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213137 上传时间:2024-06-2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广东《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广东《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广东《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广东《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标准OBDBJT15-XXX-20XX备案号JXXXXX-XXXX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StandardfordesignofenergystorageIramengineering(公开征求意见稿)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本标准不涉及专利12345678目次总则1术语与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基本规定43.1 总体要求43.2 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相关要求5客流与交通潦量预测6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75.1 一般规定75.2 运营规模75. 3运营模式与运行组织85.4 运营配线95.5 运营管理95.6 疏散与救援9车辆与眼界11

2、6. 1一般规定116.4 车体及车辆连接126.5 转向架126.6 牵引及辅助电源系统136.7 制动系统136.8 外部照明136. 7安全与应急设施146.8限界14线路167. 1一般规定167.2 线路平面167.3 线路纵断面197.4 配套道路工程20轨道218. 1一般规定218. 2基本要求1.1 1一般规定381.2 外部电源与中压环网381.3 变电所381.4 牵引网391.5 电力监控系统401.6 电缆敷设401.7 架散电流防护与接地411.8 动力与照明4115运营监控系统421.1 1一般规定421.2 2通信系统421.3 3行车控制系统441.4 4票务

3、系统4516车辆基地及配套工程4716. 1一般规定4716.1 车辆基地规模4716.2 车辆出入线4816.3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4816.4 车辆检修设施4916.5 培训中心5016.6 救援设施5016.7 物资总库5016.8 其他设计5017加观设计5117. 1一般规定5117.2基本要求5118调度中心5218. 1一般规定5218.2调度中心工艺5219环境保护5319. 1一般规定5319.2环境保护要求53附录A车辆动态限界图54本标准用词说明56引用标准名录57ContentsIGeneralProvisionsI2 TerminologyandSymbols22.1

4、Terminology22.2 Symbols33 BasicRequirements43.1 Generalrequirements43.2 RelevantrequirementsofEnergyStorageTramEnginccring54 RidershipDeinand&TrafficVbIUlneForecast65 OPeraliOnOrganization75.1 GeneralRequirement75.2 OperationalScale75.3 OperationalMode&Operation85.4 OperationalSiding95.5 Organizatio

5、n95.6 Rescue&Evacuation96 VehicleandGauge116.1 GcncndRequirement116.2 CarbodyandConnectors126.3 Bogie126.4 TractionandSuPPICmCnIaryElectricalSystem136.5 BrakingSystem136.6 External1.ighting136.7 SecurityandEmergencyFacilities146.8 Gauge147 Alignment167.1 Gcncndrcquircment167.2 HorizontalAlignment167

6、.3 VerticalAlignment197.4 RoadEngineering208 Track218.1 GeneralRequirement218.2 BasicTechnicalRequirements218.3 RailandAccessory228.4 Fastener228.5 SlccpcrandTrackBed238.6 SeamlessTrack238.7 Turnout248.8 AncillaryEquipmentofTrack249 StationBuilding259.1 GeneralRequirement259.2 General1.ayoutoftheSta

7、tion259.3 StationPlane259.4 AcccsstoStation259.5 StationBarricr-FrccFacilities269.6 StationSafetyDesign269.7 StationModellingandEnvironmentalDesign2610 Subgradc2810.1 GeneralRequirement2810.2 ShapeandWidthofSubgradeSurface2810.3 SubgradeBed2811 BridgeandCulvertEngineering3011.1 GeneralRequirement301

8、1.2 1.imitingValueofStructureStiffness3012 TrafficEngineering3312.1 GeneralRequirement3312.2 TrafficOrganization3312.3 TrafficSigns3312.4 TrafficMaiking3412.5 ProtectiveFacilities3412.6 TrafficSignal3412.7 TrafficMonitoringSystem3512.8 TransmissionNetworkCompositionandRequirement3513 WaterSupplySySI

