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温室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温室技术规程.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ECSTCECSXXX-20XX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农业温室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orticulturalgreenhouse(征求意见稿)XXXX出版社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农业温室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orticulturalgreenhouseTCECSXXX-20XX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西南咨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XXXX出版社20XX北京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2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
2、字20222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程。本标准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等。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西南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866号,邮编:610041,邮箱:xnyyb)主编单位:中国建筑
3、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西南咨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深圳华安君创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玉溪宏达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重庆大学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53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73.1 规划布局73.2 建筑设计74结构设计84.1 一般规定84.2 荷载与材料选取94.3 结构形式与布置104.4 结构计算124.5 连接及节点设计125机电设计155.1 温室电气设计155.2 温室给排水设计165.3 温室暖通设备206工艺设计236.1 连栋温室生产工艺流程236.2 育苗设计236.3 栽培工艺236.4 水肥调控工艺
4、236.5 环境调控工艺246.6 配套工程工艺246.7 节能、节水、节肥及环境保护工艺257施工安装277.1 一般规定277.2 主体钢结构安装277.3 覆盖材料安装277.4 温室暖通安装287.5 外遮阳系统安装287.6 设施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安装287.7 温室电气及控制系统安装308验收与维护318.1 主体结构验收318.2 覆盖材料及外遮阳系统验收318.3 机电系统验收318.4 温室整体安装质量验收329智慧运维管理339.1 一般规定339.2 运维数据339.3 温室主体运维管理339.4 温室附属设施运维管理349.5 安全与应急管理3410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5、管理35用词说明36引用标准名录37Conten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53 Planninglayoutandarchitecturaldesign73.1 Planninglayout73.2 Architecturaldesign74 Structuraldesign84.1 Generalrequirements84.2 Selectionofloadsandmaterials94.3 Structuraltypeandlayout104.4 Structuralcalculation124
6、.5 Connectionanddetaildesign125 Electromechanicaldesign155.1 Greenhouseelectricaldesign155.2 Greenhousewatersupplyanddrainagedesign165.3 GreenhouseHVACdesign206 Technologicaldesign236.1 Gutterconnectedgreenhouseproductionprocess236.2 Seedlingtechnology236.3 Cultivationtechnology236.4 Waterandfertili
7、zercontroltechnology236.5 Environmentalcontroltechnology246.6 Supportingengineeringtechnology246.7 Energysaving,watersaving,fertilizersav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y257 Constructionandinstallation277.1 Generalprovision277.2 Mainsteelstructureinstallation277.3 Coveringmaterialinstallation2
8、77.4 GreenhouseHVACinstallation287.5 Externalsunshadesysteminstallation287.6 Facilitiesplantingwaterandfertilizerintegratedirrigationsysteminstallation287.7 Greenhouseelectricalandcontrolsysteminstallation308 Inspectionandmaintenance318.1 Mainstructureinspection318.2 Coveringmaterialandexternalsunsh
9、adingsysteminspection318.3 Electromechanicalsysteminspection318.4 Greenhouseoverallinstallationqualityinspection329 Intelligentoperationandmaintenancemanagement339.1 Generalprovision339.2 Operationandmaintenancedata339.3 Greenhousemainoperationandmaintenancemanagement339.4 Greenhouseancillaryfacilit
