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697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供水工程。工程地点: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设计规范、标准2.1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委托书及合同;2、业主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3、业主提供其他相关资料:4、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2.2采用的设计规范、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13-2018):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2);5、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给水排水构

2、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8、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1O-2O1O)(2015版)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IK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lOl-2016)12、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0S505)3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暂无上阶段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供水工程室外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4给水工程4.1设计原则1依据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结合现状管线资料,对给水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

3、规划区用户提供安全的用水;3给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结合远期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4新建给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给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给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5给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给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6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

4、料和产品;7给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平面交叉时应布置在污水管道上面。同时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8本次给水工程设计,按照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设计。9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并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10D355X8管道(二泵房出水管)设计工作压力1.8MPa,管道试验压力2.4MPa;D219X6管道设计工作压力1.2MPa,管道试验压力l8MPa.4.2给水设计概况(D本次设计给水管道,包括:a现状苏家湾片区水厂到在建苏石大道供水管网之间连接管,新建给水管道管径为D355X8,长度约1.4km:

5、b苏家湾片区水厂现状D219X6供水管接通至中储粮地块(苏石大道建设完成前供中储粮地块用水),新建给水管道管径为在管线上设有闸阀、排气阀、泄水阀等。本工程阀门采用闸阀,其口径和管线直径一致,阀门均设计在阀门井内,所有阀门均须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 2)阀门井钢筋混凝土给水阀门井做法详见标准图集07MS101-2第66页(以上图集中钢材采用普通热轧钢筋(HPB300,HRB400)井或、井座均采用“五防”球墨铸铁材料。人行道上采用C250轻型,车行道上采用D400币:型。 3)排气阀排气阀垂直安装于管道的最高点,排气嘴或阀杆帽垂直向上,排气阀井材料采用现浇混凝上结构。排气阀门并做法详见标准图集07

6、MSloI-2第162页(以上图集中钢材采用普通热轧钢筋(HPB300,HRB4) 4)排泥阀安装于管道的最低水平点上,排泥阀井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做法详见大样图。所有井室底部均需按图设置排水坑,就近排入雨水系统。(5)渐缩管当管线变换管径处采用渐缩管,应管顶平按,避免存气,减缩管采用成品。 .6室外市政消火栓设计(1)市政消火栓设计应当满足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等要求。(2)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一侧布置并靠近十字路口,当市政道路宽度超过60米时,应在道路两边交叉错落布置。(3)市政桥梁桥头和隧道出入口应设置市政消火栓。(4)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米

7、,间距不应大于120米。(5)市政消火栓应布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等地点,且不应妨碍交通,并符合在距路边0.5m至2m范围内设计,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米,应避免设置在机械易撞击的地点,确有困难时,应采取防撞措施。(6)市政消火栓的同门设置应便于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维护,并满足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的有关规定。(7)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设置线流量和压力监测点,并实时传输数据,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线监测点的布设应满足监控与调度的要求。D219X6,长度约1.25km;C苏石大道在建供水管网接通至南湖铝业,新建给水管道管径为D219X6,长度约1.2km=(2)本次设计管网均为支

8、状布置,服务范围主要是苏石大道两侧地块用水,地块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服务面积约为137hm2,根据业主意见,该供水系统后期会增加高位水池,以保障供水的可能性。(3)沿道路敷设管线,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米。(4)在给水管道最高点设置自动排气阀,在最低点设置排泥井。4. 3管道埋深压力管道位于人行道下,按管顶覆上不小于06m控制,过街给水管道按管顶覆上不小于0.7m控制,当管道不满足覆土时,管道外套大一级钢套管,然后采用混凝土满包。局部与其他管线竖向交叉发生冲突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5. 4阀门设计(1)本工程阀门的设置,应保障本区域内给水管网的供水安全,维修方便。管线上阀

9、门的口径和管线直径一致,所有闹门均须试压合格。管网上控制冏门的设置,应保障每一地块用水方便和便于检修,当一个地块停水检修时,不膨响其他用户的供水。在管线的高处设有排气阀,低处设有泄水阀;泄水管的排水应接入市政雨水井,所有阀门均设在阀门井内。(2)配水管网上两个阀门之间独立管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两个阀门之间管道长度不超过25km,给水主管道上检修阀门采用闸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3)本次设计给水管道上的同门均采用手动软密封闸冏:阀门的公称压力P=1.6MPa.若阀门井位于人行道或车行道上,井盖面与设计地面齐平;若阀门井位于野外、早地、绿化带内,井盖面应高出地面IOCm,若位于水田

