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9016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水稻穗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危害的重要时期,也是防病虫、夺丰收最为关键的时期,更是实现秋粮稳产保供的重要窗口期。当前我区水稻正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以穗颈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等为主的穗期病虫一旦发生危害,将给水稻产量带来重大损失。据气象部门预报8月中下旬气温有所降低,且雨水偏多,与水稻破口抽穗期吻合,有利于水稻穗颈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危害。预计我区今年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明显重于去年。因此,各镇街务必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水稻穗期病虫防治的重要性,全力组织打好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保障水稻丰产丰收。一、发生情况1、穗颈稻瘟病:本站8月15-16日普查,稻叶瘟发病

2、较轻,零星查见病叶。目前大面积水稻已进入穗发育中后期,据作栽站预测,全区水稻大面积破口期集中在8月23-25日,晚播、晚栽的在9月初破口(通南地区因受淹水稻生育期比正常的推迟3天左右)。因栽种品种多样、播栽时间早迟以及淹水程度不同导致抽穗期拉长,达20天以上,大大增加了稻瘟病流行的风险。据气象部门分析,8月下旬至9月初我区连阴雨天气较多,日最低气温保持在20。C以上,天气条件有利于稻瘟病菌的传播与蔓延,加之我区种植的南粳9108、南粳5055、武育粳528、泰香粳1402等水稻品种多为感病品种,穗颈稻瘟病流行风险高,预计该病偏重发生。2、稻曲病:水稻孕穗破口期是稻曲病易感生育期,我区种植的南粳

3、9108、南粳5055等均为感病品种,加之施氮肥量高,且近期天气条件十分有利于病菌的传播、侵入,稻曲病流行形势严峻。因此,必须在破口前5-7天主动预防。3、纹枯病:本站8月15-16日普查27块机插稻田,见病田块率51.85%,平均病穴率5.23(0-52)%,平均病株率1.57(0-19)%,轻于去年(去年同期见病田块率46.7%,平均病穴率11%,平均病株率6.2%)。下河地区纹枯病发生重于上河地区。预计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4、五(3)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系统田自8/5蛾量上升,峰期较长,蛾量大;8/7卵巢解剖分析以本地虫源为主,峰期8/8-10,峰日最高亩蛾量1660头,截止8/15

4、系统田累计亩蛾量6450头(去年同期1360头)。性诱监测,截止8/16本站系统点(大杨)累计诱蛾137头(去年同期70头),朱云、薛港、忘私、大杨和三野5个监测点单只平均累计诱蛾187(55-386)头(去年同期25头)。灯诱,截止8/16本站系统点(朱云)累计诱蛾2119头(去年同期152头)。本站8/15-16普查,田间蛾量不平衡性较大,平均百穴虫卵量500(0-1600)头(粒)(去年同期379),个别田块累计落卵量近2000粒,今后一段时间田间虫卵量仍将继续上升。目前田间虫卵量是近5年来最高的一年,8月下旬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预计稻纵卷叶螟大发生。5、螟虫:大螟灯下7

5、月下旬以来,截止8/16三代累计蛾量166头(去年23头);性诱监测7月下旬以来,截止8/16三代单只平均累计诱蛾24头(去年8头)。本站7/17普查,二代平均残留虫量0.002头/亩、二代螟害株率0.002%(去年0.0011头、0.0012%)o本站7/21剥查发育进度,共计获虫108头,其中3龄占1。19%、4龄占31.48%、5龄占33.33%、6龄占25%。8/3剥查及室内观察,预计三代卵孵高峰在8月中旬。二化螟灯下7月初以来(止8/16)平均单灯累计诱蛾量370头(去年同期167头)。性诱监测7月初以来(止8/16)平均单只累计诱蛾量149(71-326)头(去年同期172头)。一

6、代峰期较长。本站7/17普查,一代平均残留虫量3.5头/亩,一代螟害株率0.05%(去年零星查见),以我区娄庄、白米等镇危害重。本站7/26剥查发育进度(娄庄朱翟),共计获虫120头,其中幼虫113头,3龄占5.83%.4龄占20.83%、5龄占45.83%、6龄占21.67%、预蛹占0.83%、蛹占4.17%.蛹壳占0.83%o预计二代卵孵高峰在8月中旬末至下旬初。6、稻飞虱:灯下,7/16-8/16,累计白背飞虱3434头,灰飞虱162头。本站系统田8/14调查,平均百穴混合虫量200头,其中灰飞虱50头,白背飞虱150头。8/15-16普查,平均百穴混合虫量215.8(0-1000)头,

7、其中灰飞虱89.7(0-700)头,白背飞虱126.1(0-525)头,虫量略低于去年(去年同期平均350头)。灯下、田间暂未查见褐飞虱。预计稻飞虱中等发生,若后期褐飞虱迁入,有重发风险。二、防治意见1、防治策略:坚持“主动出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防控策略。全力打好以穗颈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曲病、螟虫等为主的水稻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2、防治时间及次数:所有田块在8月19-21日用好一遍药。遵循“随破口随用药”原则(破口穗数5%左右,大面积破口时间集中在8月23-25日左右)用好破口药,破口后5-7天再用一遍药。3、防治配方:防治稻纵卷叶螟、螟虫:15%多杀帝虫威悬浮剂+30%氯

8、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20%氟氟虫腺乳油+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穗颈稻瘟病:40%稻瘟酰胺悬浮剂或40%三环嗖悬浮剂。老病区、感病品种要用足药量,可用稻瘟酰胺或三环嗖与咯菌酯的复配剂。防治稻曲病、纹枯病:75%肪菌戊嗖醇水分散粒剂或23%酸菌氟环嗖悬浮剂。防治稻飞虱:50%烯唳虫胺可溶粒剂+25%叱鲂酮悬浮剂。为提高防效、减缓药剂间的拮抗、增强黏着性(防雨水)可加入助剂。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选择以上配方,对水20-25公斤喷细雾。4、注意事项(1)穗颈稻瘟病、稻曲病坚持适期预防,各镇街要加强分类指导,把准水稻生育期,确保随破口随用药。(2)如遇连阴雨天气,抢雨前和雨停间隙用药;药后4小时内遇大雨,要及时补治。(3)要规范操作行为,避开高温时段用药,严禁老、弱、病等不宜人员用药,防止中毒中暑。(4)注意用足水量,喷雾要匀,无人机防治用水量要达到1.5公斤以上,特别是纹枯病重发田块用水量确保3公斤,提倡使用自走式植保机,确保水稻整株均能接触药液。(5)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禁用高毒、高残留及违禁农药;包装废弃物请勿随意丢弃,注意蜜蜂、蚕桑及稻田养殖动物的安全;用药后田内水防止外泄到养殖水面,以免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