9、Cm,SewerageSystemandFireProtection3613.1 GeneralRequirement3613.2 WaterSupplySystem3613.3 SewerageSystem3613.4 FireProtection3714 PowerSupply3814.1 GeneralRequirement3814.2 Externalpowersupplyandmediumvoltageringnetwork3814.3 Substation3814.4 chargingnetwork3914.5 Power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

10、sitionSystem4014.6 Cabling4014.7 StrayCurrentProtectionandGrounding4114.8 Powcrand1.ighting4115 OperationSupervisoryandControlSystem4215.1 GeneralRequirement4215.2 CommunicationSystem4215.3 Drivingcontrolsystem4415.4 TicketingSystem4516 BaseforthcVehicle4716.1 GeneralRequirement4716.2 ScaleofDepotan

11、dParking1.ot4716.3 EntranccandExit1.ine4816.4 FacililicsforRunningandSCrVieCofTrain4816.5 VehicleRepairandMaintenanceFacilities4916.6 TrainingCenter5016.7 RescueFacilities5016.8 MainStorehouse5016.9 Others5017 1.andscapeDesign5117.1 GeneralRequirement5117.2 BasicRequirements5118 OpcrationscontrolCen

12、ter5218.1 GeneralRequirement5218.2 ProcessDesign5219 EnvironmentalProtection5319.1 GeneralRequirements5319.2 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qUireInemS53AppendixAVehicleDynamic1.imitDiagramandCalculationMethod54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56I.istofQuotedStandards57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591总则1.0.

13、1为适应广东省有轨电车工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规范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达到安全、适应、经济、美观、节能、环保和技术先进,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采用钢轮钢轨制式的储能式有轨电乍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1.0.3仃轨电车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巾.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交专项规划和有轨电车线网规划.1.0.4有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应坚持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1.0.5有轨电车工程设计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1.12 分散式供电distributedpowersupplymode由沿线

14、引入城市中压电源为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供电的外部供电方式。2.1.13 电源高压室PoWerhighvoltageroom引入城市中压电源的设备房间。2.1.14 电力监控系统power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system(scada)电力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包括遥控、遥测、遥信和遥调功能。2.1.15 充电站chargingstation供给储能式仃轨电车车载储能装置所需直流电源的变电站。2.1.16 充电网OVCrheadcontactlinesystem经过受电器向电车供绐电能的导电网。2.1.17 均衡修balancedmainte

15、nance建立在充分掌握列车可靠度和零部件故障周期基础上的一种修程制度,它通过调整列车检修修程来创造合适的维修条件,在管理上发挥最大效能,从而缩短列车维修停运时间、提高列车的利用率和运行可靠性.2.1.18 有轨电车景观设计IramWaylandSCaPedesign对有轨电车系统中的线路及轨道铺装、全线车站、附属设施、标识系统、化、夜景照明、配套建筑与构筑物等的环境设计。2.2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2.2.1 列车通过速度h超高值(mm);V列车通过速度(km/h):R一一曲线半径(m):3基本规定3.1 总体*求3.1.1 应依据线路在有轨电下线网规划中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等,综合确定线路

16、性侦和规模。3.1.2 线路应符合运营效益原则,线路宜沿城巾.客流走廊布电并具有通勤客流、主要客流集散点的支掾。3.1.3 有轨电车工程的设计年限应分为初期、近期和远期.初期为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为第10年,远期为笫20年.3.1.4 线路高峰小时单向断面客流在1.2万人次/h以下,采用网络化、公交化的运营模式,系统设计能力应满足相应年限设计运输能力的要求,对兼顾通勤及其他功能的复合功能线路,宜采用个性化的车辆与灵活的运输服务。3.1.5 线路敷设方式应根据城市国上空间规划和地理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宜采用地面线,经运营安全、交通影响、技术经济论证后同部可采用高架线。3.1.6 有轨电车宜

