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思考摘要:从掐丝玦琅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出发,以企业真实订单 为学习任务重构课程内容,引入掐丝玦琅新工艺、新材料,采用 “大师引领+校企协同+成果导向+任务驱动+以赛促教”的教学策 略和“订单任务贯穿、六步联动提升”的教学模式,注重地域文 化元素与掐丝法琅画创作的结合。通过将非遗技艺传承与工艺创 新相融合,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非遗传承人才。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掐丝法琅画掐丝玦琅画课程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掐丝法 琅技艺是一项非遗技艺,也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 的技艺之一。该课程主要培养熟练掌握格丝玦琅技艺,具有创新 创业思维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的大背景下,严格按照培养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人才, 深化“三教”改革,践行三全育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承大国工匠精神的要求。一、整体教学设计(一)任务驱动、能力培养与个性化教学设计理念L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理念基于企业真实订单,将整个教学内容分解为基础准备和企业 订单实践两大课程模块。在基础准备模块,按照掐丝玦琅工艺流 程给学生下达不同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基本掌握掐丝玦琅 技艺;在企业订单实践模块,则通过分解企业真实订单任务,从 创意设计、图案提取到掐丝点蓝,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 作完成订单任务,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和掐丝技艺水平, 从
3、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能力的理念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掐丝技 能和创新能力,提升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鼓励 学生在完成企业订单任务时,在作品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 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师应在课前分层发布学习任务,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确定 不同学习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拓展目标,使不同层次学生均能 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在订单完成过程中,教师应将任务分层次下 达,使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订单任务,使所有学生综合能 力都有所提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习评估等方式 进一步了解学生
4、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 有所收获,还可以通过课后定期评估学生学习进展,并根据评估 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学 习成效。(二)以企业订单任务重构课程内容依据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专业发展需 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可将课程内容依据 掐丝玦琅画工艺流程结合企业真实订单重构为“三基两单”,其 中“三基”是指掐丝基础知识、工艺流程、技法训练;“两单” 是指“陇遗有礼”设计与创作、“遇见敦煌”设计与创作,共5 个项目8个任务点。通过将订单项目与实际教学项目相结合,订 单任务与学习任务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
5、与工作过程对接,进行“两结合、两对接”课程内容重构口。(三)基于“成绩数据+行为数据”的学情分析其一,知识技能基础。以专业基础相对较好的某高职院校工 艺美术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为例,其通过造型基础、构图基础、 装饰图案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电脑辅助设计等课程的学习, 为掐丝玦琅画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基础知识准备阶段的学 习,学生已基本掌握掐丝技法,但针对具体企业订单要求还需加 强技法练习和创新思维培养。其二,认知与实践能力。通过一系列基础课程的学习和项目 任务的实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独自完成掐丝法 琅画的创作。但在其解决企业订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创新 设计能力欠佳的现象。其
6、三,情感态度和学习特点。学生高度认同劳模精神、工匠 精神,在任务过程中,积极地对格丝法琅进行传承和发扬。学生 迫切希望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微课、动画、设计软件等信息 手段的帮助下更加喜欢学习,表现出对格丝玦琅技艺的强烈好奇 心。(四)培养“能设计、精技艺、敢创新”职业能力的教学目建设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以课程教 学目标为基础的项目教学目标。本任务着重培养学生在技法掌 握、订单任务设计创作方面“能设计、精技艺、敢创新”的职业 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要结合掐丝玦琅工艺特点,综 合考虑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等,明确教学重难点。(五)”大师引领+校企协同+成果导向+任务驱动+
7、以赛促教” 的教学策略以企业真实订单任务为依托,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以 “遇见敦煌”企业订单任务为载体,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将创作流 程有序化,构建并实施“大师引领+校企协同+成果导向+任务驱 动+以赛促教”的教学策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既要注重任 务完成后学生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又要注重相关过程。二、教学实施过程(一)“双导师、三阶段、六环节”教学实施过程聘请非遗大师、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多导师教 学团队,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等工作。在学校 内实行“双师型”教师主导一体化教学,企业导师负责结合实际 订单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同时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以 拓展学习时空的网
8、上教学平台为依托,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 课前发放学习资料;课中分析任务,全程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课 后拓展任务,监测、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围绕导、学、探、练、评、拓六个环节,将课程教学过程分 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采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 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将重点技法录制 成微视频发布在教学平台上,使学生在课后可反复观看学习,促 进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教师可以采取现场指 导示范、分层个性化辅导等方式,促进专业培养目标与项目教学 目标的有效达成。(二)基于学习目标达成度分析的形成性评价及持续改进过 程遵循以成绩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能力的基
9、本理 念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 施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教学任务,实 施差异化教学。针对订单任务,根据企业标准制定考核标准,设 立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小组成员等多元评价主体,构建“多元 十多维度”的全流程评价方法3,根据学生学习目标和需要取得 的学习成果设置考核节点。教师还要根据评价结果以及目标要 求,实时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以 及学生日常学习实际情况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持 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三)文化浸泄式课程教学过程坚持立德树人,聘请非遗大师、企业专家为课程导师,将他 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
