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6380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1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构配件45 模板早拆体系的选用96 模板早拆设计107 模板早拆施工128 .1施工准备129 .2模板安装1210 3模板拆除1511 4施工安全158检查与验收17附录A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各项荷载的参考数值19附录B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21附录C过程控制及验收表格23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gulations34 Accessories45 Selectionofearlystrikingsystem96 Designforearlystriking107 Co

2、nstructionforearlystriking127.1 Constructionpreparation127.2 Installationoffarmwork127.3 Removaloffarmwork157.4 Constructionsafety158 Inspectionandacceptance17Appendix A 19Appendix B 21AppendixC23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271.istofquotedstandards28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91.0.1为促进绿色

3、施工技术发展,推广模板早拆技术应用,在模板早拆设计与施工中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编制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京津冀三地行政区域内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构件的模板早拆施工,不适用于预应力构件施工。1.0.3模板早拆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京津冀三地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0.1模板早拆施工earlystriking在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质量及安全的基础上,利用混凝土早期强度,保留结构所需支撑,拆除已经完成构件成型和荷载传递作用部分模架的施工工艺。2.0.2早拆装置earlystrikingaccessories由支撑顶板、升降托架等组成,安

4、装在支撑立杆顶部,可实现在不改变立杆支撑初始状态情况下将龙骨、模板降下,水平构件荷载转由立杆顶端承担的转换装置。2.0.3等效龄期(Dc)equivalentage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不断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其养护的效果与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达到的效果相同时所需的时间。2.0.4成熟度maturity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的乘积。2.0.5混凝土早期强度earlystrengthofconcrete尚未达到100%设计强度的混凝土结构所具备的结构能力,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2.0.6保留支撑theretainedsupporting实施模板早拆施工工艺时,按混凝土水平构件

5、早期结构能力所留置的支撑立杆。2.0.7支撑间距supportlength实施早拆模板施工工艺时,按混凝土早期结构能力所确定的模架立杆纵横向距离。2.0.8多层连支multi-layercontinuoussupporting在施层的荷载,通过支撑立杆逐层向下传递,形成其下多个楼层共同分担荷载的受力状态。2.0.9当期强度thecurrentintensity混凝土结构在某个龄期的抗压强度。3.0.1模板早拆施工应根据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支撑体系材料和环境条件等进行模板早拆设计,编制模板早拆施工方案。3.0.2第一次拆除模板前应对构件混凝土当期强度做出判定。判定应以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为

6、依据。3.0.3模板第一次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板模板支撑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结构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50%;2梁模板支撑立杆间距不应大于8m,结构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75%3.0.4模板早拆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次模架拆除时,结构荷载向保留支撑传递的转换应可靠;保留支撑应始终处于承受荷载状态;2模架第一次拆除过程中,严禁扰动保留支撑体系;3多层连支的最下层楼板,应具备承受上部传递的荷载和自身荷载的能力。3.0.5模板的安装、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标准的规定执行。3.0

7、.6冬期施工采用模板早拆技术所浇筑的混凝土,宜采用综合蓄热法。4.0.1模板早拆支撑立杆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当钢管为低合金钢时,杆件截面及材料指标应满足模板早拆支撑的设计要求。杆件及连接节点加工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材料加工标准。4.0.2模板早拆的支撑体系,立杆宜选用钢管,水平约束可采用定长水平拉杆、扣件钢管通长水平拉杆以及独立钢支撑式无拉杆方式,并应在立杆顶部配置早拆装置。定长水平拉杆节点约束形式可选用销键式,见图4.0.2l图402-5。1一

8、连接盘;2插销;3水平杆杆端扣接头4水平杆;5斜杆;6斜杆杆端扣接头7一立杆1一立杆;2楔形扣件;3U型卡4一横杆;5C型卡图4.0.2-3四向固定的碗扣节点图I一立杆;2水平杆接头;3水平杆4一下碗扣;5限位销;6一上碗扣4.0.2-4四向固定的轮扣节点1一连接盘;2一直插头;3一横杆4立杆;5插销口;6-插销图4.0.2-5四向固定的楔片插卡节点1插座;2立杆;3插卡;4一横杆4.0.3早拆装置类型可选用丝杠升降装置、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顶托、台式模板升降装置和箱型梁早拆柱头等,见图4.0.3-l图403-4。螺母;4一柱头板;5托架图4.0.3-2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顶托1铝合金支撑头;

