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6376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1.1 设计依据(1)建设方与我公司签订的项目设计合同(2)建设方提供的工程区现状地形图(3)禁江区清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3.09)(4)与项目相关的其它资料1.2 项目背景陈家河2#人行桥位于恭江区永新镇场镇,拟建桥梁跨越陈家河。附近居民跨越陈家河,多数依靠现状河道上跳蹬,出行安全风险较大,现在陈家河跳蹬段新建人行桥,方便居民出行。桥位现状照片1.3 桥梁工程概况桥梁跨越陈家河,桥梁全长32m,主跨为1孔净跨径22米、矢跨比1/5.5的等截面圆弧线钢筋混凝土拱桥,拱圈厚0.6米。桥面宽度:0.25m(护栏)+3.Om(人行道)+0.25m(护栏

2、)=3.5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重力式台,扩大基础。本次桥梁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桥梁主体结构及铺装、人行道等附属工程。1.4 上阶段审查执行情况已按初步设计阶段意见修改。1.5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满足强制性条文。2项目地区建设条件(本节内容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恭江区清溪河流域地处渝南低山丘陵区,受区域构造控制,区内区域地形以狭长条形山脉与宽缓浅丘地形相间分布为主要特征,山脉大体呈南北向延伸,与构造线走向大体一致。由西北至东南地形逐渐升高,西北属“渝南低山丘陵区”,海拔190500m;东南屈“黔北中山区”,海拔12001400m,地形陡峻,切

3、割强烈;中部过渡带属中低山区,海拔5001200m。陈家河段属于构造剥蚀、侵蚀丘陵地貌,拟整治河道由南向北蜿蜒延伸,两岸沿线地面高程222.56248.53m,河床高程214.35235.20m,河床水面宽515m;两岸多为工程岸坡和场镇聚集区,坡脚为已建镇脚,坡顶为已建步道,岸坡坡高一般为35m,工程岸坡以上多为地形坡角515的缓坡和斜坡;永新镇街道公路桥(中心桩号CJ2+781)下游约15m处有一高约1.42.2m的浆砌石拦河堰和引水渠,堰顶高程225.55225.96m,公路桥下游约30m处有一高7.718.65m的砂岩陡崖,陡崖顶高程223.16224.10m,陡崖底地貌高程215.4

4、5m;陈家河段场镇两侧分布有外包混凝土的污水管道和燃气管道。2.2 地层结构区域主要出露为中生界白垩系(K)、侏罗系(J)和三叠系(T),主要地层由新到旧有: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ej)、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1.p)、侏罗系上统遂宁组(1.sn)、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工S)、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yZ)地层、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Rxj)、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J)、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J)和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3,为套浅水湖相沉积,及第四系地层,详见表2.1-1。区域综合地层简表表-1地层单位地层代号地质描述厚度5)分布位置界系统组Q.崩、坡积层,冲、洪积层,成分主要为重粉质填土、含卵石砂土

5、、粉质砂土、砂填土及漂卵砾石夹砂等组成。310现代河床、1级阶地、冲沟及斜坡坡就中生白望系上统夹关K2J放红色块状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粉砂岩,底部为0-20米砾岩层,砾石滚圆度好,成分复杂,以石英、燧石为主,次为砂岩、灰岩等。277451上统蓬莱镇组K紫红色泥岩与灰白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互层,顶部砂岩含泥灰岩砾石,底部砂岩在合江顺江场等地含铜.641923赋存于基岩构造裂隙与风化裂隙中,基岩强风化带富水性好,常在接触面以井、泉形式溢出地表,受大气降水,河水补给,排泄于河谷,水量受季节影响。2.4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根据地面地质测绘与调查,工程区仅零星分布小的崩塌打崩,未见大的滑坡、泥石流、

