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施工技术交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强夯施工方案21、施工准备32、施工工艺33、注意事项5四、质量控制6五、质量检验标准7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强夯施工技术交底一、编制依据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6某某绕城高速公路(东段)招标文件及施工图二、工程概况本项目合同段路线走廊带范围内特殊性岩土主要是盐渍土和湿陷性土。路线区属于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中的边缘地
2、区(),区域内广泛分布着第四系上更新统新黄土(Q3pl),在地表水冲蚀切割和潜蚀的作用下,常见黄土陷穴、裂缝等。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Q3pl)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普遍具有级自重(或非自重)湿陷性,部分路段为级自重湿陷,湿陷土厚度318m。三、强夯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施工前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
3、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以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强夯法的主要施工参数有: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夯点的布置、夯击便数、间隔时间等。2、施工工艺确定施工参数机械设备的确定:强夯施工采用16t(要求采用15t以上)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夯锤锤重及夯锤底面面积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单击夯击能确定。夯锤底面采用圆形,对于粘性土、砂质土、碎石土,锤底面积为3-6m2,对于淤泥及淤泥质砂等,锤底面积大于等于6 m2。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夯锤
4、落距确定: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的平方根,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 锤重(kN)落距(m )=单击夯击能(kNm)H=其中H为有效加固深度(m);M为夯锤重(t);h为落距(m);为系数,对黄土可取0.340.5。夯击遍数的确定:夯击遍数设计为3遍,分别为主、副夯和满夯,具体工程根据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要求,以试验结果确定。一般第遍隔1点跳夯,第遍补第遍空隙,第遍补、遍空隙,点夯完成后,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达到锤印彼此搭接。夯击次数确定:强夯施工每一遍内各个夯点的夯击4次,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同时满足: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地面
5、隆起最小为原则,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强夯质量。夯击点的布置:夯击点布置与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正方形布置。夯击点间距可取4m。夯击遍数间隔时间确定:强夯遍数为3遍,分别为主夯、副夯和满夯,间歇时间由试夯时孔隙水压力消散过程的观测来确定,根据设计文件建议、主副夯间歇时间72小时,副夯、满夯间歇时间72小时。强夯施工清理场地整平。夯点布置,夯点放样用石灰(或标桩)标明第一遍位置,并测量标高。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夯击就位,进行第一遍夯击(主夯)。夯机就位后,将夯锤按设计夯击能起吊至预定高度,脱钩下落,放下钓钩测量锤底倾斜度,当倾斜度大
6、于30时,应将夯坑填平后再进行夯击,主夯时,每点夯击4锤,并做好详细记录。移动位置(不带门架的夯机,34点移动一次),进行下一点夯击,直至完成第一遍夯击。主夯完成后,静置72小时以上,带空隙水压力消散后,推平夯坑,准备副夯。重新测量定位,按上述要点进行副夯施工,副夯在各主夯点位中间穿插进行,仍按规定间距,每个点同样夯击。夯完以后,间隔72小时以上,推平夯坑准备满夯。满夯处理,满夯处理范围包括进行主、副夯的全幅。满夯时,夯点彼此搭接1/4(锤底面积),夯后测量标高。静置7天后进行效果检测,夯坑若有积水,应排除以后才能推平夯坑。3、注意事项3.1施工前应检查锤重和落距,单击夯击能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7、3.2夯击前,应对夯点放样并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3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原始记录应完整、齐全。3.4在强夯区四周要设置醒目的危险警告标志和安全管理措施,坚决不允许行人和非施工车辆进入强夯区,以确保操作员过往行人和车辆等的安全。3.5施工前应对强夯段落进行核查,确保采用强夯路段远离建筑物至少50m以上,减少对临近建筑的影响,同时应根据施工情况,采取隔振、防震措施消除强夯对邻近建筑物的有害影响。3.6路基强夯处理区四周挖排水沟及截洪沟,如遇雨季施工,以防雨水长时间浸泡强夯施工现场。另外强夯施工时挤出的水可利用排水沟汇聚后用抽水机外排。3.7严格按照设
8、计及试桩参数进行施工,夯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准确,如夯坑内有积水须用泥浆泵排出。3.8施工顺序从边缘向中央,夯机直行后退施工。夯击应满夯,夯印彼此搭接,不留空档。3.9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3.10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3.11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桥台、涵洞。3.12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3.13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强夯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四、质量控制按设
9、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无规定时使相邻轴线的夯击间隔时间尽量拉长,特别是当土的含水量较高时。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各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过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夯坑体积、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须记录、整理。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特别是邻近有建构筑物时。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外部补充填料量的记录。附近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满夯前应根据设计基底标高,考虑夯沉预留量并整平场地,使满夯后接近设计标高
10、。记录最后2击的贯入度,看是否满足设计或试夯要求值。五、质量检验标准夯坑质量:最后两击夯沉量之和不大于50mm,总夯沉量不小于试夯总夯沉量得90%。湿陷性系数:检测图的湿陷性系数是否小于0.015。承载力:参考值,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干密度:参考值,大于天然干密度检测频率为每200m检测1处,实际施工中应根据现场试验段试验情况适当调整,检测值与检测频率均应根据试验段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强夯机械设备高大、稳定性差,施工场地应软硬均匀,不得有虚填坑洞现象。(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起重臂下、重锤下严禁站人。(3)随时检查机具工作状态,强夯前检查起重机各部位是否正常和
11、钢丝绳有无损伤,强夯时随时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经常维修保养,发现异常和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4)强夯若黏锤,不得强行起吊,以免损坏设备。(5)夯锤下沉50cm以上时,起重钩不要一次猛起,多次起试。锤底离地面小于5cm,待机人员离开夯锤再继续起升。(6)现场工作人员戴安全帽,夯击时所有人员应退出现场以外。625KN.m级50625KN.m振动的影响范围20100m以内时,应采取防震措施。强夯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 工 单 位项目负责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施 工 质 量 验 收 标 准 的 规 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夯点布置设计要求2夯锤搭接面积设计要求3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设计要求般项目l强夯地基允许偏差 夯坑中心 ()0.1倍夯锤直径2范围()不小于设计值3横坡()0.5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职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分项工程负责人 年 月 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