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229490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十四五”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质量为先,增强服务能力,强化发展保障”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并切实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什四五“规划实施。今年是规划执行落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按照相关规定和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安排部署,对纲要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项目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对2025年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十四五”以来,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事业扎实推进,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深入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教

2、育职责,将教育发展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了上下协调联动、城乡发展兼顾、注重长效建设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规划实施,教育发展有序推进,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五年规划目标任务预期能够完成。截至2023年,有各级各类学校1.1万余所,在校学生500万人,在职教职员工4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义务教育巩固率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t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5%o二、重点任务实施情况1 .教育强城全面推进。按照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建设教育强城工作,成立教育强城建设推进领导小组,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等方式,了解掌握教育改革发展现状,为研究制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城的目标任务和政策

3、措施奠定基础。坚持根据发展趋势开展教育基本建设的原则,前瞻性规划和布局教育基本建设,建立教育基本建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标准。完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聚焦入学入园矛盾突出区域和资源相对薄弱地区,优化基础教育设点布局。建立适应高等教育事业规模调整扩容、内涵发展、布局调整的校舍资源保障机制,有效保障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重点学科科研用房建设,进一步优化高校空间布局结构。鼓励各区将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在高校内,探索学校文体设施建在社区,促进资源共享。推进美丽安全校园建设,完善现代化的学校后勤保障体系,提升校园基本公共服务能级。2 .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广泛开展系列主

4、题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融合发展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和人生出彩打好基础。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工作体系,深化高校课程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改革,完善高校育人和中小学校育人机制,健全大中小幼纵向衔接、课内课外和网上网下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丰富人文底蕴,培育科学精神。注重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侧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文化基础,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培育工匠精神。强化高等教育学科交叉和个

5、性化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知识整合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建构经验。推动中小学创新创造教育,开展项目化研究型学习,推进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创新因材施教的有效模式,打造一批基础学科基地学校和项目,重视信息科技、科学实践、前沿技术和工程技术教育。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推动体育特长人才跨学段、跨体系的贯通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基础教育体育课刚性要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突出体育素养培养重点,引导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

6、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美育教学工作,推动各学校坚持以艺术课程为主,开设可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艺术课程,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建设五育融合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创新校内劳动实践,繁荣校园劳动文化,重视日常家庭劳动教育,开展多样化社会劳动实践,建设若干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构建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形成劳动习惯,在劳动中激发创新创造力。3 .提质增效成效明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启动实施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家庭科学育儿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为适龄幼

7、儿家庭提供有质量的育儿指导,引导家长形成科学育儿观念、掌握科学育儿方法。扩大托育服务资源供给,提供以普惠性为主的托育服务,构建托幼一体化体系,完善托育服务综合监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托育机构。发展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科学规划资源布局、创新办园体制机制,确保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开展教、养、医融合的科学保教,以常态化、过程性质量评价为重点,推进优质园创建工作,巩固幼小衔接成果,深化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双向衔接,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鼓励各区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强化优质资源带动辐射作用,增强学校内生动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学区集团和新优质特色学校,实施

8、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持续推进初中强校工程。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秩序,开展中小学特色学校和项目创建工作。促进义务教育提质增效,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加强教考一致的教育教学管理。持续推动创新创造教育发展,深化小学低年段主题综合活动课程建设,实施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基于区域特色的学校综合课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项目。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引导普通高中找准办学定位,依托规定课程,推动普通高中由标准化、同质化向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发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完善普通高中发展保障机制,所有普通高中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严格落实并逐步提高生均公用标准

9、。统筹考虑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师资、校舍、设施设备资源,满足选课走班等教学需要。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设点布局,启动融合教育校建设,应设尽设特教资源教室,进一步健全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学段特殊教育有效衔接。提升医教结合服务能级,拓展医教结合支持范围,建立一生一档动态跟踪机制。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特殊教育课程支持体系,建立融合教育分层支持体系,改进特殊学生评价机制,切实推进融合教研,畅通课程与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强化条件保障,加强师资配备,努力满足各类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稳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10、结构,引导高校专注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适度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鼓励引导高校立足办学定位、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础学科、冷门学科,以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急需领域的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培育紧缺人才。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为破解超大城市公共安全和管理难题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探索基础学科和关键学科长学制培养模式,开辟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加快建设一流学科教育,加快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持续完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分类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

11、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精准指导服务。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精中职、做强高职、建设若干新型职业院校,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持续完善贯通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基于能力本位一体化的贯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改革,推动市级规划教材建设,鼓励校企合作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融媒体教材,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创新。强化校企双元育人,健全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根据专业特点及行业需求,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发挥职教集团集聚资源的平台作用。健全职业

12、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督导评价制度,重点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能力。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动形成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4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加快完成中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推动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加快高中学校学科教室、多功能教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满足新高考改革的需要。强化普通高中共同体建设,推进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等各方面资源共享。深入实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不断丰富校本课程,大力推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积极稳妥推进普通高

