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时期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二五时期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一度改革的思索从2011年起先,我国将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这五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体目标的美镀时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谟时期,也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关St时期“财政税收作为国民收入安排和社会公共资源充混的Jfi要工具,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非常正要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视为指9,深化财政体制和校收制度改革,关系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雄伟目标的明酒实现,一、1994年以来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依据党的十Pq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1994年我国实脩了财政体制改革和税收制
2、度改革,建立了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间财政体制和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的新税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进行的一次涉及范阳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JR大制度创新,也是朗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财政运行机制迈出的重要一步。税收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从支配经济体制卜传统税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卜新税制的转变,使我国税制更加招于统一、荷明.公允、公正.(一)理顺了中心与地方财力安排关系,调动了“两个主动性”实行中心与地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解决了原财政包干体制下中心与地方之间财政安排“一百一制”等问题,理顺了中心与地方财政安排关系,既增加了中心财政统筹充沮
3、资源、加强宏观调控的实力,也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主动性.1994年至2009年.中心财政收入从2907亿元增加到35916亿元.增长11.3fft,年均增长18.2%地方财政收入从2312亿元增加到32602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9.3%.(二)税收号集收入的功能明显增加,提高了“两个比重”1994年至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从5219亿元增加到68518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8.7%:其中,全国税收收人从5127亿元增加到59522亿元,刷长10.6倍,年均增K17.8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杀从10.8%提高到20.1%中心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虫从改革
4、前1993年的22%提高到2009年的52.如。国家财力显著增加,中心宏观调控实力明显提高,为政南横行职能、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社会彷遍发展供应了军绑的财力保障。(三)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不断调整,推动了“三个优化”是优化了税制结构。1991年以来,具有调整收入安揖功能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虫不断提高,以流转税和所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已经形成。2009年,我国共有19个晚种,全年税收收入5952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6.9%,其中,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收入分别占全国税收收入的58.8%和27.7%:中心税收、地方税收分别占全国税收收入的56居和43.9%.二是优化了财力安排关
5、系.建立了以划分税收收入和实行转格支付为主体的政府间财政安排制度.中心从地方集中了较多财力,再通过转格支付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力补助,发挥了均衡地区间政府财力的作用.三跄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了公共财政体系,国家财政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屣社会事业的支出大幅度增加.“十一五”时期国家财政用于教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隔性住房、文化等与人民群众生活亲密相关的支出,将超过9.8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6万亿元左右,增长1.6倍。(四)财税宏观调控作用明晶增加,促进了“三个稳定”国家依据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刚好调整财政税收政策.健全税种和税制要素设混,主动支持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统
6、笫城乡发展和区域协圜发展,财税的宏观调控作用明显增加。一是促进了社会和谐检定。教化、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产业快速发展,用族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社会平安网”逐步形成。:是促进了地区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心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促进域本公共眼务的均等化.1994年至2009年,中心时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从2389亿元增加到28561亿元,年均增K18%.三是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特殊是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通过实施以扩大政府投资、增加国债发行和结构性政税为主要内容的主动财政政策,为经济的网升向好和持续IS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