6、危岩崩塌、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2.5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前述河段岩石室内试验和土体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及临近同类工程经验,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2022版),提出工程区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依据工程区岩土体工程特性,提出基坑及护坡工程边坡开挖坡比建议。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建议值岩性密度饱和快剪强度压缩系数al2年缩模限Es容许承我力底擦数基摩系内摩角内聚力天然饱和(0)kPaMPaMPakPa人工素填土1.952.002530.2861000.25粉质粘土19.219.713150.3351000.25砂土18.519.42600.3

7、06800.25漂卵石2.012.123600.08222500.40-0.45砂如砾石2.002.103300.10202000.35-0.40砂砾石1.962.083000.14161500.30-0.35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岩石类别容重(KNb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抗剪断强度基底摩擦系数承载力(Mpa)天然饱和岩石/岩石碎/岩石fCr(MPh)f,C,(MPa)泥岩(强风化)24.825.20.400.050.450.100.35-0.400.35泥岩(潮风化)25.225.56.80.500.350.550.400.40-0.451.00泥质粉砂岩(强风化)24.524.80

8、.450.080.450.100.40-0.450.50泥质粉砂岩(弱风化)24.925.314.550.600.350.650.400.45-0.501.50Jas砂岩(强风化)24.524.80.500.100.550.150.45-0.500.60Jas砂岩(弱风化)24.825.3250.650.400.700.450.50-0.552.00JsP砂岩(强风化)24.124.60.550.100.600.100.45-0.500.65JsP24.525.1350.700.450.750.450.55-0.62.50地层单位地层代号地质描述厚度(Ol)分布位置界系统组界遂宁组JSSn鲜红

9、色泥岩、钙质泥岩间夹粉砂岩,同部夹泥灰岩透镜体及石膏条带,底部为灰、灰紫色砂岩、含砾砂岩,赶水一带含铜(称铜鼓村砂岩)。272589分布于三会河上游中统沙溪庙组JsS上部暗紫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灰紫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底部为一出块状长石石英砂岩(称嘉详赛砂岩).下部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黄灰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为一星长石石英砂岩(称关口砂岩),近顶部夹黄色叶肢介页岩.11761707广泛于三会河中下游、陈家河和清溪河自流井组J1-3Z该地层可分为六段从上到下:第六段为黄灰色石英细砂岩、粉砂岩、页岩,西部上段夹紫红色泥岩、杂色泥岩。第五段深灰色页岩夹泥灰岩、介充灰岩及紫色灰岩。第四段

10、紫红色泥岩夹灰绿色石英细砂岩。第三段深灰色页岩夹灰岩、介壳灰岩.第二段紫红色泥岩夹黄绿色泥岩、石英细砂岩。第一段石英砂岩、泥岩、粘土岩,夹铁矿星。338596中生界上统T3j主要为一套长石石英砂岩,底部有不厚的黑色页岩夹煤线。262589I中统Td上部为灰色、黄灰色白云灰泥岩,紫色、灰绿色等杂色钙质泥岩与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互层。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明灰岩夹盐溶角砾岩、角砾状灰岩,底部为绿色水云母粘十.岩(球豆岩)。0263系下统lj该地层可分为四段从上到下:第四段灰色块状白云岩夹盐溶角砾岩(深部为石膏)、灰岩.第三段灰色厚层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央薄中厚层状灰岩。第二段灰色

11、中厚厚层块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局部产石膏。第段灰色中厚厚层块状灰岩、鲍状灰岩,顶部为含泥质白云质灰岩3588042.6 地下水工程区屈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表径流发育,故浅层地下水埋藏普遍,交替循环较强,为低矿化度淡水。按赋存介质不同,工程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1)第四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冲洪积层漂、卵石层与人工堆积土层中,含水层分布面积小,厚度薄,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大,排泄于低洼处。(2)碎屑岩裂隙水左岸为浆砌条石镇脚挡墙,挡墙高1.8m,后侧为3.2m的平台,平台后为高

