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道路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901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道路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道路设计说明.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环境保护。道路等级:道路等级:四级公路(II类),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一1:主要技术指标表表1-1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单位规范规定Oft说明1设计速度公里/小时1515为原行送路2平曲段最小芈径ID10103回头曲娱最小半径m/I景大纵鼓%12/5最小城长m60/6珞基宽度m4.56.07珞面宽度m4.55.58标准轴或KN1001009结构有载等圾/IO涵洞洪水频率/5、设计采用规范及依据(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及有关文件规定;(2)执行的规范、规程: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

2、GD20-2017)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5)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工程概述1、目的及任务依据为积极支持万州区双河口街道永清村、学堂湾社区2024年度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发挥交通先导基础作用。受重庆三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司蓝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万州区双河口街道永清村、学堂湾社区2024年度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设计任务:我司于2023年10月初完成施

3、工图设计。2、建设规模及路线基本走向本项目位于双河口街道永清村,本项目分为Al、A2两条道路:AI道路为现状混凝土道路,该道路局部需要扩宽,由4m扩宽至5.5m,然后整条道路铺设沥青混凝土;A2道路为现状混凝土道路,原道路平均宽度约3.3m,整体扩宽至4.5m,然后铺设沥青混凝土。其中,Al道路长3603m;A2道路长1454.36m;本项目共计5057.36m。3、编制原则农村通组公路建设应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节约环保、德养并重的原则,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应尽量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拆迁,结合绿化或采取相应工程措施,与沿线自然村寨景观相协调。农村通组公路建设,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

4、强化路面铺装,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不良天气的通行能力。应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并考虑近远期规划发展,按照“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合理控制投资。既要节省工程数量,又能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益。4、技术标准根据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及万州区域构造稳定。4、不良地质路段情况及工程设计相应的主要对策线路地段覆盖层普遍较薄,岩层产状平缓,斜坡岩土体整体稳定,场地稳定较好。据地实调查,线路区无泥石流、滑坡、危岩、崩塌、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三、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粗集料:沿线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砂岩,且埋藏浅,

5、石料强度30-40Mpa,现场无碎石的采石场,根据工程需要可就地开采加工。细集料:可采用河砂,测区无天然的砂,工程用砂可使用当地机制砂。水:测区内的水井、河水可直接作工程用水。电力状况:沿线居民聚集均可取得,建议工程合理安全用电,与当地居民协商解决避开用电高峰期,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四、路线设计1、路线平面设计原则(1)因原路基较窄,在测设时,平面线形最大限度利用原有道路,局部路段进行改线和裁弯取直,平曲线不顺适处调整顺适。(2)综合考虑平、纵、横的合理组合,灵活地掌握技术标准,改善路线线形质量,并与地形、地貌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3)设计速度采用15kmh时,圆曲线最小半径不应小于1

6、5m。当采用最小半径时,纵坡不大于5乐超高不大于6机回头曲线设计速度采用IOkm/h时,最小半径不小于IOnb纵坡不大于5.5%,超高不大于6%。(4)本项目参照农村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受限路段设计速度采用15kmh,回头曲线路段设计速度采用10km/h。2、路线纵断面设计原则(1)通组公路建设项目尽量减少拆迁,尽量利用旧路,为了避免大填大挖,减少水土流失,对于受限路段,采用技术指标下限,尽量不占用有限耕地资源和诱发新的路基病害和地质次生灾害。(2)对旧路纵坡较大路段,为保障行车安全,在长陡坡、高岩、陡坎等路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

7、0-2020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交通部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交通部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0)交通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交通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2018年第4号令)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委法201124号)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17)重庆市“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管理办法重庆市“四好农村路”农村通组公路验收指南公路工程基本要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

8、2007358号)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施工图设计)(交公路发20071358号)公路基本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B06-03-2018)二、沿线地理位置、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1、项目地理位置拟建项目地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双河口街道永清村。双河口街道在万州城区的西南部,东与龙都街道相依,南与高峰镇毗连,西与九池乡相接,北与牌楼街道为邻。2、气象水文万州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霜雪稀少。特征为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

9、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3、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测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和活动断裂通过。测区无新构造活动形迹,区挡工程以确保路基稳定性。5、路基压实路基应有足够的压实度,压实度应符合表5-2的要求。特别要注意对桥台背、涵台背、挡墙背作重点夯实。路基压实度不足的填方路段,应采取简易路面过渡,待路基自然沉降稳定后再铺筑新路面。压实度最小值表表5-2填挖类别零填及挖方填方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0-0.30.30.80.81.51.5压实度()294294293906、挖方路基设计土质路堑边坡坡率应按表5-3并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等确定。土质路堑边坡坡率表5-