17、采用开放式车站,应满足无障用要求。3.1.7 有轨.电车在路段上的路权形式分为专用路权与混合路权,应根据沿线道路特点、线路功能定位、客流需求、道路等级与通行能力等综合分析确定。3.1.8 有轨电车采用人工驾驶方式,列车定位系统辅助。3.1.9 有轨电车宜采用“信号优先”的原则通过交叉口。3.1.10 仃轨电车线路应以仃凯电车线网规划为基础,与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等其他城巾公共交通系统进行统筹规划,有机衔接。3.1.11 有轨电车工程的换乘车站、车辆基地和调度中心的设置,应根据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共享.3.1.12 有轨电车工程的设计应考虑全线规划,建设规模、设备容量应根据沿线公

18、共交通走廊的客流特点,按本线不同时期客流量和系统运输能力确定,可预留增设车站、分期建设或增容的条件。3.1.13 有轨电车在道路上的通行,应遵守道路交通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满足道路设计车速及视距的要求。3.1.14 有机电车工程的车辆及机电设备,应采用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成熟可靠的产品,逐步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国产化。3.1.15 仃轨电不乍站应考虑装配式做法乍辆基地建筑应考虑海绵城市、装配式及绿色建筑的要求。3.1.16 正线变电所宜采用箱式变电所型式,乍辆基地可采用房建式变电所。变电所应适应珏观需求。可增加辅助标志等。3.1.17 有轨电车专用信号灯盘面直径应不小于200mm.3

19、.1.18 有轨电车专用信号灯宜单独设置安装杆件,可与机动车共用杆件或附着于其他建筑物上,但须满足司机盼望视线。3.1.19 有轨电车优先接口方式规定如卜丁1路口控制器应能与交通信号控制机通过硬线接口传送电车接近、离去信息:2应有矶电车线路/线网调度中心应能与分控中心/指挥中心接口实现路口、区间过轨、车站过轨电车优先。3.1.20 有轨电军交通信号设备应采用双电源供电,供电电压为AC220V,两路电源切换不应影响设和正常工作。12.7 交通监控系统12.7.1 交通监控系统应满足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监控的使用需求,可与有轨电车视频监视系统合设.12.7.2 交通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应覆盖交叉口、

20、人行过轨斑马线,隔离设施等区域1,12.8 传网络构成及要求12.8.1 有轨电车交通信号系统和交通监控系统共用传输网络,宜独立设置:不具备条件时,可租用社会资源组建传输网络。13给排水及消防13.1 f三13.1.1 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的设计应符合适用、安全、经济、卫生等基本要求,各系统应与市政既有设施进行充分衔接。13.1.2 排水系统的设计全现期,应满足线路所在区域的扣水及内涝防治设计标准要求。13.1.3 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过变电所、通信信号机房、控制室等电气设备用房。13.2 给水系统13.2.1 给水系统应坚持综合利用、节约用水及防污染的原则,必须满足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对水量、水

21、压和水质的要求。13.2.2 给水系统用水量: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1生产设备用水按所选用设备、生产工艺的要求确定:2车辆基地路面洒水、绿化及草地用水、汽车冲洗用水等用水定额按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执行:3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垃15%考虑*13.2.3 给水系统水压和水质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1生活用水各配水点的最而水压按O.205Mpa-0.25Mpa控制:13.2.4 压力按工艺要求确定;3生活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生产用水水质按工艺要求确定。13.2.5 给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卜.规定:1车站、沿线附属建筑的各项用水水源均采用城市自来水

22、:2车辆基地的生产、生.活绐水系统根据市政水源数量、供水压力等因素综合确定:3车辆基地内各堆体建筑应充分利用市政压力供应生产、生活用水,市政供水压力或供水量不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给水泵房及蓄水池:4生产、生活给水系统与消防绐水系统相互独立,单独计量。13.3 排水系疑13.3.1 排水系统排水量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1车站冲洗排水量与用水量相同:2车站屋面雨水排水量设计按当地5年一遇重现期、5min集流时间计算,有轨电车线路范围内地面雨水排水量按当地5年一遇也现期、IoTnin集流时间计兑:3车辆基地生活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5%计算:4车辆基地生产设备排水按工艺的要求确定:5车辆基地室外站场、地