7、用.(五)财税管理日趋规范,增加了“三个观念”是增加了公共财政观念.1998年中心提出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范本框架”的要求,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理念的转变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公共财政将改善民生作为重点,越来越多的一般百姓得到了实思,受到广阔人民群众的诚心搠护.二是增加了预算观念.政府欣算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由政府公共财政欣舞、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驾和社会保险基金预律构成的复合型政府预算体系.建立了部门预算制度.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建立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选的制度稳步推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坚持先有预尊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依据预算管理支出,预究执行的现莅性明显提
8、高。三是埴加了财税法制观念,1991年颁布的预算法,为政府规苞预算管理供应了法律保琳。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完成了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汨税法等正要税收法律的立法工作,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演中心预算审查监督的确定,2006年颁布了监督法,规范和加演了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预算南次监情工作,2010年将惚改预算法和制定增做税法、军船税法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支配。二、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1994年以来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利税收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更,现行的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经济
9、和社会发展的须要、与人民忖众的期里,都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政府性收入管理不够规范。财政收入是政的参加国民收入安排的重要工具,其基本职能是寿尔国家建设资金,调整企业和居民收入安排,科学的财政收入管理应当是:收入规模比较适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收入结构比较合理,以税收收入为主,作税收入为辅:收入功能比较健全,既能鲂为政府履行职员解集必要的资金,又能好通过调整企业和居民收入安排.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收入法制比较完善,依法征收.依法管理,将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欣算管理.并接受人大的审查和赛杼.目前的政忖性收入管理状况与上述收入科学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财政支出管
10、理不鲂科学.财政支出的基本职旎是对筹集的财政收入进行安排和运用.为政府履行职贲供应财力保障.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维护国家平安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科学的财政支出管理应当是:责任明确,结构合理,安排有序,保砥重点,运用规范,注意绩效,依法执行,依法监督.目前的财政支出管理状况与上述支出科学管理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现行财政体制和税收制侬运行中存在的问超主要表现在:(一)财政收入规模总体偏大目前,社会上对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政府部门认为,与国际比较,财政收入规模还比较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比较低,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何;企业、居民和
11、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多年来财政收入连续以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幅度增长,规模已经很大,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的空间,不利于国民收入安排结构调整,K当适当缩减.对财政收入规模之所以存在两种不同行法.主要缘由是我国的财政收入统计口径与国外的统计口径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对财政收入的统计,目前只限于列入公共财政按竟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臼税收:而国际上很多国家是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统计口径,将税收收入、政府非税收入、社会保险收入、政府性法佥和收费、政府及所M单位的财产收入、出传商品和服务收入、罚款收入、自燃转移收入等,都计算在财政收入之内,由于我国财政收入统计口径较小,造成在财政收入之外,还存在大m的Ii府性
12、非税收入.据有关部门刈兑,2009年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财政收入为685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武仅为20.这与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其国内生产总侑4OE左右的比重相比,当然差距很大。但假如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财政收入口径,把税收收入和政府性非税收入都计算在财政收入之内,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约为10.2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0.1%.其中,税收收入5.95万亿元非税收入4.29万亿元.在政府非税收入中.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8997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8335亿元,中心国有资本羟营预尊:收入98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M583亿元.假如再将国有企业分红收入和政府所
13、原教化机构、医疗机构及其他机何的眼务性收快收入全都计算在内,这一比重将达到35%以上,不仅高于-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不算低,财政收入统计口径不明确,总体规模儡大,既不利于国家对国民收入安排结构调整作出宏观决策,也不利于职工和居民收入的合理增长。(二)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合理一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从19%年到2009年,在我国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柬由98.3%下降到86.泌.15年降低了11.4个百分点:而非税收入在不断增加。据初步统计,包括土地出让等收入在内,2009年全国地方的政府性北税收入达到36855亿元,相当于地方税收收入的1.4倍,在一些基层政府,非税