10、3士的类别边坡坡军粘土、桥质枯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1:1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胶结和密实1:0.75角砾土中密1:1岩质路堑边坡坡率应按表5-4并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等确定。岩质路重边坡坡率表5-4边坡岩体类型风化程度边坡坡率H15m15nH20m灰岩、裂隙发育较少砂、页岩边坡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l-1.0.3弱风化1:0.1-1:0.31:0.31:0.5页岩、裂缝较少的砂、页岩及泥岩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37:0.5弱风化h.3h.5l:0.5h0.75段两端设置强制减速带、警告

11、标志、安全护柱等安全设施。(3)新建公路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0版改建公路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2%,特殊困难路段经论证后,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适当提高。(4)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经论证可适当减窄,但降低技术标准路段的总长度不得大于项目总里程的20%,降低指标路段应做好相应的安保设施。五、路基、路面1、路基横断面布置通组公路:Al道路为现状混凝土道路扩宽,扩宽宽度为1.5m,拱横坡同原有道路,为单向坡;A2道路为现状混凝土道路扩宽,扩宽宽度为1.2m,拱横坡同原有道路,为单向坡。3、横断面超高、加宽路基超高情况按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

12、/T3311-2021),超商方式绕公路中心旋转。超高值按交通部颁发的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中有关规定执行。4、填方路基设计路堤边坡坡率应根据填料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In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下表表6-1的规定值。路堤边坡坡率表5-1填料类别边坡坡率上部高度(W8m)下部高度(12m)埴土边坡1:1.51:1.75填石边坡1:1.31:1.5砌石路基中的石材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灰岩、砂岩等块片石,其边坡坡率不得小于1:0.75o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可采用1:2,并视水流情况采取边坡加固及防护措施。应

13、因地制宜设置浆砌块石护肩、护脚和路肩挡墙、路堤挡墙等支挡墙。所用片石应用匀质、不易风化、无裂隙且标号不低于MU30,石料规格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其中片石含量不得大于20)沿墙长每隔IO15In和与其它要筑物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在基底的地层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可合并设置,缝宽23cm。缝内沿墙的内、夕卜、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絮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0.2m。沿墙高和墙长应设置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错布置。泄水孔尺寸一般为IOXlOcin方孔或IOCmPVC管孔。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0.3m,而在浸水地区的挡土墙应设置在常水位以上O.5m,并对设计水位+0.5m以下的填料

14、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碎、砾石或砂)。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泄水孔进水端回填1.oIn厚片石作为反滤层,外侧铺设渗水土工布,并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设置隔水层,不使积水渗入基底。为防止墙背水下渗至基底,于墙后最低排泄水孔下用粘土夯实。修筑在斜坡地面上的挡土墙,基础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符合表6-1规定。基础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表6-1土层类别最小埋入深度H(m)距地表水平距离1.(m)示意图硬质岩层0.601.50I/软质岩层1.OO2.00土层1.002.50七、路面结构设计本工程AI道路主要部分为现状混凝土道路扩宽,然与好土路面铺设沥青,A2道路为现场混凝土道路扩宽

15、。其中Al道路K0+000K0+880,K1+780K3+603为宦魂凝土路面进行油化,岩体较完整、裂健较多的灰岩、砂页岩及泥岩未风化、微风化1:0.31:0.5弱风化1:0.5-1:0.75岩体校不完整,裂缝较多的岩质边坡弱风化1:0.51:1弱风化1:0.751:17、填方基底处理及软土地基处理路堤在施工前应清除地表植物根径、耕植土、淤泥等,水田或集水洼地地段应开沟、排水、晒干、清淤,并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工作;另外,地面横坡陡于1:5的填方路基,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Om,并设置向内3%斜坡。处于水田或河床路段的路基河床沟槽有可塑软塑低液粘土,具有中等压缩性,厚度2m4m,其特

16、征具有含水量较高、液限低、空隙比较大,力学指标低,为了路堤稳定,在填筑前必须对地基进行换填或抛石挤淤特殊处理。当软基较浅(H2m)或局部少量淤泥质土时采用全部挖出换填挖方中的碎石土或石方处理;当软基较深(H=1.Om4.0m)采用抛石挤淤处理,用重型压路机分层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地基稳定。六、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1、路基排水路基排水设施应与农田排灌系统相协调,并确保排水畅通。边沟尺寸采用底宽30cm,外墙高40Cm的矩形边沟,边沟底采用IOCIn厚C20小石子混凝土铺底,沟墙采用C20混凝土现浇。2、路面排水不考虑集中排水,采用漫流形式将路面水排除。3、路基边坡防护根据合同要