9、2一早拆锁条456898111图4.0.3-3台模早拆装置I-导向螺杆,2-螺母,3-支撑立柱,4-梁部件,5-板部件,6-顶板,7-支柱,8-托架,9-托架支持套,10-销轴,11-底板图4.0.3-4台模早拆柱头螺杆,2.矩形顶板,3.早拆托盘,4.早拆螺母,5导向筋,6丝杠升降调节螺母,7-定位板,柱顶板柱顶板4.0.3-5箱型梁早拆柱头1一柱顶板;2梁托;3一支撑板4.0.4调节丝杠类型可采用上调节丝杠、中调节丝杠和下调节丝杠等。调节丝杠的直径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见图4.0.4-1图404-3。图4.0.4-1上调节丝杠(U型托)1一调节丝杠;2限位螺母;3托板图4.0.4-2中调节

10、丝杠1一上扣碗;2一下扣碗;3移动托盘4一承力销;5钢管;6限位螺母;7一调节丝杠图4.0.4-3下调节丝杠1一限位螺丝;2一调节丝杠;3底托5.0.1散支散拼梁板早拆施工宜采用由模板面板、次龙骨、主龙骨、早拆装置、支撑架体等组成的早拆体系。5.0.2现浇混凝土结构整层浇筑早拆施工宜采用由铝合金模板、支撑构件、早拆装置、紧固件和配件组成的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5.0.3双向密肋楼盖早拆施工宜采用由支撑架体、承托梁与模壳组成的塑料模壳或玻璃钢模壳早拆体系。5.0.4现浇无梁楼板施工可采用由四角独立支柱和定型模板组成的台式模板早拆体系,也可采用由定型模板、箱型梁和早拆柱头组成的钢框胶合板早拆体系,也

11、可采用其他配套的模板早拆支撑体系。6.0.1模板早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第一次拆除时,结构的强度及传递荷载的能力应等效被拆除模架的支撑能力;2模板第一次拆除后,早拆结构与保留支撑的共同作用应确保结构不发生开裂。6.0.2模板早拆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根据结构跨度、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对模架第一次拆除时的支撑层数进行设定,对所需结构早期强度进行计算;2确定保留支撑的间距;3核定多层连支结构所承受及传递的荷载。6.0.3模板早拆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模板及其支撑设计的荷载值,可参考附录A;2根据楼层的净空高度和支撑杆件的规格确定竖向支撑组合,设计竖向支撑间距控制值;3根据竖向支撑结构

12、受力分析确定支撑步距及第一次拆除后需保留的横杆;4确定早拆装置的布置。6.0.4楼板混凝土实施模板早拆保留支撑间距不应大于2m;梁混凝土实施模板早拆保留支撑间距不应大于8m。梁、板结构对保留支撑间距的要求可按下式进行核算:M1.I367X-X(6,o.4)1.1 V式中:1.m保留支撑间距,m;h楼板厚度或梁高,m;fl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MPa(IO6NZm2);h-混凝土早拆结构重力作用标准值,kNm3(103Nm3)01.2 .5支撑系统核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浇筑支撑和保留支撑两种不同工作状态进行核定。浇筑状态模架应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计算;2保留支撑荷载取标准值:活荷载lkNm2

13、,楼板25.1kNn?,梁25.5kNn。3结构抗拉强度可取当期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4确定保留支撑纵横间距后,应根据楼板(梁)的结构参数及模板早拆时的控制强度,计算结构应力,确保结构不发生开裂;5保留支撑竖向变形与结构按所承担荷载比例发生的相应挠度应一致。独立钢支撑应按照欧拉公式进行计算;有单向水平拉杆的立杆应按照单排脚手架计算;有双向水平拉杆应按照双排落地附墙脚手架计算。1.3 .6第一次拆模时间的判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标准值,确定结构荷载;2在保留支撑支顶情况下,按素混凝土单一材料计算混凝土结构承担对应荷载的表面拉应力;3按不大于此拉应力标准值确定构件所应达

