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7829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时代视角下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摘要:不同国家由于文化特征的差异,其音乐艺术的表现形 式也有所不同,但表达情感是共通点。东西方的音乐艺术虽然在 演唱技巧、创作风格方面存在一定联系,但总体来看,在音乐审 美上的差异较为明显。这种差异对东西方音乐艺术美学思想、演 绎方式、创作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 从东西方审美的独特性以及东西方审美对音乐艺术的影响出发, 探究音乐艺术的新发展。关键词:东西方审美;音乐艺术;新时代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抒发演唱者的情感, 引起听众的共鸣。在新时代,音乐艺术中的音乐表达值得人们深 入研究。同时,东西方审美的差异对音乐艺术的

2、影响非常之大, 甚至会影响其发展方向。一、东西方音乐文化审美的独特性(一)东方音乐审美重空灵,西方音乐审美重厚重从创作背景上看,东西方音乐存在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审美 理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使东西方音乐主体内涵大有不 同。东方音乐更加强调空灵、隽永,而西方音乐更加强调旋律的 厚重。一直以来,制造意义始终是西方音乐家们乐此不疲的创作 重点,在表达音乐主题时,更加趋近于实有,而东方音乐的表达 更加注重意象,将意义消解在音乐里,音乐表达趋向于虚无。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自然有着高度的独立性,被看作具有 一定现实意义的实体。西方音乐家在观察和讨论自然时非常细 致,梦想是征服大自然。音乐的主题和观点

3、非常明显,情感表达 较为单一。对于音乐情感的题外之意以及音乐可以表达出来的弦 外之音,其创作热情相对较弱。因此,在进行音乐表达时,西方 更加注重表达固定的实体内容。此外,西方的音乐体系具有较为 细腻的织体,可以在纵横交错的音乐旋律中突出音乐的时代性。相对来说,东方音乐在表达上更加强调音乐的空灵。在我国 音乐体系中,就算音乐创作主题是实体,也会通过各种旋律的调 整,使音乐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空灵之境。此外,我国音乐体系过 去受“致虚”“求同”等思想的影响,音乐创作的重点逐渐转向 意境的营造以及空灵之感的表达。(二)东方音攀深度深邃,西方音乐深度深刻在评价音乐作品质量的过程中,音乐的深度与质感是非常重

4、 要的标准之一。但在音乐的深度和力度的呈现上,目前仍未有统 一的标准,东西方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东西方音乐的实际特征 来看,我国音乐在深度表达上更加崇尚深逐,西方音乐则更加崇 尚深刻。我国音乐大多更加强调音乐要表达的厚重情感以及人们 要通过音乐获得的感悟。例如,英雄交响曲描绘了革命的斗 争意象,突出的主题在于英雄,这便是西方音乐的深刻,而我国 的梅花三弄更加注重分析、美化内在的品质,这一表现形式 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可。在力度表达方面,西方音乐侧重于强调强度,而我国音乐侧 重于强调深度。在我国,音乐作品大多需要塑造出空灵质感,让 人沉醉于音乐,感悟其中的意境美,通过音乐来洗涤心灵。在处 理多声部

5、关系时,西方音乐大多运用主调音乐体系,实现主干声 调和其他声部之间的有机结合;而我国音乐更加强调声部韵律的 独立性,以对比和模仿的方式,确保独立漩律得以整合。二、东西方审美差异对音乐艺术的影响(-)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东西方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形成 了不同的文明,使音乐美学思想也各有不同,各有特色。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从西周的礼乐思想开始逐步发展,春 秋战国时期进入百家争鸣的阶段,涌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美学思 想。汉代后期,佛教思想的发展对音乐美学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总体来看,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音乐美学思想与历史同 发展,与时代同进步,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为深刻的

6、影响。 我国音乐美学思想成熟时间较早,但受到过去封建思想和等级制 度的限制,在魏晋之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慢,同时也更加趋于保 守和陈旧。在西方,音乐美学从古希腊开始发展;中世纪时期,美学的 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近现代时期,西方的音乐美学逐渐涌现, 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自此,西方音乐美学研究更加务实,侧重于 强调解决审美中的实际问题。可见,新时代视角下,西方音乐美 学思想一直秉承创新的理念,在批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二)歌曲演绎方式的影响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同一首歌,往往会绐观众带来不同的体 验。可见,歌曲演绎方式对传达歌曲情感内涵具有重要作用。我 国的音乐艺术歌曲大多使用美声与中国传统戏曲民歌有

7、机结合 的民族唱法,能够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与汉语的发音特征也非 常契合,同时我国音乐艺术歌曲大多崇尚淡雅、高洁,营造出独 具特色的艺术审美意境,这与我国几千年来的审美要求不谋而 合。而西方艺术歌曲的演唱大多运用美式唱法,演唱时对演唱者 的声音不做任何要求,而是更加强调表达音乐本身的情感,展现 歌曲的意境。(三)创作方式的影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音乐艺术歌曲大多是多人共同 努力的结果,具有非常强的集体意识。同时,作曲家在演唱中还 要身兼数职,例如担任演唱者等。而西方音乐艺术歌曲受西方崇 尚自由思想的影响,大多数音乐作品是由一人完成的,具有极强 的个性化特点,作曲家只需要完成作曲相关的工作

8、即可。另外, 中国音乐艺术歌曲相对较为含蓄,更加强调氛围感,让听众可以 从中感受到音乐的意境美,而西方音乐艺术歌曲更加贴近生活,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四)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音乐艺术歌曲在审美理念上,侧重于非逻辑性思维,不 受固定逻辑的限制和影响,以感性思维为主,讲究营造音乐的意 境美,适度留白,为听众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追求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而西方音乐艺术歌曲 更加强调逻辑思维和音乐实体。进入20世纪,西方音乐美学开 始融入了心理学、数学等科学思想,同时吸纳了许多全新的逻辑 思维方式,使西方音乐艺术歌曲更加注意调式和声的布局方法以 及织体技巧的创新使用,崇尚