17、求,全线边坡防护工程地质勘察、调绘工作、边坡支护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建议道路与边坡防护工程同步实施,确保投入运营安全。4、挡土墙路肩墙、路堤墙应根据当地材料供应情况,合理选择采用C30毛石混凝土八、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本次工程混凝土路面部分主要为原有混凝土路面扩宽,混凝土路面扩宽后再铺设沥青混凝土,对于扩宽的混凝土路面部分,采用C25混凝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C25。另外原混凝土路面局部破损,需进行修复;对部分损坏路面维修,采用C30混凝土,维修材料首选中粗砂,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3。当采用特细砂时,细度模数不能少于1.0,且应掺30%50%中粗砂。1、材料(1)特细砂配制特细砂路面混凝土的特

18、细砂:采用质地坚硬、颗粒洁净天然砂。其质量要求应符合以下表的规定。特细砂质量要求项R细度模数含泥T.(%)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软物质(%)碳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坚固性臆酸溶液(5次循环后)有机物含量(比色法)有机物质指标213WlW21Wl8颜色不应深于标准不宜混合杂物原道路已由其他项目进行扩宽,道路路面宽度为5.5m,本次仅进行油化;Al道路的+880、11+780为现状混凝土扩宽,原路面宽度为4.5111,平均扩宽宽度为1.5m,然后道路整体进行油化;A2道路整条路线为现状混凝土扩宽,原路面宽度为3.3m,平均扩宽1.2m;详见下列路面结构设计图:sI.:wrtf*

19、nMfti.HMurthturt.2.UfltUWHiI1.时”0的11.3.WMHRA20+8864(1+780.6.I.anrumfiit.*i-KI454.36.含泥量(按质量计)1%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2%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03质量计)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空隙率47%碱集料反应经碱集科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战C30泡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为0.44,28d设计抗压强度30Mpa,28d设计弯拉强度4.5Mpa(4)外加剂鉴于该段车流量大,有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应采用外加剂,提高早期强度、减少混凝土成熟期的质

20、量缺陷和工作性(振动粘度),以满足提前开放交通要求。路面损坏部分维修处治可掺加适量的质量优良的混凝土外加剂,如早强剂以及快速修补材料HEA,但厂家必须提供质量检测报告。(5)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6)C30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原材料的情况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一)混凝土拌和物的浇筑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的制作与立模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钢模板的高度允许误差为2mm,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允许误差为Iran;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卷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

21、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上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色如采用卵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在3.0以上,其他质量同上表。采用中粗砂的细度模数在2.33.5之间,级配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中粗砂级配组成筛孔(nun)4.752.361.180.600.300.15粗砂9010065-9535-6515-295-200-10中砂9010065-9550-9030-598-30010(2)水泥: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或32.5Mpa,抗折强度不低于4.5Mpa.水泥的各项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2、(JTGF30-2003)重交通路面的相应指标要求。(3)碎石碎石应采用质地坚硬、强度高、耐磨耗、洁净的轧制碎石。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11级。碎石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分三个粒级,4.758.5mm、8.516nm、1631.5mm的比例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的要求,粗集料应按下表控制级配。粗集料的级配要求级配筛孔尺寸(r三)31.526.518.016.08.504.75通过百分率(%)4.7531.59510067-7744-5925-4011-2405碎石及细集料的相应技术指标应满足的要求,见下表:碎石技术要求项Fl技术要求压碎值1

23、5%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8%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34,3(0.1mm)缩裂缝:在混凝土板养护期间,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塑料薄膜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塑料薄膜溶液的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并做好贮运和安全工作;塑料薄膜施工,宜采用喷洒法。当混凝土表面不见浮土或用手指压无痕迹时,可进行喷洒;喷洒厚度宜能形成薄膜为度,其用量宜控制在350gm2以上;塑料薄膜喷洒后3d内,禁止行人通行,养护期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以确保薄膜的完整。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民情况确定,采用普通水泥时,一般允许拆模时间,见下表。混凝上板允许拆模

24、时间昼夜平均气温CC)允许拆模时间(三)昼夜平均气温(C)允许拆模时间(三)5722030104825243630以上注:允许拆模时间,自混凝土成型后开始拆模时计算;使用矿渣水泥.拆模时间延长50T00%。拆模时,不得损坏混凝土板的角、边,尽量保持混凝土面板完好。混凝土强度面板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放交通。(七)质量检测标准在材料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材料全面检查的基础上,还应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根据下表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材料检测项目检测频率粗集料外观(石料品种、含泥量等)随时2)石料根据重庆市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

25、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浙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表面层其他层次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T030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18T0312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吸水率,不大于%2.03.0水洗法VO.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小于PSV42T0321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4T0616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不小于%9080T031