10、iesoperationandmaintenancemanagement.349.5 Safetyandemergencymanagement3410 Fulllifecyclecarbonemissionmanagement35Explanationofwording361.istofquotedstandards371总则1.0.1为规范农业温室设计、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绿色环保、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主体结构为轻钢结构的农业种植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不适用于观光娱乐等其他温室。1.0.3基础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温室地基基
11、础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NY/T1145的规定执行。1.0.4农业温室结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农业温室结构设计标准GB/T51424-2022的规定执行。1.0.5农业温室的设计、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温室greenhouse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维护结构材料,可以在冬季或者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或在不能进行露地自然生长的地域供栽培植物,能控制或部分控制植物生长环境的建筑物。按建筑形式可以分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2.1.2 塑料大棚plasticgreenhouses也被称为“冷棚”,是一
12、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它主要是利用竹木、钢材等材料,并覆盖以塑料薄膜,构建成拱形结构的棚架。主要是通过覆盖的塑料薄膜来控制内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以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这种大棚没有加温设备,主要依赖太阳能进行保温。2.1.3 日光温室solargreenhouse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由两侧山墙、维护后墙体、支撑骨架及覆盖材料组成,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2.1.4 连栋温室multi-storeygreenhouse是温室的一种升级存在。把原有的独立单间
13、温室,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秀的材料将原有的独立单间模式温室连接起来,形成两跨及以上的温室。2.1.5二次供水secondarywatersupply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出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2.1.6 小时变化系数hourlyvariationcoefficient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自建供水设施的供水管道严禁与城镇给水管道直接连接。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2.1.7 最大时用水量maximumhourlywaterconsumption最高日最
14、大用水时段内的小时用水量。2.1.8 平均时用水量averagehourlywater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水量。2.1.9 回流污染backflowpollution由背压回流或虹吸回流对生活给水系统造成的污染。2.1.10 背压回流back-pressurebackflow因给水系统下游压力的变化,用水端的水压高于供水端的水压而引起的回流现象。2.1.11 虹吸回流siphonagebackflow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受水容器中的水或液体混合物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的回流现象。2.1.12 空气间隙airgap在给水系统中,管道出水口或水嘴出口的最低点与用水
15、设备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在排水系统中,间接排水的设备或容器的排出管最低点与受水器槛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2.1.13 引人管servicepipe由市政管道引入至小区给水管网的管段,或由小区给水接户管引入建筑物的管段。2.1.14 接户管inter-buildingpipe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或排出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2.1.15 入户管(进户管)inletpipe从给水系统单独供至每个住户的生活给水管段。2.1.16 竖向分区verticaldivisionzone建筑给水系统中在垂直高度分成若干供水区。2.1.17 并联供水parallelwatersupply建
16、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有独立增(减)压系统供水的方式。2.1.18 串联供水serieswatersupply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逐区串级增(减)压供水的方式。2.1.19 叠压供水pressuresuperposedwatersupply供水设备从有压的供水管网中直接吸水增压的供水方式。2.1.20 额定流量nominalflow卫生器具配水出口在规定的工作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量。2.1.21 设计秒流量designpeakflow在建筑生活给水管道系统设计时,按其供水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规律在高峰用水时段的最大瞬时给水流量作为该管段的设计流量,称为给水设计秒流量,其计量单位通
17、常以1./s表示。建筑内部在排水管道设计时,按其接纳室内卫生器具数量、排水当量、排水规律在排水管段中产生的瞬时最大排水流量作为该管段设计流量,称为排水设计秒流量,其计量单位通常以1./s表示。2.1.22 水头损失headloss水通过管渠、设备、构筑物等引起的能耗。2.1.23 间接排水indirectdrain设备或容器的排水管道与排水系统非直接连接,其间留有空气间隙。2.1.24 覆土深度covereddepth埋地管道管外顶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2.1.25 埋设深度burieddepth埋地排水管道内底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2.1.26 水流转角angleofturningflow水流原