12、约2.5m的悬坡,坡顶为场镇房屋平坝;右岸为浆砌条石挡墙护坡,挡墙高3.9m,挡墙顶以上为已成坡比1:2.OO的工程护坡,护坡顶为平坝。河床裸露基岩为J3sn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层厚度小于山。场地位于南温泉背斜南西翼,岩层产状N27。WSWZllo,构造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风化岩体裂隙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工程区未发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分布较薄,建议人行桥基础置于弱风化泥质粉砂岩上,且置于河道最大冲刷面以下,弱风化泥质粉砂岩岩块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15.55MPa,弱风化泥质粉砂岩承载力建议值为1500KPa,承台基底与强风

13、化泥岩的基底摩擦系数为0.40,承台基底与弱风化泥岩的基底摩擦系数为0.45,边坡开挖坡比详见建议但表。人行桥柝墩基础开挖形成基坑均位于长年水位之下,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屈于中等透水层,基坑开挖不会造成大的涌水,建议在枯季施工,且做好围堰的防渗措施,防止河水渗入基坑内,采取必耍的抽排水措施。3设计规范及标准3.1设计规范(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2)公路用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5)(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lI-2011)(2019版)(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

14、-2019)(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2231-01-2020)(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I66-201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9)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2008)(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1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I砂岩(弱风化)IIlIlIlIOl注:本次工程区仅取到丽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未能进行室内试验,表中强风化泥岩参数为经验值.边坡开挖建议值表土展名称临时边坡(坡高W5m)永

15、久边坡(坡高W5m)水上水下人工来填土/粉质粘土1:1.00-1:1.5012.001:2.251:2.251:2.50漂卵石11.751:2.001:2.001:2.25砂土12.007:2.251:2.251:2.50砂卵砾石/砂砾石11.757:2.001:2.007:2.25泥岩(强风化带)1:0.351:0.501:0.751:1.00泥岩(弱风化带)1:0.30-1:0.351:0.501:075砂岩/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1:0.30-1:0.351:0.501:0.75砂岩/泥质粉砂岩(弱风化带)1:0.251:0.301:0.351:0.50备注:坡高低于3m时,可以取低值,

16、土层坡高5m、岩层坡高10In需设设,2.6场地地震效应评价2.6.1建筑场地类别在工程区东侧为长寿遵义断裂,该断裂为基底断裂,北起于开县带;经长寿,向南进入贵州,止于遵义一带,重庆境内长大于300km,为重庆陷褶束内华芟山穹褶束与万州凹褶束的分界控制线。该断裂形成于印支期,1989年11月20日11时18分发生在统景地区的5.2级、5.4级地震,可能与该断裂的活动有一定关系,但其震级均小于6.0级。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其震感较强。据史料记载,本区未发生过中、强地震,属地震波及区。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见图2-2),基本地震动反应

17、谱特征周期为0.35s,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l度,属于相对稳定弱震环境。2.6.2区域稳定性评价本区新构造运动不强烈,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抬升,全新世以来,上升速度减弱,幅度较小,属于稳定区。工程区附近历史上无强震发生,强震区距离均在20Okm以外,对库坝区影响小,其影响地震烈度不超过Vl度,工程区区域构造稳定性良好。(本章节节选自地勘报告,详细情况详见相应地勘报告)2 .7陈家河段桥梁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 .7.12#人行桥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拆建人行桥位于桩号CJ2+488处,场地属构造侵蚀一剥蚀浅丘地貌,河床宽约20m:现状3.2.2 耐久性要求为使结

18、构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要求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0,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最大碱含量不大于3kg11.桥梁混凝土中必须采用低碱活性的集料,避免出现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对桥梁的耐久性造成危岩。3.2.3 混凝土外加剂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如需要可掺入适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如减水剂、防水剂等,但混凝土拌和中应慎用早强剂。外加剂的掺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I:外加剂(GB80762008)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规定。外加剂的掺用必须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满足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确保外加剂的掺用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3.2

