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743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23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州XXX铸造有限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企业盖章)二OXX年度苏州XXX铸造有限公司发布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监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苏安监(60)号)、苏州市安监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安监综(2017)16号、相城区安监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相安监(2017)112号)等文件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通知(苏安办(2017)194号

2、),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两个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特制定本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现予以发布。批准人:日期:20XX年7月2目录2第一章基本要求21.1 组织机构21.2 全员培训7安全签到表101.3 体系文件131.4 责任考核21第二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242.1 风险点排查、确定242.2 危险源辨识、分析282.3 风险评价512.4 控制措施562.5 风险分级管控622.6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792.7 风险告知81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3.1 编

3、制隐患排查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3.2 确定排查计划1023.3 隐患排查实施106.1063.4 一般事故隐患治理1073.5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109第四章持续改进4.1 评审1104.2 更新1104.3 沟通Ill第一章基本要求1.1组织机构苏州XXX铸造有限公司关于设置双重机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通知各部门: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公司安全管理人,落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及苏安监综(2017)16号文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置公司双重机制领导小组及专业工作小组,特发布此文件。双重机制领导小组组长:XXX成

4、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专业工作小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特此通知20XX年07月05日(单位公章)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职责为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顺利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专业工作小组组长为工作的牵头人,负责督导及审核;副组长及小组成员应履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具体职责如下:组长职责:1、组织、监督、指导、考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措施的落实。2、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的资

5、源。确定人员职责。3、传达学习和贯彻关于双重预防机制有关政府文件、精神和要求。4、组织编制符合要求、满足公司实际运行状况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实施方案。5、全面展开工作,明确各单位进度和质量要求,适时指导和调度,并制定考核办法。6、确保企业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重点监督、指导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其他人员履行职责。7、定期召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工作专题会,固化成果、健全档案,持续降低事故风险。副组长职责:1、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宣贯和培训。2、组织起草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负责指导和监督各专业工作小组开展情况,负责组

6、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3、做好危险源识别、风险分级评价及风险管控的过程控制,组织排查风险点、作业步骤确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确定重大风险。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4、做好风险分级评价过程控制,组织排查风险点、作业步骤确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确定重大风险。成员职责:1、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成员具体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和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2

7、、制定风险点分级管控措施,并在工作现场制作悬挂风险管控标识牌。3、建立常态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点进行调整,遇有法规变动、重大人事调整、工艺变更、更改扩项目、原料、设备、产品变动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点的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一、目的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安监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安监(2017)60号)、转发江苏省安监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苏安监综(2017)15号)及苏州市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

8、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苏安监综(2017)1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二、适用范围本公司各部门。三、管理内容及要求1、总体思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现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确保生产安全有效运行。2、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围绕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一个核心,突出重点作业和重要岗位,辨识防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为关键,按照以下步骤和任务节点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

9、系建设工作。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陈锦魁任组长,袁英、曹柯建等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措施的落实。同时成立双重机制专业工作小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开展评估分级工作。20XX年07月03日-07月20日,发动全体员工开始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点排查工作,对厂区内、周边环境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由工作小组进行筛查并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点处于受控状态,避免风险点转变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评估分级方法执行公司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采用1.EC评价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

10、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序号D值风险等级采取措施1320A级/重大风险/红色不可容许。建立管控档案,上报公司、政府部门,采取安全措施,制定应急措施,停止生产、作业。2160-320B级/较大风险/橙色高度危险。建立管控档案,上报公司,采取安全措施,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生产、作业,应采取应急措施。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370-160C级/一般风险/黄色中度危险。综合考虑伤害的可能性并采取安全措施,完成管控管理。470D级/较低风险/蓝色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引起关注、跟踪监控。绘制生产区域危险分布图依据危险源辨识确定的等级建立生产区域危险因素数据库,绘制个生产区

11、“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平面分布图。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全体员工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措施、应急措施。较大及以上的安全风险区域或作业范围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即“四牌一图”(危险告知牌、安全责任牌、安全操作牌、应急措施牌和危险分布平面图)建立档案、动态管理。07月25日对排查完毕的风险点进行汇总,形成公司“一企一册”。同时要建立常态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点进行调整,遇有法规变动、重大人事调整、工艺变更、新改扩项目、原料、设备、产品变动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点的安全。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根据公司安

12、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各部门加强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将隐患排查与日常巡检、日常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领导带队检查等检查形式相结合。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建立班组、部门、公司三级事故隐患排查网络。各生产班组(包括外协单位)的隐患排查与日常巡检、巡查、设备点检、安全检查相结合,建立发现设备隐患的奖励机制,通过发动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违反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的隐患,并根据该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对隐患发现人进行奖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定期梳理未整改闭环的安全隐患,行成公