23、面区间暴雨按50年一遇、IOmin集流时间的暴雨强度计算:停车库、运用库、调度中心等重要建筑的屋面的雨水排放设计按当地10年一遇、5min集流时间暴雨强度计算,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按不应小于当地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校核:其他室外场地按暴雨5年一遇、IOTnin集流时间的暴雨强度计算。13.3.2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全线排水应分类收集。排水应满足城市排水体制及国家或地方现行排放标准的要求。当工点附近无城市污水管道时,污水应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2车站、车辆基地外排雨水应就近排入雨水系统:3有轨电车线路范围的排水应与市政排水系统统筹考虑实施;4车辆基地外排污水应满足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

24、物排放限值DB44/26的要求.当室外无污水管网时,应自设污水处理装置对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进行内部处理:5排至附近水体、河道、城市排涝主干管的排水管,当其出口受水体水位顶托时,应设置闸门、拍门或泵站等设施;6有轨电车线路路面改造后,对于雨水不能自排的区域或雨水量超出现有排水管道排水能力时应增设排水设施并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市政排水管道设计标准;7电缆井(管沟)应实现排水畅通,宜设置相应的排水措施,必要时应实施机械排水。13.4 消防系统13.4.1 地面车站、地面区间纳入市政消火栓系统保护范围,不设置室内外消防绐水系统。13.4.2车辆基地等应按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g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25、50016的要求设置消防绐水系统。车辆基地重要的电气设备用房设置自动灭火系统。13.4.3 车辆基地的消防给水系统根据市政水源数量、供水压力等因素综合确定。13.4.4 车站及区间的附屈电气设备房、车辆基地的各里体建筑物应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3GB50140要求配备手提灭火器。14供电14.1 f三14.1.1 供电系统的设计应以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适用为原则。14.1.2 供电系统设计容量应按照远期用电负荷需求设计.14.1.3 牵引用电负荷应不低于二级,其余用电负荷分级遵循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葩3GB5OO52的有关规定,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负荷。14.2 外部电毒与中压环网14.

26、2.1 外部电源方案宜采用分散式供电,中压网络的电压等级应根据城市电网中的电压等级以及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电源共享选择,宜采用35(33)kV、10(20)kV电压等级。当一路进线电源故障时,其余电源应能保障重要负荷的供电。14.2.2 供电系统应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与电力部门协商确定下列内容:14.2.3 入方案及电源高压室设置,外部电源进线电缆截面要求:2供电系统次接线方案,系统运行方式:3远期用电量及需要电源容量以及电压偏差范围:4城市电网出线保护与本工程供电系统进线保护的配合:5电源质量要求:6电能汁量要求、调度要求及管理分工:7投资分界和设汁分界;8电力部门典型设计相关要求:9电源端

27、中性点接地方式。14.2.4 中压供电网络一次接线应安全、可第;、简单并应与继电保护配置协调配合。14.2.5 中压网络方案宜采用单环网方式。14.2.6 供电系统注入电网的谐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0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3GB/T14549的有关规定。14.2.7 公共连接点处供电电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侦量供电电乐允许偏差?GB/T12325的规定。14.3 变电所14.3.1 变电所宜分为电源高压室、充电站、降压变电所.充电站与降压变电所可合建成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14.3.2 牵引整流机组的负荷特性宜采用Vi类牵引负荷,负荷特性应满足表14.3.2的要求,*14.3.2负荷特性负荷100

28、%额定电流150%额定电流300%额定电流持续时一连续2hImin14.3.3 变电所设备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2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G高用/低用预装式变电站GB17467的规定。14.3.4 变电所的直流操作电源宜采用成套电源装置,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满足全所事故停电2h的放电容量和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容量的要求。14.3.5 充电站内应设置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为储能式有轨电车提供大功率快速直流充电,应满足如下功能:1正线充电站应具备列车进出站自动检测功能,在列车进站过程中,系统自动启动并给电车充电,应能根据车载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信息,对充电模式及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列车

