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一一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2、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二、活动准备1.大班教师从本学期初就应该注意与小学衔接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要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5-10分钟),减少游戏时间;让幼儿学会书写自己的姓名,认识一些常用字。2、在环境创设及日常教学中要涉及小学方面的内容及知识(如儿歌、绘画、教唱有关的歌曲等)3、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好,对幼儿进行入小学前的教育.特别在时间观念上要比以前要求更加严格。4、与小学进行联系,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参观准备。三、活动步骤1
2、、大班教师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座谈(就往年大班幼儿初入小学,未做好准备而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的方面)进行交流、总结,有利于大班教师在今后工作中有的放矢。2、教师为幼儿入小学参观做好铺垫,提前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活动中,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小学参观,能使参观活动更有明确的目的。3 .教师带领幼儿走入小学参观校容校貌及低年级小学生的上课情况。参观内容主要包括:(D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2)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4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4、回园后组织幼儿继续讨
3、论,帮助它们化解仍然担心的问题,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四、活动延伸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表达向往成为小学生的愿望。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2一、指导思想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目标,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能有意识的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为幼儿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2、通过活动,使幼儿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
4、、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3、通过活动,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三、具体措施教师1,做好幼小衔接知识的培训学习,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要能与小学衔接。2、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要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幼儿(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1,逐步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同时在
5、集体教育活动中可适当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2、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正确使用手帕,保持环境整洁;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3.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值日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二)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培养幼儿做事要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2、培养幼儿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3,通过各种游戏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三)重视幼儿情商发展1,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主动使用日常礼貌用语。2、在活
6、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3、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四)提高幼儿学习适应性1、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3、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课堂环境接轨,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4、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家长1、班级通过家园联系栏、校信通、
7、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并开展“幼小衔接”主题系列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2.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作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物质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幼小衔接”主题系列活动安排1、”我心中的小学。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回园后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根据主题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时间:暂定6月20日周一2.“大手拉小手”。邀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
8、大班的幼儿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3、“珍贵的一分钟”。让即将入小学的幼儿感知时间,知道一分钟的长短及珍贵,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4,毕业典礼及汇报演出。时间6月底,具体活动要求见幼儿毕业典礼方案四、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上交(主题展板布置、活动照片。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3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
9、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二、活动时间和对象(一)3月一6月,活动时间为3个月。(二)活动对象为幼儿园大班年级。三、活动内容和要求(一)幼儿方面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2、身体方面的准备:(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
10、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D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
11、、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4、学习方面的准备(D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等学习工具。(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看书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3)四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
12、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如集体活动时间由每节25分钟可延长为3035分钟,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二)教师方面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发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三)家长方面8、召开家长会,向家长
13、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9,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四)课间衔接、社会适应,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应困难所引起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们在小学一日长达40分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更大的安全陞患。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四、保证措施(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
14、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二)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五、幼儿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1,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3、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035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4、学记口述日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5,开展“小值日生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为他人服务意识。6、让幼儿多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7,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和平小学。主要内容包括:(
15、1)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2)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8、开展快乐课间十分钟”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自立的能力。9、请家长为幼儿带简易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10、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做”。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420_年,以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为主题,根据实际情况,以幼小衔接为主体,教师是为儿童升入小学服务的。将要求全体一年级
16、老师让儿童自由表达在面临教育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时的感受、思考,儿童内心对小学的期待、兴奋、担心、焦虑等等。教师应尊重儿童的需求,让儿童体验到被尊重的积极情绪体验。为幼小衔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特制定本方案。一、活动主题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二、活动时间20_年_月_日至_月_日三、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四、活动目标1.有人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2 .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3 .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