19、.4 桥梁各部分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1)主拱、拱座:C40混凝土;(2)基础等:C30混凝匕(3)拱上建筑:C25混凝土:(4)垫层:C20混凝土。4.2普通钢筋及钢板4.2.1 钢筋及接头连接设计普通钢筋采用HRB400和HPB300,抗拉设计强度分别为330MPa、250MPa。钢筋主要技术性能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的有关规定。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和钢筋机械连接接头:HPB300钢筋接头建议采用闪光对焊,条件不具备时采用电弧焊(双面焊缝);HRB400带肋钢筋直径20

20、mm时接头建议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I级,接头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规定。4.2.2 钢板设计用钢板均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355qC,其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的规定。4.4桥梁附属设施桥面铺装:5cm厚C25碎垫层+2cm厚M7.5水泥砂浆+3cm厚青石地砖。在磴垫层与拱圈结(13)公路桥梁盆式支座标准规范(JT/T391-2019)(1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16)(15)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I392010)3.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D结构

21、设计基准期:100年(2)使用年限:50年(3)设计安全等级:一级;(4)设计荷载:人群:4.6KNm2;(5)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7度构造设防(6)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15g:(7)桥梁抗震设防分类:D类;(8)环境类别:I类环境。(9)设计洪水频率:10年一遇(陈家河):4材料、设备及产品采用的技术指标或标准4.1 混凝土4.1.1 基本要求混凝土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52.5和42.5的硅酸盐水泥,所用砂、石料、水的技术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3650-2020)有关条文规定。混凝土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的坚硬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cm。

22、混凝上细骨料应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不宜采用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等指标必须满足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要求。防水混凝土结构抗渗等级不低于P8o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替代水泥用量8%的膨胀剂,膨胀剂要求是大厂、回转窑生产,膨胀剂根据试验及厂方提供的参考数据综合分析后确定,并保存依据资料。C40混凝上: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8.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65MPa,弹性模量Ec=325X104MPa.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3.8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d=1.39MPa,弹性模量Ec=3.00XIO4MPa.5.2 桥梁结构总体布置桥梁

23、跨越陈家河,桥梁全长32m,主跨为1孔净跨径22米、矢跨比1/5.5的等截面圆弧线钢筋混凝上拱桥,拱圈厚0.6米。桥面宽度:0.25m(护栏)+3.0m(人行道)+0.25m(护栏)=3.5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重力式台,扩大基础。5.3 上部结构设计主拱:主拱圈为板拱,主拱宽3.5m,拱圈厚度为O.6m,桥梁净跨径22.0m,矢高4.0m,矢跨比1/5.5拱上建筑:拱上填料采用C25睑砌筑梯步。5.4 下部结构设计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基础要求嵌入中风化基础深度不小于0.5m,地基承载力不小于600KPan5.5 附属结构设计桥梁附屈设施包括人行道系、桥面铺装、伸缩缝及桥面排水等

24、。(1)栏杆人行道底座采用C30险,人行道栏杆采用商品栏杆,栏杆扶手上竖向荷载不小于1.2KNm,栏杆设计水平推力不得小于2.5KNm(2)铺装铺装结构由下而上为:5cm厚C25磴垫层+2cm厚M7.5水泥砂浆+3cm厚3060cm青石地砖+防水涂料。5.6 桥头接线桥梁起点、终点处均应与场地接顺,路面采用20Crn厚C25碎进行硬化。5.7 桥梁耐久性设计除混凝土材料应满足4.1.2中要求外,按I-B类环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如下:(1)主拱结构最外层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2)各类箍筋及人行道板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3)分布、防裂等表层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cm

25、;构之间设置2mm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涂料应具有耐热、冷柔、防渗、耐腐、粘结、抗碾压等性能。涂料性能技术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的要求。桥面防水施工工艺与防水材料要求相匹配。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如下:项目质量指标III外观搅拌后为黑色或蓝褐色均质液体,搅拌棒上不粘附任何明显h粒固体含量,%43延伸性,11m无处理25.526.0处理后23.54.5柔韧性,tCT52无裂纹、不断裂-202无裂纹、不断裂耐热性,c1402无流淌和滑动1602无流淌和滑动粘结性,MPa22.0不透水性0.3MPa、30min不注水抗冻性,-20C20次不