13、司监控隐患清单,整理生产部门的隐患报告,在生产会议和安全会议上通报,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在向公司安全主管汇报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际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工作要求(1)强化化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双重预控机制建设工作作为日常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决不走过场。各部门要根据公司方案和总体部署,落实责任人员,加强工作力量,确保各项措施举措落到实处。制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机制项目计划,确定时间节点及具体工作,落实相应责任人员。(2)强化宣传教育公司组织各部门双重机制工作

14、小组成员接受第三方机构专家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专项培训。各部门根据专家培训内容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类别、隐患排查方法与治理措施、应急救援与处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围绕专项工作,强化各类宣传,积极营造良好安全氛围。(3)强化检查督促公司将双重预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各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加强专项工作的检查指导、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工作有充开展,取得成效。1.2全员培训企业风险辨识管控建设培训计划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苏州市安监局关于进

15、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苏安监综(2017)16号)等有关规定及要求,为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开展企业风险辨识管控建设培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培训工作抓出成效。为切实加强企业风险辨识管控建设培训工作,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公司培训计划如下:一、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生产”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掌握风险和隐患排查方法,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持续改进对策。培训目的:通过培训,进

16、一步促使公司全体人员切实提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让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中,切实实现安全生产“全员、全工程、全方位、全天候”的良好局面。二、培训教育对象公司全体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三、培训教育内容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基本常识。2、上级部门关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文件、宣贯相关精神、要求。3、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1.EC).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1.)的概念、应用范围及具体使用程序。4、在岗人员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危险源和隐患辩识。5、各种安全检查的内容、频次,检查方法。6、个人防险

17、、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7、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治等。8、体系建设持续改进对策、其他单位经验做法学习。9、其他需要补充的学习内容。四、教育培训学时要求1、管理人员参加不少于8小时的风险辨识管控建设的学习。2、其他员工参加不少于4小时的风险辨识管控建设的学习。五、培训教育实施措施1、培训教育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落实,以各部门、车间逐一落实进行,部门、车间主管为品学兼优的第一责任人。2、培训过程要有相关记录,关键的知识点必须进行考核检查。3、必须保证每位员工培训合格,培训不合格的进行再教育,直到合格为止,对表现突出的人员,根据情况予以奖励。六、相关表

18、单1、培训教育计划表企业风险辨识管控建设培训计划序号项目参加人员计划培训日期组织部门备注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基本常识。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05综合部/2上级部门关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文件、宣贯相关精神、要求。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05综合部/3体系建设文件要求、工作开展程序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05综合部/4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建设实施方案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05综合部/5体系建设指导书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05综合部/6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1.EC).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

19、表法(SC1.)的概念、应用范围及具体使用程序。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10综合部/7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危险源和风险点排查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10综合部/8风险管控措施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10综合部/9各种安全检查的内容、频次,检查方法。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23综合部/10体系建设持续改进对策、其他单位经验做法学习。管理人员其他员工20XX.07.23综合部/培训内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基本常识;上级部门关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文件、宣贯相关精神、要求;体系建设文件要求、工作开展程序;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建设实

20、施方案;体系建设指导书培训时间:20XX年7月5日授课老师:2C序号部门参加人员序号部门参加人员12122232342452562672782892910301131123213331434153516361737183819392040培训内容: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1.EC)、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1.)的概念、应用范围及具体使用程序;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危险源和风险点排查;风险管控措施培训时间:20XX年7月10日授课老师:XXX序号部门参加人员序号部门参加人员12122232342452562672782892910301131123213331434

21、153516361737183819392040培训内容:各种安全检查的内容、频次,检查方法。;体系建设持续改进对策、其他单位经验做法学习。培训时间:20XX年7月23日授课老师:XXX序号部门参加人员序号部门参加人员121222323424525626727828929103011311232133314341535163617371838193920401.3体系文件风险辨识与管控制度一、 目的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辨识企业范围内的危害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2、二、 适用范围:XXX铸造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三、风险评价准则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四、职责1、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领导工作。2、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辨识方案、风险评价程序和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等。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审查各单位确定的风险评价准则,负责公司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4、各专业工作小组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

23、价和风险控制。五、控制程序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分工各专业工作小组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2、风险评价方法选择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本公司岗位、部位、装置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1.EC)o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活动的实施步骤(1)各车间成立工作小组,由车间负责人、安全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危险源辨识。实施现场检查,识别危险有害因素(3)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4)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控制措施(5)得出评价结论(6)风险评价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

24、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火灾和爆炸;冲击和撞击;中毒、室息和触电;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人机工程因素;设备的腐蚀、缺陷;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六、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1、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3、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七、风险控制的内容1、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2、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及公司的经营运行情况;3、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八、控制措施应包括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人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九、风