14、到的抗压强度等级;4按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6.0.7多层连支荷载分配与结构能力的核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连续支撑各楼层混凝土弹性模量;2统计连续支撑各楼层(包括无支撑楼板层)总荷载;3按照弹性计算方法,建立刚度能力与分担荷载的比例关系;4核定各层结构承载能力。6.0.8各层荷载可根据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分配到各层的荷载可按式6.0.8进行计算。F=FEJiSEJj川(6.0.8)式中:第i层分配到的需承担的荷载标准值;F所需承担的全部荷载标准值;E1.龄期i时第i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4一龄期t时第i层混凝土的惯性矩;Elj-龄期t时第j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4一龄期t时第j层混凝土

15、的惯性矩;6.0.9结构抗拉强度验算应满足式6.0.9的要求。(6.0.9)FK1一心式中:/1.第i层结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M“一第i层结构最不利截面,在所分配到的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所受最大弯矩;Wc,第i层结构(按混凝土单一材料)的抗弯截面系数。6.0.10应根据结构自重、施工荷载确定的立杆最大间距、水平杆步距、早拆装置型号等模架控制数据,确定保留支撑留置位置,绘制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图,明确模板的平面布置及相应材料用量。6.0.11根据模板早拆施工图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材料用量进行分析计算,明确周转材料的动态用量,并确定最大控制用量。7模板早拆施工7.1 施工准备7.1.1 应按照

16、模板早拆设计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7.1.2 施工流水段应按照混凝土早期强度形成的时间进行划分,模架材料流动方向应满足模板早拆工艺的要求。7.1.3 模板早拆的面板配置应遵循模板规格及平面尺寸合理配置的原则,整板与板带结合布置。次龙骨接头应在支座位置,主龙骨搭接应在主龙骨支座处错开。7.1.4 应根据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的不同气候条件,制定早期混凝土强度判定方法,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确定拆模时间。7.1.5 施工方案应明确后浇带模板支架的保留做法,避免拆模时对后浇带模板支撑的损坏。7.1.6 模板早拆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应具备施工操作技能。7.2 模板安装7.2.1 模板安

17、装前应对支撑模架基础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进行核定。7.2.2 铝合金模板、台式模板等独立钢支撑在与顶板形成稳定支撑状态前,应临时拉顶。定长水平拉杆架体节点锁固应牢固有效,扣件钢管顶部所接长的立杆应增设双向水平杆。7.2.3 当架体所支撑的楼板厚度不大于180mm,支撑架体高度小于5m时可不设剪刀撑,但应按不大于2步3跨间距与竖向结构拉顶牢固。7.2.4 散支散拼覆膜木模板支设时,次龙骨排布方向宜平行于模板面板的长边。在保留支撑上方板缝模板两侧与模板面板长边接缝的下方应布设通长次龙骨支顶。7.2.5 主、次龙骨安装时应交错顶墙。7.2.6 梁侧模板安装应采用夹持梁底模板方式,楼板模板应压在梁侧模板面

18、板顶部安装。图7.2.6梁侧模板节点示意图1一混凝土梁板;2一立杆:3一早拆装置;4横杆;5一模板;6一主龙骨;7一次龙骨;8一普通钢管扣件:9一螺栓:10U型托7.2.7 早拆装置顶端支撑形式应包括直接支撑于楼板、支撑于板缝面板和支撑于次龙骨。1(八)初始早拆支撑状态(b)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图7.2.7J早拆装置顶端直接与顶板接触图1一混凝土板:2一早拆装置;3一立杆;4一次龙骨;5模板;6一主龙骨图7.2.7-2早拆装置顶端支撑于板缝面板1一混凝土板;2一早拆装置;3立杆;4保留模板带;5模板;6一主龙骨;7一次龙骨图7.2.7-3早拆装置顶端支撑于次龙骨1一混凝土板;2一早拆装置;3一

