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218664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调研报告】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研究摘要:全面实施预算绮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其是财务管理的进阶,更是一种全面提升管理质量和效能的手段,旨在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一体化系统建设则通过整合各项财政活动,确保信息流的畅通和管理决策的准确性,是实现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的关键要素和实施路径,旨在为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以期望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通过高效、科

2、学的管理模式,最大化地发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关键词:高校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僵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此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对于财税体制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如何有效地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对于提升管理质量和效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而组织的效能和效率往往与其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

3、先进性密切相关,因此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方面的高效转型在于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高校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绩效评估的准确性等,要高校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并要建立一体化管理系统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一体化管理系统已成为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工具,其通过整合财务、人力资源、学术研究等多个管理模块,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自动化,从而提升管理的整体效能。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校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挑战,期望为高校在财政管理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一、全

4、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原则(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其关注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重视资金使用的成果效益,强调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绩效结果的可衡量性。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紧密结合,通过制定明确的预算目标和评价指标,实现财政资金投入与政策目标之间的最佳匹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绩效理念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尚未深入人心,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现

5、象,且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尚未能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导致一些领域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和滥用现象。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抓手。其将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从而有效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一体化系统建设原则坚持总体设计:根据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务制度的整体需求,对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途径与系统进行系统性规划。围绕迫切问题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要重视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注意新出台的政策和项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坚持全

6、面推进、突出重点:要全方位地推动预算绩效,把绩效观念与方式深入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之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事前、事后的绩效管理体系;并注重关键环节,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提升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历时久的重大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成效。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要加快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完善绩效目标、绩效监测、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等管理过程,完善一般绩效指标和细分领域的绩效评价标准,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标准科学、程序规范、方法合理、结果可信。坚持权责对等、约束有力:构建问责体系,对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细化,并对各自的权限进行划分。完善考核制度,将考核成果与财政资金分配、政策制定相结合。

7、加强财政预算协调,完善财政收支程序,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的关键要素(一)组织架构与职划分高校管理层是决策和协调的核心,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与高校的整体目标和战略保持一致。财务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执行及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控和分析。审计部门通过内部监控机制,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防止资金滥用和浪费。发展规划部门的角色在于指导预算编制,保证预算安排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吻合。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保障一体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二)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旨在通过简化和标准化流程,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并增

8、强流程的透明性和可追踪性。流程简化旨在削减不必要的流程环节,使流程更加直线化,减少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消耗。预算审批流程中可以通过减少审批层级或采用电子审批系统来简化流程,也可以通过引入信息技术,许多日常操作如数据录入、报告生成等可以自动化处理,从而减少人工错误,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流程的标准化则为相似的操作建立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模板,确保不同部门在执行相同任务时的一致性,可以制定统一的模板和指南,确保各部门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预算的制定和提交,可以将分散的流程和数据集中管理,通过一体化系统实现数据和流程的集中控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流程不一致带来的混乱和误解。在上文基础上,需要

9、进行持续的流程评估和改进,可以通过定期回顾和评估现有流程,收集用户反馈,分析流程效率和成果来实现,基于此可以识别改进的机会,不断优化和调整流程,可以定期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评估,识别时间延误的原因,优化相关流程以提高效率。流程的直接执行者和受益者也就是用户,对流程的实际运作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可以通过组织工作坊、讨论会或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与用户沟通,确保其了解新流程的操作方式和背后的逻辑,从而提高流程改进的接受度和有效性。(三)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是实现预算管理自动化和绩效管理可视化的基础,也是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透明度的关键。一方面,一体化系统的设计重点在于为财务部

10、门提供一个纵向管理系统,使其能够直观地获取并处理学校整体的财务信息,包括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及结余等方面的数据。系统的集成化旨在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生成详尽的财务报告。以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财务决策的数据支持基础,使财务管理更为透明和高效。一方面,信息化平台的技术架构必须先进且可靠,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移动访问的应用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规划财政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极大提升管理效率,增强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而技术架构的可靠性包括数据的安全性、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和持续运行能力。在平台的建设阶段,系统设计应有直观的仪表板,展