10、的工匠精神融入课堂,基于传 承、创新、发展三个维度,依托学习环境、教学资源、课堂教学、 技能比赛四大载体4,全方位、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打造文化浸润式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深入挖 掘中国梦内涵,在激发学生强烈爱国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 自豪感的同时,发挥非遗传承和创新的育人功能,传承和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教学实施成效(-)创设双线同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双线同步课堂中, 教师将自己录制的技法视频、学习要点等资源发布在线上教学平 台。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有关知识,并在之 后的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讲解
11、学生在预习中遇 到的问题。学生可在线与教师等分享观点、进行讨论、实时互动。 双线同步课堂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出更具灵活性、 互动性,使学生更具参与感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果。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将多种教学资源相结合,将丰 富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二)依托真实企业订单任务,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校企双导师共同制定掐丝法琅画能力标准,依托企业真实项 目,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实现 “会看一会做一做好一做精”的认知演变和能力迁移,达到“做 中学,做中悟,做中创”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该技艺的掌握。 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
12、根据企业导师的要求,按照企业标准, 完成订单的设计与创作,实现了 “能设计、精技艺、敢创新”的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三)提升技能、“双创”为先将掐丝玦琅技艺与传统文化融合,学生能创作出符合当下潮 流风格的掐丝作品,实现材料、工艺与题材的全方位融合。同时, 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售卖掐丝作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 践,创造经济效益。这种教学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将传统文化及非 遗技艺融入创新创业项目,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视野。(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学生在校期间所完成的作品均由教师精心指导,从图案设 计、定稿、格丝、点蓝到覆膜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经过掐丝法 琅技艺的学习,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完整的掐丝
13、玦琅画作品,且具 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在掐丝法琅画的教学过程中,肺生多次参加 省级和国家级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赛经历不仅提高了 学生的专业技能,磨炼了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特色创新与优化路径(一)特色创新其一,将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以非遗传承人和工艺大师为主导,创新非遗文化育人机 制,促进掐丝琅技艺的活态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自 觉将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 设计创新中,激发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感,培养其工匠精神,增强 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其二,以企业真实订单为驱动提升实践技能
14、。校企双导师共 同岗位能力标准,基于真实的企业订单,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工作 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达成目标,实现了学生对非遗技艺认 知的演变和能力的迁移,达到了做中学、做中悟、做中创的效果。 通过与往届对比,教学目标达成度也明显提升。其三,促进学生创新,拓宽创业机会。充分利用双创空间举 办作品展览及销售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 支持。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对接,了解市场需求,推动专业设 置和课程内容的优化调整,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同时,为 学生提供了展示和销售作品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 新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和职业发展道 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
15、能水平,也能帮助学生通过相关职业技 能等级考试。(二)优化路径其一,进一步对接企业需求,持续更新教学内容。本项目引 入企业真实订单,将“两结合、两对接”的新思想和新内容融入 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师生深度互动的学习生态,达到 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当前,非遗文创产品日新月异,需要不断将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融入教学,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确 保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携手企业共同研发活页教材。其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纵向成长,不断进行多元评估。教 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学生的纵向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探 索开展差异化教学,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学校大数据分析平台功能的完善,
16、今后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调整分组方案、任务设置和教学方法,进一步通过因材施教,促 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其三,进一步强化作品特色与创作风格。学生的作品在教师 的指导下有了一定的新意,学生的审美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根 据不同订单任务,今后可增加多元化的创作题材,鼓励学生尝试 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掐丝玦琅创作,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创新能 力,使其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参考文献:1保慧,孙兵.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的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 (6) : 84-89.2刘璐.“金课”背景下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与改革J. 科技资讯,2022 (18) : 219-222, 231.3赵旖旎,陈学彬,刘芳.高职院校立地式科技成果转化路 径研究JL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 (10) : 81-87.4李巨银,朱善元,林敏,等.“三教”改革赋能高职人才 培养的策略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 (8) :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