13、中选课走班,探索实施分层走班教学,适应高校制度改革需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找准学生学科定位、专业定位、方向定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5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组织并巩固拓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持续开展教书育人评选等活动,着力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拓宽人才工作视野,加大自主培养和引才力度。优化实施学者计划,实施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行动,积极引育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团队,发挥高校创新人才蓄水池”作用。推进人才数字系统建设,为科学遴选人才、准确评价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健全高校新教师岗

14、前培训制度,实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引航工程培养计划。聚焦青年人才培养,深入实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推进教师产学研践习、技术队伍建设等计划。深化实施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加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实施高校强师工程,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水平。至2023年,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占比为90%;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师本科及以上占比为85%,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65%,提高了6个百分点;普通高校教师硕士及以上占比为75%,提高了5.5个百分点。6 .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稳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建设,稳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推广教育改革经验,总结推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经验,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成

15、果评价,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重点评价学校落实全面领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学、安全稳定情况,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强化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一线学生工作。改革学生评价,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镇(街道)办初中、小学以市(县)、区举办为主。完善普通高中管理体制,加强对普通高中的市级统筹指导和管理,推动中心城区普通高中划归市管。支持符合条件的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

16、职业学校序列。扩大社会参与,培育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着力形成共治共享、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7 .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全面构建规范、智能、可持续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积极提升数字教育资源高质量、普适化、个性化水平。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库与学校校本资源库,加强中小学数字化教材与教辅资源、职业院校实训资源和高校在线开放课建设开发。构建“平台+资源+智能应用”的资源创新与流转体系,提升智能课件等新型数字资源的创新应用和个性化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共享共建、多渠道供给的资源建设模式,引导学校综合运用智慧教育云平台监管本校资源建设情况,借助数据支持发现薄弱环节、优化资

17、源配置、提高资源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人的现代化,统筹推动教育观念、内容和方式变革,培养适应智能发展的高素质数字公民。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创新,深化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形成一批可供推广的智慧教学范式。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开展大数据驱动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和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系统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研制师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师生信息素养常态化监测评价,加快普及智能教育,推进智能创新平台与产学研融合创新基地建设,鼓励高校探索开设智能学科,加快培养智能领域人才。8 .深化产教融合良性互动。落实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实施产教融合创新工程,建立产教融合发展多部门协同推进机

18、制,建设产教融合改革发展先导区。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深度对接,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支撑。构建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差别化发展路径,建设若干校企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布局,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聚焦重点产业,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园区、院校和学科专业群。深化“引企入教”改革,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的方式建设“企业学区”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行面向企业生产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支持学校深度融入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9 .实施基础教育强师优师

19、工程。实施校长能力提升计划,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校长凝炼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思路、塑造校园文化,真抓实干,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聚焦新进教师入口关和在职教师培训环节,着力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师范教育格局,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学院,建设学前教育学院,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等紧缺急需专业。深化教师培训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健全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规范化培训与教育衔接培养,发挥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教研蛆织、高校平台等各方积极作用。实施基础教育人才攀升计划,培养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和有影响力的教师。实施中

20、小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团队建设等专项计划,探索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机制。10 .建设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发展教育协同推进机制,建立配套政策联动制度,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流品牌。推动建立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机制,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探索形成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制,布局建设一批有集中度、显示度的高品质教育服务品牌,建设区域教育大数据中心,发挥示范区教育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区域引领教育创新带新机制,形成互联互通和协同治理新格局。三、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十四五”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困难与

21、问题:教育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依然偏少,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还不充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滴等教育高峰不高,引领性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较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仍然偏低;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缺乏,新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应用性学科的教师缺口较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和教育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资源匮乏。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强化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

22、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城,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1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题,加快构建“五育并举”体系,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试点建设。推进教育系统建设,督促指导高校校长负责制,推动全面建立中小学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高校建工作重点任务,全面规范办学行为。2 .持续推进建设教育强城。加快建设教育强城的政策性文件,推动各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投入上加大力度,适应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优化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具有城市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主要发展指标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3 .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

23、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和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强化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促进教育发展。继续实施投入、师资等向地区倾斜政策,提高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等指标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4 .大力发展支撑引领高等教育。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提高本科录取率,着力提升高校办学承载能力。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

24、科建设,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优化高校布局和设置,推进高校分类分层有特色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5 .深入实施职业教育行动。推进双高、双优计划建设,全面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本科高校和优质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教育部门共建服务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产教融合试点,推进职普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 .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以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为抓手,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教

25、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持续扩大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支撑服务全民的教育体系。7 .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打造教育特色品牌。提升学校体育美育水平,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大抓教学、狠抓质量”,着力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加强教改教研,深入实施全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抓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工作。8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动“双减”走深走实,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稳妥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和高职院校体制调整,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持续改善教育生态和环境。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切实改善教师待遇,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9 .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强化统筹,进一步落实各级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形成教育及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联动机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级各类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等与其他规划与政策设计有机衔接,优先谋划和部署,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工作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