11、示关键的财务指标和绩效结果,使管理者可以快速把握整体状况,并提供定制化的报告生成工具,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轻松生成各种报告。(四)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及目标导向性,综合性包括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算执行的效率、资金使用的成果等,其可以反映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战略需求,如支持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创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目标导向性则强调指标应与高校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成果紧密相连,确保评价的结果能够真实反映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对高校发展的贡献。具体实施可以将指标划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包括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效率;非财务指标涵盖学生满意度、教学成果

12、、科研项目的成功率等。且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也应具有可量化和可操作性,可量化需要能够以具体的数值表达,以便于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估和比较;可操作性则关注指标是否易于获取和测量,确保评价过程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可量化和可操作性的指标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衡量预算执行的及时性、资金的使用率或项目的完成度;并利用现有的学生反馈系统和教学评估机制来收集相关数据,而不是采用难以操作或成本过高的方法。具体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表1中指标旨在全面评估高校在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科研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以帮助高校监控和评估各项活动的绩效,指导高校在预算编制和资源配置中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决策。三、高校

13、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路径(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决定了系统设计的方向和范围,涉及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当前状态和未来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对各相关部门和用户的需求进行全面的梳理。状态和未来需求包括对现有预算管理流程、资金分配机制、财务报告系统等方面的详细调查,可以分析高校当前预算编制的效率、预算执行的透明度、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并在此基础上识别预算执行的滞后性、资金使用的低效率、绩效评价的缺乏等,明确系统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一体化系统的使用者涉及高校财务人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上级主管财务部门、财政部等关键利益相关者,这些部门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有着不同

14、的具体需求和期望,高校财务人员可能更关注预算执行和监控功能,而管理人员则可能更侧重于系统提供的决策支持工具。教育厅和财政厅等上级部门的需求可能集中在对高校财务状况的监管和评估上。因此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以确保一体化系统在设计和实施时,能够全面覆盖这些关键部门的需求,提升系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首先要关注系统的架构和技术选型,系统架构应支持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需求,应能够支持复杂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提供实时的财务报告和分析工具,以及支持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技术选型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与高校现有技术基础设施的兼容性。可以选择云计算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同时

15、使用先进的数据加密和安全措施来保护敏感信息,并采用图形化的仪表板来展示关键财务指标,使管理者可以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种类型的数据,系统需要能够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应能够直观地获取并处理学校整体的财务信息,以支持全面的预算分析和绩效评估。数据管理则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确保不同部门和系统间的数据能够无缝对接。(三)系统开发与测试系统开发过程采用迭代开发,允许在开发过程中根据用户反馈逐步完善系统功能,其每阶段都会产生一个工作的系统版本,迭代过程中版本并不完整,但包含部分核心功能,能够及时获取用户反馈,快速响应用

16、户需求的变化,并持续改进系统功能。而通过邀请最终用户参与早期的系统设计和测试,可以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预期,具体而言,在开发财务报告模块时,可以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测试,收集他们对报告格式、数据展示和操作流程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系统设计。系统测试则覆盖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用户接受测试等,并检查预算编制和审批流程是否符合预设规则,性能测试则评估系统在高负教下的表现,确保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安全测试则需要验证系统是否具备足够的防护措施来防止数据泄露、未授权访问和其他安全威胁,用户接受测试应关注最终用户对系统的接受度,包括系统界面的友好性、操作的便利性等。

17、(四)人员培训与试运行培训计划应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技能水平定制,对于一线财务人员,重点在于系统的日常操作和数据输入,而对于高层管理者,培训更侧重于系统的报告功能和数据分析工具。培训方法应结合线上和线下方式,举办工作坊、在线教程、实操演练和问答环节,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咨询服务也非常重要,以解决用户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其对系统的信心和适应性。试运行应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中进行,模拟实际操作场景,同时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旨在识别和解决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操作流程的不便、功能的缺陷或性能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反馈机制,鼓励用户提出他们的观察和建议,对于优化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

