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241315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宋子然先生的训诂理论与应用(巴蜀书社,2002)是四川新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之,该书内容覆盖面较广,涉及传统训诂学理论的方方面面,I1.章节安排较有条理,是本较好的训诂学入门教材。下而具体谈谈笔者读完该书后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一、内容丰富,编排有序宋子然先生编写的这本训诂理论与应用是作为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史研究生的教材来使用的,具有较高的口纳性和条理性。该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理论部分分为六章,分别为:、概论:二、训诂的内容:三、训诂的方法:四、训诂的体式和术语:五、训诂的忌讳:六、训诂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可见,该书上篇几乎囊括了训诂学理论方方面面的

2、内容。应用部分则分为以下两章:一、训话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二、训诂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该部分主要是编选了今人研究法律、舞蹈、军事、医学、货币、饮食等专业中的训诂材料,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让读者深刻地感知训诂学在法学、舞蹈、军事等人文科学以及在中医、货币、饮食等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体会到训诂学并不是一门过时的学科。总体看来,该书内容虽然很多,但编排上很有条理,从理论分析到实际运用均有涉及,有从而利于读者对传统训诂学有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认识。二、既重理论探讨,也重视实际应用该书之所以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这样上下两篇,主要是考虑到理论如何运用的问题。作者在后记中说“讲授训诂学多年以来,一直觉得这门课

3、程的内容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讲理论、讲方法,一部分讲应用、讲操作。这样才与这门课的应用性相符合,才能赋予这门学科以无尽的生命和一定的价值。”学以致用是任何门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清代学者陈澧在其东塾书记中曾说:“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是对训诂学实用功能最为明白贴切的表述。所以,今人学习训诂学歪在使用训诂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在阅读古文献资料时遇到的困难。在阅读该部分时,笔者在作者的分析当中不仅学到了一些古代文化常识,还学到了对具体问题如何进行分析的方法。例如:作者在刚述“葱”的有关问题时,指出中国古代食葱的历史很早,葱在古代属荤菜,所以佛道中人以及普通人在祭祀、施戒时是不吃葱的,并举古代

4、文例加以佐证。在谈及祀的命名时,采用了训诂学中从声音入手,探求讲源的方法,较有说服力。三、举例翔实,且涉及面颇广作者在论述一个问题时,往往都是佐以多条例证,以便能使读者对所论说的问题有个清楚的认识。例如:在讲解术语“曰、为、谓之”时,每个术语都各举两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谓之”条卜举了这样两例:尔雅祥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磷,玉谓之琢,石谓之磨.”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并由此补充说:“谓之乂写作之谓,如末例。”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教材中,论及“谓之”时,就没谈及此点。可见,作者用心之细,治学之谨。再如谈到训诂内容包括“显示语法”这一部分内容时,认为旧训诂对词句的语法分

5、析比较粗疏零碎,训诂专书一般只限于收录一些虚词,至于句法则完全是空白的。但是古代的传注,在解糅词义之外,有关虚词和语序的说明及解糅还是屡展可见的。为说明该点,作者从“解择虚词、说明语序、指点语气、语序颠倒、词类活用”等方面,一一举出古注中的例证,让读者一目/然。至于举例涉及面广,是指作者所引用的例证来源较广,有古人的经注,有古人对诗歌的注解,有字书、辞书、韵书、小说、杂著(医学、法律等方面)、读书笔记等等,总之能用来说明问题的,作者都加以征引,足见作者阅览面之广,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要学好训诂,没有大量的文献阅读作基础,是不行的。宋子然先牛的训诂理论与应用这本书优点颇多,但箔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发现

6、了一些较细微的问鹿,兹举例如下:当为,当作作者在论述这两个术语时认为:“(这两个术语)都用于纠正误字。当为(当作)和读为(读日)的区别在于:凡言“读为A,不以为误:凡信“当为”者,直斥其误.(段玉裁学周礼汉读考序)其中因字形相似而致误者,称为声之误.”宅者认为此表述有误.首先,“当为”和“当作这两个术语并不只限校勘时纠正误字,有时也用于破假借字,易字而通其音、义。传注中“当为”和“读为”有时相通混用。如:礼记玉菱3:“啡君有触裘以誓省”,郑玄注:“省当为弥。野,秋田也。国君有精裘誓为田之礼。”诗经周颂我芟:“有略其招,做在南亩”,郑玄笺:“俶我当作炽笛。农夫既耘除草木根株,乃更以利相炽笛之。”

7、其次,“当为”和“当作”在作为校勘术语时,因声近而误写者,称为“声之误”,因形近而误者,称为“形之误”。如:周礼天官腊人:“共豆脯”,郑玄注:“脯非豆实,豆当为羞,声之误也。”*周礼天官夏采:“以乘车建绥“,郑玄注:“绥拧当作较,字之误也。”可见作者在这里将因字形相似而致误者,称为“声之误”,显然有误。有些地方表述不够清晰,没有予以充分的解释。作者在训诂的体式和术语这一章中,谈及注疏的名称(传、解、笑、注、校)时,都引用说文,从“传”“解”“笺”“校”的字形入手,分析它们作为训诂体式意义的由来。虽然作者引用了说文,可是对所引材料没有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例如作者对“笺”作了如卜.的分析:说文:“

8、笠,表识书也,从竹,戋声。“注疏叫笺,从汉代的郑玄开始,郑玄六艺论:“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随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便可识别也”可见,笺”有修正、补充的意思.作者引用说文无非是有助于读者了解“笺”的意思,但从以上表述来看,此举不但没有说清楚“笺”为何有修正、补充的意思,而且让读者对许慎所言“表识书也”表何义也不够了解,原因就在于作者对此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许慎所言“表识出也”应作何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对此也只是引用了上文提到的郑玄六艺论里的一段话,并没有对何谓“表识书作一明确的解糅。要搞清楚“表识书”的真正含义,可以参看徐借的说文系传,徐借在“笺”字条下作如下解释:“笺,表识书也。于书中有所表,记之也。”可见,“笠”主要是指在读书过程中有些想表达的想法,遂将其在旁边记下来。所以,“笺”才有修正、补充的意思,著作当中出现一些较细微的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瑕不掩均,作为一本训诂学通论性质的书,训诂理论与应用一书较之隔宗达、张永言、主宁等训诂大家的训诂专著相比,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并不大。但是,就笔者看来,此书内容丰富,文笔晓畅,可作为训诂学方面的入门读物,从而为深入从事训诂研究打下乩好的基珈,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所说:“如果要作为汉语史研究生的教材,还需要加以深化、细化才行。”(何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