19、立杆;4保留模板带;5一次龙骨;6一主龙骨7.2.8 模架支搭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标定地面控制线;2从角点处起始搭设支撑立杆;3支撑架体形成稳定结构;4安装并调平早拆装置;5安装主龙骨;6铺设次龙骨;7安装模板;8检查验收。7.2.9 早拆模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第一次拆模时,散支散拼模板宜在保留支撑位置留置板带,板带位置应准确,并与两侧整块模板接缝严密,不得翘曲;2上下层立杆支撑位置应对应准确;3早拆装置、U型托、底部调节丝杠等配件应调节到位,不得虚顶。7.3模板拆除7.3.1 第一次拆模前,应对所支撑结构的实际强度做出准确判断,应以成熟度预估龄期(见附录B)、回弹仪实体检测作为参考依据,

20、以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作为判定依据。7.3.2 实施模板早拆前,应控制待拆构件上方施工荷载小于设计计算值。保留支撑间距不得大于设计值,模板拆除时应确保保留支撑不受扰动。7.3.3 模板拆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结构第一次拆模强度确认;2第一次拆模申请;3待拆模楼板施工荷载确认;4拆除不需要的立杆;5降下支托主龙骨托架;6拆除主、次龙骨;7拆除模板;8龙骨模板向上一层传送;9完成拆模与荷载转换过程。7.3.4多层连续支撑最下层楼板支撑拆除前,应确认结构达到不发生开裂的最低结构强度。7.4施工安全7.4.1 应按照模板早拆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支搭。7.4.2 模板早拆施工前应对构配件

21、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架体连接是否牢固进行检查,早拆施工前应按照附录C-I进行检查。7.4.3 早拆模板安装应检查多层连支是否符合早拆施工方案,过程控制应按附录C-I进行。7.4.4 独立钢支撑施工,应在形成稳定支撑约束状态后逐步扩展。7.4.5 早拆装置的销、卡安装应牢固稳定。拆模敲落早拆装置销、卡前,操作人员应站立稳定,不得攀援在架体立杆上操作。7.4.6 模板第一次拆除时,楼层应无过量施工荷载。7.4.7 第一次拆模后,保留支撑立杆和水平杆应无缺失、无松动,保留支撑立杆原状应未扰动。检查与验收8.1 一般规定8.1.1 模架材料进场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检查。材料规格、实

22、际偏差应符合模架计算要求。8:1.2:英板早拆设计与施工方案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8.1.3 模板早拆施工质量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8.1.4 模板安装后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填写附录C中表C-.0.1模板早拆安装验收记录表。8.1.5 模板第一次拆除前应填写附录C中表C-.0.2模板早拆第一次拆模申请单。8.1.6 模板第一次拆除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填写附录C中表C-.0.3模板拆除质量验收表。8.1.7 多层连支底层模架拆除前应填写附录C中表C-.0.4底层支撑拆除申请单。8.2 模板早拆安装主控项目821模板早拆构配件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检查

23、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822模板早拆支撑平面位置应准确,连接应牢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尺量。8.2.3支撑架体纵横距、步距和顶部悬挑长度应符合模架设计要求,支撑搭设应方正。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尺量。824模板早拆装置的支撑顶板与现浇结构混凝土模板应支顶到位。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一般项目825模板早拆架体主次龙骨应交错顶墙,一端应顶实,另一端应留出拆模间隙。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826多层连支应符合模板早拆施工方案的要求。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检查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8.3 模板拆除主控项目

24、831第一次拆模前应确认楼板厚度符合模板早拆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尺量。8.3.2第一次拆模前,构件应符合早拆龄期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施工记录。833第一次拆模前混凝土强度应达到同条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同条件试块。一般项目834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立杆、水平杆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835第一次拆模时,应无二次回顶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836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应原状未扰动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附录A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各项荷载的参考数值A.0.1模板及其支撑自重标准

25、值按表A.0.1取值。表A.0.1楼板模板及其支撑荷载标准值(kN)项次模板构件名称木模板1平面的模板及小梁0.32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0.53楼板模板及其支架(楼层高度在4m以下)0.75注:其他材质模板重量按照实际情况计算。A.0.2现浇混凝土自重:普通混凝土采用24kNm3,其他混凝土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A.0.3钢筋自重: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图纸计算确定,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混凝土中钢筋的自重标准值,楼板为l.lkN/m3,梁为1.5kNm3oA.0.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1计算模板及次龙骨时,施工均布荷载可取2.5kNm2,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再进行计算,当单

