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动火区风险评估报告全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7580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动火区风险评估报告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固定动火区风险评估报告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固定动火区风险评估报告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固定动火区风险评估报告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固定动火区风险评估报告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动火区风险评估报告全套.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固定动火区风险评估报告一、评估目的固定动火区是指在工厂内特定区域,允许进行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的场所。该区域通常设有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保障作业安全。本次风险评估旨在全面识别固定动火区潜在的危险源,分析评估其存在的安全风险大小,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以确保在该区域进行动火作业的安全。二、评估范围公司设定的固定动火区位于XX库房后20米处,区域长30米,宽20米。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以及带有声光报警功能的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本次评估范围包括划定的固定动火区范围内的作业环境、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及可能存在的人员不安全行为和安全意识等方面。三、评估依据危险化

2、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其他略四、设置位置符合性评估依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第5.5.2条进行评估。通过以上评估,公司设置的固定动火区位置符合要求。五、危险源识别1 .火灾风险: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易引发火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详细分析略)2 .其他爆炸风险:可燃气体、粉尘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爆炸。(详细分析略)3 .中毒风险: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详细分析略)4 .机械伤害风险:机械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人员受伤。(详细分析略)5 .高处坠落风险:作业区域可能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详细分析略)六、风险评估结果本报告采

3、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EC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作业条件的危险性量化值(D)取决于三个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作业人员暴露在危险作业环境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C)。用简化公式来表示就是:D=1.ECo其中D值越大,作业的危险性就越大。并以此来确定各类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EC法)介绍见附件。根据危险源识别针对每一种事故风险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EC法)进行分析评估,得出以下风险评估结果:(分析评估过程略)七、控制措施建议1 .火灾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动火作业的审批程序,确保动火作业符合相关规定;作业前应清除现场可燃物

4、,配备灭火器材;作业过程中应设专人监护。2 .爆炸控制措施:定期检查可燃气体、粉尘浓度,确保其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加强设备维护,防止泄漏事故发生;作业前应进行通风排气。3 .中毒控制措施:定期监测作业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确保符合安全标准;加强通风换气,减少有毒气体滞留;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4 .机械伤害控制措施: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其完好有效;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5 .高处坠落控制措施:高处作业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或安全网,确保作业人员安全;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人员随意进出。6 .固定动火区的设定应由公司审批后确定,并设置明显标志;7 .公司应每年至少对固定动火区进行一次风险辨识。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公司应及时辨识、重新划定。八、结论与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固定动火区存在较高安全风险,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建议加强日常巡检和定期维护,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作业安全。同时,应持续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附件:评估方法简介本报告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EC法)进行风险评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格雷厄姆-金尼法)简介(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