18、来的流向与其改变后的流向之间的夹角。2.1.27 充满度depthratio水流在管渠中的充满程度,管道以水深与管径之比值表示,渠道以水深与渠高之比值表示2.1.28 暴雨强度rainfallintensity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计,其计量单位通常以1.(sh11f)表示。2.1.29 重现期recurrenceinterval经一定时间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大于或等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其单位通常以a表示。2.1.30 降雨历时durationofrainfall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2.1.31 地面集水时间inlettim
19、e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地表径流到雨水管渠入口的时间,简称集水时间。2.1.32 管内流行时间timeofflow雨水在管渠中流行的时间,简称流行时间。2.1.33 汇水面积catchmentarea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2.1.34 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gravityraindrainagesystem管道按重力无压流设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2.1.35 满管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fullpressurestormsystem管道按满管流产生的负压抽吸排水设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2.1.36 雨水口gulleygutterinlet将地面雨水导入雨水管渠的带格栅的集水口。2.1.37 雨落水
20、管downspoulleader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外侧,用于排除屋面雨水的排水立管。2.1.38 悬吊管hungpipe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雨水横管。2.1.39 雨水斗roofdrain将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导人雨水立管的装置。2.1.40 径流系数runoffcoefficient一定汇水面积的径流雨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2.2 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Yo结构重要性系数;Sd-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Nmm2);Rd-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值(Nmm2);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fy钢材牌号中屈服点数值;2.2.3 几何参数H-立柱高度;1.s构件跨度;3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3.1
21、 规划布局3.1.1 温室建设用地宜平整,安装温室机械设备的场地应平整坚固。在坡地上建设温室时需做到分区域分台地平整。室外的场地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3%。3.1.2 温室应选择通风良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适宜、水质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环境。根据植物类型、主动式或被动式环控形式、温室气候分区等特点选择适宜位置。3.1.3 温室宜根据工艺分区设计,可分为生产种植区、水肥灌溉区、锅炉加热区、二氧化碳产气区、原料堆场区、办公区等,做到分区合理并满足安全问距。3.1.4 温室不应选择在下列地段:1易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沉降、地震、滑坡或洪涝的地段;2空气或土地已被或可能被严重污染的地段。3.2 建筑设计3
22、.2.1 温室建筑的净高应根据温室类型、生产工艺、设备布置和种植需求等综合确定。屋面坡度宜为3045。,排水天沟宜结合钢结构受力构件进行统一设计,落水管间距应与坡屋顶及立柱布置充分结合。3.2.2 温室的开窗形式宜采用蝶形开窗,根据通风量大小可选择对开式、交叉式、间隔式。3.2.3 外墙及屋顶外围护建筑材料宜采用玻璃或高性能膜材,玻璃和膜材的类型、厚度应根据环境及造价因素综合确定。3.2.4 温室地面应分区设计,采用不同的地面形式,在机械操作区域宜进行硬化,保持平整,在种植区和非人员长期行走停留区域宜采用生态透水地面。4结构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
23、设计法,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4.1.2 除用于观光、采摘或展览的非农业生产用温室外,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及以上地区的农业生产用玻璃温室结构设计应计算地震作用。4.1.3 温室主体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时,尚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4.1.4 当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GB/T51183-2016的规定,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并应按下式计算:YoSdRd式中:Yo-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小于0.90;Sd-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Nm11?);Rd-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值(N/mn?)。4.1.5 当结构
24、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GB/T5U83的规定,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变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表4.1.5/温室立柱柱顶水平位移限值覆盖材料立柱柱顶水平位移限值聚碳酸幅板H/60玻璃H/I00注:H为立柱高度。表4.1.52受弯钢构件挠度限值挠度方向构件类别挠度限值(mm)玻璃温室聚碳酸酯板温室竖向挠度屋面楝条min(1.s150,30)1.s/150屋面梁和桁架min(1.s/250,30)1.s/250天沟min(1.s/150,30)1.s/150墙面橡条min(1.s/200,10)1.s/200平面外水平挠度屋面楝条1.s/3001.s/