10、中应比水田田坎最低处高出IoCm。(4)输水管道在隆起点上应设排气阀,管线竖向布置平缓时,宜间隔100Om左右设一处排气阀,排气脚选用DN50排气倜且垂直安装在管线上,均设置于排气阀井内。排气脚均采用自动复式排气阀,既可自动排气,又可在管道需要检修放空时进气。(5)输水管道在低洼点上应设排泥井,选用DN80泄水阀,用于排除沉淀物,以及检修时放空管内存水,其放空的水应就近引入市政雨水井且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6)设计起终点、分叉处、穿越河道、铁路、公路段,设输水管的检修闸阀,且检修闸阀之间距离W2km,以便后期维护检修。6. 5附属设施1)阀门施,避免漏水、渗水至基坑内。(3)基坑的开挖,应尽量

11、缩短基坑的曝露时间,当挖至设计标高下道工序不能连续进行时,宜保留3050cm厚土待继续施工时挖除,当发现基底土为积水浸泡时,应及时予以清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底板应位于稳定的地基土层上,如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土体需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5)坑底耍挖平,如有需要,铺上一层无石卵石层,用夯实机压实,压实程度应达到97%。如果是敏感性地基,在执行压实操作时,必须特别小心。(6底部处理完毕后浇注泵站的基础,待基础的强度达到70%时,方可以进行泵站筒体的安装。(7)基坑的回填:基坑的回填正常情况下需用黄砂及直径小于30mm的细石混合回填,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基坑的四周要均匀回填,防止出现一侧的土

12、方过多,导致罐体倾侧,且每间隔50Cm进行夯实,夯实度要达到90%。(8)回填到进出水口时方可进行管路的连接,且周围必须人工进行夯实。进出水口软接头严禁承受应力。(9)为避免泵站在雨季被淹没,泵站露出地面200mm,露出部分应涂敷防紫外线照射涂层。6.0m时或覆上HV0.7m时,采用混凝.上满包加固,做法详见混凝土满包大样图。(4)满包磴加固段,原则上每20米设变形缝一条,遇地基地质条件明显改变处、管顶覆土深度变化超过2米处,天然地基与经处理地基交接部位等应增设变形缝,变形缝处管基完全断开,缝宽30mm.(8)市政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做法详见图集13S201.P19中SSloO/65-1.

13、6型地上式消火栓。(以上图集中砌体砂浆均由M7.5改为M10)。4.7厂区二泵房设计4.7.1 泵站设计流量本次厂区设计100OOm3/d生活给水处理,供水时间是24h,远期新增高位水池,近期地块暂未出让,用水量较少,故水泵供水流量按平均时供水,Q=1000024=416.67m3d,本次设计取420m3d=4.7.2 泵站设计场程本次供水服务范围为在建苏石大道两侧地块生活用水,地块最高标高为356.4m,富余水头取35m,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10%考虑;D355X8输水管道长度为1.4km(水厂至苏石大道供水管网)。故新建提升泵设计扬程:H=356.4+35+6.1(每Ikm压力管沿程

14、水损)1.4(1+10%)-236.5=164.29mo本次设计取170m。二泵房新增2台水泵:Q=420m3h,H=170m:N=315Kw,一用一备C4.8无负压泵站设计苏家湾片区水厂现状D219X6供水管接通至中储粮地块,由于现状供水压力较低(高位水池供水,最低水位标高350m),无法供给至中储粮地块,故中间增设一体化无负压泵站一座,供中储粮地块临时使用,泵站进、出水管管径均为D219X64.8.1 泵站设计流景泵站设计流量根据与地块需求、业主洽商确定为80m3h4.8.2 泵站设计扬程现状高位水池低水位标高为350m,有效容积50m3,高位水池出水管为D219X6钢管,总管长约为45k

