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9102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摘要:班本课程是以国家法规为依据,参照幼儿园的课程发展基本思想,从本班幼儿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班级的各种资源,切实关注班级生态,并以教师为主体主动建构的科学、高效的课程。班本课程是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个体差异、年龄特征、班级情况等多种因素,构建和实施科学、适宜的活动,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关键词:班本课程;品质;幼儿活动班本课程,主要以活动为主,例如在幼儿园劳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班级的主题活动及幼儿园的系列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打造特色化的劳动课程体系。班本课程的理念:遇见会玩的自己。愿玩、乐玩、会玩,在“学习

2、”中爆发小宇宙般的能量,展现一个又一个得奇迹。我们以“品质教育”为指引,把幼儿园班本课程逐步完善。1、幼儿园高品质课程的原点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多样化活动,而高品质的幼儿园课程,在富有“高品位”和“高质量”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品位与理想、逻辑与依据,它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围绕“鲜活灵动,生命之绿”这一主题,不断梳理总结园所发展内涵,催生了“绿”的园所文化,形成了“绿”的育人理念,提出了“绿”的期望:幼儿自然本真、绿色健康;教师乐教优雅、绿色人生;校园生态童趣、绿色和谐。我们引领全体教师深入解析幼儿灵动勃发的生命成长需求,厚植“幼儿鲜活

3、游戏和生活即课程”的理念,构建传承与创新园所文化内涵的园本课程。2、解析幼儿园高品质课程的特征我们认为,幼儿园高品质课程具有以下四个特征:2.1生活化高品质的幼儿园课程就是从引导幼儿发展的视角去组织和利用各种生活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成长的机遇、迎接各种能力的挑战,从而更加直观、深刻地认知周围世界、启迪心智。2.2系统性高品质的幼儿园课程是一个连贯的、系统的有机整体,从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到课程评价,都应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与实践体系。尤其是课程目标,它是课程品质高低的“指南针”。系统的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每一阶段目标服务于总目标,每一阶段目标之间又相互衔接,以适应幼儿渐进式的发

4、展需要。2.3适宜发展性何为具有适宜发展性的幼儿园课程?即以幼儿为本,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其合理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的课程。2.4班本性高品质的幼儿园课程,必然与园所的文化内涵相契合。这种“契合”就是课程的园本性,是基于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与育人目标,基于幼儿园的师资和幼儿的成长环境,基于幼儿园办园历史及社会生态而建构的。例如,在“鲜活灵动,生命之绿”园所理念下,机关幼的生态游戏课程“萌鸡小队”也应运而生。3、以劳动为基础加强幼儿品质针对各个年龄段幼儿身心特点。可落实班本劳动实践课程。实施幼儿劳动实践活动时明确具体的目标和定位,对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梳理,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情况制订具体的活动

5、内容,保证劳动课程的系统化和可操作性。比如,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种植园区的活动,按照气候特点制订具体的种植计划表。教师陪同幼儿一起在园区内进行松土、施肥、浇水和除草活动,让幼儿观察植物生长的特点。到了收获的季节,带领幼儿一起采摘瓜果蔬菜,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美食。整个活动,幼儿观察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充分感受到劳动和植物生长变化的关系。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探索求知的欲望被激发,实现了幼儿更好的发展。幼儿园应该尝试从不同的领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的渗透落实,拓展幼儿劳动教育的空间,获得理想的效果。如开展科技活动、语言类活动和艺术活动时,加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强化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活动中用

6、语言讲述相关的故事,进行故事演绎,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聆听和劳动相关的歌曲,让幼儿认识到不同行业的人的劳动分工,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科技活动中,可以鼓励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强化幼儿劳动能力,培养幼儿科学的态度,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为了更好地建设劳动课程,幼儿园需要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劳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幼儿园应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可以设计多个利于开展劳动的场地,让幼儿在园区内能够安全地完成各项劳动,满足幼儿劳动的需求。如可以设置自然种植区、生活服务区,同时在园区给幼儿提供各种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劳动生产工具,让幼儿尽情体验劳

7、动的乐趣,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品质。4、班本课程中童话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童话是每个幼儿都喜欢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能带来喜怒哀乐,也能带来美好和希望。幼儿的童年都是充满童话色彩的,他们的世界里有会说话的动物,有神秘的童话城堡,有会施魔法的魔法棒等。每一个童话故事里都有可以挖掘的课程资源,对培养幼儿真、善、美的良好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班本课程的建构中,我们应有效运用童话这一载体,搭建幼儿与活动自主互动的桥梁,让幼儿在童话活动中获得更多想象、创造的空间,使其身心得到更广的发展。4.1童话融入班本课程的实践和思考4.1.1.依托童话,构建特色班级环境所谓“依托童话”,是指在班本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合

