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原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649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原则.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原则1.严格控制新上市的、限制性使用和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于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1.1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30%以下3 .手术预防用药在病志中应有记录。4 .长时间放谿引流装珞不是持续预防用药的指征。5 .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术后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术后48小时。6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

2、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7 .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8 .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胞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瘦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抱菌素。9 .一般情况下,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

3、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瘦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

4、术者。10.一类切口手术规定如下:1.普外科清洁(I类)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瘦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也纳入普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2,骨外科、手外科清洁(I类)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闭合性无感染条件下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手术、关节镜手术、关节谿换手术、脊柱手术、锁骨手术、矫形手术、功能重建手术、整形手术、内固定物取出术、肿物切除术等。需要强调的是手术虽然符合一类切口,但术后有钢针等固定物外露情况时,该手术纳入11类切口管理。3.闭合性颅

5、脑手术一般都是I类切口手术,但硬膜内的手术如果有脑脊液漏可纳入11类切口管理。4.胸外科I类切口手术主要包括:一般胸壁手术、开胸探查术、开胸止血术、肋骨切除术、胸膜活检术、胸膜固定术、心包开窗术、食管贲门肌层切除术、膈肌修补术、心脏外伤修补术、漏斗胸娇治术、胸导管结扎术、肋骨内固定术、胸廓成型术、胸壁肿瘤切除术、胸壁缺损修补术、胸膜剥离术、膈肌肿瘤切除术、膈肌修补术、胸腔镜心包活检术、胸腔镜心包部分切除术。5,妇科I类切口手术主要包括: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未进入子宫腔的子宫肌瘤切除术也纳入I类切口手术管理。6.内眼手术为I类切口手术。7,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