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6605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 项目区位本项目位于,主要工程措施位于上横镇寨沟水库、双阳乡、徐家镇铜罐沟。上横镇寨沟水库位于巫溪县城南边,双阳乡位于县城东边,徐家镇铜罐沟位于县城北边。项目区位图1.2 工程规模及设计范围项目名称: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本项目位于,建设地点为上磺镇寨沟水库、双阳乡、徐家镇铜罐沟等,其中,主要工程内容位于上磺镇寨沟水库。建设内容包含:建设拦河坝(滚水坝)一座,长度37m;土明渠76.6m;箱涵54.2m;进场检修道540m2;取水泵房一座,面积为43.94m2;沉砂池一座;拦水堰长度21.9m;生态缓冲带(水

2、域)10117m2:人工湿地404.3m2:生态拦截沟1684m2;化粪池及配套管网155套;隔离防护网3500m;防撞护栏700m;安装标识标牌38块。1.3 主要设计内容巫溪生态道为临时道路,参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设计,设计车速15kmh,标准路幅宽度4m,单车道。本次为重庆市巫溪县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施工图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水生态工程、结构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图纸共分为三册,第一册水生态工程,第二册结构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第三册绿化工程。本册为第二册道路工程。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 设计依据2.1.1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I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物防治法(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20年7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7月2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16日实施重庆市环竞保护条例(2017年修订)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2.1.2 部防门、地方规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

4、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I93-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I94-20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I69-20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J507

5、T-237-20I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3610-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D81-2017)玻璃纤维土工格栅(GB21825-2008)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第1部分:土工格栅(JTfr1432.1-2022)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第2部分:土工

6、织物(JT“1432.2-2022)路面裂缝贴缝胶(JT/T969-2015)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JT/T971-2015)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修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

7、导意见(环发(2008)126号)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12015)5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2018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1年)(环办科财202122号)重庆市饮用水源污染防办法(2003年11月巫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行为的通告(巫溪府发201831号)2.1.3 相关规划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2022年1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8、重大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际纲要重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万州区等区县(开发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调整方案的通知渝府办20187号)2.2 采用标准规范上磺取水泵房和九龙取水泵房上磺取水点九龙取水点水库上游现状盖板涵周围主要为抛填土,现状杂草较多。该区域地形高差较大。拟建泵房处现状情况2.3 气象水文巫溪县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低山河谷年平均气温18C左右;山地年平均气温小于5。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5七。气温最高在7、8月份,最低在1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

9、301950毫米之间。降水量9月最多,1月最少。低山河谷年均霜日11天,槽坝年均霜日40天,高山年均霜日大于100天。低山区日照多年平均1589小时,中山区多年平均1568.7小时,高山区多年平均1378小时。上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0C,1月平均气温5C,7月平均气温27,平均气温年较差25.5C;生长期年平均230天,无霜期年平均200天,最长达210天,最短为1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4320小时;以上持续期260天(一般为3月1日一当年11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590亳米,年平均降雨日数45天,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8月最多。上磺镇境内河道属大宁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级河羊

10、桥河1条,总长5.5千米;河流总长度10.6千米,河网密度8.6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6200立方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注:设计规范与项目规范或通用规范有冲突时,以项目规范、通用规范为准2.3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无违反强条情况3、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初设批复意见执行情况1、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基层建议厚度为20cm。回复:同意审查意见,路面结构大样图修改水泥混凝土基层为20cm。2、临水路段建议增加护栏设置。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在临水路段增加波形护栏,增加波形护栏设计图九4、建设条件4.1场地现状上磺镇寨沟水

11、库:水库存在严重淤泥,甚至已经漂浮在水面上。寨沟水库现状情况水体发黑,藻类丰富,腥味重。寨沟水库水体状况库岸有两座现状取水泵房(简易箱房),分别为上磺供水站取水泵房、九龙取水泵房。其中,上磺泵房取水规模为1500m3d,两台水泵运行,取水点位于盖板涵末端;九龙取水泵房取水规模为600m3d,两台水泵运行,取水点位于乱石塘中。4.5.2 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和勘探揭露,勘察区内地层包含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dl)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lj)灰岩。现由新到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碎石(Q4al+dl):红褐、黄褐色