29、受电弓脱熟充电轨之前自动断电,防止拉弧:2停车场、车辆段宜设置就地手动充放电控制箱:3应具有基本的继电保护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输入过压、欠压、过流,输出过压、过流,短路,接地,过热保护,内部通讯故障、外部通讯故障等:充电装置保护装置应能够为充电装置本体、充电装置至充电网之间电气故障、过电压和异常运行方式提供有效的保护功能。充电装置的保护配设应与车辆保护协调。14.3.6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应力求简单并满足可制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14.3.7变电所维电保护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维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3GB/T50062和6维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理技术规程GB/T142

30、85的相关规定.14.3.8 变电所继电保护宜采用微机综合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且继电保护功能应独立于综合自动化系统.当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软、硬件发生故障退出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仍能正常运行。14.3.9 变电所应满足无人值守的运行条件。14.3.10 变电所宜设置数字通信电潦保护功能。14.4 牵引网14.4.1 牵引网应安全、可.旅,牵引网应由充电轨与回流轨构成,充电轨正极送电,回流网轨与电缆构成负极回流。14.4.2 储能式有机电车采用车载电源作为牵引动力,充电电流应按照车辆要求确定。14.4.3 需充电的车站、车辆基地充电股道应架设充电凯。14.4.4 充电轨宜采用刚性接触网或钢铝更台充电

31、就。14.4.5 充电凯载流总裁面积应满足远期运营列车充电最大持续电潦值的要求。充电轨零都件及设备应具有高的机械和电气强度,耐腐蚀、耐磨耗、可花、少维修、寿命长。14.4.6 充电轨及附属设备除与车辆受流器有相互作用外,任何楮况下不应侵入车辆动态限界。14.4.7 车站充电轨结构设汁应满足有轨电车进站移动充电的要求,应能适应车辆越站能力。14.4.8 充电轨设备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卜.,宜选用安全可靠的国产设备和材料,考虑小型化、轻型化,充电轨设置应满足工程景观要求。14.4.9 车辆基地内检修列位宜安装移动式架空充电凯,移动式架空充电矶应与车顶平台门、起重机、充电机供断电、充电凯接地等系统进

32、行联锁,以确保检修人员在车顶作业的安全。14.4.10 地面线路充电轨宜设置避雷器。14.4.11 充电网带电体部分与结构体、车体之间的最小净距:静态宜为150mm;动态宜为1000no14.5 电力监控系14.5.1 5.1供电系统应设置全线集中的电力监控系统(SCADl),在控制中心能对变电所内的电气设备进行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电力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应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具备系统维护、故障诊断、在线修改和事件管理等功能。14.5.2 电力监控系统由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主站、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及数据传输通道三部分构成。数据传输通道宜采用通信系统的数据通道。14.

33、5.3 电力监控系统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快速响应性等要求。其系统构成、功能要求、监控对象等应根据凯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点、运营要求、通信系统的通道条件确定。14.5.4 电力监控系统宜采用通信系统标准时钟信号。14.6 电箱敷设14.6.1 电缆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规定。14.7 .2地面线路的电缆宜敷设在排管或保护管内,电缆敷设应满足如下要求:1排管或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2管孔数量应有预留:3排管或保护管顶部上壤覆盖厚度不宜小T0.5m:4保护管的臂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半径;5当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放

34、在电缆工作井中;6排管或保护管穿过铁路,公路及有盘型车辆通过的场所时,应选用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7敷设电缆排管时,排管向工作井侧应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14.8 .3为便于电缆的敷设、维护,应在卜列位置设置电缆井:1外电缆牵引张力限制的间距处;2电缆分支、接头处:3电缆敷设方向或方式改变处:4工作井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50m:5工作并应避开横向道路:6工作井应设置盖板,盖板应坚固、满足所处位设的承压能力,盖板设计宜满足防盗功能。14.7 杂做电流防护与接地14.7.1 兼做回流轨的钢轨与行轨电车线路沿线的设备金属外无、各类金属管线、道床、隧道和高架桥梁结构钢筋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连接。穿越道床

