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9759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油料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花生主产区连年种植,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普遍,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一、危害症状(一)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俗称“鼠尾”,各生育期均可发病。花生播种后出苗前染病,侵染刚萌发的种子,造成烂种不出苗;幼苗受害,主根变褐,植株枯萎;成株受害,主根根茎上出现凹陷长条形褐色病斑,根部腐烂易剥落,没侧根或很少,形似鼠尾。地上植株矮小,叶片黄,开花结果少,且多为枇果。(二)花生茎腐病花生茎腐病俗称倒秧病、掐脖瘟。花生生长前期和中期易发病,子叶先变黑腐烂,然后侵染近地面的茎

2、基部及地下茎,初为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逐渐绕茎或向根茎扩展形成黑褐色病斑。地上部分叶片变浅发黄,中午打蕾,第2天又恢复,严重发病时全株萎篇,枯死。(三)花生白绢病花生白绢病多发生在成株期,主要为害茎基部、果柄、果荚及根,茎基病斑初期暗褐色而有光泽,波纹状,逐渐凹陷,变色软腐,常常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绢丝(故称白绢病),直至植株中下部茎秆均被覆盖,最后茎秆组织呈纤维状,易折断拔起。天气潮湿时,菌丝层会扩展到病株周围土壤,形成暗褐色、油菜籽状菌核。二、综合防治技术(一)坚持“三净”预防措施1.菌源消灭干净。秋后将病残体彻底清除田间,不留残茬,以消灭菌源,可使生长期不发病或迟

3、发病。据调查,清园比不清园的发病率降低41.6%,病情指数降低36.7。2.土壤消毒。结合春耕生产,深翻行间土壤,并用70%甲基硫菌灵或40%甲基立枯磷23kgm2,加细土拌匀后撒于土中,以消灭残留病菌。3清洁田园。花生生长季节及时拔除发病枝叶或整株,烧毁病残体,以减轻病菌积累和传播,控制流行速度和程度。(二)土壤选择与改良整理1.深耕改土。深耕可打破犁底层,加深熟化耕作层,以消灭部分越冬病菌,适宜深度为2530cmo2 .压沙改良黏土。过黏的土壤通透性差,雨后易涝导致烂果,干时坚硬,不利于田间划锄和收获。压沙量因具体土质而定,一般情况下每667m2压沙1020m3。3 .实行轮作。轻病田隔年

4、轮作,重病田轮作35年,严禁在连作3年以上的地块种植。(三)良种选择与处理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花生白绢病为害的最理想措施。重点是选择生育期适宜,比较早熟,株型紧凑,结荚期集中,抗病性较强的罗汉果品种,经种植验证,罗汉果是产量高、矮秆抗倒、抗病性好、抗早衰、秋果少的优质品种。一是播种前精选无病种子、带壳晒种,选晴天09:0015:00时,在干燥的地方,把花生平铺在席子上,晒23do剥壳时间以播种前1015d为好,剥壳后要经过认真筛选分级和晒种,剔除发霉和秋种,再进行药剂处理。二是种子包衣。用40%卫福、20%甲基立枯磷,或2.5%适乐时按种子量的0.2%0.4%混拌。要求在薄膜或盆内搅均,拌种禁止

5、暴晒,阴干后保存备用。三是拌种肥。拌种肥内部的生化螯合磷、硫、镒、锌、铜、钻等多种功能元素可全面进入种子内部,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均衡营养,增强种子萌发原动力,增强芽势,促使种子萌发。刺激和调节植物生长,强壮根系,提高发芽率,苗齐苗壮,提高根系土壤吸收效率。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的10%15%,降低种植成本和投入。改善根部微生态,提高植物抗逆抗病、抗旱、抗寒等能力,预防土传病害。(四)肥水管理由于花生生长前期根瘤数量少,固氮能力弱,中后期果针已入土,不宜施肥,因此,花生施足基肥很重要。一般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一次性施足基肥,以满足全生育期对大量元素N、P、K的需求,后期再补充钙、硼、钳等微肥。科

6、学合理使用氮肥、磷肥、钾肥,增施有机肥、锌肥、钙肥及生物菌肥,既能培肥地力、调节土壤养分,使花生植株营养平衡,又可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抑制土传根部病菌繁殖发育,促进花生植株及根系更健壮生长,达到增强和提高抗病能力、控制为害的目的。每667m2最佳施肥水平为有机肥3m3,草木灰500kg,N8-10kg,P20578kg,K205.78kg,硼肥1kgo摞调查,合理施用肥水的地块比偏施氮肥、缺肥的地块,发病率降低21.64%,病情指数下降8.53。在花生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除草,促苗早发,生长健壮,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销毁。(五)化学防治花生齐苗后,加强检查,

7、发现病株后立即防治,封锁中心病株,每667m2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甲基立枯磷600倍液灌墩,间隔IOd灌1次,连灌2次,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六)合理密植花生播种覆膜机械化技术是指按照花生覆膜高产栽培农艺要求,集起垄、开沟、施肥、播种、喷药、展膜、膜上覆土等多道工序于一体的机械化种植技术,具有省工、省力、高效、播种质量好等特点,可降低作业成本,提高花生品质和产量,增加种植户收入,经济、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清明后当5CnI地温稳定在15。C以上时播种。播种时土壤持水量要保证在70%以上。每垄2行,行距35cm,株距15cm,每穴播2粒,每667m2为90

8、0010000穴,播深34cmo播种覆土后每667m2用乙草胺100150g加水50kg喷洒垄面和垄底防除杂草,覆盖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压紧封严。起垄栽培花生能疏松土壤,加厚耕作层,有利于果针下扎,便于排水,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覆盖地膜具有增温保堵、改善田间小气候的作用。生产实践证明,花生采用起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显著。(七)化控化除。1 .防除禾本科及阔叶杂草。每667m2用双草快克1袋对水25kg喷雾。2 .除莎草科杂草(香附子)。香附子发生严重的田块应选择百隆通等高效除草剂,每袋对水15kg,喷334m2o在花生主茎有12片叶,株高25cm以后,是花生整个生育期内最重要的时段,此时

9、主要目标是要让花生生花多而齐,针多,无病斑,旺而不疯,主要措施:控高促下。即控制茎节生长速度,缩短节间,促进英果充实饱满。7月中旬后植株旺长时用化控方法抑制徒长,防止倒秧,可降低田间空气湿度,创造有利于花生健壮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小气候条件,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菌的侵染机会,控制白绢病的为害。如有病害发生,则更应该及时防治。(八)药剂防治花生结荚后期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是花生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时期,此期的管理主要为防病治虫、止衰增产。通过对病虫害的治理达到保根保叶,维持叶片活力,延长功能叶寿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积累,达到防止早衰,活秆成熟。荚果饱满,增产增收的目的。依据每年的气象状况和病害发生早晚,适期进行药剂保护和治疗。一般可于7月上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开始用药,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药剂可混配使用或交替使用,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流行。药剂可选用丰洽根保6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40%菌核净、50%多菌灵或43%好力克,每次用药200300g/667m2,并注意相连地块要步调一致,协同作战,一起防治,不让病菌得以残存、繁殖和扩展,可将病情指数压低到4.16,相对防治效果达88.96%,增长率为28.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