18、提升系统性能和改善用户体验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用户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能够满足高校的实际工作需求。(五)持改进与优化持续改进与优化是确保系统长期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持续改进包括对系统功能、用户体验、数据准确性和处理效率等方面的定期检查,可以通过收集系统日志、用户操作记录和性能指标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定期评估包括对用户满意度的调查,以收集用户对系统的整体感受和具体功能的评价。可通过收集系统日志、用户操作记录和性能指标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及响应速度。有助于识别技术问题,揭示用户使用习惯和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可以了解用户的实际使用体脸,识别系统的优

19、点和不足,如果多数用户反映某个报告功能不够直观或难以操作,系统开发团队可以针对这一功能进行改进,提升用户界面的友好性或简化操作流程。随着高校管理需求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引入新的功能、更新数据处理算法或改进用户交互设计,如集成更高级的数据分析工具,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和支持更复杂的决策过程。四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一)技术风险控制系统的稳定是防范技术风险的基础,可采取经过验证的技术平台、实施严格的代码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等措施,如选择成熟的云服务平台作为系统的基础,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实施定期的系统维护和更新也至关重要,以应对潜在的技术问题和外部威胁。系统开发则通过代码审

20、查、自动化测试和性能测试等手段来确保代码质量和系统性能,包括压力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条件下均能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应进行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包括实施数据加密、设置复杂的访问控制机制、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监控等。访问控制机制则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并且他们的访问权限严格限定在其职责范围内,并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和异常活动,防止数据泄露和其他安全威胁。(二)组织风险控制组织风险包括员工抵抗变革、管理层支持不足、沟通不畅等,因此应从变革管理及管理层的支持两方面着手。变革管理需要实施提前沟通变革的必要性、预期效益,以及对员工的影响,并鼓励员工参

21、与变革过程,如在系统设计和测试阶段收集他们的反馈,可以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接受度。具体而言,可以组织研讨会和工作坊,让员工了解系统的优势和使用方法,同时收集他们对变革的看法和建议。管理层的支持能够向全校传递明确其重要意义的信息,并应定期审查项目进展,解决关键问题,并对项目成果给予认可。具体而言,高校领导可以定期召开项目进展会议,及时了解实施情况,提供策略指导和资源支持;且通过公开认可项目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可以提升项目团队的士气,增强整个组织对项目的信心。(三)培训风险控制培训风险源自诸多方面,如培训内容与实际操作需求的不一致、培训方法的不当及参与培训的员工缺乏充分动机等。因此,一方面需要对培训材

22、料和方法进行精准定制,以满足不同工作岗位和技能水平的员工的需求。对于涉及财务数据处理的员工,培训应重点关注数据输入、报告生成等操作的具体细节;而对于决策层管理人员,培训则应侧重于系统如何辅助战略规划和决策过程,且培训材料应结合实际案例和操作场景,以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另一方面提高员工对培训的参与度和动机可以通过采取激励措施,如提供培训完成证书、设置培训成果展示或认可机制等方式实现;并设计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模拟操作或游戏化学习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有效地提高员工对新系统的认知和操作技能,减少因培训不足而导致的操作错误或系统使用效率低下的风险。五、结语

23、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实施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更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流程优化和风险控制等多个维度。本文深入探讨了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建设的各个关键环节,强调了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以及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降低培训风险的必要性。总体来说,高校在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一体化系统时,需要采取综合、系统的策略,并考虑技术层面的高效实施、重视人力资源、组织文化适应及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其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效率和绩效,从而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现代化的需求。参考文献:1刘罡.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审计研究JO1.会计之

24、友,2024(02):14-182024-01-04.2戴文婕,张志兵.基于业财融合的中央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实践探讨J.财政监督,2023(24):46-51.3王欣.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3(12):43-45.4高磊,张妮妮.高等学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和对策探究J.财会学习,2023(03):37-39.5路秋玉,李英莲.绩效目标公开背景下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会计师,2023(01):131-133.6李玲,李敏.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路径探析J.会计之友,2022(24):101-106.7彭满如,谭圆奕.基于戴明环和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22,38(06):84-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