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9641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慢性菌痢一般不发热,以长期腹泻为主。【诊断标准】潜伏期为数小时7天。一般为12天。(一)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可全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病前一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慢性菌痢可有急性发作史。(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临床类型。1.急性细菌性痢疾(1)普通型:起病急,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每日排便1020次,呈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左下腹有压痛。儿童可有惊厥。(2)轻型:主要表现为腹泻,每日少于10次,便呈糊状或水样状,含少量粘液,常无脓血。(3)重型:

2、起病急骤,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高热、恶心、呕吐等,呈脓血样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可有脱水表现,甚至澹妄,惊厥。(4)中毒型:儿童多见,起病急骤,重度毒血症症状,以休克和脑病(频繁惊厥、昏迷、瞳孔改变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常无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中毒型菌痢又可细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三型。2.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超过2月不愈者为慢性菌痢。(1)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后,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粪便可带粘液,或呈脓血便。(2)急性发作型:类似急性菌痢,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可反复发作。(3)慢性隐匿型:常无明显肠道症状,但粪便培养仍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仍有明显病变。(三

3、)实验室检查1 .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2 .粪便常规检查:典型者无粪质,量少,呈鲜红粘冻状,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3 .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4 .乙状结肠镜检查:急性期可见结肠粘膜普遍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慢性病人可见肠粘膜增厚及息肉形成。5 .其他重型、中毒型菌痢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多渣、不易消化食物。不能进食者应及时补液治疗。(二)病原治疗首选药物为唾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0.2g,每日34次;氧氟沙馒0.3g,每日2次;环丙沙星0.250.5g,

4、每日2次。57天为一疗程。次选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哇2片,每日2次。(三)中毒型菌痢治疗1 .降温止惊:体温控制在38.5C以下为佳,可采用物理降温;安乃近510mgkg肌注,每隔46小时1次;亚冬眠治疗:氯丙嗪和非那根各l2mgkg肌注或静注,一般川药34次,配合物理降温。一般不超过24小时。惊厥者可用苯巴比妥5mgkg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2 .纠正休克:可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联合抗休克治疗措施。3 .治疗脑水肿: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溶液和肾上腺皮质激素。4 .抗菌治疗:以静脉给药为主,可用三代头袍菌素,如头袍唾月亏、头刑曲松等。(四)慢性菌痢治疗1 .病原治疗同上,依药敏试验做多疗程治疗。2 .药物保留灌肠:常用有0.5%卡那霉素液、1%2%新霉素液、5%大蒜浸液、1:5000吠喃西林液等,成人100200ml(儿童30-60ml),每日保留灌肠12次,10-14天为一疗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