8、适的童话故事,利用童话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与发展。开学初,我们会选择一个幼儿喜欢的、积极向上的童话故事,并以该童话故事来打造班级环境,让幼儿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生活,真正成为班级主题环境的设计师。如在小班升中班的暑期,我们通过班级群和幼儿约好时间进行互动,让幼儿提前参观活动室,激发他们“老师,怎么墙壁上都是空白”的提问。在教师“我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怎么布置活动室,也不知道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的回应下,幼儿便会主动思考。他们在小班时就经常开展童话活动,通过集体讨论最终决定采用“以童话故事布置环境”的方式。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童话故事呢?这个问题刚被抛出,幼儿便在微信群大力推荐自己最喜欢的童

9、话故事,最后通过线上分享和投票的方式,选出了大家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一一长颈鹿不会跳舞。4.1.2.巧用童话,动态推进班本活动真正适合幼儿的课程不是教师订了计划就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随时变化和调整。这种动态推进的班本课程才是看见幼儿视角的课程,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内生力。主题活动后,幼儿对童话故事内容已经非常熟悉,班级环境也打造得很丰富了,如果我们仅是利用童话故事进行环境创设后把故事搁置,就不能很好地发挥童话故事的优势。那么,如何巧妙地利用童话来开展更多丰富的活动呢?这就要求教师应更多地关注童话故事中的细节,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动态地推动班本活动。教师的预设是引导幼儿了解中秋习

10、俗,共度传统佳节,而真正的课程是随着幼儿的想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说幼儿才是活动的主宰者,他们不仅能为活动指出合适的方向,也能让活动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在童话长颈鹿不会跳舞的指引下,中秋节不再局限于家喻户晓的月饼和月亮,而拓展到幼儿提出的月下舞会。从选择布置舞会场所、商量舞会音乐和舞蹈到舞会邀请的观众等一系列安排,整个过程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场考验,真正锻炼了幼儿独立思考和主动发展的能力。5、高品质的课程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是高素质教师不可或缺的。这里的专业素养是指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PCK,并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诊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产生的长

11、远后果”的判断决策能力。为达到这种理想的“专业”状态,我们主要通过三个路径努力向其靠近:一是依托“名师工作坊”,通过坊主培训、领域教研、区域研讨、读书沙龙等活动,让教师在共学、共听、共研、共享中深入理解并掌握各领域PCK;二是引导教师规范言行、为人师表、享受教育;三是目标引领,激发教师的内驱力,让教师为了“乐教优雅、绿色人生”的目标而奋进。6、班本课程的解读班本化课程能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教师要不断挖掘幼儿的潜能,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提倡幼儿自主学习,将幼儿一日生活当作班本化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本文以“圆圆的世界”班本化课程为例,积极探究了幼儿园开展班本化课程的

12、方法,以期提升班本化课程的适用性,达成促进幼儿成长的目标。6.1班本课程的重要突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实现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班本化课程以幼儿的发展为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量身打造”的基本原则,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调查的机会,让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个人的学习经验。6.2班本化课程特征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并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在构建班本化课程时,教师要以班级为单位,遵守“幼儿为本”的基本原则,让

13、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班本化课程的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信任幼儿,提升班本化课程的实践效果。6.3动态探究课程在幼儿园班本化课程中,教师与幼儿互为主体、互促互进。一方面,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班级活动,提升幼儿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建设班本化课程时,教师要注重课程的动态生成性特征,根据班级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幼儿的游戏表现,动态地调整班本化课程的内容,关注其生成性,引导幼儿逐步积累学习方法,丰富幼儿的认知。7、目标内容确定:寻找幼儿兴

14、趣点在户外活动的班本课程中,组织幼儿玩吹泡泡游戏。透明的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幼儿高兴地跑着、笑着。这时,夏家博小朋友跑来说:“老师,你吹出来的泡泡跟我吃的饼干长得一样。”老师问道:“是吗?除了饼干,还有哪些东西跟泡泡长得一样呢?”于是,以“圆圆的世界”为主题,建设了“圆圆的世界”班本化课程,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发现,在获得自主探究和学习机会之后,幼儿展现了饱满的学习热情。整个探究活动气氛活跃,教育成果显著。在活动中可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加深了幼儿对“圆”的理解,丰富了幼儿的游戏体验,促进了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在建设班本化课程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游戏,帮助

15、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加深幼儿对班本化课程内容的理解,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提升班本化课程的教学效果。结论:总之,可根据各种班本课程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理念认识,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师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借助课班本程,提高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幼儿园在过程中形成特有的园本文化,促进幼儿园的高品质发展。参考文献:1班本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崔凯悦.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6)2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班本课程的探究J.朱文娟.教育界.2021(23)3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沈梅丽.文理导航(下旬).2021(02)4如何开展幼儿园班本课程一一以“亲亲花草”班本课程为例J张海美.幸福家庭.2021(01)5班本课程,让幼儿教育更接地气刀.王带娣,陆轶.教育界.2021(29)6多辟蹊径实现班本主题的有效活化探微J.倪柯君.成才之路.2020(26)7基于深度学习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张娇,姚兆月.科教导刊.202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