14、收入甚至超过税收收入的数倍之多.政府性非税收入规模过大,既不利于规范财政收入的征管秩序,也不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运用.二是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消世税、营业税等所占比柬偏裔,所得税和财产税所占比流偏低,2009年,全国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JR为58.8%,比经合组织国家2007年的平均水平高出28.8个百分点;而所得税、财产税收入仅占税收收入的27.7%,比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4.3个百分点,依据税收的基本阻理,流行税主要体现普遍负也原则,其基本功能是普集资金:而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基本功能侧屯于调整收入安排.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居民的收入和财产很少.税收的蠲整收入功能很弱.目前.居民之
15、间的收入差距已经很大,亟编加些税收调整,但所得税和财产税所占比秉偏低的格局仍未从根本上扭转,有些税种的功能定位不够清她,政策导向不够明确,比如,对于汽车产品的税收,既征收增值税、消疑税,又征收车辆购附税和车船税,这不仅存在更复征税问题,也与当前国家激励汽车消决的政境导向不样。在一些须要税收发挥调控功能、促iS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领域,如限制高能耗产业、限制高污染产品、抑制高消费行为、调整高收入安排等,在税种设置上还不够完善.总的看,我困现行的税制结构,号集财政收入的功能比较强,调整收入安排、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比较弱.(三)政府间的我任界定不助清楚科学的财政支出管理必需
16、以科学界定政府支出责任为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界定政府说任和市场贡任的范围,是政府正确权行职责和改善社会公共服务的祐础.在这方面,我国始终缺乏制吱上的规定.一是政府的支出范围界定不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羟济条件下,哪些支出应当由政府负说,哪些支出应当由社会担当,跳乏规范的制度规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些应当由政忖支出的义芬教化、基础科研、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珞费,还远远没有到位,在某些领域共至将支出而任推向了市场,淡化了社会5业的公益性;而有些应当由企业或民间投资的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却由政府干脆投资,使财政抠当了沉重的支出责
17、任.从总的趋势看,政府的支出范困越来越大,支出货任越来越艰。政府财政支出既管经济、又管社会,既管发展、又管稳定,既管调控、又管投资.既管服务、又管建设.尽管每年政府财政收入都在大幅度增长,未纳入预算的非税收入也在成倍增加,但各级财政仍旧入不敷出,累计举借了规模巨大的政府性债芬得二是中心与地方政府之间上任划分不清.1993年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确定.对划分中心和地方事权做r原则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却没有其正落实.由于事权既包括事务的决策权.又包括事务的执行权.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下,决策权一般在中心政府和省级政府,执行权主要在市、县基层政府,依据权道样的原则,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
18、的确存在很大困碓,这种状况导致中心与地方之间所任混消不清,既不利于政府统筹相行职能,也难以考核政府贡任的落实状况。三是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说任划分不能合埋.目前,省级财政除了保障本级政府履行职能所需支出和咕区内宏观网控所需支出外,担当的详细支出事务很少,却驾以了很大的资金安排权。大量的支出小务,如支农、教化、卫生、社保、城乡建设和公共平安等,主要由县、市政府担当,而范层政府可支充的财力却很少,主要依靠上级补助,导致“支出而任在相层、财力安排在上级”的不合理局面,造成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严竣不四配.四是政府新增til的出任越来越多。国家每年都制订多项新的增加支出的政策,不仅中心财政向地方补助
19、大麻资金,地Zfii桶也要供应大M的资金配套。有些政策因地方财力不足而难以落实,也有不少地方为落实资金配费而大量举借债务,(四川也方政府就乏稳定的自主财源1991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时,全国55.N的财政收入划归中心,K3%的财政收入留归地方,虽然这些年地方财政收入所占比曲有所上升,但中西部地区、特殊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主财源仍明显不足,主要依城中心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有些西部省价的财政支出预算中,来自中心的转移支付占其总财力的70%,地方自有财力只有30%:有些县级财政支出预算中,来自上级的转移支付占到90%以上,地方自有财力还不到10%.地方政府缺乏稳定的自行财源造成支出贲任与财力保障严竣倒挂
20、.“跑部钱进”、“要饭财政1等问遨也难以避开.中心多次强调要建立健全县被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但进展比较缓慢,效果也不够明显.不少地方政府为履行职费,保障支出须要,想方设法筹集非税收入.2009年,西部某省政府性堤金收入相当于地方预算收入的7普,某副省级城市政府性菸企收入相当于地方预算收入的1.2倍,某县的政府性茶金收入相当于地方预算收入的3倍多,成为名符其实的“土地财政”。(3D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一是转移支付结构不够合理.中心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基本目标是均衡地区间政府财力,为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应财力保砥1转移支付体系应当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但在实际工作中
21、,却出现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大于一股性转移支付的不合理状况,2008年中心财政支鼠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占全部转移支付资金的53.2%,2009年中心财政支配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占全部利移支付资金的52.2%,有的有中心拨付的专项转移支付占其游移支付总额的66弧大量夕项转移支付由中心部门支配下达项目,不利于地方统殍支配财力,有些项目支配也不完全符合地方的实际须要。:是要求地方配套资金过多。很多专项转移支付攻口要求地方配套资金,有些项目的配食比例甚至高达70%以上.在地方自有财源严竣不足的状况下,再由地方用自有财力支配配食资金,更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惊慌的冲突.三是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成本高、效率低,j年上万亿