17、认识、任务认识。4 .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五、活动实施过程安排1 .观摩大班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让老师对大班的学习有所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咨询大班老师。2 .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3 .小学老师与大班孩子进行互动,讲解上小学的相关事宜,为孩子们上小学做好准备。活动过程: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1.欣赏绘本故事第一部分,引发幼儿共鸣,表述自己对入小学的担忧。4 .关注幼儿入学前的心理状况,梳理孩子对入学前的担忧。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准备好了吗?做了哪些准备哦?进小学前还有没有担心的事呢?小结:大家都为入小学准备了很多,可是也有那
18、么多的担忧。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1 .故事导入:小阿力上学(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对入小学的三个担心。(2)呈现3幅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提出问题:你能看出阿力在担心什么吗?生活方面:找厕所情感方面:交朋友学习方面:做作业2 .尝试解决请幼儿想办法尝试帮助阿力解决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阿力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想到的够决问题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认识时钟,开始记录)3 .交流汇总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各组表述出罗列的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梳理。(I)
19、生活方面一一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下课时分钟时能够去上厕所。)(2)情感方面一一请幼儿解读记录卡。小结:交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能够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3)作业方面a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校理出正确的学习方法。(视频中包括的学习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后玩,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b幼儿的记录中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习方法,请幼儿进行补充。延伸活动1 .告诉幼儿如果有其它的担忧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2 .欣赏故事的结尾部分,感受小
20、阿力鼓气勇气面对担心,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把担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很乐意帮助你的。办法总比担心多。这样困难会越来越少,本事会越来越大,你们会很快成为快乐的小学生。六、保障措施(一)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统筹各方资源,确保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取得实效的同时加大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力度。2 .制定方案,加大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
21、案及教研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完善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提供经费支持,切实保障衔接教育的软硬件条件。3 .开展调研,取得实效。定期开展调研、交流或展示活动,及时总结学校、幼儿园经验,树立典型,科学推广,稳步、有序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确保取得实效。(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1.丰富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微信、视频号、微博等)资料,广泛宣传敬育方针、课改信息和幼小衔接政策,树立正确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让其认识超前教育的危害,营造广泛支持幼小衔接的教育生态。4 .建立宣传引导制度。要建立宣传引导制度,建立学校宣传网络,实现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成果的共建、共用、
22、共享。各园(校)设立宣传联系人,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典型经验和个人事迹进行梳理总结宣传并及时进行推广,树立科学导向,形成生态环境图。3.搭建家园校交流平台。通过访谈、座谈、问卷和家长会等多种途径,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儿童衔接敬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实现家园校合作共育。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5一、指导思想: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
23、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活动方案,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二、活动目的: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三、幼小衔接方案:(一)教育教学方面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超幼
24、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1、参观小学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
25、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券。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二)班级工作方面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1、身体方面的准备: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
26、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540左右。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D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慢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慢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
27、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3、学习方面的准备: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攀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3)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家长工作方面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28、、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1 .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在上面枯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
29、6一、活动意图: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
30、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衔接目标: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4、向家长宣传
31、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Il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三、活动时间:20_年4月底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大班各班活动室、操场五、活动对象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六、活动形式1、“红领巾、国旗的一角”升旗仪式2 .模拟小课堂、亲子访谈会3、遨请具有小学教师身份的家长进行“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讲座。4、教师与家长互动交流七、活动准备:1,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
32、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2、事先组织幼儿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以及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3、关于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形式等注意事项提前通知好家长,确保活动顺利开展。4,每位家长准备一条红领巾,尝试教会孩子系红领巾。5、“走进小学”PpT及小视频、一两张爸爸妈妈小时候上学的照片。6、遨请部分家长准备一个民间游戏与孩子一起玩。7.邀请俩位老师家长参加活动。八、具体活动流程:1, 8:00-8:45入园接待、晨间游戏(爸爸妈妈的童年:民间游戏大集合、由家长代表分组带领孩子重温儿时的游戏)2, 8:459:10”红旗
33、的一角”升国旗仪式、幼儿及家长代表发言、早操活动(由徐丽莎主持)3, 9:10-9:30晨间谈话:我的理想、爸爸妈妈的理想4、9:3010:10模拟小课堂第一环节:走进小学(由担任小学教师的家长带领孩子一起了解小学、PpT)第二环节:经典回忆录(爸爸妈妈上学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可以参与)第三环节:唱响我们的童年(爸爸妈妈和孩子分别演唱儿时的童谣)5, 10:10-11:00“幼小衔接”专题讲座、教师简短家长会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7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结束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学习,上小学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想家长们一定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孩子又长大了,能学到更多的