12、,可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部分夹少量碎石,碎石含量约占520%,粒径约l5cm.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厚度不均,本次钻探揭露厚度2.1m亿K9)6.8m(ZK13)(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淤泥质粘土(Q4al+dD:灰褐色,软塑流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刀切面有光泽。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厚度不均,本次钻探揭露厚度1.3m(ZK4)8.4m(ZK5)o(4)第四系全新统碎、块石土(Q4col+dl)黄褐色,碎石成份以灰岩为主,含量约5075%,一般粒径约38cm,最大粒径约15cm,呈次棱角状,磨圆度较差。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厚度不均,本次钻探揭

13、露厚度2.0m(ZK6)7.1m(ZKll)(3)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lj)灰岩灰岩:灰黑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碳酸盐矿物组成。据本次钻探揭露,局部可见溶蚀小孔或溶蚀裂隙等,岩体完整性较好。本次勘察揭示最大铅直厚度8.1m(ZK14)。4.5.3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勘察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水溶洞水。(1)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类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残坡积层中,场地填土层结米,年排涝量014亿立方米,年最大排量0.17亿立方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上磺镇、羊桥坝,长5.5千米,流域面积58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

14、1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寨沟、小溪河等。4.3 地形地貌巫溪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上横镇地处群山环饶的小坝子地带,地势平坦;地形分为平原、盆地、山地;主要山脉有天冲山、泰和山,境内最高峰泰和山菩萨包位于梨坪村,海拔1500米:最低点花阳河位于高家村,海拔450米。4.5 工程地质情况(摘录于地勘报告)4.5.1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芹菜坝向斜南翼,根据现场调查,场地下伏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Ij)灰岩,岩层产状729N1824(优势产状8Z21o),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地层连续,岩

15、层层面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区内无断层构造发育,岩体中发育两组裂隙:裂隙I:产状99202N6784,裂面较平直,间距约0.53.0m,张开约13mm,最大可达5mm,延伸长度约2.05.0m,无充填,属结合差的硬性结构面。裂隙H:产状219303N7490,裂面较平直,间距约0.52.0m,张开约25mm,最大可达10mm,延伸长度约515m,无充填,属结合差的硬性结构面。据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图3-2)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规定。评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l度,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主要呈短柱状柱状

16、,少量碎块状,岩芯节长一般535cm,总体属于较完整岩体,局部见小型溶蚀孔隙。本次钻探揭露最大铅直厚度4.9m(ZK7).4.5.5不良地质作用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据钻探揭露及地面调查,拟建场地内斜、边坡现状整体性较好,未发现任何变形迹象,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拟建场地现存三处陡崖,分布于场地东侧、西侧及南西侧,其现状稳定性均为整体稳定,对拟建工程的影响较小。拟建场地南西侧陡崖发育一溶洞,钻孔揭露范围内地表岩溶塌陷、漏斗不发育,溶沟、溶槽不发育,未发现地下暗河、伏流,隐伏基岩面坡脚128不等,钻孔见洞隙率约18.75%,线岩溶率约2%(部分钻孔见小型溶孔发育,孔径约15mm,未

17、见大型溶洞及溶隙)。综上,拟建场地岩溶发育程度为微发育中等发育。456岩、土设计参数推荐值据试验成果统计分析、本次勘察野外鉴别及地区工程经验,本工程场地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参数推荐取值详见下表。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取值表岩土名称项目粉质粘.上淤泥质粘上碎石土灰岩强风化中风化重度(kNn)天然19.4*18.7*/饱和20.0*19.0*/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51.50饱和/Z/46.9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135*45*400*660*10854.7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15*/100*12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n)/700岩土与基底摩擦系数0.2*/