25、300屋面梁和桁架min(1.s/300,12)1.s/300天沟1.s/3001.s/300墙面楝条1.s/2001.s/200注:1.S为构件跨度。4.1.6 连栋温室桁架应起拱,拱度可取跨度的1/500。4.1.7 当结构构件截面的宽厚比满足表5.1.6的限值规定,结构构件强度可按净截面计算,稳定及变形可按毛截面计算。表4.1.6受压构件的宽厚比限值截面类型宽厚比限值方钢管482357圆钢管702357角钢15723574;工字钢翼缘152357工字钢腹板80J235/%注:圆钢管指径厚比;fy为钢材牌号中屈服点数值。4.2 荷教与材料选取4.2.1 永久荷载、活荷载、作物荷载、风荷载、
26、雪荷载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GBT511832016的规定取值。未规定的荷载,应按实际荷载取值。4.2.2 荷载组合中有风荷载参与组合时,构件强度设计值可取材料屈服强度值。4.2.3 移动设备荷载应移动设备所处不同位置产生的最不利荷载计算。4.2.4 支撑温室遮阳或保温幕布的托幕线、压幕线、拉幕机钢缆驱动线、灌溉系统的水平支撑线、吊挂作物的二级和三级吊蔓线,在端部固定点的最小水平力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GB/T51183-2016的规定采用,并应根据不同作用位置,计算温室相应受力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4.2.5 混凝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7、GB50010-2010的规定。4.2.6 砌体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的规定。4.2.7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4.2.8 农业温室主体结构用钢材宜采用Q235钢和Q355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的规定。有可靠依据时可采用QI95、Q215钢,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2006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4.3 结构形式与布置4.3.1 温室按照建筑形式可以分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4.3.2 温室结构变形缝间距
28、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连栋温室纵向温度区段不应大于300m;横向温度区域不应大于150m;日光温室后墙为砖砌体时,温度区域不应大于100m;2当温室建设地点土壤类型不同且承载力相差较大时,变形缝应根据地质条件设置;3温室相邻位置高差2.0m及以上或采用不同建筑形式时,应在结构变化处设置变形缝;4变形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00mm。4.3.3 屋面和墙面楝条的布置宜根据屋面和墙面覆盖材料安装要求和设备尺寸等因素确定。4.3.4 塑料大棚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系杆设置不得少于3道,间距不宜大于2m;2塑料大棚长度不大于50m时,从山墙端第一个开间开始的3个5个开间内设置斜撑,长度大于50m时,
29、在塑料大棚中部宜增加1组斜撑,斜撑与拱杆的夹角不宜小于25。4.3.5 日光温室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系杆间距不宜大于2m,屋脊处应设置纵向系杆;2后墙擦采用钢架结构,且为非框架形式时,两端应设置斜撑,斜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50mo3两端山墙采用砖墙或土墙且纵向系杆与山墙无可靠连接时,温室屋面结构纵向两端应设置斜撑,斜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50m。4.3.6 连栋温室支撑可包括室内柱间支撑、侧墙支撑、山墙支撑、柱顶水平支撑、屋面水平支撑、屋面垂直支撑及外遮阳结构支撑等。4.3.7 连栋温室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4.3.8 分期建设的温室,应分别设置能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的支撑体系;2变形缝两
30、边的单元应分别设置能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3空间柱间支撑、侧墙支撑、屋面水平支撑和柱顶水平支撑宜设置在同一开间。4连栋温室支撑与构件的夹角宜为35。55。4.3.9 连栋温室室内柱间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柱间支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50m;2室内柱间支撑宜设置在端部第一或第二开间,无法设置在同一开间时,应设置可靠的传递内力构件,且不宜错开两个以上的开间;3室内柱间支撑位置的基础或立柱下端宜相互连接,连接杆件应按刚性系杆设计;4室内柱间支撑宜采用十字交叉形式,当不允许设置十字交叉形式时,可设置其他形式的支撑或采用刚架形式。4.3.10 栋温室侧墙支撑和山墙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31、侧墙支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50m;2山墙立柱间未采用桁架连接时,两端应设置山墙支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80m;3连栋温室平面布置为凹凸形、阶梯形等不规则形状时,不同侧墙墙面和山墙墙面的侧墙支撑和山墙支撑应分别设置。4.3.11 柱顶水平支撑和屋面水平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文洛型连栋玻璃温室应设置柱顶水平支撑和屋面水平支撑,文洛型连栋聚碳酸酯板温室应设置柱顶水平支撑,宜设置屋面水平支撑;2其他连栋温室应设置屋面水平支撑,宜设置柱顶水平支撑。4.3.12 屋面垂直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4.3.13 、锯齿形、三角形屋架等形式的温室跨度不小于7.5m时,应设置屋面垂直支撑;2屋面垂直支撑宜与屋面水