22、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由中心部门确定项目卜达到省缎财政,再由省级部门卜达到市、县财政,环节很多,工作量很大.一些基层政府部门为争取项转移支付资金,层层向上级“汇报”.成本很高.一些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的透亮度不高,筒的滋生腐败.不少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下达较晚.有些甚至到年底SS难以下达,造成年终大量资金结转和闱置.有关部门对专项转移支付重安排、轻管理难以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执行监督,KJ响财政支出效果.(六)政府债务风险加大是中心国债余额持续快速增加。2010年中心财政国低余额限额己达到71208亿元,比2006年增加3564Q亿元,增长了I倍,:是地方政府Wi务规模快速膨帐,特殊是近两年为应对国际
23、金融危机冲击,各级政府纷纷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大做举借贷款执隹设.使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快速扩大。据今年7月中国银监会通报的数据,豉止6月末,商业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高达7.66万亿元.其中,目前存在产政偿债风险的贷款占到23%.找如再加上地方政府所属部门和单位的债务,规模会更大.有些省的政府性愦务余额相当于地方年度预算收入的2-3倍.三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够规范。政府做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难以全面、其实地反映各级政府的实际负微状况:有些地方举债的急性很大,愦出多门的状况比较普遍,很多政府债务没有纳入预制管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借债缺乏必要的约束和限制.多数地方
24、政府没有建立偿债机制,只考虑借钱、不考虑还钱的陆向比较普遍.导致债务规松大大超过财政承受实力。三、深化财政体M和税收M度改革的思索卜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咕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以及加快教化.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关惯时期.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须要枪定军靠的政府财力作支押也须要科学现范的财税体制作保障.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要求,适应羟济社会发展的新变更,在稳定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的基础上,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是“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项由大任务,通过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使财政和税收更好地为
25、国家机关胆行职能服务,更好地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l调可持续发展服务,更好地为改善民生服务,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总要求应当是:第一,与遍整国民收入安排结构相协调,科学确定财政收入的规模和水平.其次,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科学界定政府支出范阚和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第三,建立健全中心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力与支出贲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第四,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殍集财政资金、网整收入安排和宏观调控羟济的功能.第五,加快财税立法,健全财税法制.改革的详细目标是:(一)科学确定我国财政收入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为精确驾驭我国期政牧入的实际规模和水
26、平,应当依据国际通行的隹法,探讨提出我国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和泡阳,将全部政府性收入纳入财政收入,同时,为改善国民收入安抨结构,逐步增加居民收入,充分发挥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有效发挥市场配建资源的携础性作用,在“十:五”期间,应当依法规范财政收入来源,适当限制财政收入规模,M轻企业和居民税费仇担,加强财政收入管理。总的思路是“正税清的”,大力压缩政府性非税收入、特殊是各项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垂,努力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政府的全部财政性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各项收费,都要坚持依法征收,依法监管.纳入预算,缴入国库,规范管理和运用,杜绝一切预算外收入和“小金库”.对
27、于各地违法、违规设立的基金或收费项目.应当坚决取消.在此基础上,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11径,将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t的比史限制在3佻左右,将Ift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二)科学界定政府的支出责任划分支出责任与划分事权相比,不涉及事务的决策权和执行权问题,目标更明确,更使于落实,也更适应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1 .科学界定政府的支出范困。确定政府的支出责任,应当与政脚瓶行的基本职贲相适应。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段阶段,政府的基本职货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据转变政府职能和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政府支出范附不能太宽,标准不
28、能太拓,应主要用于国家平安、社会稳定、宏观调控、政府运转社会保障、公益性事业发展等方面.对于企业发展支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羟营性事业发展支出等,主要应当发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目前财政已羟支配的应逐步退出.对于改善民生支出,也应者眼于可持续发展,坚持最力而行,分阶段植步推动,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居民三方面的作用,确定政府的支出击任,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我国的羟济发展水平和政忖财政实力.对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应当有一个全面、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我们既不像西方媒体讲得“世界其次”那么强,也不是像某些专媒讲的人均排在世界第100多位加么弱,假如说我们的珞济实力很强,就不应当还有加么多贫困人