15、m(高位水池至中储粮地块),中储粮地块标高为325.5m,富余水头取35m,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10%考虑。故新建无负压提升泵设计扬程:H=325.5+35+5(每Ikm压力管沿程水损)4.5X(1+10%)-350=35.25m,本次设计取40n新建无负压泵站配套2套无负压水泵:Q=80m3h,H=40m;N=22Kw,一用一备。4.8.3 泵站安全安装要求(1)根据勘察报告制定基坑开挖和支护方案,土建施工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2)为保证基坑边坡安全,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应严禁超堆荷载,做好排水措(8)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I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

16、路路基要求进行。(9)在不稳定土层中应增设沟槽支撑。沟槽与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其它设施水平距离较近时应对沟槽支撑进行加强。10)沟槽的开挖和管线铺设与回填应一致,开槽后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开槽距离和亮槽时间尽量短。(11)施工时应做好地而排水及沟槽排水:地下水发育地段应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措施,使地下水降至沟槽以下05m,以防止水泡沟槽。施工砂石基础和混凝土基础时,槽底不得积水。1.1.4 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2Mpa(施工时,沟槽须保持干燥)。沟槽在填方地段、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

17、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1.1.5 5管道基础管基持力层要求为卷定的老土层、基岩、经分层碾压处理的填筑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或经分层碾压处理的路基(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100kPae(D当管道位于已建好的填方地基上时,如新近填土层较松散,且填上深度不大于2.0m时,应将填土层挖除,重新回填并进行压实处理,或天然级配的砂卵石换填处理,压实数不小于0.95(重型击实标准),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第455条规定执行:如新近填土层较松散,且填

18、土深度大于2.0m时,要求将管基基坑范围以下超挖2.0米,采用天然级配的砂卵石换填处理,压实及回填上虚铺厚度要求同上,或视施工时现场具体情况处理。2)当管基下为基岩时,应将基岩凿除0.3m,再做厚度不小于0.15m的砂层管道基础;如施工时遇特殊地质段,则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共同协商,采取处理措施。(3)管槽开挖及回填详管槽开挖及回填大样图。1.1.6 6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给水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4.10 管道防腐(D钢管内壁:采用IPN8710饮用水专用无毒高分子涂料,一般为二道底漆,二

19、道面漆,漆膜(干膜)总厚度200m0无需加强防腐。环氧煤沥青等可能影响水质的涂料不得采用。(2)埋地钢管外壁:采用石油沥青加强级防腐(四油三布),具体作法为:沥青底漆-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聚叙乙烯工业膜,涂层总厚度大于55mm,具体要求见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3)非埋地钢管外壁及管件:采用加强级环氧煤沥青四油布防腐层和牺牲阳极法保护,具体要求见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及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O4.11 管道施工4.11.1 现场复核本工程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复核管道位置地形状况、接口点的位置、断面尺

20、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4.11.2 管道放线本工程给水管道放线均按转角点坐标放线,转角点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转折点。4.11.3 沟槽开挖(1)基槽开挖前,应对拟开挖场地地下管网及其它构筑物的情况进行调查,以避免施工对其它市政设施及地下管道的破坏。(2)基槽开挖应尽量与相邻建(构)筑物保持定距离,避免对现有建(构)筑物造成影响和破坏。(3)沟槽槽底最小宽度应银据土质条件、沟槽断面形式及深度确定。(4)在不稳定土层中应增设沟槽支撑。沟槽与地下管线及其它设施水平距离较近时应对沟槽支撑进行加强。在欠稳定边坡地带必须分段跳槽开挖,并做好基坑支护,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

21、工安全。(5)沟槽的开挖和管线铺设与回填应一致,开槽后应组织相关单位验槽,合格后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开槽距离和亮槽时间尽量短。(6)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超过1.5m,且距槽口地缘不小于0.8m。(7)开挖沟槽时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2)路面标志应设置在给水管道的正上方,并能正确、明显地指示管道的走向和地下设施,设置的位置应为管道转弯处、三通、管道末端等。3)路面标志上应标注“给水”字样,可选择标注“管道标志”、“三通”及其他说明给水设施的字样或符号和“不得移动、覆盖”等警示语。4)城区外的地下管道应在地面上设置标志桩(标志桩上内容应由