26、块模板板面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在相邻两块板上;比较均布荷载、集中荷载两者作用的弯矩值,设计校核选用其中较大数值;2主龙骨承载能力核算,均布荷载取1.5kN11?;3计算竖向支撑时,均布活荷载取l.OkN/n?;4对大型浇筑设备如混凝土输送泵管、布料机等按实际情况计算;5混凝土堆积料高度超过板厚按实际高度计算。A.0.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面荷载可采用2kNm20A.0.6计算模板及其支撑时的荷载分项系数:计算模板及其支撑时的荷载设计值,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k求得,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A.0.6采用。表A.0.6荷载分项系数序号荷载类别k1模板及支撑自重1.

27、2/1.352新浇注混凝土自重3钢筋自重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1.4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6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注:按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规定,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时,荷载分项系数k取1.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时,荷载分项系数k取1.35。A.0.7计算一般模板结构,其荷载组合应按表A.0.7选用。表A.0.7荷载组合序号模板结构名称荷载组合计算承载能力验算刚度1平板及薄壳的模板支撑l+23+41+2+32梁和拱模板的板底和支撑1+2+3+51+2+3注:1表内荷载组合的数字为表AO6荷载类别编号。2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验算挠度采用荷载标准值

28、。附录B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B.0.1成熟度法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本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50C以下正温养护和掺外加剂在30以下养护的混凝土,也可用于掺防冻剂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2本法适用于预估混凝土强度标准值60%以内的强度值;3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制作不少于5组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测试Id、2d、3d、7d、28d的强度值;4采用本法应取得现场养护混凝土的连续温度实测资料。B.0.2用计算法确定混凝土强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用标准养护试件的各龄期强度数据,应经回归分析拟合成下式曲线方程:b于=CI”(B.0.2-1)式中:f混凝

29、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D混凝土养护龄期(d);a、b参数。2应根据现场的实测混凝土养护温度资料,按下式计算混凝土已达到的等效龄期:Dr=(0r)(B.0.2-2)式中:De等效龄期(三);4等效系数,按表B.0.2采用;r某温度下的持续时间(三)o3以等效龄期。作为。代入公式(B.0.2-1),计算混凝土强度。表B.0.2等效系数温度(C)等效系数印温度(C)等效系数温度(C)等效系数502.95281.4160.45492.87271.3650.42482.78261.3040.39472.71251.2530.35462.63241.2020.33452.55231.1510.314

30、42.48221.1000.28432.40211.05-10.26422.32201.00-20.24412.25190.95-30.22402.19180.90-40.20392.12170.86-50.18382.04160.81-60.17371.98150.77-70.15361.92140.74-80.13351.84130.70-90.12341.77120.66-100.11331.72110.62-110.10321.66100.58-120.08311.5990.55-130.08301.5380.51-140.07291.4770.48-150.06附录C过程控制及验收表

31、格表C-.0.1模板早拆安装验收记录表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验收依据项目内容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是J,否X)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同意J,不同意X)主控项目1构配件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2支撑平面位置是否准确,连接是否牢固。3支撑架体纵横距、步距、顶部悬挑长度符合模架设计要求,支撑搭设是否方正。4早拆装置的支撑顶板与现浇结构混凝土模板是否支顶到位。般项目1主次龙骨交错放置,一端顶实,另一端留出拆模间隙。2多层连续支模符合施工方案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业工长: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

32、责人)年月日注:1.本表由专业质检员填写,施工单位保存。2.允许偏差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为合格。表C.0.2模板早拆第一次拆模申请单工程名称申请拆模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年月日时申请拆模时间年月日时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求同条件混凝土抗压强度(MPa)强度报告编号等效龄期(d)MPa早拆条件上层墙体或柱子的模板拆除并运走是口否口楼层无过量施工荷载是口否口审批意见审批人:批准拆模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申请人注:本表由专业质检员填写,施工单位保存。表C-.0.3模板拆除质量验收表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验收依据本规程规

33、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笫一次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楼板厚度早拆龄期控制强度般项目保留支撑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支撑立杆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水平杆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无二次回顶情况是口否口是口否口保留支撑原状未扰动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业工长: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注:本表由专业质检员填写,施工单位保存。表C04底层支撑拆除申请单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验收依据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楼板计算拆撑强度)同条件混凝土抗压强度(MPa)