35、的金属管道应在管道表面进行加绝缘层处理,管道应尽量和道床垂直并在穿越部位的两侧加绝缘法兰,其安装部位应便于检查和维护。14.7.2 正线兼做回流轨的钢轨宜绝缘安装”正线车站、车辆基地回流轨应采用绝缘结与非回流轨进行电气隔离“14.7.3 供电系统设备各类接地应采用综合接地.车站及充电站均应设置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接入综合接地装巴的设备接地要求最小值。14.8 动力与照明14.8.1 车站动力与照明设备应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车辆基地应采用树干式及分区集中配电的方式。14.8.2 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城市轨道交通照明3GB/T16275及民用

36、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4.8.3 3地面线路及乍站照明宜与道路照明系统结合,乍站公共照明成采用高效光源灯具及节能控制技术。14.8.4 照明照度标准应符合W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及,城市轨道交通照明GB/T16275的相关规定.14.8.5 车站、变电所、车辆基地的建筑物及其他户外设施的防宙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GB5OO57和d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BGB50343的有关规定。14.8.6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个站及非上盖开发车辆基地宜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5.1 Tbt定1

37、5.1.1 运营监控系统应由通信系统、行车控制系统和票芳系统组成。15.1.2 系统乍我设计应满足设施严禁超出车辆限界,地上设施不得侵入设备限界的要求。15.1.3 系统设备应符合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并应具有抗电气干扰性能。15.1.4 系统设备应满足国家现行仃关过电压、过电流指标及端口抗扰度试验标准的规定。15.1.5 区间光缆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并应具有抗电气化干扰的防护乂。15.1.6 系统可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15.1.7 系统宜按整合UPS设计,满足不同设备的用电需求,具备分时断电功能.15.1.8 全线室外设备、与外线连接的室内设备应综合考虑防雷措注;采用综合接地时

38、,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采用分散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15.2 通值系15.2.1 通信系统应为有轨电车行车和运营管理提供稳定、可靠、畅通的语音、数据和图像业务,系统应满足正常运营方式及灾害运营方式的通信需求。在正常运营方式时,应为运营管理提供信息;在灾需运营方式时,应为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提供保证。系统应安全可旅、功能合理、设备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实用。15.2.2 通信系统宜由传输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有线电话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广播系统、时钟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组成。15.2.3 传输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应采用光纤通信技术,满足通信各子

39、系统及行车控制、供电、防灾、票务等系统的信息传输要求:2有轨电车传输网络的建设宜根据线网规划和建设需求,统筹考虑光缆数量、容量和光缆径路。15.2.4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5.2.5 调度中心调度员、车站(车辆基地)值班员等固定用户与列车司机、防灾、维修等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手段:宜同时满足有轨电车与地面的无线语音及数据通信要求:2系统宜采用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可采用租用运营商无线通信网络或自建无线通信网络方式进行系统建设;3系统空间波覆盖的时间地点概率不应小于90%。15.2.6 有线电话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应能同时实现公务电话和专用电话功能,应保证调度专用功能:2系

40、统交换设备容量应根据机构设置、新增定员、通信业务等因素确定,宜为发展预留余量:3系统宜设国计费管理系统。15.2.7 视频监视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5.2.8 度中心调度员、车站(车辆基地)、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及乘客疏导等方面的视觉信息:2系统遵循资源共享原则应满足运营、公安、交警等部门的使用需求,应覆靛车辆、车站、交叉口、人行过轨斑马线、隔离设施、车辆基地及调度中心等重要场所。电梯内视频设备及配线宜由电梯配套设置:列车内视频设符及配线宜由车辆配套地置:3系统宜采用调度中心集中存储方式,分辨率不低于1920X1080,视频编码格式采用标准H.265,应能兼容标准H.26

41、4,公共区域视频图像存储时间不得少于90天:4系统应满足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28181的有关规定,预留接入公安、交警等部门视频监控平台的接入条件:5系统应设置完善的网络安全措施“15.2.9 广播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应保证调度中心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向乘客通告列车运行及安全、向导、防灾等服务信息并应向工作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和通知,发生灾击时可兼做救灾广播:2列车进站时车站可自动广播乘客导乘信息,列车进站信息宜由信号系统提供;3在车站站台亢设置供客运服务人员随时加入本站广播系统作定向广播的装置:4系统前端设备宜采用数字扬声器:5列车内广播设备及配线宜由

