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949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期末论文姓名:学号:专业:2021年7月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摘要:针对传统教学和考核模式下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程效果欠佳的问题,从反转课堂的角度提出细化平时成绩评定标准、提高平时成绩在课堂成绩中的占比、设置期末考试成绩的最低分数线等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观经济学,大学生现代大学生是新时期、新社会的一批受益群体,他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成长起来,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带给社会的真实变化,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优厚条件。但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改善,日益物化的时代流行起来的拜金主义无时无刻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微观经济

2、学是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其后续的课程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下,大部分大学生无论在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上,还是在相关的知识的运用上,效果均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结合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大学生实际情况,参考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出教学和考核模式改革思路,以改革改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和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弱的情况下,传统教学效果的教学效果不佳。初学微观经济学的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基本概念的界定抽象难理解,知识点繁杂且大量采用曲线分析法阐述相关理论,自主

3、学习难度大。任课老师为确保学生掌握相关内容,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采用学生课后作业方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任课老师个人理论素养的影响外,还受课堂上师生互动状况的影响。一般而言,课堂上师生互动状况良好,不但可以维持学生上课的专注力,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上看,本门课程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状况的好坏,不但取决于任课老师的专业素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等,还取决于学生对课程新内容的预习情况和对已知的掌握情况。倘若该班能够认真提前预习且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较好的学生比较多,即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比例高时,师生之间的活动情况通常较好,该班的

4、教学效果也较好。否则,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习偷玩手机、昏昏睡、跟不上教师课堂节奏的现象就会突出,教学效果不佳。其次,现有课程考核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等院校大多数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的占比通常为30%和7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在课程综合成绩中所占比重高达70%,很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上课松懈、临到期末突击复习的情况。然而,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使学生期末突击复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平时成绩的评定是由任课教师完成,而任课教师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通常较宽松。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平时学习动力不足,期末突击复习的动力

5、也减弱。二者的共同作用致使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准。从以上两方面考虑,要改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应从根源上入手,具体量化课程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的评定,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的考核。具体地说,任课教师要调整授课模式,从传统的满堂灌到翻转课堂,将师生的教学活动从单独的课堂讲授延展到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通过对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复习情况的考核来约束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此外,要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综合成绩中的占比,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课堂上讲授新知识,学生课后通过作业来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教学结构翻转过

6、来,构建学生课前学习新知识,课堂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教学结构。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的情况下,翻转课堂可有效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具体来说,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行为。不过,这种全面考核的有效性要以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的细化为前提。第一,细化微观经济学平时成绩评定标准,将学生课前预习习、课堂听课和课后复习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1)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考核。学生课前预习的考核分两步完成。第一,为了让学生对每次新课的内容有所了解,便于他们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在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应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相关资料发

7、给学生。第二,为引导学生认真预习,任课教师可将每一章的内容总结归纳成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在每一章开始前完成这些题目。对可在教材上找到答案的简单的概念性题目,教师以课堂随机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评定成绩。对相对复杂的综合性分析题目,每次挑35道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并在教师讲解该章内容前提交备查。鉴于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无法理解部分知识是合理现象,故教师检查课前作业时只看是否完成,不看对错。对没有完成课前作业的同学,扣除相应的分数。(2)对学生课堂听课状态的考核。对学生课堂听课状态的考核主要以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依据。任课教师结束每一章内容的讲解后,针对该章的基本知识点提供10道选择题

8、,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后交给教师批改并登记成绩。课堂作业的最终成绩为各次课堂作业成绩的平均数。(3)对学生课后复习状态的考核。讲解完每一章的内容后,任课教师会根据该节内容为学生提供15道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完成后于新一章内容开始前交给教师检查,教师根据完成质量登记成绩。此外,为督促学生课后复习相关内容,教师还可在讲解新内容之前,随机请几名同学回顾上一次课的重点内容,并根据其阐述情况评定成绩等级。课后复习的最终成绩为各次课后作业成绩和课堂回顾成绩的平均数。第二,调整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方案。为切实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提升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学理论素养

9、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调整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考核方案。3结论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微观经济学课程,通过将课程考核方式由侧重期末考试转向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的模式,可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止匕外,对期末考试设置最低分数限制,有效保证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值得说明的是,翻转课堂的实施可能存在如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平时成绩的细化会大幅度增加任课教师检查作业的工作量。建议给任课教师配备研究生助教,分担检查作业的工作量。第二,期末考试最低分数线的设置,开始时可能会导致大量学生课程考核不合格。大学教育较为宽松的考核标准,使学生不需付出太多努力就能顺利通过课程考核。参考文献:1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46期2 .科教文汇2019年12期3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