32、平支撑设置在同一开间;3当屋面垂直支撑设置在温室两端或温室变形缝区段两端第二个开间时,端部第一个开间的下弦纵向系杆应采用刚性系杆。4.3.14 外遮阳结果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遮阳立柱之间纵向和横向均宜设置柱间支撑;2外遮阳立柱横向间距不小于7.5m时,应设置柱顶水平支撑;3外遮阳结构纵向柱间支撑和水平支撑应设在温室两端或变形缝区段两端的第一开间或第二个开间内,布置间距不宜大于60m。4.4 结构计算4.4.1 温室结构内力和位移,可按照一阶弹性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平面布置规则的温室结构可按照平面模型分析。平面不规则时,宜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分析。4.4.2 温室结构采用一阶弹性分析时,构
33、件计算长度应按结构弹性稳定理论确定。构件的计算长度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农业温室结构设计标准GB/T51424-2022的规定进行计算。4.4.3 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的规定执行。4.4.4 铝合金构件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的规定执行。4.5 连接及节点设计4.5.1 钢结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栓中距不得小于3dO,端距不得小于2d0,边距不得小于1.50d0.靠近弯角边缘的螺栓孔边距,尚应满足使用紧固工具的操作工具要求;2空心构件与其他构件采用螺栓副贯穿连接时,应有加固措
34、施;3开口型构件采用螺栓副贯穿连接时,应采用加内衬管等防止截面形式改变的加强措施。4当温室有可靠采暖且采用内柱内腔排水时,立柱出水口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4.5.2 连栋温室立柱与基础连接处可采用一下典型节点形式。立柱与基础典型连接节点(一)立柱与基础典型连接节点(二)图4.5.2螺栓最小间距要求示意图453文洛型温室立柱与桁架及天沟、天沟与屋面梁之间的连接形式、圆拱形温室立柱柱顶连接形式、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拱架与纵向系杆、组装式拱架上下弦杆之间的连接形式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农业温室结构设计标准GB/T51424-2022中的典型形式。5机电设计5.1 温室电气设计5.1.1 温室用电负荷等级一般
35、为三级负荷。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或中断供电对经济损失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较大时,可设置备用电源。5.1.2 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种植区应根据作物特性和运营要求设置合理的补光灯。2非种植区应按照工作和生产需要进行照度设计。5.1.3 安全防护与防雷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温室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应采用TT系统或TN系统。线路宜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作接地故障保护,动作电流不宜小于正常运行时最大泄漏电流的2.0倍2.5倍,且不宜大于100mA,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3s。2温室大棚和配电设施的防雷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3温室环境为高温高湿环境时,锅炉、风机、
36、环控系统的控制设备应安装在植物生长温室外的设备区域,如无法满足时应采用防护等级满足高温高湿环境的设备。5.1.4 设备安装及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设备控制箱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2补光灯具、镇流器箱分线盒(箱)之间的电线(缆)应采用配件齐全的防水防腐型可绕金属软管,两端锁母应与导管配套,安装后不应脱落。3配电箱不宜设在低洼易积水处,箱底距地不宜小于200mm,并应避开喷水区域。4电气线路宜采用防水电缆沿线槽或穿管敷设。5.1.5 安全防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温室区域宜安装视频监控系统。2温室区域宜设置网络接口,满足自动化农业设备控制系统使用要求。5.2 温室给排水设计I给水5.2
37、.1 温室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温室用水的水质、水量、水压以及安全供水的要求。5.2.2 自建供水设施的供水管道严禁与城镇给水管道直接连接。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523给水系统设计应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优先采用循环和重复利用给水系统。5.2.4 给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生活用水应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生产工艺用水应设置独立的供水系统,当采用城镇自来水为水源时,应有断流水箱(塔)等物理隔断措施。2城镇供水管网的水压和(或)水量不足时,应根据卫生安全、经济节能的原则选用贮水调节和加压供水方式;3给水系统的分区应根据
38、温室大小、场地高程、栽种植物种类、管理需求、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护管理、节约用水、能耗等因素综合确定;4不同性质或计费的给水系统,应在引入管后分成各自独立的给水管网;5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5.2.5 温室植物浇灌用水定额应根据温室类型、植物种类、土壤理化性状、灌溉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因素综合确定用量。5.2.6 给水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应计算确定,当没有相关资料时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12%估计。5.2.7 生活区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0MPa,浇灌系统组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根据其产品确定。5.2.8 生
39、活区生活给水系统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应大于0.20MPa,并应满足卫生器具工作压力的要求。5.2.9 温室生活区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温室植物浇灌用水水质应根据栽种植物需求确定。5.2.10 应根据温室类型及植物生长需求,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方式。温室常用节水灌溉系统有滴灌、潮汐灌、微喷灌等。5.2.11 对于温室中的不同植物可分别设置水肥系统。5.2.12 水肥系统应采用循环利用系统,肥料配给及补充应根据植物生长需求确定。5.2.13 对于需要采用喷雾降温的温室,可根据降温需求设置喷雾系统。5.2.14 温室生产用水应根据其用途确定其水处理方式。5