22、业主确定后实施,城区内管道应在顶部上方30Omm处连续敷设警示带。5)警示带敷设前应将敷设面压实,并平整地敷设在管道的正上方,距管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3m,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1m,但不得敷设于路基和路面里。6)警示带采用黄色聚乙烯等不易分解的材料,并印用明显的警示语(如“自来水”),字体不宜小于100mmXlOOmm,警示带宽度为150mm:7)给水管道警示带安装、材质等要求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中7.5条的要求。4.12 埋管抗浮设计(1)对于埋设于冲沟、河岸边地段,可能受到水流冲刷的管道,应保证管顶覆上高度不小于1.0m,并按有关规范和施工图要求分层压实。在保证

23、管道标高不变的情况下,管道中心线平面位置可根据原地貌进行适当调整;无条件进行平面偏移时采用混凝土包管进行处理。为保证管道在使用期间的完全,由管理部门派人定期巡视。(2)对于其它地段,人行道下小于0.7m时,采用混凝土包管处理,以满足管道抗浮要求和增强管道抵御遭受人为破坏能力:混凝上包管大样详满包管加固示意图。4.13 特别注意管道横穿桥梁底处,应控制管道基坑外边缘距离桥梁柱下基础外边缘不小于5.0m,且管道开挖、回填和运行过程中不得影响桥梁的的结构安全,不得影响现状桥梁的正常运行。4.14管道试压(1)管道试压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压前应做好堵板、后背、加压设备和进排水管路等准备工

24、作。(2)管道浸泡试压管段注水后,在无压状态下静置不少于24小时。(3)管道水压试验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1.0公里。4)管道试验压力4.11.7沟槽回填(1)管道施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沟槽应及时回填。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0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必须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禁止采用推.上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2)沟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宜大于O.2m0在管顶以上0.5m范围内不宜用夯实机具办实。(3)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米;试验

25、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4)沟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严禁石块等硬物直接接触管道。(5)回填土的每层虚铺厚度、压实遍数,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含水量和要求的压实度,经现场试验确定。(6)当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较重车辆在回填士上行驶时,管顶以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其最小厚度应按压实机械的规格和管道的设计承载力,经计算确定。7)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其它部位回填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8)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和冻土,回填土不得含有石块、砖及

26、其他杂硬物体。(9)在管道的土弧基础中心角2a+3(本次设计为180)范围内的管底腋角部位必须用中砂或粗砂填充密实,并与管壁紧密接触,当中、粗砂不易采购时,可采用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天然级配砂夹石代替,不得用土或其他细颗粒材料填充。10)对于埋设于冲沟、河岸边及陡坡段(地面横坡大于20度),可能受到水流冲刷的管道和可能受水流冲刷、洪水淹没的管道,应沿沟槽底及两侧槽壁铺设100克长丝.上工布以防止细颗粒回填随水迁移。管道埋设后,在回填土表面以不小于30Omm厚干砌片石护砌,以防冲刷。埋设于冲沟沟底及河岸边的管道,管道埋设后在表面以不小于30Omm厚干砌片石护砌,以防冲刷。4.11.8管道标志的

27、设置1)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交叉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5)基坑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基坑主要影响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安全。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耍求的地面荷载限值。6)基坑周边应按要求采取临边防护措施,设置作业人员上下专用通道。7)基坑施工必须采取基坑内外地表水和地下水控制措施,防止出现积水和漏水漏沙。汛期施工,应当对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8)基坑施工必须做到先支护后开挖,严禁超挖,及时回填。采取支撑的支护结构未达到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支撑。9)基坑工程必须按照规定实施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指定专人对基坑周边进行巡视,出现危

28、险征兆时应当立即报警。并严格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有关规定进行施工。2、其它满足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其它工程等。3、工程施工中其它应注意的施工安全要点:应严格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文件要求的内容进行施工。6抗震专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0、2016版)的规定,资阳市安岳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9、划分拟建管线属标准设防类。因此,本工程采用钢管为法兰盘连接,为柔性连接,且每个接口的允许轴向拉、压变位不小于IOmm,根据国标建筑抗笈设计规范(GB5ll-2010),可不再进行抗震验算。7施工注意事项(1)本图尺寸标注和管径以亳米计,标高和管道长度以米计。(2)由于工程范围内综合管线种类较多,地形和结构形式复杂,给水管道施工时必须与道路施工和其他管线施工相配合,统筹安排。(3)管道交叉时应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施工,与现状管线交叉时按GB50268-28规定进行处理。给水管道应敷设在污水管上部。(4)给水管道和各种附属设施,在满足相关规范和不影响其它管线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施工现场情况