29、U和低收入人群,城乡差距就不应当这么大,自主创新实力就不应当这么低,社会事业就不应当这么落后;优W如说我们的经济实力很弱,就不应当到处高楼林立,高逑铁路、而速马路E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拥有这么多“世界第一”.这些冲突现象反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遨.我们的当传下心来.客观评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仔细思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将来起势,合理地确定政卿在现阶段的支出贲住.政府既不能为履行支出贲任而集中财力过多,影响企业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也不能担当超过财政实力的支出该任,彩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对屈于政府支出货任的5务,在保障力度上也应当坚持按部就班、突出无点、分步实
30、施,不能目标过高,急于求成,凡是政府财力难以保障的,不宜轻言承诺。2 .明确划分中心和地方政府支出贡任。目前,中心集中财力较多,而支出责任较小;地方可支配财力较小,但支出贡任很大,财力与支出货任不匹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应适当加大中心财政支出贵仔,将某线全国性、跨地区的重大支出项目划归中心,使中心本级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里,由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30%左右。中心支出员任主要应当包括:(1)国家平安、外交和中心国家机关运转支出:(2)中心实施宏观调控支出:(3)蹲流域大江入河和地质灾难治理支出:(4)边蠲基础设施建设支出:(5)主要社会保险支出:(6)处理全国性重大事务支出:(7)均衡地区间
31、财力支出:8)中心所属公益性社会事业单位支出等。地方支出责任主要应当包括:(1)地区国家机关运整支出:(2)本地区宏观调控支出:(3维护本地区社会稳定支出:(4)发展本地区农业.水利、教化、文化、R生、科技等公益性事业支出:(5)改善辖区内民生支出等.中心和地方共同负担的支出责任主要应当包括:(D生态建设和环保支出;(2)跨地区田大建设项Fl支出等。对属于中心的支出贵任,有些详细事务Ur以托付地方管理,所需资金由中心财政全额支配,不再要求地方配套:对属于地方支出责任的事务,出地方政府货货,中心不再支配详细的支出项目,地方担当有困难的.由中心财政通过增加财力均衡性转移支付供应保阳:对中心与地方共
32、同担当责任的事务.由中心和地方按不同比例共同负担.3 .合理确定省以下各娘政府的支出货任.在地方支出货任的范因内,由省级政府依据实际状况,合理确定省、市、县政府分别担当的支出费仔,适当加大咨级政府责任,适当然轻市、县政府贲任.变更目前基层政府支出责任过重的状况.有些支出费任上划到省级政府,详细事务可以托付基层政府管理,财政资金由省级政府担当,以及轻基层政府的支出压力.4明确划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支出贲任.依据转变职能、优化结构、分工合理和权责一样的要求,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机构重强、联责交叉、政出多门等何时.政府各部门的支出责任主要是管好部门预尊,运用好预尊资金,充分发挥效益,逐
33、步规范和削减对属于下级政府击任的详细支出项目的审批,逐步削减下达属于下微政府支Hl击任的项目。(三)建立健全与支出近任相匹配的财力保障机制财力保障是落实政府支出世fr:的基础,建立健全与支出货任相见配的财力保障机制,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 .科学测算支出田任财力需求,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与各省级Ii府共同探讨,依据中心与地方支出员任的划分范困和不同地区的支出标准,实出求是地冽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履行支出责任所需的基本财力保障需求。2 .现冠转移支付制僮,依据中心与地方的财政支出费任和分税制确定的财政收入划分,凡地方收入不足以股行支出货任的,由中心财政转移支付甥予
34、财力保障,中心对地方的,专移支付,应当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到“I二五”期末,一般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应提高到60七以上,以后再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应作为地方固定收入,并逐年合理增长.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中心托付地方管理的支出项目或中心与地方共同担当的支出项目.除特殊状况外.中心专项转移支付不要求地方资金配套.中心制仃新的支出政策,应充分考虑地方的财政保障实力,对执行新的支出政策有困难的地方,应当由中心财政通过增加股性转移支付蜴予财力支持.新的支出政策除特殊状况外,般不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出台,应列入下年度预算支配。3 .健全县级政府基本财力保除机制.由国务院财政部
35、门与省级政府共同探讨.依据县级政府担当的支出击任和规范的支出标准.分别冽算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的资金需求.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所?E的资金,中心财政应当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做出支配,逐年合理增长,井由中心财政干脆拨付到县级政府,以削减中间环节,防止滞留或揶用.4 .双冠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力保障机制,省级政府应当依据省、市、县级政府支出由任的划分和财力保障需求,探讨完善省、市、县级政府之间的财政体制,并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安排机制、实行财政省管县、乡财县管等措施,切实做到财力向法层忸斜,与其担当的支出货任相适应。(四)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体系逐步提岛所寿税和财产税占税收收入的比增加税收调整经济结构、
36、消也行为和居民收入的功能。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将所得税和财产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虫提高到3仍以上,将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正降低到55%以下,精简归并性质相近、功能相像或重义征收的校种,埴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询整和调整居民收入安排的税种,健全税收筹集财政资金、调整收入安排和宏观调控经济的三大功能.1 .改革增值税和营业税制%社步优化税制。扩大增但税征收范明,将由目前征收首业税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以及其他能防实施增伯税抵扣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解抉无复征税问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由此而削减的地方收入,应通过以加转移支付或其他方法甥予弥补.2 .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调整居民收入功能,当前