40、.2.15 供水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水力计算确定。植物栽种区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衡。5.2.16 供水管道、管件、阀门及连接方式的标称工作压力不得小于系统最大工作压力。5.2.17 水表应装设在观察方便、不冻结、不被任何液体及杂质所淹没和不宜受损处。水表应在符合下列规定的位置设置:1引入管;2温室内按用途和管理要求需计量水量的水管。5.2.18 温室栽种区宜预留给水接口。II污水5.2.19 生活排水应与雨水分流排出。5.2.20 生活污水及农业灌溉废水的排放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相关要求。5.2.21 排放的污水应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的水质、水温,下列排水
41、应单独排水至水处理或回收构筑物:1农业灌溉废水;2实验室有害有毒废水;3水温超过40的锅炉排污水;4职工食堂的厨房含有油脂的废水。5.2.22 屋面宜采取防滴露措施。可在天沟下设置冷凝水回收槽,并沿天沟方向汇至山墙(或隔墙)处。5.2.23 室外生活、生产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按最大小时排水流量计算。5.2.24 当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时,污水应提升排出。5.2.25 室外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与道路和温室的周边平行布置,且在人行道或草地下;2管道不应布置在乔木下面;3管道与道路交叉时,宜垂直于道路中心线;4干管应靠近主要排水建筑物,并布置在连接支管较多的路边侧。5.2.26
42、室外排水管道最小埋地敷设深度应根据道路的行车等级、管材受压强度、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干道及组团道路下的生活、生产排水管道,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5.2.27 室外排水管道下列位置应设置检查井:1管道转弯和连接处;2管道的管径、坡度改变、跌水处;3当检查井井间距超过表6.2.27时,井距中间处。表5227室外排水管道检查井井距管径(mm)检查井井距(m)160(150)30200(200)40315(300)50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值是埋地塑料管内径系列。III雨水5228屋而雨水宜采用外排雨水系统。当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时,排水系统应迅速、及时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地面或雨水控制
43、利用设施和管道系统。5.2.29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设计应根据温室规模、屋面特点等,合理确定系统形式、计算方法、设计参数、排水管材和设备,在设计重现期降雨量时不得造成屋面积水、泛滥,不得造成温室内的地面积水。5.2.30 温室在总体地面高程设计时,宜利用地面高程进行雨水自流排水;同时应采取防止滑坡、水土流失、塌方、泥石流、地(路)面结冰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技术措施。5.2.31 屋而雨水排水管道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温室的重要性、气象特征、使用年限等因素确定,并应设置雨水溢流设施。温室屋面雨水管道工程的设计重现期应考虑一定重现期下的排水能力,避免因排水能力不足导致安全事故。对于外檐天沟排水、可直接散水的屋
44、面雨水排水时,可不设溢流设施。5.2.32 温室大棚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系统流态应符合下列规定:1檐沟外排水宜按重力流系统设计:2大型温室屋面雨水可按满管压力流设计;3在风沙大、粉尘大、降雨量小地区不宜采用满管压力流排水系统。5.2.33 温室屋面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天沟宽度应满足雨水斗安装要求。天沟的设计水深应根据汇水面积、天沟坡度、屋面构造和材质、雨水斗的斗前水深、天沟溢流水位确定。排水系统有坡度的天沟分水线处最小有效深度不宜小于100mmo5.2.34 温室屋面雨水斗数量应按照屋面总的雨水流量和每个雨水斗的设计排水负荷确定,且均匀布置。其设置位置根据屋面汇水情况并结合结构承载、管系敷设等
45、因素确定。5.2.35 温室内设置的雨水管道系统应密闭。有埋地排出管的屋面雨水排出管系,在底部立管上宜设置检查口。温室内对卫生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厂房、车间不应布置雨水管道。5.2.36 寒冷地区,雨水斗和天沟宜采用融冰措施,雨水立管宜布置在室内。5.2.37 温室屋面雨水排水管的转向处宜做顺水连接。5.2.38 温室外场地雨水排放应遵循源头减排的原则,宜利用地形高程采取有组织地表排水方式。5.2.39 室外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5.2.40 温室的周边平行布置,且在人行道或草地下;2管道不应布置在乔木下面;3管道与道路交叉时,宜垂直于道路中心线;4干管应靠近主要排水建筑物,并布置在连接
46、支管较多的路边侧。5.2.41 室外雨水管道最小埋地敷设深度应根据道路的行车等级、管材受压强度、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道及组团道路下的生活、生产排水管道,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2冬季管道内不会贮留水时,雨水管道可埋设在冰冻层内。5.2.42 雨水检查井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雨水管、雨水沟管径、坡度、流向改变时,应设置雨水检查井连接;2雨水管在检查井连接,除有水流跌落差以外,宜采取管顶平接;3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得小于90;当雨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300且跌落差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的限制;4场地雨水排出管与市政管道连接时,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市政管道的管顶标高;5雨水管道向景观水体、河道排水时,管内水位不得低于水体的设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