26、6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拟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SMAT3所用石料,粗集料应满足上述所示的技术要求,粗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表4.8.5和表4.8.7对应于一级公路石料的分级要求.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在路面SMAT3中,拟采用三种规格要求的破碎集

27、料:(1)515mm、(2)35mm、(3)O3mm:其颗粒级配组成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3和表4.9.4的集料分级要求。其中。3mm可采用石灰石集料。3)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混接使用。(2)材料1)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A级70号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实验项目A级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C,100g,5s)0.inn60-80T0604延度

28、(5cmmin,151C)不小于100T0605软化点(R&B)C46T0606闪点*c不小于260T0611蜡含量(蒸镭法)%不大于2.2T0615密度gcmr,实测记录T0603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质量变化气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气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IOjCcm不小于6T0605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采用PE类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3乐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PE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t,100,5s)0.I

29、mm30-40T0604针入度指数PI2-0.4T0604软化点(R&B)260T0606运动粘度(135C),Pa.s3.0T0625T0619闪点P2230T0611离析软化点差(C)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T0661溶解度(%)T0607旋转薄膜试验(163*Cx5h)质量损失1.0T0610针入度比25C%60T0601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CH5)50T0651注: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纤维不宜少于O.3矿物纤维不宜少于0.4K2)混合料性能要求上面层沥青

30、玛蹄脂碎石SMA-13和下面层C-20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耍求: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沥青混合料类型SMA-13AC-20试验方法马歇尔稳定度,KN6.08,0T0709流值,nun1.54T0709孔隙率(VV),%3.04.035T0708矿料间隙率(VMA),%1714T0708沥方饱和度(VFA),%75-8565-75T0708马歇尔残留稔定度,%285285T0790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280T0729低温弯曲破坏应变,U25002500T0728击实次数,次两面各50两面各75T07092、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1)沥青粘层油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

31、行粘层油的洒布。粘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耍求:1)在沥青诊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界面层结合良好。粘层油用改性乳化沥青。2)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洒布前,应认真检测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3)粘层油的洒布量富符合设计要求,并且不能够污染环境。(2)上面层及下面层1)在混凝土路面上粘层油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应立即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2)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够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4)纤维路面表层SM

32、A-13沥青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5)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霜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6)抗车辙剂为了提高改造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减缓超聿车辆对路面的破坏,在本工程路面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中加入JTJ-130抗车辙剂,掺量为沥青混凝土雨量的0.4乐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公斤。JTJT30抗车辙剂应符合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JTJ-130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指标要求粒径4mm密度1.00.IgZcm5软化点1

33、30C熔融指数8gIOmin(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1)沥青混合料级配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混合料SMA-13AC-20筛孔通过率为31.526.510019.090-10016.010078-9213.29010062-809.550-7550-724.7520-3426-562.3615-2616-441.1814-2412-330.612-208-240.310-165-170.159754-130.0758123-7件适当调整,但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2)标志尺寸公路按照设计速度选择标志字高,农村通组公路指路标志中汉字

34、字高原则采用25cm。警告标志采用边长为70Cln的等边三角形,圆形禁令标志直径采用60cm规格。其余事项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3)标志结构和形式标志支撑结构宜选择单柱和悬臂,也可使用双柱结构。路侧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单柱式,也可在保证结构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将标志附着于路侧山石上。(4)标志材料标志底板可采用铝合金板、钢板、合成树脂类板材等制作,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7)相关规定。农村通组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等级宜采用II类及以上。2、标志设计(1)急弯路段平曲线半径小于20m且停车视距小于20m时的路段,应设置急转弯标志。相邻两个反向曲线的半径均

35、小于或其中一个小于20m且停车视距小于20m,相邻两曲线间距小于40m时,应设置反向弯路标志。连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反向平曲线,其平曲线半径均小于或有两个半径小于20m且停车视距小于20m时,且各圆曲线的间距均小于40m时设置连续弯路标志。当连续弯路总长度大于50Om时,应重复设置。可在连续弯路标志下附加连续弯路长度的辅助标志。急弯标志可以和建议速度标志或限制速度标志联合使用。条件允许时,可考虑采用开挖视距平台等措施改善视距。(2)陡坡路段陡坡标志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当纵坡大于7%时,在纵坡坡脚适当位置设置上陡坡标志,在纵坡坡顶适当位置设置下陡坡标志。当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纵坡大于7%的路

36、段坡顶前适当位置,可设置连续下坡3)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合站的目标控制级配。4)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险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5)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6)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过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小于98%,以室内马歇尔试件密实度为准)。7)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8)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搭接长度不小于80CnU9)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