37、个人所得税征管中G大的问题,是对居民工薪以外的实际收入现以精确驾驭,客观上造成中低收入居民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高收入居民的税收负担相时较轻.为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整功能,应脩订完善银行现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全面推行银行卡结徵制度,精确驾取居民个人或家庭的实际收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整力度.明确规定企业全部者个人收入所得的核定方法和税收征管方法,解决其规避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严格限制企业全部拧和管理者的个人职务消费和家庭消费标准,凡超过规定标准的,应视同个人收入或家庭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严禁将规定标准以外的个人消费或家庭消费计入企业成本.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管模式,适当
38、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建立健全全国统的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3 .完善房产交易税收制度,抑制投机行为,主动稳妥推动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清理、归并土地和房屋开发领域种类能多的税费项目,发挥房地产税收的调整作用.完善房产交易税收制度,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4 .完善消费税制度,增加网整消交功能.将高污染、/能髭消费M、奢侈品、高档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困,适当提高税负水平,将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5 .改革资源税制度.促进资源节约和利用.统筹推动资源税费改革,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原油、自然气和以炭资源税由从录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6 .正税清费,现葩
39、政府性非税收入。加快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各类政府性非税收入.严格限制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等政府性基金的过快增长.将部分体现政府职能.来源相对稳定、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改为税收.整合环境排污收拢项目,从限定额征收环境税.主动推动社会保险费改税.建立社会保险资金征收拨付和管理既相互分别、又相互制约的征收管理体制,提高社会保险资金的筹续和运用效率,7 .改革地方税管理体系.赐予地方部分税政管理权.符宜于地方征收管理的部分税种划为地方税.在全国统一税制框架下,赐予省级人大依法附整地方税税率、税目和减免规定等方面的权限。8 .探讨推动税收征管机构改革。主动稳妥地开展国税、地税征管机构改革试点,建
40、立税芬征收、稽查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五)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法制建设的主要任芬,是提高财税立法层次,健全法制体系,坚持依法理财,严格财税监督。I.加快及算法修改工作,依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支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共同担当预算法修改任务.今年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次修改预算法的主要内容,是增加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要求将全部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笄,并接受人大的审查和监督;增加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算经人大批准后,必需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增加预算监督的用程性,对违反预蚌法规定的行为,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者的选任。这次预算法的
41、修改,将使我IH的预算管理和监督朝荷法制化的轨道迈出重要一步.2 .加快推动税收立法步伐。一是提高立法层次。依据立法法的要求,将主要的税种出行政法规上升为税收法律:新设立的税种尽可能以法律形式领布实施。二是推动制定政府性非税牧入管理法.将政府性基金、收费等非税收入纳入法制化轨道.订正乱收费现象.三是规范税收立法授权.严格税收行政法规的备案审查规范税收部门设章和政策性文件.四是清理税收实惠政策,强化税收执法监督,严格税收执法行为,消退地区间税收不公允爻争现象.五是建立健全政府部门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改善税收征管条件,提高征管实力。3 .严格遵守和执行财税法律.当前的突出问超.并不在于无法可依而在于
42、有法不行.再好的法律,假如不能严格遵守和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要严格、规范、模范地遵守和执行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征税、依法理财、依法管埋,切实履行法律职说,企业和社会民众也都要严格遵守财税法律规定,妆行法律义务,处护自身合法权利,依法纳税,依法监仰.(六)规范政府债务管理1 .调查政府债务状况.统一政府债务统计11径.调查地方政府债务实际状况,建立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强化对政府债芬的监管.2 .规范政府佛务管理,明确各级政府债务出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未经国务院批准,地方政忖及其所属部门、机构不得自行举借债务或担保举借债务.经批准举借的债务,应
43、纳入预算,并有稳定的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健全政府债务信息披曲制度.3 ,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财地方政南设立的投融资公司,要清理整顿,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融资行为,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防范投融资公司债芬风险.4.主动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隹立偿做打算金制度,在预算中合理支配偿债资金,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隼,是“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曳大深超.也是全面实行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须要.我们肯定要坚决信念,抓住机遇,好放思想,开拓进取,仔细探讨,扎实推动,务求取得明显的效果,(全国人大雷委会顼算工作委员会主任)作者;高强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3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