25、险信息更新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风险评价的频次一般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公司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1、公司安全标准建设策划阶段进行初次全面的辨识和评价;2、每年12月在设定第二年度的安全目标前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3、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进行专项辨识和评价;4、有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5、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时;6、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进行专项或补充辨识和评价;7、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的认识;8、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9、检维修、拆除作业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0、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

26、应进行辨识和评价;Ik危险作业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控制;12、公司认为有必要时。十、风险管理的宣传、培训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的措施。一、目的为实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公司各部门三、法律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法理暂行规定。四、职责1、公司主要职责总经理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事

27、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部门、车间负责人为分管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车间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责任。各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员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部门、车间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报告。3、安全管理部门职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的汇总和发放等。4、公司各部门职责按照各自分工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监

28、控治理。五、事故隐患1、隐患概念违反安全规定。主要是指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行为;物的危险状态。主要是指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或不安全状态;即指作业场所中与生产有关的原料、产品、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及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劳动者、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即“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管理上的缺陷。主要是指组织机构、制度、人员安排、工作或工序组织上的缺陷,如组织机构不健全、三大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程序缺失、不合理、不科学。六、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不明确隐

29、患、重大事故隐患。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七、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分别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安全生产主管及安全管理部门主管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车间领导为成员。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活动开展的日常管理工作。各部门、车间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部门、车间第一责任人任组长。八、隐患的排查与报告1、隐患的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0、各部门、车间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按照公司安全检查制度中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2、隐患的报告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车间领导,各部门、车间报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3、报告形式报告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式二份,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公司各部门、车间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和各部门、车间进行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也应同时报告安全管理

31、部门进行登记备案。九、隐患的整改和验收各部门、车间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按照部门、车间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组织本部门、车间人员对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出书面整改意见。各部门、车间自己能够解决的隐患应立即整改;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能自己联系解决的自己联系解决,不能自己联系解决的,应立即报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根据隐患的种类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安全管理部门提交公司,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事故隐患部门、车间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

32、发生。安全管理部门应进行监控。十、档案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各类人员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隐患治理方案一、目标和任务通过隐患治理,杜绝一切事故苗头,认真消灭事故隐患,同时举一反三,查找和弥补安全管理和工作中的差错和疏漏,防微杜渐,确保安全生产。二、方法和措施治理方法:1、通过全公司的隐患排查及各类检查活动,及时发现事故隐患;2、发现隐患查后,各部门、车间能及时处理的,必须第一时间进行隐患治理,排除险情;3、非本部门、车间管理的场所、设施设备、人员出现隐患,发现单位和个人应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4、安全管理部门对照隐患评估项目表及时进行隐患评级

33、,确定该隐患的等级,根据隐患等级决定采取的措施:5、重大事故隐患即刻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并通知所在部门、车间在治理前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必要时可停产整改。6、根据危险程度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或通知单;7、各部门、车间应及时进行治理,确保在限期内完成整改任务;8、整改结束后,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委会派人现场验证,确保治理达到规定要求。治理措施: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各措施可单独使用或结合其他措施综合使用;1、工程技术措施:通过现场作业方式,确保设施设备、场所危险因素消失;2、管理措施:通过加强管理,确保原危险因素消失或消减,避免事故发生;3、教育措施

34、:对隐患涉及者制造者、责任人进行安全教育;4、防护措施:对于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险的隐患,对接触者采取劳动防护手段,确保危险程度降低;5、应急措施:在直接整治前,临时采取必要手段,预防事故发生。三、经费和物资1、治理隐患所需经费直接由安全生产主管通知财务部门拨付;2、如治理所需经费数额巨大(超过1万元),由总经理做出决定或安委会召开临时会议决定;3、财务部门应无条件确保治理经费及时拨付;4、治理所需物资应按照特事特办原则,有采购部门及时采购。四、机构和人员1、隐患治理切实落实责任制,隐患所在、所管部门、车间为治理主体,无确定单位主管的隐患治理主体为安全管理部门;2、隐患所在、所管部门、车间主要负

35、责人为隐患治理第一责任人,无确定单位主管的隐患治理,安全管理部门为隐患治理第一责任人;五、时限和要求1、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即刻下达,一般隐患整改通知书下达时限在半个工作日内(自接到隐患报告始);2、治理时限自接到通知,一般不超过24小时;复杂、工作量较大或已停产的治理任务一般不超过72小时;3、隐患治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切实消除危险因素,并认真检查,确保没有因为治理工作,产生新的不安全因素4、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做好现场验证工作,验证不合格的,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隐患治理工作与安全责任制挂钩,实行年终一票否决权。责任考核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制度1 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