34、强度报告编号等效龄期(d)MPa支撑拆除条件第一次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口否口支撑最底层楼板结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口否口楼层无过量施工荷载是口否口审批意见审批人:批准拆模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申请人注:本表由专业质检员填写,施工单位保存。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条文说明301总则322术语333基本规定364构配件385模板早拆体系的选用396模板早拆设计407模板早拆施工457.1施工准备457.2模板安装467.3模板拆除477.4施工安全488检查与验收501.0.1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墙、柱等竖向构件混凝土终凝后一天之内,就能够承受自重,模架即可拆除;水

35、平构件受弯,需要模架支撑较长时间。在结构强度增长过程中,模架材料依功能的不同逐渐失去作用。最先失去作用的,是承担成型作用的模板;然后是分担和传递模板荷载的主次龙骨。当水平结构具备了支撑立杆之间的荷载传递能力之后,模板和主次龙骨就可以拆下来,投入下一流水段施工。模板早拆施工应用原理,就是适时拆除水平构件模板及配件,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周转材料的投入。所以说这是一项绿色施工技术。1.0.2混凝土竖向构件受压,结构早期抗压强度,远大于在施工期间所承受的竖向力,拆模条件基本上不考虑它的强度要求;水平构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受拉,所以必须控制结构强度。本规程制定基础就是水平结构早期结构能力必须与所受

36、荷载相适应。预应力构件施工要求保留模板支架,相关规范有专门要求。所以本规程不适用于预应力构件施工。1.0.3本规程用于规范:与模板早拆工艺相关的模架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相关国家和京津冀三地现行有关标准对常规模板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及其他工艺问题的相关规定,在采用模板早拆工艺时应同时遵守。2.0.1实施早拆技术的前提,必须保证所施工结构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实施该技术的目的,是适时将已经失去作用的部分模架拆除。由于需要结构早期强度和保留支撑模架共同作用,必须准确判断结构的抗拉能力、模架哪些部分支撑作用已不需要;该项技术还包括:如何实现平稳的荷载转换以及尚需保留的支撑能力核定等。与模板早拆施工相

37、关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指标,尚需用到抗拉强度判定结构是否开裂,用弹性模量判定结构受力和变形。由于这两项指标不是常规检测指标,往往需要通过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推算,或查阅设计规范与之相对应的指标。现有规范中所列上述指标,是根据混凝土28天强度确定的。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能否与抗压强度同步增长,是能否使用设计规范所确定的数值进行推定计算的关键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长期工程实践和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明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规范编辑组在本规程首次编写前,查阅了大量研究文献并委托天津大学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同样证实了研究文献的结论: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能够与抗压强度同步增长、弹性模量的增长早于抗压强度;因

38、此混凝土可以根据其早期抗压强度,采用经养护28天的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指标。2.0.2早拆装置种类很多,一般安装于立杆的顶部。早拆装置由顶托、活动托架组成,控制活动托架上下移动的装置有滑槽、固定销片、螺旋套环等。其荷载转换可通过抽动卡槽内的销片,活动托架受模架重力作用下滑;或旋转螺旋套环降下龙骨模板;原由托架向立杆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由顶托承担。完成拆模与荷载转换过程。模板早拆有两个意义,一是将部分失去了存在价值的模架拆除,二是将原由支撑体系承担和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移到具备荷载承受和传递能力的现浇结构。早拆柱头或其他升降装置降落的瞬间,龙骨模板完全卸荷、消除弹性变形、恢复原状;混

39、凝土结构依靠早期强度承受荷载、完成构件重力荷载的传递路线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保留支撑立杆没有松动,支撑点没有变化,只是原经托架传递到立杆的荷载,直接由立杆顶端柱头承担。2.0.3混凝土设计强度,是按标准养护条件评定的。而现浇混凝土工程结构一般是露天作业,养护期间环境温度不断变化,结构实际强度与标养强度有一定差异。为了正确评价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进行等效标准养护龄期计算,计算出达到标养条件下相同效果所需的时间,作为推算混凝土强度的等效数值。2.0.4根据英国学者绍耳(A.Saul)的研究成果:一定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论养护环境温度与养护时间如何组合,只要

