和溶液。(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上升,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B0(5)在肯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固体是否也全溶?不是04拓展题15 .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更:乙溶液蒸发Iog水析出晶忌g丙

8、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乙溶液不肯定是饱和溶液B.丙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C.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D.将丙溶液再蒸发JO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肯定是5g第2课时溶解度Ol学问管理1 .固体的溶解度定义:在肯定温度一下,某固态物质在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因数:(1)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2)外因:温度。四要素:(1)条件:肯定下;(2)标准:在100克溶剂里;(3)状态:达到饱和.;(4)单位:(g)o2 .溶解度曲线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_温度一,用纵坐标表示J容解度_,将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一条平滑的曲线,这种反映物质的J

9、容解度随_温度变更的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意义:(1)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更的状况;(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对应的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3)两条曲线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4)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质在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更规律:依据溶解度曲线的变更趋势分为三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_(陡升型),代表物质是一KNO3:(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一变更较小_(平缓型),代表物质是NaCl:(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_(下降型),

10、代表物质是Ca(OH)2。应用:(1)推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大小;(3)确定如何通过变更温度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4)确定物质的结晶方法。3 .气体的溶解度定义: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IOlkPa和肯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一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一体积一。影响因素:(I)J容质、溶剂本身的_性质;(2)_温度_(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3) _压强_(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02基础题考点1固体的溶解度1. 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B)A. 20时,

11、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 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2. 20时,50g水中溶解18g食盐达到饱和,则20C时,NaCl的溶解度是(D)A.18B.18gC.36D.36g3 .将2.5g硼酸在20C时溶于50g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划分为(B)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4 .依据下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20406080100溶45.6EKCl解34.040.051.1

12、56.7度/gKNo331.663.9IlO169246(1)2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20时将20g氯化钾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上表两种物质中,KN(H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考点2溶解度曲线5 .(2019广州)依据溶解度曲线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八)A. 30时,10O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B. NaNo3溶液降温肯定有晶体析出C. 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D.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大6.(2019山西)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JC时,甲和乙的

13、溶解度相等_。(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一蒸发结晶。(3)/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入溶质(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C降温至fJ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填序号)。A.甲乙B.甲V乙C.无法确定考点3气体的溶解度7 .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性质、溶剂有.关,还与外.界条件有关。“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种现象与下列外界条件存在主要关系的是(八)A.压强B.温度C.汽水瓶D.光照03中档题8 .喝了汽水以后经常要打嗝,如图所示曲线中,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的是(B)9 .(2019泰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C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60C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10 .(2019威海)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D),温度溶A2040水109g129g酒精17.3g40g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 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 40,40gNaOH溶解在100g酒精中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40C的饱和NaOH水

15、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11(2019太原三模)向装有等质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Q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烧杯B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B.图二中的甲物质可表示NaNo3C.f2C时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D.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f2降温到h,乙析出的晶体少12(2019荆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AB两种物质在I时溶解度相同。(2)及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40g.(3)r2C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4)会时,将三种物质各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的取值范围是20gW4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