42、车辆配套设置。15.2.10 钟系统设计应满足卜列要求:1系统应为运营等部门提供统的标准时间信息并成为其他各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信号:2系统应由级母钟、二级母钟和时间显示单元(子钟)蛆成。调度中心宜设置级母钟,一级母钟的设置宜满足多条线路的共享.车辆基地宜根据需要设置二级母钟.站台宜利用乘客信息系统显示终端显示时钟信息:3 一级母钟应能接收外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北星定位系统基准信号和同步系统提供的标准时间信号;4 一级母钟自走时精度应在107以上,二级母钟自走时精度应在10-6以上。5 5.2.9乘客信息系统设冲应满足下列要求:1根据需求宜设置乘客信息系统,以方便乘客在乘车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取

43、相关信息;2系统显示内容亢包括列车达到动态信息、时间信息、乘客乘车须知等运营相关信息:3系统对于预制信息应具备根据节目列表定时自动播出功能:对于来自外部接口直播的视频信息,应具备自动延时缓存播出的功能:4系统终端显示域备设置应覆盖车站站台、车辆客室等公共区域并为乘客提供时间信息。夜间停运期间仍兼顾市政过街天桥(地道)的出入口通道、非付费区的换乘通道不宜设置终端显示设备:5系统应设更完善的网络安全措施,6 5.2.10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应为运营和管理提供电子办公、信息发布、日常运作和管理、资源管理、人员交流的信息平台:2系统软件平台建设宜根据运营旅位的需求,统一规划和实施:

44、3系统在利用传输系统作为主干传输网络,用户终端设备宜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接入网络设备:1.1.1 置完善的网络安全措施。1.1.11 1电源及接地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电源系统应保证对通信设备不间断、无瞬变的供电.电源系统宜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方式集中供电:2电源系统宜与其他专业集中设理,也可独立设置.通信电源系统应具有集中监控管理功能:3交流配电设备的容址应按远期负荷配餐:4不间断电源的容量应按近期配置:5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按近期负荷配巴,保证连续供电不少于Ih;6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的蓄电池直设一组;7防雷接地措施不得降低被防护设备的电气性能,不得影响被防护设备的正常运行;8设备雷电防护应按照分

45、区、分级、分设备防护原则,结合设备所处空间的雷电电磁环境,在相应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合理设置浪涌保护裾,室外数据传输线宜在设备端设置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应可独接地:9接地系统采用综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Q:采用分散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1.1.12 2通信用房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通信设备用房应根据设备合理布置的原则确定机房及生产辅助用房的面积:2正线宜采用箱式设备用房,车地施地宜采用房建式设备用房。15.3 行车控制系统15.3.1 行车控制系统应配置行运营调度管理、道岔控制设备、路口控制设备、列车监控设备和段场控制设备组成,宜配置维护监测设备15.3.2 行车控制系统应能满足有

46、轨电车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的需求。15.3.3 3.3列车宜采用人工驾驶模式,在道岔区域以进路式示器的显示为行车凭证,在其他区域由司机确保与前车的安全距离。15.3.4 3.4凡涉及行车安全的设备、电路或系统必须满足故障-安全原则。主要行军指挥设备的计算机系统应采用冗余结构。15.3.5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在地面开放空间及其它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条件下,系统应安全可靠的正常工作.15.3.6 行车控制系统应满足卜列要求:1运营调度管理子系统应实现运营管理、行车指挥、监督及报警管理、运营统计、计划管理、司乘考勤、服务管理等功能:2列车定位亢采用BD/GPS定位,实现调度中心对列车运行的自动监视:3正线道岔控制了系统的核心设备应采用安全冗余结构,应能实现道岔自动控制,道岔车载遥控和道岔人工控制等功能;4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