26、开裂耐腐蚀性耐碱(2(C)Ca(OH)2中浸泡15t1无异常耐拉水(2(TC)3%盐水中浸泡15d无异常干燥性,25V表干4h实干12h高温抗剪(60C),MPa0.165桥梁结构设计5.1设计原则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基本原则,针对本桥,主要考虑其实现车辆及人行交通的功能性耍求,并兼顾桥梁设计基本原则的其他要求。表面光洁美观、无锈斑和异色痕迹。6)确保墩台混凝土的质量及强度,注意混凝土工作的处理并确保其整体性。需待桥台台身碎强度达到80%时,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回填。台后回埴透水性良好的碎石土,回填过程中应分层夯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50mm,压实度不低于96%。

27、基坑回填土应进行分层夯实回填,分层厚度为30cm,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4。7)满足施工需要的预埋件、预留孔,本设计图说未示,由施工单位自行安排,但需经设计单位认可。工程竣工时应将施工临时构件拆除,施工预留孔堵塞,表面抹平。(10)桥台基坑开挖放坡坡率应根据地勘所提坡率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地勘报告一致,若不一致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同时通知监理、地勘、设计等参建单位共同协商处理。临时基坑应做好防排水措施,保证基坑及其边坡干燥,同时做好监测措施保证基坑安全。6.3上部结构施工主拱圈采用搭设拱架现浇施工,为了尽量避免拱架变形对拱圈浇筑产生不良影响,拱圈施工前必须对拱架以不小

28、于拱圈及拱上建筑的总重量的1.2倍进行预压,以确保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拱桥拱圈施工一般采用分环与分段结合的浇筑方法,分环厚度或分段长度,由施工单位根据机具设备及支架强度等经计算确定,并根据监理确认后,方可实施。为了保证正确的拱圈轴线位置,浇筑时必须保证纵向及横向保持对称和均衡,并实时监测和控制拱圈的变形。施工单位无论采用满堂式支架或拱式拱架,均应进行相关设计,按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验算其强度、刚度和稔定性,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文件。1、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应包括:1)拱架设计图和说明书;2)拱架计算书;3)拱架拼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规范及相关规定

29、的其他项目。2、拱架的计算荷载应包括:1)预压荷载(拱圈及拱上建筑自重的1.2倍);2)拱架和模板自.重;3)施工人员、机具重,按2.5kPa计算:(4)桩基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5cm。6桥梁施工要点施工单位施工前须对设计文件、图纸和工程量、资料进行核对,并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若实际情况与设计文件有出入,应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施工单位进行墩台结构施工前,应通过局部开挖确定施工影响范围内有无管线布置及管线布置的具体情况,并对受影响管线进行迁改或保护。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和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要求

30、.图纸采用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6.1 材料(1)混凝土:必须仔细研究确定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所选用的材料,进行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设计与试验,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化热的危害,确保混凝土质量。(2)钢材: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材和锚具应按设计技术指标进行采购,按照有关质量检验标准严格进行验收,遵照施工规范及有关要求进行施工。6.2 下部结构施工(1)施工前应对各部分尺寸、标高、坐标等进行核实,如发现问题,应及时

31、通知设计单位研究解决。(2)通过人工局部开挖核实工程影响区的管网情况,如需改造的则先行改造,确保文明施工,消除对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3)基础施工时,应安排在枯水季节,建议采用草袋围堰筑岛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3350-2020)执行。(4)基础施工应采用机械施工,施工过程中应严防塌孔,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及基础施工质量。施工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资料不一致,需及时通知地质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5)墩台混凝土颜色应保持一致,模板应采取定型钢模板,确保浇出的混凝土尺寸准确,钢筋网片,在现场就位后进行焊接或绑扎,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钢筋骨架(或钢筋骨