18、0.40*0.5*0.65*锚固体粘结强度标准值qc(KPa)40*/160*300*12*构松散,孔隙度较大,透水性较好,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形成潜水或孔隙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为强透水含水层;粉质粘土不均于分布,为弱透水层。(2)碳酸盐岩裂隙水、溶洞水碳酸盐岩裂隙水溶洞水主要赋存于岩溶管道和灰岩岩溶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通过岩溶裂隙、落水洞、岩溶洼地等岩溶负地形渗入地下补给含水层地下水。大气降水转入地下后,沿岩溶裂隙径流,顺坡向低洼处排泄。经工程地质测绘调查,拟建场地位于寨沟水库进水口处,赋水条件好,地下水丰富,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本次勘察处于夏季,降雨量较大,在所有钻孔终

19、孔后抽干孔内施工用水,待24小时后观测静止水位。根据现场抽水试验(试验曲线见图2.6-2)及地区经验: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取0.03md,为弱透水层;淤泥质粘土的渗透系数取6.9X104md,为极微透水层;碎石土的渗透系数取50md,为强透水层;灰岩的渗透系数取4X10-5md,为极微透水层。勘察期间未出现持续降雨,已完成钻孔孔内水位未见较大幅度变化。4.5.4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基岩埋深6.0m(ZK6)13.0m(ZK18):基岩顶面高程720.Om(ZK18)732.07m(ZK7),场地内各剖面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度一般Oo35,局部形成基岩陡坎及陡岩。拟建场地内基岩全部为灰岩

20、,经过长期溶蚀风化作用,使得场地基岩顶面起伏大,形成由溶槽、溶沟、石芽,溶蚀孔隙等组成的起伏面,基岩顶面坡度变化大,顶面突变现象时有发生。据钻探揭露岩层的实际情况,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主要呈砂状、碎块状及少量短柱状,碎块手掰易断或手捏成土状,风化网状裂隙或溶蚀孔隙较发育,属于破碎岩体。其厚度变化大,本次钻探揭露厚度1.4m(ZK17)5.2m(ZK14)o层可考虑选择采用强风化岩层或压实填土。(2)场地回填区域应采用级配良好的填土分层回填,网填土应经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压实填土的承载力应根据现场检测为准。如果未按要求进行分层碾压夯实,

21、场地回填区域将出现大规模的不均匀沉降、地面开裂、变形等不良现象,尤其在岩土界面倾角较陡的地段,填土的不均匀沉降、变形产生的水平分力,将对桩基的完整性、稳定性造成破坏,进而影响上部构筑物的安全。(3)基槽(桩孔)可采用机械成孔,机械成孔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断桩等事故,应做好护壁措施,且应保证孔底的清底工作,基底开挖到位后应及时封底,避免岩石风化、软化。(4)桩基础若采用旋挖机械成孔时,根据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2012第4.0.3条规定,应按一桩一孔进行勘察,但在本次勘察期间,基础型式、成桩方式、平面布置均未确定,故本次勘察按规范主要沿拟建物边线、角点、柱列线布置,当

22、基础平面布置、成桩方式确定后,应此规定按一桩一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测,以确保拟建物安全。(5)场地为岩溶地基,桩基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施工勘察),采用一桩一孔,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6)边坡开挖应采用分段逆作法施工,并及时支护,边坡开挖后应及进行岩层层面结合特征、结合程度的校核工作,并调整层面抗剪强度参数、稳定性评价结论及支护设计,采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7)根据本次勘察的室内岩石试验结果,场地内灰岩的承载力较高,施工期必要时可补充现场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校核场地内灰岩的承载力特征值。(8)本报告中的岩石参数标准值是根据岩石室内

23、试验成果统计值按照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地区经验所得,是反映场地内岩体普遍特征的数值,与具体基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kPa)/23岩、士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粘聚力(kPa)天然20.5419.39/7430饱和15.2714.46Z/内摩擦角()天然9.979.43Z/42.35饱和8.718.24/岩土界面结构面抗剪强度天然:C=17.45kPa,=8.49o:饱和:C=13.0IkPa,=7.42o(由淤泥质粘土试验结果进行折减,折减系数取0.9)泊松比/0.25*岩体弹性模量(Xi。,MPa)/2.5*临时边坡坡率值(h8.0m)1:2.0-1:2.51:3.01:3.51:0.51:0.751