34、知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紧张的是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吗?能学得好吗?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让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来做个有准备的人,关注孩子的发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迎接新的挑战。一、小学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不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最本质的变化是:幼儿园的孩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处于受成人保护、养育的情况下,他们对社会还不负有任何责任。而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孩子对社会承担的义务。新的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对孩子们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对新入学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家长必须充分了解这种变化,及早伸出温暖有力的手
35、,扶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让我们来了解几个主要的差别:1 .学习时间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34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幼儿园的孩子,白天可以在园内午睡两个小时左右,小学的孩子,中午一般没有午睡。一年级学生除每周上24节课以外,还有较多的集体活动时间,如早读、课间活动、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等等。小学的生活节奏明显快于幼儿园。这些都要求儿童具备承受重任务和快节奏的良好的身心素质。2 .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脸,所学的只是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而小学有严格的课程标准,教师要按教育教
36、学计划严格实施,教学方法虽然也力求直观性、趣味性,但较少采用游戏等形式,而以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为主。在游戏中,心理活动的无意性和具体形象占较大比重;而进入小学的学习对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要求较氤3 .人际关系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是一个班五、六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孩子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大便了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小学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增多了,除了课内、课外,还在校外、家里互相来往,除了本班,还有同年级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往。4、学习要求幼儿园的孩子,家长
37、基本上只要孩子吃坂、玩好,长得结实健康就满足了。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100分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情绪受到影响。另外,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园,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延,孩子也会不适应。二、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一)为孩子做好入学前心理准备。每年的一年级新生入学,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二个孩子:不想进小学的校门,总想往幼儿园跑。这是为什么呢?就像孩子们刚进幼儿园时,总是要哭好多天一样,因为孩子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有一种不安全感,他难以接受一种新的环境,
38、就会产生抗拒感、陌生感。如何消除孩子的这种感觉呢?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使孩子对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对上小学产生一种向往。平时带着孩子从小学校园旁走过,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在新的环境里,你还能认识很多很多的新朋友,学到很多很多的新知识,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事,使孩子对学习和学校产生强烈的向往。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到小学走走、看看,告诉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很多本领。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进而产生上小学的愿望。(二)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几乎都
39、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证十小时睡眠时间。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有选择、有节制地观看电视节目,如新闻、动物世界、少儿节目等,并要适当控制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督促孩子自觉遵守一天作息时间。创设利于孩子生长的环境,家长霎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给,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家庭成员之间要互尊互爱,不当孩子的面争吵。另外,在家里,要为孩子
40、创设一个学习小角落,备有写字台、书架、玩具架等,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
41、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餐巾等;学会在活动、游戏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图书、其它用具等。4,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桌、书包、文具,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像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5、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叠衣服、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
42、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6、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板桌等。(三)培养的良好习惯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它不仅是自身素质的表现,更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发展。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得多,所以家长应该配合学校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1.学习方面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
43、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1)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但是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当回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等。所以,平时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
44、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孩子多交流,关心了解孩子,培养孩子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给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
45、,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态度是否认其。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怎样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珍惜时间的习惯呢?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比如以20分钟作为一个学习阶段,在开始学习之前,应先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喝水、上厕所、削铅笔、找本子等。当学习阶段一开始,就必须专心致志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允许干任何杂事,即使大人有事,也不能去打搅孩子。要等这一学习时段结束了再说。大人的这种态度特别有利于培养起“学习时间必须一心一意”的观念,从而养成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当然
46、。20分钟的学习时段一到,就应该让孩子休息了。可以休息5分钟,超过了5分钟不利于孩子在下一个学习时段迅速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而达不到5分钟有不利于孩子消除视力和脑力的疲劳。休息时必须离开书桌,干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但不能懒洋洋地躺着或坐着,这样会影响下一个学习时段的精神状态。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写字姿势的习惯。读书要做到身正,肩平,足安。课本平放前方,胸离桌子一拳。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具体的入学后小学老师会作严格的训练。最好不要让孩子提早学写字。有的家长带孩子去练字,结果字没练好,却让孩子养成了错误的提笔姿势、写字姿势。而错误的姿势一旦
47、形成,会影响到视力,影响发育。到了小学,老师要来纠正,就会事半功倍,花了很多气力,孩子却总也改不掉。(3)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正确的早期教育,就很难做到了。有些父母过分注重知识型的学习传授,如:这是毛,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诉孩子字的读音,但没有帮助孩子分析字形。所以孩子以后无论在读还是写上,都会把两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识的传授,家长更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2.文明礼仪入学意味着孩子从家里到了学校,开始了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与许多人接触交往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磨擦和矛盾,这就需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方面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呢?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要从小就养成孩子良好的礼貌行为。如在车船上能主动绐老人、孕妇、幼儿、病人、残疾人让座,并乐意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能在各种场合使用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请等);做客时,不乱跑、不吵闹。爱父母是子女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做到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讲道理,不任性;听别人说话时,要姿态大方地站好,眼看对方;外出或回家要向父母或长辈打招呼;要体谅照顾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礼貌的核心是尊重他人。三、家长需要注意的培养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