32、架片)和钢筋网片的预制及安装,均应遵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3650-2020)的有关规定。6.5 其他注意事项各道工序施工均应以质量、安全为施工第一要务。施工中应注意防噪,并采取措施减少扬尘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对附近居民影响。桥梁施工应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36502020)的有关规定。施工放样时注意坐标和高程准确性,并采用多种方法复核。图纸中数据均为理论值,应在施工时充分考虑桥梁纵、横坡及施工预拱度等因素影响进行放样,并采用多种方法复核。施工时要求确保箱梁钢筋定位准确;如钢筋相互矛盾时,以“普通钢筋让预应力钢束、次要钢筋让主要钢筋为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如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管

33、道相冲突时,以“普通钢筋让预应力钢筋”为原则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混凝土和钢筋的质量,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确保其整体性。严格控制箱梁的轮廓和尺寸,严格控制施工误差。箱梁混凝土应注意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方可拆模。对基底岩石的强度要求均应满足设计图纸提出的技术指标。箱梁施工支架拆除以后,方可进行桥面系施工。桥面铺装施工前应对箱梁顶面进行清洗,混凝土调平基层施工应保证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混凝土防水等级须达到设计要求;已成混凝土基层在养护期间严禁车辆、行人穿行和堆放杂物:桥面防水施工前应将基层清扫干净:沥青铺装施工应严格控制平整度、压实度、掩铺温度等指标;人行道系施工须注意前后施工部件的预

34、埋构件埋设.在桥梁开放运营前,应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本说明未尽事宜均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和设计图纸中附注之说明进行施工。设计中其他未详之处按如下原则处理:建设项目参与各方及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协商解决。6.6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要求桥梁工程安全管理包括:桩基工程的安全管理,墩台工程的安全管理,墩身、盖梁工程的安全管理,桥面工程的安全管理等。各个管理方面都包含了对施工人员、机械及工具的安全管理以及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此外,桥梁施工还应注意高处作业安全、缆索吊装施工安全、门架超有4)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按2.0kPa计算。5)规范及相关规定的其他项目。且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作用在拱架上的风力、水流

35、压力、漂流物的冲击力等荷载。拱架宜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常备式钢构件拼装,不得采用木支架。主拱圈的施工以拱顶为对称线,从拱脚、1/4点和拱顶开始对称浇筑,最后在现浇合拢缝处进行合拢。浇筑合拢缝混凝土而,主拱圈的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必须采取清除结合面上的浮浆,用水清洗等相关措施后方可浇筑合拢缝混凝匕合拢缝混凝土必须震捣密实。主拱圈上的拱上建筑,两侧对称同时施工,从苑近拱脚的处开始施工,直至全桥施工完成。主拱圈施工时,不允许裸拱卸架,卸架前,桥台及台后填土必须基本完成,卸架的次序应从拱顶至拱脚分多次对称进行,并实时严格观测主拱圈的变化,卸拱架时桥上不允许有任何作业人员,并应进行实时监

36、测。本桥设计计算温度应力按25C时考虑,根据当地具体气候条件确定拱圈封拱合拢的温度10-15,Co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点的高程达到设计标高。合拢时的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拢缝处主拱圈的钢筋需要纵向接长时,需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350-2020)的要求。拱上建筑在施工中必须从拱脚至拱顶的顺序对称加载,严禁单边加载而产生不利影响及造成安全隐患。6.4普通钢筋施工(1)所有钢筋的加工、安装和质量验收等均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有关规定进行。(2)凡因施工需要而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或其他能够保证等强的连接措施,并符合施工技术

37、规范的有关规定。(3)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在空间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以保证预应力钢束管道位置准确。钢束锚固处的普通钢筋如影响预应力施工时,可适当弯折,但待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恢复原位。因设置张拉槽而被截断的钢筋,应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等强恢复。如锚下螺旋筋相扰时,可适当移动分布筋或调整分布筋间距。(4)施工中若钢筋空间位置发生矛盾,允许适当调整布置,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予以保证。如因浇筑或振捣混凝土的需要,可对钢筋间距作适当调整。(5)施工时应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安排,尽量考虑先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6.6.3 上部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桥梁跨越河道,采用就地浇筑水上的各