24、:0.751:1.01:0.51:0.75永久边坡坡率值(h80m)1:0.751:1.01:0.5-1:0.751 .带者为经验值,临时边坡建议坡率值为没有外倾结构面的情况:2 .构造裂隙面(经验值):抗剪强度标准值:C=50kpa.(P=I8。;3 .岩层层面(经验值):抗剪强度标准值:C=50kpa.4.516路拱横坡%1.52.017地震基本烈度66度,按7度构造设防6、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6.1 道路总体设计本次道路设计主要为水利工程提供后期检修便利,为临时道路,参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进行设计。6.2 道路平面设计本次项目道路由两段组成,呈由北向

25、南走向。第一段旧路改造道路,起点接现状道路,终点接新建道路起点,道路设计长度约355m,采用旧路改造设计,现状路面铳刨后铺设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第二段新建道路,起点接旧路改造道路终点,终点接设计配电房水泥坝,道路设计长度约138m,采用新建道路设计。6.3 道路纵断面设计旧路改造段,纵断面与现状地形一致。新建道路段,起点K0+000接旧路改造道路终点,H设=736.601m;终点K0+137.876接设计配电房水泥坝,H设二738.100m0道路设计范围内设2个变坡点,最小竖曲线半径R=200m0起点至终点纵坡础(桩)位置的实际数值会存在一定差异,本报告使用者予以注意。(9)加强施工勘察及施

26、工地质查核工作,发现地质问题,请与我公司联系,会同甲方、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协商解决。4.6 进出场条件奉溪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巫溪县前往重庆主城九区只需4个小时。上磺镇有S201省道过境,境内长20千米,双向两车道,通往奉节县曲龙乡。2011年末,上磺镇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总长6千米,全镇通车里程达到385千米。上磺镇有奉溪东路从境内通过,奉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上横镇设有羊桥坝收费站。4.7 材料来源道路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需求量较小,从经济性考虑应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合理降低工程造价。5、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结合本项目的功能

27、、性质、使用任务,从实际出发,在基本功能上满足公路运输的条件下,本项目参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进行设计,主要技术标准如下: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参考值采用值1公路等级等级四级公路II级四级公路II级2设计速度公里/小时15153路基宽度米444行车道宽米3.53.55硬路肩宽度米0.50.56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米12307最大纵坡%127.8(2)不跨沟调运:土石方调配应考虑桥涵位置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调运。(3)高向低调运:应注意施工的可能与方便,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位于山坡上的回头曲线段优先考虑上线向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4)不同的土方和

28、石方应根据工程需要分别进行调配,以保证路基稳定和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供应。(5)取、弃土情况本次设计总挖方267m3,总填方8()7m3,借方540m3,弃渣653m3,根据建设计划,按项目统一调配,弃渣运至周边弃土场。8.5 超高、加宽及路面排水本次道路设计为临时道路,无加宽设计。超高采用2%单坡设计。路面排水采用2%的路拱进行横向排水,全程采用路面散排的方式。9、道路防护构筑物设计9.1 边坡防护本次设计路基段较短,主要有少量的填方、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均采用喷播植草护坡,挖方石质边坡不做处理。9.2 支挡结构本次道路设计未采用支挡结构。10、路面设计土基回弹模量:30Mpa:路面设计荷载:BZ

29、Z100标准轴载;设计年限:15年;交通等级:轻等交通;设计方法:以轴载100KN的双轮组单轴为标准轴载,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依次为1.6%、4.4%、-7.8%o6.4 道路横断面设计本次设计道路,承担配电房对外的临时交通要求,参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采用四级公路(11类),设计行车时速15kmh,标准路幅宽度为4m。路福分配如下:3.5m(车行道)0.5m(路肩)=4m7、道路交叉设计本次项目无交叉口设计8、路基设计8.1 路基概况道路根据现状地形进行放坡设计,后续可根据现场实施情况,对局部填挖方路段结合生态景观设计统一打造,局部较小高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现状地形顺接。道路桩号K0

