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7588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公司前身冶金工业部黑色冶金矿山研究院”创建于1963年,为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科研院所。公司长期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业服务,为客户提供采矿、选矿、岩土、矿山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工程服务。公司及前身拥有近60年的技术积淀,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先生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人员不断攻关下,取得了多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拥有31项核心技术和222项境内有效发明专利。公司自2000年至2022年6月末共获得包括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45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公司主持、参与制定了59部国家及行业标准。公司拥

2、有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研发平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公司是科技部批准的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积极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企业围绕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公司将在采矿、选矿、岩土、矿山安全环保等方面形成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客户包括中国宝武、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钢铁集团和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有色集团的下属矿山企业。综上,公司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1、项目概述本项目包括国家

3、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项目和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实施主体为中钢矿院。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项目主要包括:(1)对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2)新建1座安全应急产业研究及培训中心,建筑面积为4z500m2,其中面积1.ooOm2作为数据存储与处理中心;(3)新建1座生态修复与固废综合利用试验及示范基地,占地面积约为9z800m2;(4)遴选了行业内7个研究方向,拟在相关方向开展技术研发。2.项目的必要性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难度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低品位矿、共伴生矿占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

4、储量比例较大,经济合理分采分选难度大,采选协调难度高;由浅部开采转为深部开采后,开采空间受限,高地应力、高井温、高井深、开采扰动等造成了一系列开采技术难题,制约了深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矿物嵌布粒度细,难以经济高效地提取利用有价组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维持高陡边坡及地下空间等岩体稳定性、做好固废安全堆置及堆场整治等难度大;在充分回收、有效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协调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矿区的土地、水体、森林等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经济-环境三者统一协调的绿色开发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造开采环境数字化.采掘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遥控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的“智慧矿山,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

5、的技术难题。以上技术难题亟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服务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上述研究与应用过程将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广阔的业务机会。3、项目可行性(1)公司拥有完善的科研体系和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公司建立了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办法研发项目全周期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和专利管理实施办法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研发体系和推动公司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公司持续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人才为基础,以3个国家级重点研发平台为支撑,通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实施自主研发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致力于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形成前瞻

6、性技术储备,提升技术水平。公司长期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业服务并注重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并探索产业化应用,在持续科技研发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在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专业技术服务和产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支科技研发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2)公司拥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公司及前身拥有近60年的技术积淀,承担了六五至十四五期间的诸多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先生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人员不断攻关下,取得了多项重大

7、原始创新成果,解决了多项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多项技术成果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委发布的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和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作出贡献。经过多年的科技研发,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成果,为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奠定了基础。4,项目与现有主营业务.核心技术之间的关系本项目围绕公司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业服务业务展开,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的水平。5.项目概算情况本项目总投资预算为15z016.44万元。6、项目选址及用地情况本项目建设地点为安徽省马鞍山经济技术

8、开发区西塘路666号,为中钢矿院现有用地,不涉及新取得土地的情形。项目建设期从2020年11月起,目前,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的升级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安全应急产业研究及培训中心、生态修复与固废综合利用试验及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未来拟在7个研究方向开展技术研发,计划于2025年9月研发成果验收并开始转化。8项目的备案与环评情况2020年8月18日,项目取得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贸发展局出具的备案函,备案号:马开管技2020162号。2020年10月27日,项目取得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批复号:马环审202030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