9、理性思维方式。三、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新思考(一)立足国情进行艺术创作受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影响,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更加欣赏 古典美,崇尚古典韵味。在新时代,西方音乐的不断融入,对我 国传统审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创作者应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 东方古典美,创作出民族化、时代化以及生活化的音乐艺术作品。进入21世纪,全球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发展的趋势,“越 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在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得到 了很好的印证。因此,在新时代,音乐创作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突出民族特色。除了利用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来进行创作外, 还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利用其他优秀的民族文化来进行创 作。因此,在新时

10、代,民族化仍是艺术创作需要秉持的理念,一 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同时,在新时代,音乐艺术也需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一方 面,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时代而单独存在,音乐艺术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在艺术创作中,也可以看出时代的发展。可见,新时 代艺术创作,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 也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创作者认为过去的才是历史,历史离人们 的生活非常遥远,但并不是如此,当下的发展就是历史的发展, 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一员,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创造历史。因此, 在新时代,音乐艺术创作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当下发展需求, 揭示时代精神特质。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才能让音乐艺术发

11、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可见,音乐艺术 的发展离不开生活。要想让音乐艺术创作更加饱满,就必须深入 生活。长期以来,音乐艺术创作在大众眼中都是高雅的存在,普 通群众很难接触到,一定程度上导致音乐艺术与生活脱节。因此, 在新时代,音乐艺术创作不能只局限在单一的圈层中,而应该深 入普通群众的生活,拉近音乐艺术创作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 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加贴近生活,为当代音乐注入新鲜血液。(二)以平等心态进行审美赏析音乐艺术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代同发展。用平等的心 态进行审美赏析,发现音乐艺术的美,同时,也要在发展的过程 中,依托创新推动审美观点的进步,建立

12、更加多元化的审美标准。 在传统思想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往往受到禁锢,导致其对音乐艺 术的审美和认知也会受到禁锢,带有一定的传统性以及片面性。 在新时代,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艺术也要与 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引起听众的共鸣。同时,也要充 分发挥音乐艺术美的功效,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让人们感到舒 适。可见,人们不能单纯地认为哪首歌好,哪首歌不好,也不能 在评述的过程中,掺杂过多的个人情感,依靠单一元素对音乐进 行评定。在对东西方音乐艺术进行鉴赏时,人们经常会用好听或者高 昂、低沉来形容音乐。但高昂、低沉作为演唱方式来说,并没有 好坏之分,任何形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在新时代

13、,人们 要用平等的心态进行审美鉴赏,将自己置于音乐艺术营造的场景 之中,体验并感受音乐艺术的内涵及氛围美,而不是带有偏见地 看待问题,仅凭一项内容就确定音乐艺术的好坏。同时,我国音 乐艺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可以发出美 妙的声音。部分听众仅仅依靠乐器来判断音乐的品质,这种做法 完全是错误的,舆演唱方式相同,乐器也并无好坏之分,不能仅 凭借一个因素来判断音乐艺术的品质。因此,在鉴赏过程中,人 们应该用平等的心态来进行赏析,深入领悟音乐的内涵,发现音 乐之美。举例来说,在玫瑰三愿和野玫瑰的赏析中,要从不 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表达内涵上看,玫瑰三愿侧重于强调歌 词的反复,展现出强弱

14、规律的变化过程,速度较慢;而野玫瑰 在主旋律上侧重于强调力度弱起,可以让人感受到伤感的情绪。 从布局方式上看,玫瑰三愿的第一部分是对绽放的玫瑰花的 描述,使用E大调,旋律较为优美,略带伤感,描绘的是绚丽多 彩的玫瑰花景象。第二部分围绕玫瑰花的愿望展开,表达出创作 者内心的情感。此时,调性开始转变为关系小调,曲子开始走向 高潮,并展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而野玫瑰分为三段,使 用的G大调,旋律清新,同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烘托出歌曲的 欢快氛围。四 结语艺术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眼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有 不同的色彩。艺术既是各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又是人类社会的 瑰宝。在新时代,中国音乐艺术取得了优

15、异的成绩,但是社会和 时代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因此,要想促进音乐艺术的发 展,就需要立足国情进行艺术创作,展现艺术创作的民族化、时 代化和生活化,也要以平等的心态进行审美赏析,发现音乐作品 的艺术美。参考文献:1林钦.审美能力培育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策略探究:评 高校音乐课程跨学科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8): 112.2陈雅雯.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研究对于音乐表演艺术的 影响:评音乐美学通论J.中国油脂,2021 (9) : 169.31魏明.品读“音乐艺术品”中的智慧:2021中央音乐学 院”和乐中西融创未来”新作品音乐会侧记J.人民音乐,2022 (4) : 15-20.4

16、邱紫华.东方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5刘京.基于大众审美的个性情感表达在音乐表演中的作 用:评当代音乐表演美学探究J.中国油脂,2021 (1): 166.6王健.从音乐美学视角看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以黄 自玫瑰三愿和舒伯特野玫瑰为例J.艺术百家,2015 (5) : 228-229.7董梁飞.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启示:评音乐教学 与文化修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1 (5) : 148.8张嘉琪.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J. 大观(论坛),2021 (4) : 55-56.9段杏元.跨越古今的美:内衣与人体ML苏州:苏州大学 出版社,2020.10王杰,易存国,斯宾塞.中英审美现代性的差异:首届 “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论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