36、,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实现公司的安全目标,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工作,确保“两个体系”工作考核与奖惩的有效实行,促进建设工作推进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两个体系”工作考核与奖惩。3 考核奖惩标准按照公司实施方案、制度和指导书的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为考核奖惩标准,对照要求依次进行落实。4 实施细则1、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奖惩(1)对危险点排查不细致、不全面,存在应付现象或提交不积极,未按照要求建立清单,按三违处理,责任部门、车间和相关责任人罚款100300元。(2)危险源辨识分析不具体、不全面,岗位人员不熟知危险源辨识和分析情况,存在应付现

37、象或提交不积极,未按照要求建立清单,按三违处理,责任部门、车间和相关责任人罚款100300元。(3)风险评价未结合部门、车间实际情况,评价不合理、评级不准确,未掌握重大风险内容,存在应付现象或提交不积极,未按照要求建立清单,按三违处理,责任部门、车间和相关责任人罚款100300元。(4)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符,可操作性差,未得到有效落实,岗位人员未参与控制措施制定,存在应付现象或提交不积极,未按照要求建立清单,按三违处理,责任部门、车间和相关责任人罚款100300元。(5)风险分级管控层级不符合要求,未确定责任人,未落实管控责任,不熟悉管控内容,存在应付现象或提交不积极,未按照要求建立清单,按三违

38、处理,责任部门、车间和相关责任人罚款100300元。(6)安全管理部门不定期对各部门、层级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各项清单、风险告知I、警示标志进行检查,不符合指导书要求的,未进行风险告知的,警示标志设置不明显的,按三违处理,责任部门、车间和相关责任人罚款100300元。(7)新增风险不及时进行分级管控,未纳入管理的,按三违处理,责任部门、车间和相关责任人罚款100300元。2、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1)根据隐患的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对隐患发现者进行20200元的奖励,奖励采用现金兑现,由安全管理部门申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2)对隐患排查期间为抢救员工、公司财产和处理事故中表现突出的部门、车间和个

39、人,给予1001000元的奖励.。(3)各部门、车间对员工上报的事故隐患,不整改或不上报的,一旦发现按情节严重对部门、车间和相关责任人罚款100300元。(4)发现了事故隐患因未及时整改,报告人也没继续上报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将对发生事故的部门、车间按照本公司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中罚款金额的两倍进行处罚,对责任人将从重处理,报告人不承担责任。(5)对报告人特别是越级上报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或有此嫌疑的,一经查实报总经理处理。考核奖惩记录序号姓名奖惩形式及内容奖惩决定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二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2.1风

40、险点排查、确定作业活动清单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活动地点主要危害备注1模具制作模具车间机械伤害、粉尘危害/2树脂造型制造车间造型区域机械伤害、粉尘危害/3熔炼作业制造车间熔炼区域爆炸、粉尘危害、高温危害、灼键/4浇注作业制造车间造型区域高温、灼烫、火灾、起重伤害/5开箱作业制造车间开箱区域粉尘危害、噪声危害、高温危害/6落砂作业制造车间落砂区域粉尘危害、噪声危害/7热处理作业制造车间热处理区域高温危害、烫伤/8抛丸作业制造车间抛丸区域粉尘危害、噪声危害、机t或伤害/9机清作业制造车间粗清区域粉尘危害、噪声危害、机械伤害/10喷漆作业制造车间油漆区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Il起重作业制造车间造型

41、区域起重伤害、物体打击/12机加工作业机加车间机械伤害/13包装作业制造车间打包区域机械伤害、起重伤宙/14叉车作业厂区道路车辆伤害/15电焊作业制造车间电焊区域火灾、电焊烟尘、电焊弧光/16电工作业车间及配电房触电、火灾/17检维修作业车间及配电房触电、火灾、充处坠落/填写人:XXX填写日期:20XX年7月6日设备设施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数量备注17吨中频炉GW-72台/2天然气退火炉18m31台/3树脂混砂机S25102台/4树脂混砂机TYH-5A1台/5树脂混砂机IYH-IOA1台/6砂处理设备Y92101台/7抛丸清理机Q7630转台式1台/8抛丸清理机HQ3乃0双吊钩1

42、台/9抛丸清理机HQ3760双吊钩1台/10电动双梁冶金行车10T16.5m1台/11电动双梁冶金行车16T16.5m1台/12电动双梁冶金行车15T16.5m1台/13电动双梁行车5T13.5m1台/14电动双梁冶金行车5T13.5m1台/15电动双梁行车10T13.5m1台/16电动双梁行车15T16.5m1台/17电动单梁行车5T16.5m地操式1台/18电动单梁行车3T16.5m地操式1台/19电动单梁行车3T10.6m地操式1台/20龙门行车5T8.5mH=6m1台/21电动单梁行车5T16.5m地操式1台/22电动单梁行车5T13.5m1台/23电动双梁行车5T13.5m地操式2台/24电动双梁行车5T16.5m地操式2台/25电动双梁行车10T16.5m2台/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