30、+080KO+137.876段填挖计入水利工程,由水利工程先行实施箱涵基坑开挖回填后,再修建道路。8.2 填方路基本次设计标准路段填方边坡坡率统一采用1:1.5,无二级填方。填方区地面自然纵、横坡陡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8.3 挖方路基本次设计挖方边坡坡率统一为105,其中岩土混合质段采用105放坡开挖(土层采用1:1.5坡率),土质段采用1:1.5坡率放坡开挖。8.4 取、弃土设计(1)就近利用,以减少运量:在半填半挖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输

31、量。12.1.1质量标准D土质路基土质路基经压实后,路基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湿软、“弹簧”及不小于15t压路碾压后无明显碾压轮迹,路拱平顺,排水良好;边线直顺,曲线圆滑。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确定,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如下,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次干路次干路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CBR)(%)压实度(%)上路床0-30695下路床30-80495上路堤80-150394下路堤150以下292密填及挖方路基0-3069530-804填方高度小于80cm,原地面以下080cm范围内上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零

32、填及挖方路基”一栏的要求。纵断高程:+10mm,-20mm中线偏位:30mm平整度:15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横坡:0.3%,且不反坡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大样图”)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进行分析计算,以设计弯沉、容许拉应力为控制指标。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厚40mm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用量0.31.m20.61.m2)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60m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7mm改性乳化沥青透层(用量0.71.m21.51.m2)C25水泥混凝土基层厚200mm碾压密实路基各结构层顶面验收弯沉值分

33、别为:上面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S=30.7(0.01mm)下面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S=34.9(0.01mm)基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S=-(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S=292.5(0.01mm)11道路附属及安全设施1)波形护栏在道路临水路段设置波形护栏,具布设位置详道路总平面图,具体设计详大样。2)环氧抗滑层为保证行车安全,在路面表层间断性地加铺一层环氧薄层抗滑材料,厚度控制在5mm左右。具体设置路段为K0+064.975-KO+115.348KO+115.348-KO+137.876全路基,具体加铺方式详大样图。12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2.1 路基施

34、工要求土石路基应通过铺筑试验路段合理确定分层填筑的厚度。中硬及硬质岩石的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同石质路基。软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填筑质量标准同土质路堤。12.1.2 挖方路基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cm厚的保护层。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石质路床清理,欠挖部分应予凿除,超挖部分应采用

35、砂砾或碎石进行找平处理,不得采用细粒土找平。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时时,可设置渗沟进行排导,渗沟应采用硬质碎石回填。当边坡为石方时,严禁采用恫式爆破,近边坡部分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宜采用综合开挖法施工,在接近设计坡面Im范围以内应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路基底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爆破法开挖石方,应先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边界线外可能受爆破影响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居民居住情况等,然后制定详细的爆破技术安全方案。12.1.3 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2)石质路基

36、石质路基上下边坡必须稳定、无松石、孤石、险石。坡面线基本直顺、圆滑。路基顶面稳定,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无明显高差。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填石路基应通过铺筑试验路段合理确定分层填筑的厚度、压实工艺及施工参数,采用孔隙率与施工参数同时作为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填石路基压实质量标准分区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摊铺厚度(mm)孔隙率(%)硬防石料0.8-1.504001.506001.505001.5040022纵断高程:+10mm,-20mm中线偏位:30mm平整度:300N,炭黑含量N2%。土工格栅上下应设保护层,土工格栅上下8cm以内的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o土工格栅铺设完毕未填料前,

37、严禁机械设备在其上行驶,填筑时不得直接将填料卸在土工材料上,纵向填挖交界处填筑时,应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并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应密实,无拼接痕迹。12.1.6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12.2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要求12.2.1质量标准水泥混凝土板面平整,边角整齐,无裂缝,不得有脱皮、积水、蜂窝、麻面等现象,伸缩缝必须垂直,贯通,线直弯顺,灌缝饱满、密实,缝内无杂物。板厚度(mm):+5相邻板高差(mm):2(快速路主干路);3(其他道路)中线高程(mm):10(快速路主干路);15(其他道路)中线偏位(mm):20mm土石路基土石路堤不得倾填,应分层填筑压实。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于路堤两侧。土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