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268217 上传时间:2024-08-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一、定义1 .多重耐药菌(MDKO):主要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 .泛耐药(XDR):细菌对除至少两类之外的其他抗菌药物中的每一类至少一种药物不敏感(即:对至多两类抗菌药物中的每一种药物敏感)。3 .全耐药(PDR):细菌对每一类抗菌药物中的每一种药物不敏感。4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以多重耐药菌为致病病原体的感染。5 .常见重点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毒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醍胺曲(ESB1.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茵、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C

2、R-EC)和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毒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暖青春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及其他耐碳青霉漏类抗菌药物革兰阴性杆菌(CRO)等。二、防控要点(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1,执行手卫生是防控的重要基础措施:七步洗手法(1)颈防和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最基础、最有效、酸经济的策略(2)减少病原体感染和传播不可或缺的手段3)感染防控的基础措施之一,是整体防控策略的一部分2.应根据国家政策落实各项措施1)各医疗机构应依据国家规范,制定本机构的手卫生制度,并实施有关策略(2)落实各项措施,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依从性和正确性,降低耐药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3、(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1) 一旦检出MDROs,无论是感染、定植还是考虑污染,病人均应安置于隔离区域内,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1)首选单间隔离,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将同类MDROS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2) CRO等威胁程度高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应当严格单间隔离(3) ESB1.阳性肠杆菌科细菌等在科室条件受限,无法设置隔离病房时,须实施床旁隔离。床间距不得小于1米,病床间以隔帘或屏风分隔成隔离区域(4) 在隔离房间门上、病人床单元、病人一览表、病历夹以及

4、患者手腕带上做好蓝色接触隔离标识2 .诊疗物品管理对于非急诊用仪器等尽量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500mg1.含氯消毒剂或复合季筱盐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500mg1.含氯消毒剂或复合李筱盆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如发生肉眼可见的污染,应对污染处进行特别的清洁与消毒3 .医务人员的防护:在接触病人或其周围环境时,应该戴手套,衣服可能会接触病人或其周围环境时,应穿隔离衣。离开隔离区时要脱除隔离衣及手套,立即进行手消毒或洗手4 .诊疗顺序非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s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顺序进行诊疗护理操

5、作。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消毒。必要时安排培训合格的特别护理小组专人护理感染或定植MDKOs的患者5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1)病房应当使用专用抹布等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抹布、地拖应遵循“一用一批,集中处理”的原则,使用后统一交后勤洗消间集中消毒。.(2)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含氯消毒液每天进行擦拭、消毒。(3)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4)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6 .做好使用后物品及废物的规范处理(D患者使用后器械及物品使用用黄色废物袋包装,包外注明“特殊感染”

6、,尽快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2)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使用黄色垃圾袋盛装,采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3)患者使用的床单位织物用黄色废物袋盛装,注明特殊感染,集中送洗。7 .患者外出检查及转科管理(1)多重耐药菌检出患者需要外出检查时,医生应在检查、检验单中勾选“接”标识,并于诊断或病史中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带检查的工作人员应与检查科室工作人员做好交接。(2)多重耐药菌检出患者需要转科时,管床医生应与转入科室管床医生做好交接,向接收方说明应使用的隔离预防措施,并有记录体现。8 .解除隔离何时解除隔离,目前没有公认一致的意见。对于MRSA,当1-2周内超过连续三套MDROS培

7、养阴性,可停止实施接触漏离。其他感染或定植MDROs弗人应视其临床表现、病情转归和病原体培养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可解除隔离。一段而言,MDROs培养阴性是解除隔离的前提。9 .终末消毒患者出院或转科后,应根据医院各部门清洁消毒制度中的一般感染性病人终未消毒流程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并有记录。(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科室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2.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多重耐药菌多部门联合管理机制,应由医院院感科、医务科、检险科、药学部、信息科、临床科室等部门组成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小组负责,小组成员见每年医院公布的各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