30、作适当调整。本次设计管道试验压力分别为1.8MPa(D355X8).2.4MPa(D2196)(5)管道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步骤按GB50268-2008进行。4.15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管道水压试验后,竣工验收前应进行管内清扫和分段冲洗、消毒。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后,竣工验收前应冲洗消毒。冲洗时应避开用水高峰,以流速不小于1.Om/s冲洗水连续冲洗,管道第一次冲洗应用清洁水冲洗至出水口水样浊度小于3NTU为止,管道第二次冲洗应在第一次冲洗后,用有效氯离子含量不低于20mg1.的清洁水浸泡24h后,再用清洁水进行第二次冲洗直至水质检测、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后为止。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应严格遵守给水排水

31、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有关规定。3、材料表中所统计的给水管道长度为设计长度,未扣除阀门、三通等管件长度。4.16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5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及安全注意事项:1、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要点基坑支护: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

32、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及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应采取如下安全措施:1)基坑支护必须进行专项设计。基坑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2)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要组织专家论证。3)基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超范围从事基坑工程施工。4)基坑施工前,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基坑施工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

33、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16)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输送有毒液体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钢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端不得小于3m,钢套管的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17)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18)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自备水源供水系统直接连接。19)其余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执行。8强调事宜1 .本工程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是由甲方提供的管廊图、道路图、现状管网图和地形图等,若有变化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2 .由于现场管线复杂,施工单位在施工

34、前,对现状管线须做管线勘察,并把结果及时告知设计院。如果与设计图纸不符,需要和设计单位沟通后施工,否则由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9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规格给水系统1钢管(含内外防腐)m1298D355X82钢管(含内外防腐)m2462D219X63陶门井及配套幽门m3详见07MSloI-2,页664排泥井及配套阀门m4详大样图5排气井及配套幽门m5详见07MSl(H-2,页1626镇墩座按实计7支墩座按实计8人行道破坏及修夏m22019车行道破坏及修复m21351.610挖方m310663.4011填方m39813.5212填砂m3606.28(5)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探明地下

35、管线情况,以保证顺利施工。管道的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相关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及时与监理、业主、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各方协商共同解决。(6)工程实施前,应根据结构、给排水等专业施工规范,认真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并交监理单位审核。施工期间应做好工程安全措施,做好现场围护和警示标牌工作,确保安全生产。(7)为避免道路二次开挖,各管线接线井及过街管需配合综合管廊施工同时进行。(8)给水阀门井井顶与井口处地面要与道路配合施工,避免检查井凸出或凹下地面。图中设计地面高程仅做参考,具体施工时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下的井盖与路面相平,绿化

36、带下井盖高出地面0.15m。(9)钢构件除锈及涂装。所有钢构件及预埋件均应除锈(陈锈等级为Sa212级或St3级)后做防腐蚀涂装处理。现场焊缝附近暂不涂漆,待安装完毕后现场补涂。(10)支墩后锚固技术要求。后锚固连接植筋时应采用A级锚固胶,锚固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上结构工程用锚固胶JG/T340的有关规定。用于植筋的有机胶粘剂应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材料,其固化剂不应使用乙二胺。钢支墩安装完毕后,底部用CI5索混凝土包裹,四周大于支墩外形50mm,且包裹高度150mm。采用自锚接口的水平弯头和三通处,应在弯头安装完成后在其正下方砌砖垛支撑,防止弯头在水和白重作用下变形,砖垛

37、高度据砚场实际确定。(11)与阀门等相连的法兰盘,在订货及安装前,应核对其规格、孔眼尺寸、间距、数量、压力等级,必须与设备法兰盘一致。(12)管道施工验收应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在回填前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进行强度、外观、断面及严密性试验,待试验合格,并冲洗、消毒后方能回填管道通水。(13)当设计的给水管道与规划管道相接时,若规划给水管道近期内不能实施,业主单位应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商,采取必要措施,以解决末端给水管道由于水流不畅而带来的水质变差的问题。(14)给水管道施工前必须与当地给水主管部门衔接,施工中必须严格满足其技术要求。(15)本项目给水施工图设计文件需取得给水权属部门同意后方能用于施工,给水主管部门及权属部门须参与项目中间验收及竣工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