38、类上部结构时候,应按照水上作业的安全规定进行施工、作业;施工项目要与当地气象及水务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施工水域的气象信息;现场应配备安全防护装置和救生设备。桥梁上部结构及桥面系施工,应按照高空作业的相关规定实施: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范围较为广泛,既有般的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拉安全网、系挂安全绳等,也有各项安全专项措施,如施工人员操作平台、人员上下爬梯等。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水上作业: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和大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露天悬空与攀登高处作业。6.6.4 其他本说明未详之处,应按照施工相关规范及规程中有关安全施工的规定实施。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

39、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均应制定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特别说明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37号文)的相关要求,对本册涉及到的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说明如下:7.1、 桩基工程本工程桩基均采用机械钻孔桩施工,桩基采用圆桩。建议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文本召开专家评审会。7.2、 基坑工程包括承台基坑的开挖、支护。本工程基坑开挖均采用明挖施工,建议在施工前有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文本召开专家评审会。7.3、 板工程及承重支撑体系包括箱梁模板支架现浇施工、桥墩、台后现浇段挡墙施工。建议在施工前有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文本召开专家评审

40、会。7.4、 危大工程注意事项1)本工程边坡及基坑开挖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2)弃.1:应及时运走,严禁在坡顶加载;不宜在雨季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必须遵循至上而下的开挖顺序。运输安全、混凝土浇筑安全、泵送混凝土安全、模板安全及拆除安全、脚手架安全、支架施工安全、钢筋制作安全、焊接作业安全等。桥梁施工应对现场进行重大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开工前须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及规程等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及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严防高处坠落、物体

41、打击、触电或其他各类机械或人为的伤害事故发生。施工前应对现场各种设备、用具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6.6.1 明挖基坑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基坑开挖的方法、顺序以及支撑结构的安设,均应按照事先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规定进行。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或地址水文复杂的基坑开挖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基坑开挖时,要指派专人检查相邻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的安全,并做好检查记录。基坑深度超过1.5m时,为方便上下,必须挖设专用坡道或铺设跳板,其宽度应超过60cm。基坑边缘有表面水时,应采取截流措施;在有大量地下水流及周边

42、有大量渗水的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时,应配足抽水机具。采取挖土机械开挖基坑时,坑内不得有人作业。6.6.2 模板及支架工程安全控制要点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如搭设高度超过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11?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须编制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应系军;经医生检查认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安装及拆除2m以上的模板,应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上下作业人员不得在同垂直面进行操作。施工中,应随时检杳支架和模板,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支架、模板拆除应按规定

43、的拆除程序进行。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及其他材料,木材和方木等材料的存放和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木材加工的废料要及时清理,以防引起火灾。3)施工前应查明管网位置、现状坡顶、坡底是否有构(建)物等。4)本项目范围内现状构筑物,施工前需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至相关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施Io8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要求该项目施工时所用的机械车辆所排放的尾气会对空气及沿线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施工过程中所清理的废止弃至指定弃土场,对周边景观影响较小:施工过程各种设备使用时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定的噪声污染。施工完成后,在边坡播撒草种,让线路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体。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使用材料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44、,并注意使用过后的器具及残留浆液不得随便丢弃。安全文明施工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I)的规定,实现安全、文明施工。9桥梁的使用为了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必须在使用上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完善的桥梁维护、检测、监测体制。(2)对桥上的交通量进行定期统计,如果交通量超过规划年限内的交通量,应对桥梁进行承载能力评估。3)通过定期的检测和监测掌握桥梁的绕度和裂缝等使用性情况。4)对桥梁易损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或更换。(5)桥上如需通过任何管线应注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燃气不得上桥,并距桥梁尚有一定距离。增加管线重量较大时应交设计单位复核结构。未尽事宜均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