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备和工艺管道装置.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8126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设备和工艺管道装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工艺设备和工艺管道装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艺设备和工艺管道装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设备和工艺管道装置.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艺设备和工艺管道一、设备与配置1、工艺设备选择应满足生产要求,并应符合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节约能源、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的原则。2、工艺设备配置,应满足连续生产、大卷装、产量平衡和品种调整的要求。织前准备能力宜大于织机生产能力,后整理能力宜大于织机生产能力。3、纺纱工艺设备配置数应综合工艺条件、参数、设备运转率和停台率计算确定。4、染纱、前织准备及织造工艺配台数应根据生产要求,综合工艺条件和参数,以及设备运转率和停台率,通过计算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棉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50481的有关规定,也可按本规范第B.0.1、B.0.2、B.0.3条的规定选用。5、后整理工艺设备生产能力

2、可按表B.0.4选用,也可根据产品和采用的技术设备进行调整。6、生产牛仔布的无梭织机宜采用机外大卷取装置。7、用于色织布生产的浆纱机宜采用双浆槽及移动备用经轴架装置。用于牛仔布生产的整经机、浆纱机的经轴及织轴宜采用大卷。二、设备布置1、设备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进行合理排列,并应确定全部工艺设备的具体位置。2、设备布置应缩短半成品的运输距离,避免往返交叉运输,并应兼顾多品种生产的要求。3、同类型设备或操作上有关的设备宜布置在一起时,干、湿车间宜隔开,主要生产车间应按工艺流程划分清楚。4、设备间距和运输通道应满足设备本身及附属装置的占地面积、生产操作、安装维修、半成品运输、架空管线、地下沟道等方面的

3、要求,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满足操作、检修要求。设备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排列间距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棉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50481的有关规定选用,也可根据产品和采用的技术设备进行调整。(2)后整理车间设备排列间距宜符合表5.3.4规定。表5.2.4设备排列间距5、生产辅助设施宜靠近使用机台。6、设备的电源柜和控制箱的位置应靠近机台,湿热车间的设备旁宜设置单独房间放置电源柜和开关箱,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和通风措施。7、联合机应平行车间柱距方向排列。8、厂房平面布置宜将有腐蚀介质的设备与无腐蚀介质的设备隔离设置,具有同类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宜集中布置,干、湿车间隔离设置。9、

4、当采用多层厂房时,应根据工艺流程和生产需要布置设备;振动大、基础复杂、荷载大的设备及需设地面排水沟的设备宜布置在底层。三、工艺管道1、工厂的工艺管道宜采用明敷。沿墙敷设的管道不应妨碍门窗的开启及采光。2、当多根管道上下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热介质管道应在冷介质管道之上;(2)无腐蚀性介质管道应在腐蚀性介质管道之上;(3)气体管道宜在液体管道之上;(4)金属管道宜在非金属管道之上;(5)保温管道应在不保温管道之上。3、当多根管道靠墙面水平安装时应将粗管道、常温管道、支管少的管道靠墙,较细管道、热管道及支管多的管道在外。4、当管道横跨通道时,管底高度不应低于2.2m,热介质管道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法兰和阀门。立管上的阀件应距地面1.2m1.5m,当需安装于2m以上时,应设操作平台或用长柄、链条启闭阀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