40、成熟度相等,其强度大致相同。因此,对于一种确定配合比的混凝土而言,可以根据它的养护历程一养护温度与硬化时间,来估算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2.0.5混凝土早期结构能力,在墙、柱等竖向构件中普遍使用;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标志着现浇混凝土构件从材料发展为具有一定能力的结构。对水平构件最为关键的是要对抗拉强度作出判断。判定其结构能力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其抗压强度,而根据诸项强度指标同步增长的规律,又可推算或查阅出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分别承担受拉和受压的不同职责,一般水平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带裂缝工作的。但是,在构件养护期内,也就是达到拆模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之前,不应使

41、其承受工作状态的荷载。在这个阶段,混凝土水平构件不应出现开裂。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水平构件始终处于受弯状态,构件支座、跨中上下表面处于受拉(压)状态。当构件受拉区表面达到极限拉应力时,所对应的弯矩数值,我们称之为开裂弯矩。支撑竖向变形应小于结构开裂弯矩对应的挠度。即可确保拆除模板时,混凝土结构在所承担的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开裂。模板的首次拆除,不应对混凝土后期养护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楼板、梁的上下表面均为钢筋保护层,水平构件中的钢筋,约束不了受拉区保护层的混凝土开裂;早拆施工所定义的开裂弯矩就是作用于素混凝土水平构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使构件表面弯矩达到开裂临界状态的弯矩。不同支撑间距、不同截面与不同龄

42、期强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分析、研究水平钢筋混凝土构件逐渐增长的强度与抵抗开裂的承载能力的数值关系,对于正确执行拆模规定、确保结构安全、充分利用混凝土水平构件早期的自身强度具有关键意义。2.0.6保留支撑留设间距除应满足国标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外,尚应满足受力核算要求。保留支撑要根据承受荷载状态,其上下端约束状态,确定相应支座类型。支撑立杆应进行稳定性计算。立杆存在垂直偏差,计算时尚应考虑水平力作用。2.0.7模架立杆中心之间的距离,一般主龙骨支座立杆间距为横向间距,相邻主龙骨之间立杆间距为纵向间距;保留支撑上部的横向间距以板条宽度与整块模板宽度之和为宜。横、纵向间距核算,均应取核算区域支撑范围的

43、最大值。混凝土水平构件均为受弯构件。实施早拆需要结构早期强度和保留支撑共同发挥作用,维持构件正常养护状态,即确保构件中尚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水泥石结构不发生开裂。故构件需按素混凝土核定此期间结构抗拉能力。2.0.8按施工理论,拆除水平构件模架之前,所支撑的结构是不受力的。实际随着结构强度增长,构件抗变形能力逐渐大于支撑架体刚度;相对于结构,模架承受额外荷载时,一定会发生相应的的弹性变形;因此即使模架不拆除,上部楼层继续施工时,在上部施工荷载作用下,下部的支撑体系还会继续发生变形(此时相当于弹性支座),一定会牵连结构变形;结构抵抗变形而分担一定的荷载。梁、板结构与支撑模架最终的变形一致,形成后加荷载

44、由支撑体系与结构共同承担的局面。试验测定,所有参与支撑的各层楼盖基本上按照自身已达到的刚度所占总刚度的比例分担总荷载。刚刚浇筑的楼盖,所受重力全部下传支撑系统,不承担荷载(据试验测试,铝合金整体组装模板具有向竖向结构传递一定的楼板荷载情况,属于例外),此时连支结构呈荷载极值。结构变形试验测定:达到早拆强度时,楼盖具备了一定的结构能力,其所分担的荷载比例与当时强度所占所有支撑楼盖总刚度比例一致。2.0.9混凝土在未达到100%设计强度之前,某个时刻之前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龄期指等效标准养护龄期。基本规定3.0.1模板早拆施工方案应包括:结构工程概况、体系选择与施工整体策划、早拆施工流水段划分与施工缝留置、支撑体系平面布置与主次龙骨模板布置、早拆强度确认与第一次拆除施工要求、多层连支最下层支撑拆除条件、模板储存与转运、质量目标与管理措施、安全施工措施以及相应计算核定等。3.0.2本规程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